货物贸易自由化对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率论文,要素论文,部门论文,货物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政府认真履行承诺的关税减让义务,逐步消除各类非关税壁垒,稳步推进贸易自由化。与此同时,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优化产业结构,我国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战略重点。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0.7万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8.2%,服务业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产业分工日益细化,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之间的生产要素流动更加自由迅速;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技术溢出变得快捷方便,产业内和产业间的发展呈现出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融合发展的新趋势。这一切都表明,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①的界限已经不再那么明显(何东等,2012[1])。大量的文献研究已经表明,货物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制造业等可贸易商品的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余淼杰,2010[2])。那么,货物贸易自由化与非贸易部门TFP之间是否也存在某种联系呢?如果存在,货物贸易自由化究竟通过什么渠道,对非贸易部门TFP产生何种影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因此,研究货物贸易自由化与非贸易部门TFP之间的关系,对于丰富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完善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于贸易自由化与TFP之间的关系,以往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Tybout和Westbrook(1995)[3]发现贸易自由化通过竞争效应提高了墨西哥制造业企业的TFP;Amiti和Konings(2007)[4]利用印度尼西亚1991-2001年制造业数据,分别估计了降低关税对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制造业的影响,发现进口更便宜的原材料的中间产品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学习效应提高其TFP;Fernandes(2007)[5]也发现最终产品关税减让会促进哥伦比亚制造业企业TFP提高;Nataraj(2011)[6]利用印度制造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小型企业TFP的提升主要受惠于最终品关税减让,而大型企业TFP提升则主要受惠于进口关税的减让。此外,Topalova和Khandelwal(2011)[7]、Mitra等(2014)[8]也利用印度制造业企业数据,证实了贸易自由化对企业TFP的正向效应。国内方面,张杰等(2009)[9]考察了出口与企业TFP的关系,发现出口通过学习效应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TFP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余淼杰(2010)[2]发现企业在进行加工出口业务时,会产生技术外溢效应,进而对企业TFP产生影响;毛其淋和盛斌(2014)[10]认为贸易自由化可以通过竞争效应和成本效应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汤毅和尹翔硕(2014)[11]将关税减免按照最终品和中间投入品做了区分,发现贸易自由化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企业TFP的提升。与其他文献强调货物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影响不同,张艳等(2013)[12]研究了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已有文献对贸易自由化和贸易部门TF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为本文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但以往文献的研究主要是立足于贸易部门来探讨货物贸易自由化对可贸易部门TFP的影响,鲜有文献关注货物贸易自由化对非贸易部门TFP影响的内在机制。虽然货物贸易自由化与非贸易部门TFP看似没有直接联系,但是透过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之间在生产要素流动、产业关联、技术溢出等方面的联系,可以猜测货物贸易自由化对非贸易部门TFP具有某种影响。笔者试图深入探讨货物贸易自由化影响非贸易部门TFP的内在机制,并进行相应的实证分析。 本文余下的结构安排为: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假说;第三部分给出了实证模型和相关数据来源;第四部分为估计结果及稳健性检验;最后是本文的结论及政策建议。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货物贸易自由化可能通过工资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和竞争效应三条路径影响非贸易部门的TFP。 (一)工资效应 非贸易部门的工资水平会受到货物贸易自由化的影响。H-O理论认为,如果一国具有劳动禀赋优势,那么该国将会选择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的相对需求量将逐渐增加,并引致劳动的工资水平上升。S-S定理认为,国际贸易活动会导致出口产品中使用相对密集的要素价格上升,使用相对不密集的要素价格下降。这表明,如果一个国家主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则货物贸易自由化将导致其劳动工资水平上升。根据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高效企业能够克服进入国际市场的巨大沉没成本,并选择进入出口市场,而低效企业只能在国内市场销售。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会导致低效企业退出市场,释放出的劳动力会向高效企业转移,进而提升了整个行业的工资水平。