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转型面临的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经济转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香港经济以惊人速度增长着,创造亚洲经济增长奇迹,令世人刮目相看。但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香港经济增长幅度急剧回落,甚至出现过负增长。1991年至1995年,香港经济平均每年增长5.36%,1998年、2000年分别下滑至-5.3%、-0.3%和2001年的零增长。出现较为严重的结构性财政赤字,2001/02年度达660亿港元。如果预算收支模式不变,即使香港经济在未来20年平均实质增长3%~3.5%,现有的近4000亿元储备仍将在2008年花光,此后便须靠借债度日。原因何在?其直接原因,当然首先应归咎于外部的因素。即香港是个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对外依存(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达230%)很高,其经济增长幅度,是伴随着世界经济大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由于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2001年1月至10月,除2月份之外,其他各月的出口数字均为负增长。10月份出口跌幅高达13.9%。根据2001年9月份的贸易统计数字,出口美国的货值下跌14.3%,出口欧盟的货值下跌21%,出口日本的货值下跌8.8%,出口东盟的货值下跌19%。但是,香港经济增长速度的急剧回落,在相当程度上和香港经济结构的“空洞化”、香港房地产市场所形成的泡沫以及香港经济结构失衡所带来的结构性失业联系在一起。这是香港经济结构脆弱性的表现,意味着香港经济正处在一个重要转型时期。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一、香港经济结构“空洞化”
香港经济增长速度的严重下滑和香港经济结构的“空洞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可以说这是香港经济脆弱性的深层原因。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使香港经济积聚多年的结构性弱点和危机,充分地暴露出来。其中最致命的弱点就是经济结构的“空洞化”。即香港经济过分依赖于金融炒作和资产增值。而真正能够支持经济发展和维持经济稳定的制造业,则大部分迁往中国内地。1999年制造业产值仅占香港生产总值的5.8%。目前在香港从事制造业的员工只有40万人,占全港325万员工的12.3%,而在广东省内港商雇用的从事制造业的员工就多达500多万人。
回顾香港经济发展历程,早在20世纪50年代,香港就走上工业化道路。一方面,朝鲜战争期间香港实行联合国的禁运政策,使香港转口业务迅速萎缩,香港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迫使必须另找出路;另一方面,大陆解放前夕,大量劳力、资本、技术、设备从内地流入香港,他们对轻工业特别是纺织成衣工业有兴趣,加上英联邦的优惠待遇,以及当时世界市场对纺织品和其他消费品的需求,促进香港走上工业化道路。但是,就香港本身而言,既缺乏资源,又缺乏市场。这就迫使香港工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必须采取外向型和开放式。既要从境外输进原材料、半制成品、机器设备和能源,更重要的是要实行出口导向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将产品向外销售。从此工业便成了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对外贸易和出口导向工业的带动下,香港其他各业——运输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建筑业、旅游业、通讯业、信息咨询业等也相继发展起来。
香港经济结构“空洞化”态势,始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香港制造业步入成熟期,以轻工业消费品为主的香港工业产品,随着全球市场的迅速开拓和需求量的急剧增长,香港的弹丸之地以及有限的劳动力,已无法适应其发展的需要。适逢当时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积极吸引外资到内地投资发展加工贸易生产。这就为香港制造业的向外拓展,提供了广阔的土地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诱惑香港制造商大规模向内地搬迁。截至2001年10月份,香港公司在中国内地投资的合同金额和实际投入金额分别达3440亿美元和1833亿美元,其中以制造业所占比例最大。与香港毗邻的珠江三角洲,便因此建立了庞大的制造业基地,20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可以说是发展到顶峰,成为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
