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理论界对我国通货紧缩的若干判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紧缩论文,理论界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通货紧缩的概念
目前大致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通货紧缩是指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普遍下降。
第二种观点认为,所谓通货紧缩是指流通中的货币大大少于商品流通的需要,特别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社会对于经济前景预期普遍不良,总需求小于总供给,造成价格水平普遍下降,经济持续萎缩,资产严重缩水。
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过程,往往在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之后发生。通货紧缩有两个最大的特征:一个是物价连续下跌,另一个是通货量、货币供给量连续下降。
二、如何判断我国当前的通货状况
第一观点认为,我国出现了轻度通货紧缩。自1997年10月份开始,我国物价的负增长已经持续了一年多,各种伴随通货紧缩的经济不景气现象已经在我国出现,但是物价降幅并不大,商品生产和市场销售的绝对规模也未下降。因此可以说,我国已经出现了轻度通货紧缩,但是并未出现绝对衰退。
第二种观点认为,我国通货紧缩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企业普遍开工不足,生产能力大量闲置,产成品库存不断增加,流动资金占压严重。企业之间盲目竞争加剧,产品销售价格在成本并未降低的情况下明显下降,企业经济效益严重下滑。市场销售疲软,物价指数连续走低。1997年我国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上涨率为0.8%,从10 月份以后出现负增长,1988年为-2.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0.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为负增长,全国各地区物价指数普遍负增长。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按照英国《经济学家》分析,由于各国官方公布的通货膨胀率没有考虑到商品质量的提高和性能的扩大等因素,在计算通货紧缩时被高估了一个百分点。因此,当一个国家通货膨胀率在1%以内的话, 这个国家实际上已经出现了通货紧缩。
第三种观点认为,当前我国并未发生通货紧缩。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在经历了超高速增长和严重通货膨胀之后出现了物价指数持续下降。但是,我国正处在经济全面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导致我国目前经济增幅下滑、物价指数持续下降的原因、背景具有特殊的历史性。简单地照搬现代经济学的周期理论、通货理论,从而得出我国经济已经陷入通货紧缩困境的结论是缺乏根据的。首先,我国经济总体态势仍在快速增长区间运行。除零售价格指数下降之外,其他反映经济态势的指标都在持续快速增长。去年,GDP增长7.8%,工业增加值增长8.8%,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1%,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6.8%。其次, 近几年政府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但并没有全面紧缩银根。实际上,无论货币供应还是财政支出每年增长速度都不低。1994~1997年,M[,0] 分别增长24.2%、3.9%、11.6%、15.3%;M[,1]分别增长26.1%、16.7%、18.7%、22.1%;M[,2]分别增长34.5%、29.4%、25.2%、19.5%。财政支出分别增长24.8%、17.8%、16.3%、16.3%。去年12月末,M[,2]同比增长11.3%。 货币供应量增幅高于同期经济增长和物价涨幅;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5.5%。至于财政,尽管“两个比重”下降的走势并未根本扭转,但财政支出的规模仍在增长。1993年财政支出同比增长24.1%,1994年24.8%,1995年17.8%,1996年16.3%,1997年16.3%。第三,大量企业生产能力闲置和失业增加,并非由于有购买力的需求不足、银根紧缩所致,而是由于技术供给短缺引起的,属于“假性需求不足”,并非发达国家的“总需求不足”。第四,目前消费需求不旺,但仍保持了不低的增长速度,达到7.8%。虽然增幅下降,但不能视为消费萎缩、市场疲软。第五,分析价格同比连续下降,应当考虑到90年代初持续3年发生严重通货膨胀, 以及由于经济过热引发的“泡沫经济”破灭的特殊背景。1993~1995年连续3年发生改革以来最高的通货膨胀率。这3年居民消费价格分别增长为14.7%,24.1%,17.1%。如果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1995年为183.3%,1996年为198.6%,1997年为204.2%。可见,消费价格依然在高位区间运行。
三、影响我国通货紧缩的因素
1.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首先,亚洲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出口需求增长明显减速。据统计,去年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3239.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4%,其中出口1837.6亿美元,仅增长0.5%,远远低于我国90年代出口的平均增长率16.7%。出口增幅的下降直接影响了GDP的增长率, 同时也加大了国内市场的压力,导致国内市场萎缩。
