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第一地质勘察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258高地岩金矿区位于完达山成矿带内,带内构造岩浆活动剧烈,为金、铜、镍、钨、锡等矿产资源潜力较大的矿集区。通过多年的地质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特别是2012年ZK0-5发现了较厚大金矿层,为本地区开展下一步找矿提供了有利线索。文章通过近年来各种勘查手段取得的资料,综合研究,对本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进行系统分析,建立找矿模型,指导深部找矿。
关键词:完达山成矿带;258高地岩金矿;成矿地质条件;找矿前景;
前言
工作区位于饶河县境内,行政区划隶属于黑龙江省饶河县管辖。1/5万地形图国际分幅为L53E006008(蛤蟆河幅),面积18.73km。矿区位于完达山成矿带内,经多年找矿勘查,成果一直不理想。2012年ZK0-5发现了较厚大金矿层,厚度为34.8米,金平均品位1.27×10-6。通过这一成果,我们总结多年来各种勘查手段取得的成果,通过综合研究和对比,对本地区找矿前景进行系统分析,建立找矿模型,指导深部找矿。
1 成矿地质条件
工作区位于完达山金及多金属成矿带上,区域经多期次构造及岩浆活动,为金及多金属的富集提供了成矿有利的条件,矿区处于众多矿床、矿点的汇集区域,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
1、258高地找矿远景区成矿地质背景有利于形成大中型矿床。
258高地找矿远景区位于多期构造体系复合部位。早三叠世南北向经向构造体系控制了矿源层的堆积;晚三叠世旋扭构造将矿源层聚敛于旋扭构造收敛段;侏罗纪测区叠加了北北东向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复合。因此,在矿区北北东向断裂控岩和控制矿带,北北东向压性断裂上近南北向、北东向及北西向构造复合部位控制了岩株状小岩体的二次侵位,小岩体环状——半环状接触带是斑岩型矿床定位部位之一。测区用磁法圈出多个半隐伏——隐伏的小岩体磁异常。其中M1磁异常南部揭露为闪长斑岩,由斑岩向南东方向花岗闪长岩略具蚀变分带:黑云母化带—黄铁绢英岩化带—青盘岩化带。黄铁绢英岩化带与围绕斑岩半环状分布的视极化率异常与视电阻率异常大体相吻合。据以往对Au—14异常查证情况,金矿化与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关系密切。在物探异常区施工的ZK16-1、ZK0-4孔浅部金矿化,ZK0-5、ZK32-2孔深部见到铜矿化,因此,258高地金矿具斑岩型金矿特征。
南北向构造带是具全球性意义的成矿带,完达山北北东向构造带中的258高地金矿具形成大中型矿床的构造—岩浆成矿系统的地质背景。
2、258高地找矿前景区具有多期叠加成矿特征
矿区及其外围主要以斑岩型铜金矿为主叠加有浅成低温热液和中高温热液的成矿作用。在钻孔中见到具金矿化的条带状玉髓质硅质脉,表明矿区存在着浅成低温热液的成矿作用,在蛤蚂河岩体内外接触带有多个W、Sn地球化学异常,并在个别钻孔见有钨矿化。因此,形成高、中、低温成矿元素相套合,亲铜、亲花岗岩元素相共生的Au、Cu、W、Sn为主的组合异常。通过研究以往钻探资料,结合本年度钻探成果,工作区内存在寻找铜、钼矿的可能性。钻孔ZK32-2在孔深360.8—361.8米,Cu品位为0.66×10-2,钻孔ZK0-5中发现两层铜矿体,厚度1米,铜品位在0.614×10-2—1.018×10-2,在ZK32-1中铜品位1.70×10-2,在其它钻孔中也见有铜矿化;钻孔ZK64-1在孔深613.80—614.60米见辉钼矿化,分析结果钼品位为0.4675×10-2,在ZK32-1中有三处见有钼矿化,平均品位为0.035×10-2。据上推测,测区为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叠加于高温热液型矿的复成矿床。
翟裕生指出:叠加成矿、复合成矿、多期成矿等,“成矿动力形式的耦合是形成大矿、富矿和矿集区的基本条件”。
3、258高地岩金矿点的发现是依据1:100万、1:20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2万土壤地球化测量,由面到点,逐步缩小靶区范围而发现的。类似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尚有Au—6、Ag—7、Cu—8、Pb—11等单元素异常,其分布位置、地质成矿条件与已证实为矿致异常的Au—7可类比。
区内的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所圈出的Au—7单元素异常在其北半部经1:5万水系沉积物复测,发现有18个金单元素异常,有5个(Au—10、Au—12、Au—14、Au—16、Au—17)面积超过0.1平方千米,最大面积为0.452平方千米,峰值为98~260×10-9。经查证在Au—10、Au-12、Au—14、Au—16异常,均发现金矿化或金矿体。