中国内地的廉价土地资源和取之不尽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使搬迁内地的港商长期以来一直忽视向高技术、高效率管理、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只注重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和增加产品产量,其市场竞争力因此逐渐地下降。
与此相联系,香港的回归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初,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当时的港英政府,为了营造“经济盛世”,配合香港回归,着力推行资产增值和偏重金融服务的经济政策。在各种错综复杂因素的作用下,香港近10年来不断上扬的资产价格和金融工具价格,更吸引了包括制造业经营者在内的全港市民,不约而同地涌入投机炒卖的行列,吸引了香港的大部分资源。在过去的10年,香港股票市场的市值增加4.4倍,在亚洲的排行从第四位跃升为第二位(仅次于日本)。在这种“全民皆楼”(炒楼)、“全民皆股”(炒股)的形势下,香港制造业的基础愈来愈脆弱,香港经济结构空洞化趋势愈来愈加深。
亚洲金融风暴令香港的经济泡沫消失,股票价格大幅下滑(恒生指数从18000点猛跌至9000点),资产价格大幅贬值,负资产、破产现象愈来愈严重。被经济泡沫蒙蔽了10多年的香港市民突然在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场未遇过的恶境。没有制造业的经济,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不会有牢固的经济基础。对于香港来说,没有制造业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出口创汇的经济,充其量是一种虚幻的泡沫,终究是要破灭的。目前,香港整体经济生产效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人均社会生产增加值由20世纪80年代的71.6%,下跌至90年代的30.1%。即使是高附加值的行业,如金融、保险、地产及商业服务业,按1981年的固定价格,1999年的人均增加值只有25.4万港元,比1981年33.3万港元,下跌23.7%。
实践经验表明,制造业是经济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既有使劳动生产率实现高增长能力,又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特性。香港特区政府正在反思过去20年经济结构的变化,认识到制造业在香港经济中的支柱功能,重新规划香港长远的经济宏图,制定具有竞争性的工业政策,拓展制造业,重组香港的经济结构。面对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重振香港制造业,香港总工会已要求香港特区政府与中央政府商讨,在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原则的前提下,成立“内地与香港自由贸易区”,使港商能够更快地打进内地分销市场,并以较低甚至零关税向内地出口其所产的产品。与此同时,香港工业总会也要求香港特区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磋商,不断改善香港与广东之间的跨境交流,延长两地之间人流和物流的通关时限,简化通关手续,消除香港与珠江三角洲经济整合的瓶颈。为香港经济的再起飞创造条件。
二、香港房地产市场泡沫消失
亚洲金融风暴爆发之后,香港经济增长明显放慢,宏观经济环境恶化,香港房地产市场急转直下,香港楼价节节下滑,与香港房地产价格高峰时相比,香港楼价下跌五成多。香港负资产(出售楼宇价格补偿不了按揭贷款差额)家庭数目迅速增加。这些负资产家庭纵使很想卖掉楼宇,也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去付按揭贷款差额而作罢。他们当中有些家庭索性断供或申请破产,让银行收回楼宇后拍卖。与此相联系,土地收入占政府收入的比重,也从1997-1998年度的23%,下降至2001-2002年度的4%,其绝对额从636亿港元减少到85亿港元。目前香港楼价是否“见底”,香港大发展商本身看法也不一致。李兆基、郑裕彤认为楼价已见底,李嘉诚则认为还可能再跌一成,也有个别地产商认为未来半年可能回升5-10%。
