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近几年逐渐发展趋势下,对电动汽车充电进行研究与应用期间,没有形成智能化的服务管理系统。所以,在本文中,基于互联网实现智能化充电系统的应用,不仅能实时查询到相关信息,还能促进定位导航各个功能的形成,从而促进电动机汽车的有效推广。
关键词:互联网;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设计;应用
近几年,城市化进程随着世界经济的提升不断加快,特别是能源的需求,造成严重的环境恶化现象。电动汽车是利用电来运行的,能够实现高效性与环保性。因此,在电动汽车逐渐使用下,要了解充电桩的位置信息、电价信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一、案例分析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参与到京密北路车段路灯充电桩项目进行改造与建设,该工程的整个路段为1.5千米,利用LED路灯改造了84盏,并将80W的LED等替换成250W的高压钠灯,同时,构建了8座慢充电桩和2座快充电桩,实现了一套完善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在该系统运行期间,北京供电公司将充电桩放入到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中实施管理工作。如:某个出租车的充电现象,当利用慢充电桩期间,需要耗费4小时到5小时,在使用快充电桩期间,一般使用半个小时就能完成80%的充电过程。在该使用情况下,不仅解决了电动汽车遇到的充电问题,还能利用客户端对信息快速查询[1]。
二、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的组成
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是由云服务器、智能充电桩、移动客户端组成的。对于云服务器来说,能够为电动机充电提信息,促进数据的收集、储存以及维护等综合性平台的实现。其中,电动汽车充电云服务器,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储存设备等组成的,不仅能得到各个客户的请求,还能实现系统的可靠运行。对于智能充电桩来说,是电动汽车主要的充电装置,其存在交流桩与直流桩,能够体现出充电的不同时间。对于移动客户端,是电动汽车用户参与到用电管理工作中的主要接口,利用移动客户端,不仅能有效查询到充电桩的位置和状态,还能做好定位导航工作。
基于研究可以发现,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存有通信结构。在智能充电桩中,含有Wi-Fi通信模块,与路由器通过光纤网络实现信息传输。并且,在系统中还设置了相关的安全防护体系,其中包括服务器、智能充电以及网络等,利用防火墙等技术实现安全防护措施的形成。在云服务器中,如果加入密钥管理系统和密码机,能够在其中为公司布置特有的嵌入式安全模块芯片。密钥管理系统作为安全防护工作的核心因素,能够实现储存、传递与恢复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其中的密码机是储存与预算的主要设备,不仅能实现较快的解密工作,满足对数据的处理要求,还能减少人员的攻击,促进其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将嵌入式安全芯片引入到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终端中,最为关键的是在安全模块中进行储存,但对其访问期间,要得到相关认证才能使用,才能促进其有效控制。
三、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的设计
(一)云服务器
对于云服务器的架构设计,能够提高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其中,存在应用层、业务层以及网络层。对于业务层来说,能够是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统一表达,实现统一的信息模型,促进数据的有效接入和服务器架构的完善性。对于网络层来说,能够将不同的通信技术进行屏蔽,使其按照一定规范对各个数据进行传输。对于应用层,是根据云服务器体系架构组成的,能够将各种信息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并支撑各个业务数据的有效应用。在功能设计工作中,主要为充电桩运营监控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多种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监控管理功能,针对直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利用准确的定位和可视化方式,使其符合充电设备状态信息和满足充电设备的运行参数需求。交易管理工作,主要对充电期间产生的业务费用等进行管理,不仅能促进电费账目更准确,还能为其提供有利支撑。对于信息采集管理,能够为在线设备建立档案,促进信息维护工作的形成。不仅如此,该系统还能对实际的运营状况进行分析,通过对地域、充电数据的详细分析,充分研究出电动车的情况。促进系统的有效管理,在使用期间,能够对用户、角色、菜单以及权限等各个内容进行管理[2]。
(二)智能充电桩
智能充电桩主要分为交流充电与直流充电。对于交流充电来说,其是在电动汽车安装的,与交流电网进行连接,能够实现良好的供电装置,还能促进通信、计费功能的形成。对于直流充电,包括交流充电实现的功能外,还能实现电源交换、状态监测工作。智能充电桩与传统的充电桩存在较大不同,主要在于Wi-Fi路由器、云服务器的连接,其包括各个模块单元。如:Wi-Fi通信模块,是利用低耗能的Wi-Fi模块实现的,将其与无线网中的数据进行连接,能够利用充电装置开关对状态实施远程控制工作,并正确获取电流、电能等信息。如:保护单元,其是由防雷器、漏电保护器组成的,其中,防雷器能够防止内部电压过大,损坏设备;漏电保护器能够减少漏电故障的产生,缓解人为触电现象的产生。如:电源转换模块,在使用期间,能够将其中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实现不同电压级别的直流电,也能为其他电路和装置提供电源。
(三)App客户端
App客户端在总体设计上,是以C/S体系结构形成的,利用多层体系结构,促进其灵活性与扩展能力的形成。一般来说,多层体系为三个组成部分,两个版本。对于视图层,它能够与用户形成交互界面,明确用户的请求信息,促进业务层的逻辑处理工作。基于结果,还能利用不同的形式将其展示。对于业务逻辑层,能够支撑所有的视图功能和业务逻辑,不仅能实现功能控制、查询与状态显示等,还能做好业务判断和计算功能。对于业务实体层,存在的各个业务实体能够对服务器实现数据请求工作,分析数据、维护数据[3]。
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App客户端是根据用户选择的功能,对业务进行调用的,实现了相应的模块,促进了业务流程的组织和编制工作。其主要实现的功能体现在:地图功能,利用App客户端能够将充电桩的各个信息体现出来。支付功能,该系统本身就具有充电结算功能,通过支付宝、微信等方式实现智能化充电。控制功能的实现,通过某个命令,能够对充电装置进行设置、控制等。查询功能,能够利用其查询到用户使用的数据信息。App客户端在充电工作中,还能实现不同的服务模式。如:定电量充电,在人机界面上,将需要的电量输入进入,完成合理的设定值使用。还能定时间充电,在人机界面上输入时间,完成充电桩设置的时间数值。定金额充电,主要在人机界面上输入设定的金额,促进金额限定数值的完成。自动充电的形成,主要是在人机界面上选择充满为止。在这些充电服务工作中,能够显示出各个充电服务方式,在完成充电后,也能将其存在的时间、数量、金额以及余额等信息有效显示出来。
总结:
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能够促进电动汽车的使用和推广,用户能够参与到用电管理工作中,实现充电、用电的合理性和有序性。在本文中,基于对该系统的研究,不仅实现了合理的状态查询工作、定位导航工作等, 还为电动汽车用户、电网提供有效的互动平台。
参考文献:
[1] 龚桃荣,刘瑞,秦晓敏等.面向互联网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设计与应用[J].电力建设,2015,36(7):222-226.
[2] 胡勇,朱玉玉,武丽等.基于互联网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6,29(9):62-63,65.
[3] 贾美姿.驶向新时代:互联网+电动汽车[J].电力系统装备,2015(5):52-52.
论文作者:何宁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7
标签:电动汽车论文; 还能论文; 智能论文; 系统论文; 功能论文; 工作论文; 互联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