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教育精准扶贫的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论文_周正鼎 杨志刚

现阶段教育精准扶贫的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论文_周正鼎 杨志刚

武汉机电工程学校 湖北 武汉 430012

摘 要:作为我国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能够有效地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本文结合武汉机电工程学校精准扶贫的实践过程,分析了我国教育精准扶贫在思维理念、制度建设和扶贫方式方面的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扶贫优化路径,以期有利于教育精准扶贫质量的提升,进而保障我国扶贫战略开发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精准扶贫 教育扶贫 治理路径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扶贫工作的重要性逐步凸显,目前其已经被纳入“四个全面”的战略总体布局。在扶贫工作中,“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是其相关活动的基本原则。基于此,推动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教育扶贫工作受到自身体制建设的影响,其推进方式较为粗放,难以实现扶贫对象的精准化、有效化,从而阻碍了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展质量。现阶段,进行教育精准扶贫的困境分析和路径优化已经成为扶贫质量提升的基本要求,本文也就此展开了分析。

一、教育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

精准扶贫是对我国扶贫政策和措施的具体要求,在其理念下,扶贫工作的对象是真正贫困的家庭和人口,在针对性的帮扶政策下,贫困对象可以有效地消除致贫的障碍因素,实现脱贫目标的达成和物质、精神富足。在教育扶贫过程中,人们需要对不同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现状和人口教育需求进行调研,然后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资源的分配和应用,确保贫困地区人口基本文化素质提升的同时,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和劳动技能,进而实现从脱贫到致富的系统转变。

二、教育精准扶贫的困境分析

1.扶贫理念认识不足。作为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系统工程,教育精准扶贫涉及较多的思维理念和价值取向,在实践中,人们应当确保价值理性优于工具理性的实现。从精准扶贫的实施过程来看,我国精准扶贫的理念认识明显缺乏系统性。具体而言,国家重视教育扶贫的整体价值,并且通过扶持生产、就业发展、移民搬迁安置、教育资源分配等方式积极地推动其建设工作的开展。然而,这些实践过程受到扶贫特征及人们认识的影响。一方面,长期性、迟效性和潜隐性是教育精准扶贫的基本特征,这要求教育扶贫工作人员长期检查扶贫政策的执行,为扶贫质量的提升提供保证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在另一方面,部分扶贫工作人员对扶贫工作的开展缺乏系统思考,这就使其对扶贫价值的认识不充分,由此造成了扶贫制度建设不全面、扶贫过程粗放、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2.扶贫法制尚不健全。(1)扶贫制度供给不足。(2)扶贫制度的协同性不高。(3)教育扶贫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严重脱节。

3.教育扶贫实施粗放。(1)扶贫对象精准度把控不够。(2)扶贫手段进而贫困对象需求的对接是教育精准扶贫的核心所在。实践过程中,扶贫内容实施与贫困人员实际需求脱节是阻碍其质量提升的重要原因。要确保教育扶贫工作的精准实施,就必须对这两个环节进行精准度保证。

三、教育精准扶贫的优化路径

1.实现精准扶贫观念转变。科学化、先进化的扶贫观念是确保教育精准扶贫高效落实的前提。(1)实践过程中,扶贫工作人员应注重扶贫要素的统筹协调,确保教育在减贫、脱贫中职能的发挥。(2)完成传统扶贫观念向精准扶贫的转变,确保扶贫对象、扶贫内容的针对性。(3)注重人文理念在扶贫中的应用,实现扶贫过程的人性化、人文化。武汉机电工程学校精准扶贫过程中,其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扶贫工作开展的指导,实现了自身认知理念的转变,为巴东民族职业高中进行结对帮扶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保证。

2.完善精准扶贫制度体系。作为精准扶贫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体系建设是教育扶贫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目前而言,我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亟需进行制度优化和完善。一方面,国家应进行扶贫体系的改革和内容优化,确保法律制度体系对精准扶贫实施的规范和约束;另一方面,在制度安排上,确保制度设计与扶贫实施的系统性,从而避免扶贫资源的浪费;此外,强化扶贫监督体系,确保教育精准扶贫的高效、规范落实。实践过程中,《巴东民族职业职高中电工电子技术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是武汉机电工程学校精准扶贫的重要设计,在其条例规范下,本次结队帮扶的实施更加高效、系统,有效地促进了巴东地区的快速脱贫致富。

3.优化精准扶贫实施路径。实现精准扶贫实施路径优化必须进行以下内容的保证:(1)建立完善的贫困识别机制,在完善扶贫对象档案编制的基础上,实现扶贫对象公开化、透明化、准确化的帮扶。(2)对贫困人员的致贫原因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扶贫策略的针对性应用,确保扶贫过程的策略精准和多策并举。(3)实现教育精准扶贫资源的有效统筹,然后进行扶贫模式的有效创新。在武汉机电工程学校精准扶贫过程中,其在驻点帮扶的基础上,对巴东地区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师资培养、日常教学、以赛促教等策略的具体应用,有效保证了巴东地区的教育脱贫,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介勇 陈玉福 严茂超 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289-295。

[2]代蕊华 于璇 教育精准扶贫:困境与治理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7,(7):9-15。

[3]周苏源 精准扶贫实施困境与突破路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8):141-141。

论文作者:周正鼎 杨志刚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2月总第29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  ;  ;  ;  ;  ;  ;  ;  

现阶段教育精准扶贫的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论文_周正鼎 杨志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