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教育论文,人文精神论文,应注重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未来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经济实力的竞争,而归根结底来说则是人才的竞争。谁能抢占21世纪的人才高地,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面对这种形势,世界各国正纷纷调整教育发展战略。在我国制定的“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也都把教育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不仅要对教育的布局结构、内容、方法进行深刻的改革,而且更需要在教育观念、思想的更新上有新的飞跃。在现代教育中,强调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正涉及到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新的课题。本文试图从学生人文精神塑造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途径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一、现代教育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
经过几个世纪的分野与抗衡,科学与人文终于在20世纪后期走上了相互兼容的道路。人们发现科学本身就是一种人文事业,科学除具有“实用价值”与“理性工具”价值外,更具有“人力价值”与“人性价值”,已成为人类最高价值追求——“真、善、美”的一种载体。因而现代科技教育被认为是“体现人文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注:唐斌、尹艳秋,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兼论科学的人文教育价值。《教育研究》,1997年11期。)人文精神的教育,它并非纯粹的人文学科的教育,而是沟通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尤为注重发掘科学的人文教育价值,既教育学生正视人与社会与自然,人与历史与世界的关系,又教育学生在掌握科学的同时学会正确地对待科学。因此,现代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实质上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
首先,从社会历史背景来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为人类文明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现代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客观事实。但伴随而来的全球性问题,如能源短缺、生态失衡、贫富差距、战争频繁等,正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与不安。人类生活如何实现科技、社会、人生的高度和谐和统一?这是当今时代向教育提出的现实课题。为了迎接未来的挑战,我们必须把教育视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因为教育在个人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中可发挥根本性的作用。尽管教育不是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教育可作为形成更和谐的人类发展模式和消除贫困、愚昧的一种主要手段。时代需要教育更关注人的生存、人的价值、人的情感与自由,更关注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现代教育要更加合理有效地服务于当代社会,在价值取向上就不能不指向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
其次,从社会文化背景来看,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这两大文化思潮在经历冲突之后,开始趋于融合,出现了新的文化思潮——科学人文主义。这种文化观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不是对立的,科学本身就是一种人文事业,人文并不排斥科学,教育要使现代人具备完整的人格,应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各自因素的和谐性上着手,如逻辑与直觉的互补性,认知与情感的互补性,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等。科学人文主义不再是孤立地强调以个人为中心,而是用一种理性的即科学的态度看待人,认识人。在关注个人发展的同时,也看重群体的、社会的、长远的利益;主张把人文主义原则延伸到自然界,强调用人道主义的态度对待自然,包括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稳,与自然界协调发展。
以上可以看出,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以及两种文化思潮的相互交融、和谐互补,使得学校教育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选择。
二、现代教育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是我国正在进行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倡导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思路,不仅与当代国际教育重视人文的倾向一致,顺应了国际教育改革注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潮流,更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尽管目前对素质教育的许多问题尚有争议,对素质教育的概念、目的、内容等问题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素质教育的目标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倾向,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交往。素质教育立足于人的生命整体,超越人的自然素质,建构个体主体精神,通过科学的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而应试教育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考试为中心,唯分是举,片面追求升学率,它所追求的是一种典型的功利教育价值观念,表现在课程方面,就是偏于科学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培养,而忽视学生良好个性和道德情操、意志的养成;从教学组织形式而言,教师习惯于课堂教学上的“满堂灌”,而学生一味地呆读死记,就师生关系来说,相互之间并非一种截然对等的“主——客”关系。如此,学校教育背着沉重的考试负担,教师、学生、家长,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莫大的伤害,压抑学生的自主性,无视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这些都严重背离了树人、育人,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追求,与人文精神相悖。