其次,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周边国家需求减少,货币大幅贬值,国际市场多数商品(特别是原材料)价格下跌。国外商品以较低的价格输入国内市场,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导致国内商品价格进一步下滑。
第三,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人民币汇率稳定构成巨大压力。由于人们对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信心不足,人民币虽不贬值但却产生严重的贬值预期,1998年全年贸易顺差435.9亿美元,增长了7.9%,但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所得外汇,基本上作为企业存款,没有结汇变成国家外汇储备,这就减少了中央银行外汇占款和基础货币的发行。
2.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发展周期趋同表现
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衰退,全世界都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威胁。1998年元月初,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就预言:“通货紧缩”的时代已经来临。从1993年以来,我国已连续5年经济增长率下降, 但是此次经济波动尚未达到谷底。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必然影响市场容量增长。所以,市场容量的相对萎缩具有必然性,是难以避免的,是国内国际发展周期重叠在一起的表现。
3.缺乏新的投资需求扩张机制
随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预算约束正在逐步“硬化”,过去那种无限扩张的不计投资回报、重复建设的虚假投资需求和随之派生的消费需求被有效抑制。在金融企业风险约束机制强化后,银行产生“惜贷”、“慎贷”倾向,由繁荣时期的乱贷款变成萧条时期的不贷款,金融机构出现强烈的信贷自紧缩趋向。虽然中央银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多年以来的贷款额度限制,大幅度降低利率,贷款仍然放不出去。与此同时,在创造需求方面更具有活力的非国有企业则由于得不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金融部门间接融资等正规渠道的融资便利,因而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而失去发展活力。因此,当前我国微观需求扩张存在严重体制障碍,旧的虚假需求被抑制,新创造的有效需求尚不足以弥补被抑制的虚假需求,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导致我国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4.商品供求总量与供求结构严重失衡
商品供给大于市场需求,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造成商品价格总水平较长时期处于低位徘徊的局面。商品总量与结构的双重失衡,使商品的需求增长速度小于供给增长速度,从而使整个社会供过于求压力的不断增长中出现通货紧缩。
5.生产能力严重过剩
1992年以来的经济过热、价格暴涨、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我国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目前我国真实经济增长率已明显低于经济增长趋势(1978~1997年期间为9.5%,1991~1997年期间为10.9%), 产出缺口不断扩大,以1998年为例,按国家公布的GDP增长7.8%计算,产出缺口约为1.7~3.1个百分点,约有1/5~1/3的社会生产能力闲置,其中第一产业产出缺口为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为2.2个百分点(工业为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为3.0个百分点。 当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时,也成为世界上较低附加值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大国之一。生产能力的过剩必然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6.居民的即期消费缩减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社会福利市场化改革步伐,许多原来由国家支付的福利项目费用,今后将大部分转为由居民家庭或个人开支,这使得居民家庭的支出预期增大。另一方面,随着改革深化和体制转型,社会就业竞争加剧,城镇待业人口和下岗职工增加,给居民以未来收入水平增长将减缓的预期。于是,人们为了应付将来福利费用支出增长的需要,只好缩减即期消费,增加储蓄,从而导致城市消费品市场购买力萎缩,物价水平下降。近年来我国农民社会负担加重,实际收入水平增长缓慢,导致农村市场购买力不旺。市场购买力疲软,加剧了供给相对过剩,进而导致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
四、预防和治理通货紧缩的对策
1.如何调整经济增长率以克服通货紧缩现象?
