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梦琪 任婷婷
成都军区452医院 四川成都 610021
【摘 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组研究中,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80例患者分为急诊护理组与(n=40)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急诊护理组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卧床时间、急救时间、复发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急诊护理组在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卧床时间、急救时间、复发率以及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以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速度快,死亡率非常高,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心肌梗死发生率越来越高,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时间窗”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1]。近年来,我院对于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了急诊护理路径,成效理想,现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组研究中,本组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符合WTO公布的相关诊断标准,男49例,女31例,年龄为43~77岁,平均年龄为(59.3±4.7)岁,在梗死部位上,48例前间壁与广泛前壁,18例下后壁,14例高侧壁,发病时间在持续胸痛的10~24h,血脂为2.9~6.8mmol/L,血糖为3.8~7.6mmol/L,收缩压为110~140mmHg,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80例患者分为急诊护理组与(n=40)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梗死部位等方面来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会对护理干预结果产生影响。
1.2 护理方式
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急诊护理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成立起专门的急诊护理路径小组,由护士长结合资料分析医院情况,应用护理程序进行评估,改变以往8h固定排班模式,根据患者人数、护理难易程度以及护理工作量增加或者减少上班时间,由护士长负责行政班,两名护士负责白班与夜班,每天有一名护士负责白班,两名护士负责夜班,定期考察护理成效,将安全管理核心制度与质量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2]。
在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前对成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培训内容由急救技能培训、急救实施内容、急救模拟训练组成,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让他们掌握急诊护理路径的实施措施,并进行详细的记录[3]。
在患者入院后,严格按照初步评估、早期检查以及系统评估的模式,在接诊后30s内快速评估患者病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开放绿色通道,由分诊护士负责接送患者,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由护士长进行统一调度和指挥,严格落实危机值报告制度。在1~2min内给予患者吸氧,3min内测量患者血氧和血压变化情况,及时建立静脉通道,检查心率、血压与血氧变化情况,遵医嘱为患者用药,在抢救时通知手术室准备,若患者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及时向医生汇报,进行处理[4]。
1.3 评估指标
对比两组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卧床时间、急救时间、复发率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急诊护理组在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卧床时间、急救时间、复发率以及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诊护理组、对照组患者抢救与康复情况对比示意表详见表1。
表1:急诊护理组、对照组患者抢救与康复情况对比示意表
3 讨论
及早的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流程,急诊护理路径是建立在传统临床护理路径基础上,针对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的针对性护理路径,这一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在各个环节的滞留时间,可以让急诊护理工作标准的按照规范进行实施,可见,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可以及早挽救患者的生命[5]。本组研究显示,急诊护理组在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卧床时间、急救时间、复发率以及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以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玉香,谭燕华. 综合急诊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6,15(01):492-493.
[2]刘涛. 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应用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 2015,11(27):147-148.
[3]孟晓杰,郝君华. 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3(05):385-386.
[4]钮湘浚. 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 2015,10(15):49-51.
[5] 冯洁.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4(14):89-91.
论文作者:樊梦琪,任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6
标签:急诊论文; 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时间论文; 路径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