2 找矿远景分析
1、环形异常带是深部寻找铜金矿的目标区
激电异常围绕高磁异常(≥200nT)环形分布,与1:5万航磁成果环形构造套合较好。该激电异常南部呈北西—北北西轴向,异常东部呈北北东轴向,经异常查证,环形异常带上均见有金、铜和钼矿化。因此,该环形激电异常是矿致异常。
对矿致异常的构造分析。环形激电异常南部主要由北西向闪长玢岩脉与北西向极化率高值点(ηa≥8%)组成,由张—张扭性构造控制,矿体走向短;激电异常东部异常带呈北北东向,分布于F4—F5北北东向断裂间,与北北东向高极化率异常点连线相一致,其异常轴向与压性构造面相一致。因此,北北东向异常宽而长(>1000m),在异常带两端均见到矿。
鉴于上述,找矿目标有两点:一是东部北北东向异常作为重点找矿目标区,对东部北北东向激电异常做出评价;二是北北东向异常或构造与北西向脉交接处,对化探金异常膨大部位或有极化率高值异常部位用钻探查证,寻找柱状矿体。
2、查证深部测深极化率异常是找寻铜、金、钼矿体的目标位
据大功率激电测深断面显示,视极化率异常具双层(或二元)结构,浅部异常处于500m以内,多位居浅部,高阻体下部梯度带。异常(≥6%)宽,展布平缓,异常高值不高,多在8—10%;深部异常多处于600—800m标高位,位居在深部穹窿状高阻体边缘梯度带,极化率异常环绕高阻体分布,异常规模不大,异常值高,一般在10%以上。216线浅部异常与深部异常合而为一,显示深部异常特征。
测深异常出现双层(或二元)结构的原因可理解为以下原因所致:
(1)浅部异常多与浅部含水构造裂隙有关,因此,异常具有宽带状,展布近水平,异常值低,高值异常呈现孤立的蜂窝状,其高值异常多对应于陡倾角金矿化。
(2)深部异常特征推测为二次侵入体的侵入作用有关的热隆伸展构造作用使岩体边缘强硅化、强硫化物蚀变引起的。因此,本矿区铜金矿体应在深部异常带内。
(3)上、下两层异常之间关系看,可能为同一成矿模式
浅部异常反映脉状金矿体为主,靠下部为铜金矿体,矿体多呈陡倾角,深部异常呈不规则穹形,反映二次侵入体接触界面上的铜、钼(金)矿体。
浅部脉状金(铜)矿化与深部接触带中的斑岩型铜、钼(金)矿化是同一成矿作用的产物。即区内蛤蟆河花岗闪长岩侵位后,闪长玢岩沿裂隙及呈岩株状侵入。据物探异常推测,矿区深部隐伏侵入体(为高阻体6000—10000ΩM),它的侵入作用产生热隆伸展作用,使隐伏侵入体顶部产生陡倾角构造裂隙,同时岩体外接触带便产生挤压碎裂岩带。岩浆期后成矿热液沿控矿构造向上迁移时,在深部封闭的高温还原环境中沉淀有钼、铜(金、钨)等元素,矿液上升到浅部,在构造裂隙中遇到浅水时由于混合作用,在氧化—弱还原、低温条件下在构造裂隙中形成浅成低温热液型脉状金矿和少量铜金矿。
3、根据258高地岩金矿点已发现的5个矿致金单元素异常和具有成矿希望的其它异常的规模、成矿地质背景推测,已具备找到中等规模的金矿床,经工作提供一个详查基地的可能性是较大的。
3 结 语
鉴于上述认识,提出具体查证或验证地段和异常如:
①深部异常:264、280和216线(216线异常埋深浅);
②柱状或筒状体异常:232、200线F3断层带激电测深异常;232—248线间构造交汇处Au-12异常内带膨大处;0线ZK0-6与ZK0-4之间。
③北北东向异常按200m线距评价。
参考文献:
[1] 黄永卫. 黑龙江省东南部完达山—太平岭一带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区域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2] 李光辉. 黑龙江完达山—太平岭成矿带成矿系列与找矿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
[3] 程瑞玉. 黑龙江省东部饶河地区花岗岩时代及其成因[D].吉林大学,2006.
[4] 韩振新,徐衍强,郑庆道. 黑龙江省重要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成矿系列及其演[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杨云宝(1982-)男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 主要从事金属矿产勘查;
王 刚(1988-)男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 主要从事金属矿产勘查。
论文作者:杨云宝, 王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
标签:异常论文; 成矿论文; 东向论文; 金矿论文; 斑岩论文; 深部论文; 黑龙江省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