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系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论文_丁峤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儿科 江苏南京 211100)

【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护理干预用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对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中的3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进行分组,观察组19例接受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19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8.42%(χ2=4.3779,P=0.0364);观察组住院并发症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1.58%(χ2=4.3779,P=0.0364)。结论: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小儿;系统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3-0303-0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属于一类急性增生性传染性疾病,有急性或者亚急性之分,疾病特征为存在大量变异淋巴细胞,临床有多样表现,病情进展会导致不同并发症,除了及时有效的治疗,有效的护理干预也非常重要[1-2]。本研究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3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为对象开展,具体分析系统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1.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按照护理实施的不同方式对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中收治的3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进行分组。观察组19例,男13例以及女6例,年龄范围:1~9岁,年龄平均(4.53±3.36)岁;对照组19例,男12例以及女7例,年龄范围:1~9岁,年龄平均(4.59±3.51)岁。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经患儿知情同意。两组年龄、性别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具体内容有饮食干预、体温监测、健康宣教、用药干预。观察组则对患儿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高热干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容易出现高热反应,部分患儿甚至持续多日高热,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对患儿体温进行密切监测记录,对于体温高出38.5℃的患儿选择物理方法进行降温处理,可以选择温水擦浴,水温控制在33℃左右。对于物理降温无效的患儿,可以合理应用布洛芬等退热药进行处理。

1.2.2并发症护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引发其他并发症的可能性较高,包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热、肾炎、肝炎,所以,在治疗基础上还必须做好患儿病情变化的观察,护理人员要保证了解并发症的发生征兆,做好密切的监测,并且要在病房内准备好急救所需的各类用品,包括止血药物、中心供氧、相关器械等,一旦出现并发症征兆,进行及时的检查处理,最大程度减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或者影响。

1.2.3做好急性期呼吸道管理:因为这一疾病具有传染性,所以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护理人员必须以感染性废物进行处理,而不能作常规垃圾处理。患儿所在病房每天都要进行一次紫外线消毒,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操作前后都要严格洗手消毒处理。

1.2.4住院指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虽然具有传染性,不过具有自限性,康复所需时间较长,在病情得到控制后需要出院接受康复。为了保证患儿出院后的康复效果,护理人员必须做好患儿家长的出院宣教,以出院后康复中应该注意的各项事项进行详细介绍,叮嘱家长定期带患儿回医院接受肝肾功能、血常规复查,判断是否出现复发。护理人员要叮嘱家长在患儿出院后的第一个月必须做好病情变化的密切观察,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做好保暖工作,避免着凉加重病情,影响康复。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家长对护理实施的满意度,结果分为满意、尚可及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尚可率。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肺炎、呼吸衰竭、心律失常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用SPSS22.0分析结果,[n(%)]表示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行χ2检验,P<0.05为对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家长满意度

观察组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68.42%,P<0.05,见表1。

3.讨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会有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表现,是由人类疱疹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导致的传染病,多发生在儿童青少年人群中,对患儿健康状况有严重影响,这一疾病在临床有比较复杂的表现,临床发现,这类患儿扁桃体表面会出现渗出,导致误诊的可能性较高[3-4]。本研究对患儿实施系统护理干预,从患儿高热、并发症、呼吸道等多个方面实施护理干预,保证了护理的全面性,护理中充分体现出人性化理念,护患之间的关系和谐度更高,护理实施更顺利,因而护理质量更高。本研究观察组在接受系统护理干预后,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74%,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8.42%(χ2=4.3779,P=0.0364)。

在系统护理干预下,护理人员注重对患儿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在护理中体现积极主动性,积极发现患儿的护理需求、存在的护理问题,并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5]。在护理过程中,始终注重做好家长的宣教,增加家长的了解,以提升家长的配合度,保证各项护理措施的顺利实施。本研究观察组住院并发症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1.58%(χ2=4.3779,P=0.0364),表明系统护理干预实施后能够提升患儿住院期间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提升患儿安全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郭晓君,徐友芳,连纯玲.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9):63-64.

[2]袁小晴,苏雨霞.临床护理路径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14(25):2626-2627.

[3]卢建娣,陈成.综合护理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中的疗效[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1):92-93.

[4]陈雪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系统护理干预临床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5):176-177.

[5]王楠楠,刘德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9):199-200.

论文作者:丁峤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0

标签:;  ;  ;  ;  ;  ;  ;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系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论文_丁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