有的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的通货紧缩是在通货膨胀背景下出现的,比较难以处理。比如不惜一切代价扩大需求,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但是经济速度真正上来之日,难免就是严重通货膨胀爆发之时。持这种观点的人主张,我国经济应略为调低增长速度,以保持中速(6%~7%)增长为宜。要慎用、少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严格控制银根松紧度,以防止刚摆脱通货紧缩又陷入通货膨胀。要克服通货紧缩,必须进行大幅度的深层次改革和整顿,以消除危机的隐患。
有的专家认为,通货紧缩现象的持续,在于商品供求总量供过于求及供求结构不相吻合。因此,当前最重要的政策目标,是要阻止商品供求总量失衡状态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各种政策措施,稳定经济增长速度。在扩大社会需求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压缩无效供给。其中最重要的是压缩与市场需求不一致的商品产量与生产能力。
2.针对价格下降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
有的专家提出,在通货紧缩的新形势下,就要实行积极的货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考虑实行“轻度通货膨胀”政策,让物价总水平持续小幅(比如5%)不断上涨,以刺激经济增长。
有的专家则提出,以通货膨胀的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应付目前的通货紧缩,对我国经济并不适用。作为我国物价政策的目标,不宜正面提出采取低度或轻度通货膨胀,而应坚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政策。这并不是意味着物价水平绝对不动,也不是所谓零通货膨胀,而是在经济周期的变动中,正确控制物价的变动,使物价变动不向持续通货膨胀、也不向持续通货紧缩的方向滑行。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要防止和克服通货紧缩,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要防止抑制通货膨胀,这样的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政策,有助于稳定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和信心,也有利于刺激技术进步、抑制过度投机、缓解分配扭曲,并为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也有专家建议实行价格调节政策。由政府对极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制定最低限价和保护价,以有效地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发挥调节作用,减少和避免无序竞争、恶性竞争,使供求关系实现基本平衡。另外,要坚决打击走私。日益猖獗的走私活动是导致国内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的一个原因。采取有力措施,刹住走私风,可使彩电、电脑、胶合板、食用油等受走私冲击大的国内产品价格逐步上扬。
还有专家建议实行“通货非膨胀”政策。“通货非膨胀”政策既区别于“适度从紧”政策,也区别于“适度通胀”政策。这一政策及相关的政策要点是:第一,适度“通货”, 实行“可管理的通货紧缩(manageddeflation)”。在通货紧缩条件下,短期内财政通过国家信用,适度扩大国债规模和货币发行量,缩小储蓄投资缺口,这不会引起现期的通货膨胀。第二,在既定的财政赤字规模(占GDP比重的1.7%)条件下,确定合理的赤字结构,适当扩大周期性赤字(如兴办公共工程、公共就业计划、扩大社会保障开支),严格控制结构性赤字(如压缩行政经费开支,取消或减少对国有企业亏损补贴、对粮、棉、油、肉等价格补贴以及对国有事业单位差额补助费),也可以在扩大赤字规模条件下,缓解对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第三,在防范金融风险前提条件下,取消某些过时的管制,如对三资企业贷款、个体工商企业贷款、小型企业贷款歧视性限制,增加出口信贷,促进居民消费信贷,允许外国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从而扩大信贷总规模。第四,利用“通货”支出,大幅度增加政府对长期性“社会软件”投资。所谓“社会软件”投资包括:一是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技术创新;高新技术的军事工业(如宇航工业、航空工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电视广播函授教育、远程教育等。二是大量使用城乡剩余劳动力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水利设施建设,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环境治理等。三是对从事现代机构建设、消除腐败和社会稳定的投资,如严禁军队、武警和政法机构经商,应对这些机构的正常运作所需开支予以财政保证;增加对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职工退休费的财政支出,必要时发行专用于社会保障的特种国债。第五,利用通货紧缩、经济调整、产业与企业重组时机,实行旨在削减产生外部不经济性的落后过时的过剩生产能力,积极促进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结构政策。第六,促进货币政策制定、实施与监督的制度化。
标签:通货紧缩论文; 物价水平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通货膨胀论文; 理论界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