香港房地产市场迅速逆转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以及全球经济不景气。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体系,难免不受到冲击。以2001年为例,2001年1月至10月,香港出口总值又比2000年同期下跌4.8%。“9·11事件”之后,更令疲弱不堪的国际市场雪上加霜,单是2001年10月份,香港的转口贸易和港产品出口,分别比2000年同期锐减13.5%和18.1%。很多厂商已遭海外买家要求减少货物付运量,或推迟交货期,甚至取消订单。裁员、冻薪、减薪(或变相减薪)便成为不可避免的手段。再加上股票价格猛跌(跌幅高达50%),股民损失惨重,市民普遍缺乏购楼欲望,楼价自然也就难以复苏。以往香港也曾经经历过多次的困难,但每次困难都很快度过,港人很快重振信心与活力。可是,近年来接踵而来的困难,港人还没有意识到短期间内前景真的会好到哪里去。市民预期心理欠佳,房地产市场与价格就谈不上有转机的可能。
其次,近3年来,香港楼宇的供给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97年香港回归后,香港特区政府的房地产政策与港英时代有很大的不同。在港英时代,土地供应量受到严格的限制,而对楼宇的需求量又是与日俱增,使得建成可供出售的楼宇价格,也因供求矛盾尖锐而被迅速抬高。但是,香港回归后,特区政府规划在2007年时,香港有7成家庭可以拥有自己的物业。为达到这一施政目标,特区政府便因此提供足够的土地,让公营及私营机构大量建房以及出售公营房屋。正因为这个缘故,房地产市场便充斥大量现货及短期将落成的楼宇,楼价的下跌便是不可避免的。与楼价大幅下跌相联系,政府出卖土地收入在幅度减少。1998年比1997年减少65%;1999年比1998年减少38%;2001年比2000年减少81%。香港经济演变到今天,房地产市场与价格,正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即楼价持续走低,影响房地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复苏,香港经济增长受挫的态势就难以扭转;倘若楼价持续上扬,固然有利于启动房地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带动香港经济的增长,但由于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和土地价格严重偏高,又会极大地削弱了香港的市场竞争力。
再次,随着粤港两地人流物流交往频率的加快,以及条件的改善,也会削弱香港市民对楼宇的需求欲望。因为深圳楼宇价格较香港便宜数倍,加上香港制造业大规模北迁,不少人会搬迁到深圳或国内其他地区居住。从香港人对楼价的预期,即所谓心理因素来说,即绝大多数香港人都看淡楼市前景,即使有各种优惠也吸引不了买家的兴趣。我们并不否认香港楼价还有上升的可能,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香港楼市的基本格局已经逆转,再也不可能重见昔日楼价大升、资产膨胀的风光。因为香港特区政府确定的长远发展目标,是与高楼价、高地价不相容的。
三、香港失业率大幅上升
香港失业率近几年较大幅度上升的最直接原因当然是香港经济不景气。而香港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其经济状况受全球经济的影响最明显。美国经济于2001年初开始放慢,结束长达9年的高速度增长。虽然经过联储局连续12次减息,消费需求仍然不振,加上"9·11"恐怖袭击事件,更是雪上加霜。欧元区也因美国这个主要出口市场的消费需求下降深受影响。在亚洲,日本经济持续10年未见复苏,台湾、南韩及新加坡这些主要生产电子及发展资讯科技产品的地区或国家,明显受到欧美经济不景气的拖累;东南亚国家至今仍然没有从亚洲金融风暴中复苏过来。香港出口贸易因此受到严重的影响。
香港企业家面对重重经营困难,为缩减开支,既采用直接裁员方法,还采用变相裁员的方法。即通过延长劳动时间的办法,10个人工作量由8个人做。这使本来劳动时间之长位于世界前列的香港人,劳动时间又比过去更长。出现有人没有工作做,有人的工作则严重超负荷的两极现象。这也是造成香港失业人口增加的重要原因。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香港的劳动力价格,明显高于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比中国大陆更是高了六七倍,这就必然严重制约了香港的出口竞争力。而为了补偿这个先天不足,迫使企业家不得不通过延长劳动时间,获取绝对剩余价值。事实上,目前香港各行各业中严重超工作时间的雇员有增无减,不少零售业售货员和保安员,已经告别8个小时工作制,每天工作至少12小时,部分运输业自雇人士工作时间更长。
香港经济转型过程中所导致的结构性失业,也是造成近年来失业率持续上升的重要原因。20世纪80年代,香港制造业由于生产成本持续上升,面临升极换代的压力,客观上要求必须向高科技发展,这时候正好碰到中国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吸引香港制造业大规模北移。他们利用中国内地极其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赚取丰厚利润。在这段期间,香港制造业急剧萎缩,金融、房地产、商业、贸易、旅游等服务业迅猛发展。目前,香港服务业产值占本地生产总值将近90%,排在世界的前列。近20年来,香港制造业已有75%迁往内地,从业人员减少60多万人。由于香港与中国内地的劳动力价格相差数倍,制造业从香港搬走了,制造业职员仍然滞留在香港,即企业流动了,人员却不相应流动。滞留在香港的原来有一技之长的制造业工人,却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出现所谓“结构性失业”。这部分属于“结构性失业”的劳动者,即使接受再培训,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何况,当代经济结构调整节奏越来越快,行业兴衰周期越来越短,很多技术的更新与淘汰比以前快得多,这就使得一些已接受再培训的工人,重新加入失业行列,令失业率不断上升。
