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肠内营养输注法对预防危重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效果分析论文_杜小玲,王守星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安徽合肥 230022)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肠内营养输注法对减轻危重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ICU科2014年1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危重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持续不间断输注法,采用肠内营养泵按80ml/h~100ml/h的速度持续输入,直至营养液输完,每日的营养液总量为1000ml~1500ml;实验组采取改良肠内营养输注法,每输注4h,停止1h,回吸胃残余量<50ml时,进行下一次营养输入,其余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各种肠内营养并发症,并进行组间比较,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食物反流、胃管堵塞、应激性溃疡、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代谢方面的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肠内营养输注法能够有效的降低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危重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改良肠内营养输注法

【中图分类号】R4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5-0041-02

肠内营养(EN)是重要的营养支持方法,较之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的优越性在于更符合生理特征,有助于维持肠粘膜的功能和完整性[1],因此,只要患者病情允许应尽早开展肠内营养。营养液的输注方法分为间歇输注和连续输注,间歇输注适用于胃肠功能较好的患者,连续输注适合于胃肠功能较弱的患者,持续鼻饲输注相较于间断鼻饲有助于减轻胃潴留、反流等并发症,但会使胃酸PH值增高而利于细菌繁殖[2]。危重病人胃肠功能差,耐受力低,进行肠内营养时容易导致各种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如何选择一种更恰当的肠内营养方法,既能保证营养供给也能减轻并发症[3],一直是护理界研究的课题。我院对64例ICU危重病人采取改良肠内营养输注法进行肠内营养,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降低了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ICU科2014年1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危重患者64例,年龄在22~78岁之间,肠内营养时间》5d,其中男34例,女30例,脑血管病20例,颅脑外伤22例,呼吸衰竭5例,肿瘤8例,心血管疾病9例。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分类、肠内营养时间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1.2入选标准 (1)19岁以上的ICU危重病人;(2)需进行肠内营养5d以上者;(3)排除已发生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疡、吸入性肺炎者;(4)排除糖尿病、甲亢等代谢性疾病者;(5)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者。

1.2 方法

1.2.1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持续不间断输注法,采用肠内营养泵按80ml/h~100ml/h的速度持续输入,直至营养液输完,输注过程中床头抬高30-45度,并使用加温器使营养液保持在37~-41摄氏度之间,每日的营养液总量为1000ml~1500ml。

1.2.2实验组采取改良肠内营养输注法[4],即使用肠内营养泵按80ml/h~100ml/h的速度输入,毎输入4h,停止1h,并用20ml温开水冲洗胃管1次,再次输入前先回抽胃内残余量,如果胃内残余量>50ml则暂不输入营养液,直至胃残余量<50ml才进行下一次营养输入,其余同对照组。

1.2.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胃肠道症状(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等)、食物反流、胃管堵塞、应激性溃疡、吸入性肺炎及代谢方面的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价护理效果。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 SPSS 15.0 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胃肠道症状、食物反流、胃管堵塞、应激性溃疡、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胃肠道症状、食物反流、胃管堵塞、应激性溃疡、

P>0.05,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肠内营养是重要的营养支持方法,胃肠道不仅是消化器官,同时也是免疫器官,肠内营养不仅可以保护消化道粘膜的完整性,维持消化功能,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5],促进患者的康复。危重病人耐受性差,胃肠功能弱,改良的胃肠营养输注法更符合胃肠道的生理功能,对于减轻肠内营养的并发症疗效确切。

改良的营养输注法毎4小时监测回抽1次胃残余,便于了解胃排空情况,从而调整营养液的输注速度和时间,有效减少了胃潴留和食物反流,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发生食物反流2例,对照9例,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鉴于缺少有效的理论依据,在此不做讨论。

实验组的胃肠道症状和胃管堵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危重病人胃肠功能弱,持续的输入营养液,可反馈性的抑制胃排空,导致胃内压增高,从而发生腹胀、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改良的的输注方式根据胃排空的时间,毎输注4h停止1h,以促进胃排空,并等待胃PH值下降,不仅减轻了患者的腹胀、呕吐症状,也避免了因不间断输入而造成的细菌繁殖,从而有效减轻了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同时通过回抽、温开水冲洗等方式避免了胃管堵塞。

误吸是肠内营养最危险的并发症,可引发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后果严重。危重病人胃蠕动弱,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内容物易进入气管,造成误吸[6],减少胃潴留可有效降低危重病人误吸的发生率,实验组通过回抽胃残留的方式监测胃排空的情况,有效预防了胃潴留的发生,从而降低了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只要进行肠内营养,就有发生代谢紊乱的可能[7],在进行肠内营养时要严密监测,在本组研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代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4.结论

改良肠内营养输注法更符合胃肠道的生理特征,有效减少了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维护了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和粘膜完整,保证了机体的营养供给,临床使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杏崧,张莉.苏敏谊等.改良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护理方法降低误吸发生率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1929-1931.

[2]洪楚云,苏真娇,魏霞等.危重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6):34-35.

[3]蔡志敏.危重病人机械通气期间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2):281-282.

[4]潘爱红,余卫华等.改良肠内营养输注法对危重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护理研究,2012,26(3):623-625.

[5]蓝冬梅.液囊空肠管在危重病人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1,9(1):16-17.

[6]陈玉琴,陈婧,王大庆等.胃残留量监测对重症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杂志,2010,29(7):976-977.

[7]熊敏,薛恭,苏春莲.应用循证护理预防ICU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实施[J].全科护理,2010,8(9):2456-2457.

论文作者:杜小玲,王守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  ;  ;  ;  ;  ;  ;  ;  

改良肠内营养输注法对预防危重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效果分析论文_杜小玲,王守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