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期针灸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_吴灵敏1、2

(1.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福州 350003;2.福建省康复产业研究院 福州 350003

摘要:目的 探讨超早期针灸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68例急性脑出血病例资料展开回顾分析,将观察病例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实验组,两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超早期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治疗康复效果。结果 实验组加用针灸超早期治疗的有效率(70.59%)高于对照组(4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针灸疗法适用于脑出血治疗,对急性期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有显著功效,值得应用。

关键词:超早期针灸治疗;急性脑出血;肢体运动功能

脑出血属于脑实质内出血,该症为原发性,而且外伤性,发病率较高,在临床脑卒中中有10%至20%的患者属于脑出血[1],并且病死率极高[2]。临床发现,针灸对该症的后期康复疗效性较高,本研究以超早期针灸疗法对急性脑出血引起的病理性肢体能障碍的作用为出发点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68例急性脑出血病例资料展开回顾分析,将观察病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31~81岁,平均(62.5±8.4)岁;病程0.5~7h,平均(5.2±0.6)h;出血位置:脑叶2例,小脑、脑干2例,原发脑室4例,基底核26例,出血量:7例低于30ml,26例介于30~50ml,1例超出50ml;实验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31~80岁,平均(61.6±9.2)岁;病程0.5~7h,平均(4.9±0.7)h;出血位置:脑叶1例,小脑、脑干1例,原发脑室5例,基底核27例,出血量:5例低于30ml,29例介于30~50ml。上述出血位置、出血量等资料间均衡分布(P>0.05),有对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以神经营养、抗感染连同营养支持等为主药措施的予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对出血量超出50ml的脑出血患者做转院处理。

实验组在上述措施基础上施以超早期针灸治疗,方法有:①对病情稳定且意识清醒者取头皮针顶颞前斜线为主穴,取内关、尺泽、极泉连同委中四穴位为配穴;②对脑水肿者需用泄法针刺其大敦及脑户两穴位;③对血压升高者则需采用泻法针刺其双侧太冲穴;④对病发后一定时段内(48h内)持续昏迷状态、双手紧握,并且面红气粗兼有牙关紧闭及无法正常大小便者可用泻法针刺其人中、太冲、内关连同丰隆四穴;对病发后一定时段内(48h内)持续昏迷、合目口张状态但手指撒开、肢凉且伴有大小便失禁症状者可取其气海、百会、神阙连同关元四穴进行电子艾灸,注意观察其神志,然后给予神志清醒者方法①的取穴治疗。急性期每日针灸1次,恢复期每日针灸1次,留针30min。两组治疗持续30日。

1.3疗效判断标准

患者自觉症状全部消失,生活可自理,肢体恢复程度满足工作要求,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90%以上的减少幅度为治愈;患者自觉症状有好转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18%以上的减少幅度为好转;患者自觉症状无消失,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低于18%者无效。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5.0)为本项研究的资料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各自行以c2、t统计检验操作。P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加用针灸超早期治疗的有效率(70.59%)高于对照组(44.12%),差异显著(P<0.05)。(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祖国中医学取得了极大进步,特别是针灸治疗脑出血的疗效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针灸治疗不仅是帮助脑出血症患者消除症状与恢复肢体功能的重要有效疗法,同时它也是适用于脑缺血恢复期康复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3]。关于急性脑出血方面超早期针灸治疗是否具备临床实施价值及使用安全性,目前尚缺乏足够的资料予以证实,并且业内学者观点也存在分歧,有学者认为,取穴针灸会对急性脑缺血患者造成刺激,可使其病情更加严重,因此对于超早期针灸这一治疗主张持反对意见。另有学者提出,对处在不同病理阶段的所有脑出血患者采用针灸疗法均会有满意疗效,在脑出血症发病早期时段应用针灸治疗并不会使患者病情加重,与此同时,经针灸治疗,患者语言及运动方面的功能情况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进展。截至当前,现代医学已确定,脑出血早期有痉挛甚至脑水肿症状,后者是由血肿引起,可加速脑出血患者脑细胞死亡,令脑部组织的血流动力学产生变动,而针灸治疗却能对早期脑出血患者的脑血管痉挛快速减轻或彻底消除,使脑出血得以迅速吸收。从而逐渐减少血肿,抑制脑水肿形成或改善脑水肿,给予脑细胞以切实性保护,此为针灸对脑出血的病理作用机制,并且该机制已为现代医学证实。本研究中,实验组加用针灸超早期治疗的有效率达70.59%,而单用常规药物的对照组治疗仅达到44.12%的临床有效率,且经比较分析,两组有效率间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说明超早期针灸疗法适用于脑出血治疗,对急性期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有显著功效,值得应用。

结语:

综上所述,超早期针灸疗法对于急性脑出血有适用性,可帮助急性期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有尽快恢复,因此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程子翠.早期针灸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4):280-281.

[2]王凌云,李琰,孙亚中等.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0):103-104.

[3]杨万英.针灸治疗脑出血的循证医学评价[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20):23-25,26.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科技平台建设项目(2015Y2001)

作者简介:吴灵敏,男,主治医师。

论文作者:吴灵敏1、2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8

标签:;  ;  ;  ;  ;  ;  ;  ;  

超早期针灸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_吴灵敏1、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