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实践论文_徐丹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实践论文_徐丹

徐丹 大连市甘井子区育新小学 116033

【摘要】随着新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方式逐渐被众多学校以及教师所关注,并且已经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水平有限,学习能力弱,所以作为教师就需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手段和方式。“思维导图”本身是一种十分高效能的教学工具,它以其独特的优点适应了小学阶段的教学,有效挖掘了小学生的无限潜能,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状态。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应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193-01

引言: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学者东尼•博赞提出了“思维导图”这一个概念,但是它却远远晚了好几十年才传到我国。“思维导图”这一全新的教学方式在当下的“大体制教育”下逐渐兴起。它通过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与特点深深吸引了大家。它使原有枯燥的文字变得灵活了起来,生动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方式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笔者在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分析“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希望对教育者有所帮助和指导。

一、思维导图的含义及意义

什么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又叫做“心智图”,是指心理和智慧的图。其基本前提就是靠依靠大脑思考的语言来联想到图形,是人类思维很自然的一种功能。“思维导图”经常用一个中心点为起始开端,由中心点再分散开形成很多图像或词语。通过大脑的整合再归结于一个中心点。它实现了由单向的思维模式向着多向的思维模式发展。可以充分调动人体大脑多种功能,如:调动右脑图像、颜色、空间想象功能,还有左脑逻辑、编辑、条理等顺序功能。学生运用思维过程中可以及时的将事物清晰地呈现出来。对小学生高年级时代的学生而言,数学课可以说是一门枯燥、压抑的学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就呈现出了很大的困难,这时思维导图的意义就会被凸显出来,不仅活化了教学氛围,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同时更好的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和掌握,。由此可见,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数学课本身就是一门具有典型的思维模式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有着特殊符号的语言的学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适当的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数学理论知识,使其可以更好的完成知识框架的构造,有效的提升学校数学教学课教学质量的高效性,对于学生们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首先,它的优势之一就是取代了传统教学中无法呈现给学生的图形,公式;其次,它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下一味的灌输教学形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的氛围比较沉闷、死板,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普遍不高。而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可以把图形公式清晰的展现在学生脑海里使其加深印象。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授课中的应用

首先,在数学练习课中可以很好的运用思维导图,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习立体图形时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此时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和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可以给出以下数据。①长五米,宽三米,高四米②底面积十五平方米,高四米。然后让学生对一和二进行对比。以此来找到关键知识内容,提取有效知识内容,通过区别与联系一和二,由此得出分析的结果。学生绘制成思维导图的形式对这道题进行解答,由此很清晰的就分析出来了题目的内容和具体的解题方法。诸如此类,都可以用思维导图解答。在练习课中的应用

其次,在数学复习课中也可以很好的运用思维导图。例如:在进行五年级第一学期中总的复习数学回顾时,课本上的重难点比较多,需要学习的知识点也很多,学生掌握起来也就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学生而言,对知识点很快就会遗忘,所以针对于学生的这一特点,就可以用思维导图先讲一个知识点,然后由此分析出这个知识点所延伸的其他内容。这就可以有效避免了传统教学中机械背诵做法,学生可依此来分析出这个知识点与所延伸出的其他内容的区别,由此来增强记忆力。

最后在数学新课程授课中也可以很好的运用思维导图。兴趣是学生的第一老师,只有有了兴趣才更有动力去进行学习。教师要把课堂还归给学生,营造灵活的教学课堂。例如老师在讲解除法、分子分母、小数时,先讲解其中的一个内容,讲解分子比上分母的含义,在讲解小数的含义,让学生构建起思维导图,最后在引领学生将分子比上分母与小数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们掌握除法的应用。教师在其中担当了一个引导的角色,这样就提高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从而提高了对知识的归纳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认知能力,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重视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模式,以确保这一教学方法能够更好的被推广。

参考文献:

[1]石珍.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实践[J].读与写,2018,15(11):23.

[2]谌英.论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实践[J].华夏教师,2017(13):56-57.

[3]谌英.论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实践[J].华夏教师,2017(13).

论文作者:徐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实践论文_徐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