我国出口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链中劳动密集型环节的产品,货物贸易自由化的扩大会致使贸易部门的工人工资水平亦呈上升趋势。 实际上,货物贸易自由化不仅仅会促进贸易部门的工人工资水平上升,还会对非贸易部门的工人工资水平产生影响。当国内市场资源、劳动力等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降低,要素收益的差异会引致要素在不同的行业与部门间自发地流动,并因此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当贸易部门相对工资水平提高时,非贸易部门的工人会转移到贸易部门,导致非贸易部门的劳动供给减少,并因此引致非贸易部门工人工资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的工人也存在工资攀比效应,非贸易部门工人工资有向贸易部门工人工资看齐的趋势。 非贸易部门工资水平上升继而会影响非贸易部门的TFP。内生增长理论认为,高薪可以增加企业进行研发创新的积极性,企业创新会随着工资增长率的下降而降低,进而会降低知识溢出量。企业的低工资策略,虽然降低了企业的人工成本,但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员工创新的积极性,只有生产工艺成熟、技术进步缓慢、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的企业,才会采用低薪策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也认为,工资增长会诱致技术进步,Vergeer和Kleiknecht(2007)[13]指出,当工资上涨时,企业倾向于用先进机器设备取代普通劳动力,从而提高企业劳动效率。 实际上,非贸易部门的工资可通过影响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两种渠道来影响其TFP(Madsen和Damania,2001[14])。第一,短期内,当非贸易部门的工人工资水平上升时,为了控制劳动投入成本,提高在职员工的劳动效率,企业会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工人的劳动技能。培训有利于企业进行人力资本积累和累积创新。第二,效率工资理论的研究表明,企业可以通过高工资增加工人因消极怠工被解雇的机会成本,促使工人更加努力工作,提高劳动效率。第三,长期内,企业将会调整要素投入比例,一部分对工资敏感的企业会为了控制劳动力投入成本而偏向于用技术和资本来取代劳动,进而形成更多的诱致性创新,并因此提高资本品的生产效率(王恕立和胡宗彪,2012[15])。 由此,本文提出货物贸易自由化的“工资效应”,即一国货物贸易的自由化会引起贸易部门的工资上升,在要素自由流动的国内市场,会因此引致非贸易部门的工资上涨。非贸易部门的劳动成本上升,会促使非贸易部门企业通过采用更为先进的技术、改造现有设备、采用新工艺、培训员工等手段减少劳动的相对投入,从而使得生产效率提升;同时工资上升,会增加员工消极怠工而被辞退的机会成本,促使员工更加尽心尽力工作,由此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理论假说1。 H1:货物贸易自由化通过工资效应,引致非贸易部门工资上涨,促进劳动生产效率与资本生产效率提升,实现非贸易部门TFP的提升。 (二)人力资本流动效应 一方面,货物贸易自由化产生的人力资本流动效应,会抑制非贸易部门TFP的提升。贸易部门直接受惠于货物贸易自由化。货物贸易自由化会导致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上升,这首先会带来贸易部门工资水平相对非贸易部门的提升,劳动力也会转移到工资水平较高的部门。对于企业员工来讲,相对工资降低时,熟练的技术工人、骨干研发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由于其人力资本水平较高,更容易找到新的工作,更容易流失。因此,货物贸易自由化可能会导致非贸易部门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员工流失,进而对非贸易部门TFP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国际贸易活动还会产生知识和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提升贸易参与国的人力资本和技术发展水平。虽然贸易部门最先受惠于这种外溢效应,但贸易部门会通过产业关联,对非贸易部门产生一定的技术溢出效应,并因此提升非贸易部门的TFP。综上,本文提出理论假说2。 H2:货物贸易自由化通过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及技术溢出效应对非贸易部门TFP产生影响,影响方向与大小取决于人力资本流动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大小的对比。 (三)竞争效应 货物贸易自由化的开展,会引致大量的国外同类或相近产品涌入本国市场,加剧本国产品市场竞争,导致国内企业生产规模萎缩,成本上升,利润下降。一方面,货物贸易自由化会对本土企业产生激励效应,促使本土企业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以求在激烈竞争中能够生存下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会促使本国企业为继续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研发创新,同时促使本国企业改进生产组织方式和降低X非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生产率水平。另一方面,外国产品的进入会促使市场份额进行重新分配,提高高效率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生产规模。Fernandes(2007)[5]对哥伦比亚以及余淼杰(2010)[2]对中国的研究都表明,关税减免引致的市场竞争效应对企业TFP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贸易部门企业TFP提升,必然要求与之关联配套的服务性企业TFP同步提升,进而导致整体非贸易部门TFP的提升。此外,货物贸易自由化还有助于市场化水平提升与制度革新,降低交易费用,减少各种非市场因素的阻碍,抑制垄断,促进竞争。货物贸易自由化的这种作用并非仅仅局限在贸易部门,而是发生在整个市场,并因此对非贸易部门的TFP产生正面影响。故本文提出理论假说3。 H3:货物贸易自由化会通过竞争效应促进非贸易部门TFP的增长。 三、计量模型和变量说明 (一)计量模型 为了验证假说H1,考察货物贸易自由化通过工资效应对非贸易部门TFP产生的影响,设定计量模型(1):标签:贸易自由化论文; 工资水平论文; 人力资本论文; 中国统计年鉴论文; 全要素生产率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投入资本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