其实,人的本质恰恰在于他的精神之中,同时个体精神的形成也必然离不开历史、文化、社会的统摄。这是因为,“每一个人在接受教育中,并非仅仅把智力、技能投入进去,而它的所有完整性,包括他的情感、态度、个性、性格、气质、意志等人之为人的一切,每一个人通过教育也不仅仅获得知识的增加和智力的发展,他获得的是整体的人生经历,是整体的精神。”(注:金生鋐著:《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页。 )伽达默尔认为,“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以人生的普遍性也就是人类的精神为基础,使个体的人的‘自然’、‘自在’达到人所具有的普遍性,这就是人类教化的一般本质。”(注:伽达默尔著,王才勇译:《真理与方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进而言之,人从一个“自然实体”经过“社会化”,最终走向“精神存在”才是真正的人生。“从人的价值角度看,教育的全部活动,就在于提高、扩展、增殖人的价值,在于让受教育者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因此,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人做人,作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注:孙喜亭:《素质与教育》,《教育研究》1996年第5期。)由此我们认为,教育就其实质而言, 并非是一种训练,而是一种价值引导工作;教育的全部意义和价值不能仅仅局限于人的自然素质的培养、开发,而是超越给定的自然素质,进而塑造个体精神,促进每个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具备充沛的精神力量和实践能力。因此,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模式,应该从一种精英教育模式走向大众教育的发展模式,只有把科学与人文、知识与品性、理性与非理性、学习与生活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培养具有个体精神的社会主义文化新人。
三、现代教育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是塑造人文精神的基础。
文化素养与人文精神是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人文精神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逐渐积淀、升华而成的反映人的文化价值理想及其主体性的社会意识,是全部人类文化中最根本的精神。它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的。因此,文化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和基石,人文精神是文化的灵魂。如果没有文化,塑造和培养人文精神犹如无源之水;如果没有人文精神作为内涵,文化就缺乏丰富性及生命力。从这层意义上考察,人文精神是主体对一定文化要义的切己体察。然而,文化的积累和人的文化素质的培养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主体持之以恒地学习和感悟人类的文化遗产,积极捕捉和把握其中的文化要素。
人文精神是隐含于文化中的一条红线,学习主体是难以直接把握的。这样,学校课程就不能是孤立的课堂教学或学科课程,而应是由哲学、科学和艺术组成,涉及知识、习俗、民族心理特征等文化要素的复合体。它以人类已有的、宽厚的文化遗产为基础,予学习主体以完整、统一的世界图景。在价值取向上立足现实,指向未来,通过对人及世界的深切关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最富含文化要素的构造。通过这样一种课程,不仅为年轻一代步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也为塑造和培养人文精神创造条件。
应特别注意,学生固然是以“文化知识”作为直接的、普遍的学习对象,但文化与知识是有区别的,在塑造人文精神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知识是由一定的逻辑构建起来的有关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一定的逻辑关系和实证性是其基本特征。文化则是隐含在知识和各种可以被证实的逻辑关系与现象世界中的一条红线,表现为在创造知识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实践主体必然要把自己的价值观、情感、态度、理解等融入于其中。因此,知识是文化的外显,而文化是知识的灵魂。这将使我们得到思考问题的一些新的启示,那就是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不能仅仅停留在读几本世界名著,听几首世界名曲,或懂一点琴棋书画,而应当寓深远的意旨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播中,即要以培养一种真正的人文精神为鹄的。在文化界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中,尽管见仁见智、歧争激烈,但至少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对当代人类命运及其未来的关怀,这对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各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高校正纷纷开设大量的人文社科类选修课,这大大有益于改变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弘扬民族文化,借鉴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但是我们更应注重的是挖掘和展示这些知识、能力背后的精神,要注重于学习社会科学家关心民众疾苦、促进社会进步、以天下为己任的奉献精神。要弘扬其蕴涵的解剖社会一丝不苟、深入实践不畏艰险的科学精神,才能真正化理论为方法,化知识为德行,认识社会,投身实践。
第二,现代教育应培养学生灵敏的感悟和深刻的体验能力。