近三四年来,香港特区政府已经意识到失业问题的严重性,并积极采取一系列缓解香港失业率措施,如政府拨出资源,加快推出3万多个职位改善就业状况;拨款资助在职雇员提升业务技能,以助延长其就业时限;疏通求职渠道,加强就业推介等等。与此同时,社会各方都积极配合。例如,投资推广署2001年成功协助99间外资公司来港成立总部及拓展业务,投资35亿港元,为香港创造1000个新职位。不过,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尽管香港特区政府已经并还将作出很大的努力,也不容易使香港的高失业率迅速降下来。究其原因,就是香港当今的经济环境与竞争力已发生变化。香港特区政府在过去两三年虽然已经作出一定的调整,楼价大幅下跌五成以上,工资水平也有所调低,但与中国内地以及东南亚地区相比,香港的投资成本仍然是十分高昂的。要长期留住已来的投资商,大规模吸引新的投资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有这些,都会给香港提高就业率造成较大的困难。
四、结论:香港经济转型任务相当艰巨
要使香港经济增长恢复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前的速度,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究其原因,是因为香港今后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与竞争力已发生变化了。虽然香港特区政府在过去两三年已作了力所能及的调整,使楼价下跌五成以上,工资水平也有所调低,但和中国内地和东南亚地区相比,香港的投资成本仍然甚为高昂。在国际竞争中仍然处于不利的地位。应当这样看,即香港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两次转型:第一次经济转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香港从单一的传统转口贸易型经济,转变为亚洲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第二次经济转型从1978年开始,中国内地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香港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大量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至内地,香港金融等服务业得以兴起,使之从制造业中心转型为金融服务业中心。现在,香港又面临第三次经济转型。这次经济转型的特点是:香港通过发展创新科技,建立数码港,将高新科技融入传统服务业和制造业,使之成为背靠内地、服务全球的国际性金融服务中心;同时与中国内地和世界各国的名牌企业联手合作,发展新型产业,重振曾经萎缩的香港制造业,使之成为亚洲新型制造业发展基地。但是,由于当前香港内部的经济结构与环境,远远不能适应第三次经济转型的要求,使得香港的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大困难,这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的,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逐步调整过程。从而决定着香港在今后若干年内,其经济增长速度是不可能很快的。况且,香港实行的是与美元相联系的联系汇率制度,货币政策空间微乎甚微,这就谈不上如中国内地那样通过扩张性经济政策,来拉动投资与消费的增长,香港经济增长因此面临严峻挑战。
当前香港经济运行中面临的诸多困难,集中表现在出现较为严重的结构性财政赤字(2001年达660亿港元)。从短期看,缓解结构性财政赤字,无非靠压缩公共开支、裁减公务员、冻结和降低薪金以及增加税收。但所有这些,对特区政府来说,都是艰难的选择,阻力也是相当大的。这就必须着眼于改变收入结构,从以往过度依赖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困境中摆脱出来,因势利导地发挥香港的优势,进一步把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融为一体,始能为香港未来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开辟广阔的拓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