真正的人文精神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人格追求。因而人文精神的培育绝非朝夕之功便能完成的,所以现代教育应培养学生的“体察涵泳”之功,即培养学生灵敏的感悟和体验能力。首先,要使学习主体积极摄取文化价值。要获得人文精神,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把社会文化的客观价值转移到学习主体的内心世界,形成与健全人格相融的生命。其次,培养具有体验价值的能力的主体。教育不在于使人获得僵死的、理性化的知识,而应借助于摄助文化价值,获得深刻而全面的人生体验。假如个人不具备体验价值的能力,文化价值只能是客观地存在着,不会被学习主体理解和内化。人类的精神文化遗产主要是以理性化、逻辑化的外显形式表达出来的,而隐藏在其后的则是人类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和理想等。由于它们必须附着于一定的知识、习俗、民族心理特征等载体上,学习主体要把握它们,就必须通过这些载体,用心去捕捉、感悟和体验其中的人文要素。只有如此,才能使所学习的知识变成活的,有灵性的精神力量。
要使学生具有“体察涵泳”之功,就应培养他们的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文化的内核是价值标准,不同的文化知识属于不同的价值体系,它不仅超越个体,也超越个别时代和个别知识。通过学习不同的文化价值体系,必然形成学习主体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因此,培养学习主体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是形成既与社会历史相合拍,又具有个人特征的人文精神的重要条件。这样,个体与一定的文化价值体系才有“接轨”的可能。
第三,建构完整的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直接关系到教育活动的实施,影响到教育效果的好坏。完整的教育目标应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使人日臻完善,使人格丰富多彩;同时完整的教育目标还关注个体、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的未来与命运。因此,现代教育的目标体系由下述相互关联的次序目标构成,即人本目标、国家社会目标和世界社会目标。
现代教育的人本目标是:使全体受教育者在原有基础上各项素质都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即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人格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最有价值的社会的、政治的、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最宏伟的遗产之一”。“一切现代的学科教学,必须以关于人格本质、人格发展及人格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的科学理论为依据,科学地提供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的教育条件与教学策略。”(注:钟启泉编译:《现代学科教育学论析》,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建构人的精神世界,塑造人格。 只有塑造完满人格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所以,尊重人性、珍视人格,是人得以全面发展的前提;调动、激发主体性,使之品尝做人的乐趣与信心,从而体会学习的乐趣与信心,是人得以全面发展的最佳途径;培养人的创造性,使之有能力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制作,形成新的理论观点、行为模式,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东西,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
现代教育的国家社会目标是:从根本上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以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确保中华民族以不断更新的生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通过提高中华民族的总体素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完善和谐。
上述次序目标既是梯级递进关系,又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现代教育的目标体系。人文精神教育在现代教育目标中得到很好的体现:现代教育的视点并非仅落在某个人、某个群体或是一地一国之现存利益和未来发展上,而是通过可堪塑造、培养、促进的受教育者的素质提高,来协调个体与群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并更好地维护后者的利益。现代教育的视点透过个人、他人、集体、国家最终落在人类社会和地球生态环境上,关注整个人类社会和全球的环境资源的前途命运。因为个人、他人、集体、国家的发展的最终结果应是人、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和谐的全面发展。所以建构现代教育的完整目标是提高国民个体素质、民族整体素质,并以我国优秀的民族素质,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第四,使教学过程艺术化。
教学是一种兼具技术性与艺术性的过程。教学技术可以设计出严格的教学程序,使教学过程井井有条,而教学艺术更能创设一个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和态度体验,从而主动学习的教学心理氛围。两者必须有机结合,才能使教学达到师生双方都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一种艺术创造的审美境界。实现这种教学,要求教师做到:(1 )明确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人格全面发展,而不是急功近利,片面追求升学率。(2 )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兴趣,善于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3)有强烈的教学热情。 真正的教学热情是一种由衷的和不可抑制的对教学的爱好,它会激起教师不断追求教学的完美,使之成为艺术而非苦差事。(4)能娴熟地运用教学理论, 掌握高超的教学技能,并时时以艺术家的创造态度来进行教学创造。(5 )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能生动体现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使学生在教学中得到美的熏陶,获得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