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韩国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过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韩国土地面积11多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人,自然资源较为匮乏。直到60年代初,韩国仍是走内向型粗放化经济发展道路,其国民生产总值GNP才达到24亿美元,人均仅94美元,出口总额仅0.41亿美元。 当时,其产业结构呈以农业为主的特征:1962年按GNP 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3.3∶11.1∶45.6。1962年以后转为走外向型集约化经济发展道路,实行计划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和重化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汉江奇迹”。在较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韩国把原本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新兴的工业化国家,进入了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其间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50年代中后期,韩国选择了内向型经济发展道路。
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的韩国,接着又经历了朝鲜战争,经济一度中断难以恢复,全国40%的加工工业企业和90 %的采掘工业企业倒闭。50年代末60年代初,失业人口约占总就业人口的40%,完全失业人数高达240万人,失业率超过20%。就是在这样极其艰难的条件下, 韩国开始了它的现代经济增长过程。1953—1961年是韩国经济的重建恢复时期,在这一时期,韩国主要依靠美国援助物资来支撑经济的发展。通过把销售美援物资积累的财源大量投入电力、煤炭、水泥、运输、通讯等骨干产业部门,使韩国经济在复兴时期取得了可观的成果。1953—1961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3.9%, 生产生活必需品的轻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部分进口替代产业也相继形成规模,人均收入从1953年的67美元上升到1961年的81美元。
但是,由于韩国自身的经济条件限制,比如缺乏原材料、资金和技术,内向型经济所需要的原材料98%仍要依靠进口。同时,出口不振,外汇收入不足,导致进口增加,国际收支逆差扩大,对外依赖加深等。韩国针对本国国情,自1958年起开始从“进口替代”逐步转向“出口替代”。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有利于韩国的经济转型,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使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转向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他们将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欠发达国家,为韩国加工工业、出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销售市场。韩国及时抓住这次时机,积极吸引外资,从事技术引进,通过扩大出口贸易,在其带动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率不断提高的影响下,进一步推动着本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韩国经济从内向型向外向型的及时转变,对韩国经济从粗放化及时转为集约化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60年代初开始,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比重逐渐增大。
成功地推动“出口替代”发展战略,在国际贸易中基本确立了制成品综合出口国地位,不仅部分地实现了韩国民族“经济独立”的夙愿,有效地摆脱了对发达国家资本品供给的严重依赖。
韩国于1964年正式提出“输出立国”的方针,一方面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另一方面政府出台有关政策对出口企业进行扶持。在政府贸易推动政策支持下,韩国首先实现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出口推动的经济增长,同时完成了资本密集型原材料工业产品的进口替代,接着,资本密集型产业产品出口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韩国初级产品与制成品出口占总出口产品的比重,在60年代初各占86%和14%,到60年代中期改变为40.6%和59.4%,80 年代后进一步改变为8.8%和91.2%。制成品出口中,轻工产品所占比重在1962年为15.2%,到1971年达到72.1%。可见,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韩国出口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比重逐渐减少,制成品比重逐渐增多。在制成品出口中,以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品为主,比重越来越大,其中衣类、纤维制品所占比重为最大。在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9.2%,人均GNP由1962年的94美元增加到1971年的277美元。直到70年代后半期, 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地位才被重化工业产品所取代,到1986年出口商品中化工、机械、金属、电子以及钢材、船舶、汽车等重化工产品所占比重超过了50%(1962年仅为3%)。
3、60年代后半期到整个70年代, 韩国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
在发展钢铁、机械、石油化学产业的同时,大力推进造船、电子、有色金属等产业的发展。此外,还重视用机械、电子机械、家用电器、汽车等高新产业(行业)的形成与进步,这些产业为经济的高速高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时期,韩国从日本、美国引进的外资,对当时韩国基础设施和重化工业的建设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韩国从日本共得到战争赔款10多亿美元。作为参加对越战争的代价,韩国从美国获得了1.6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用来发展电力、农业、渔业以及满足进口需要。
在工业结构中,轻重工业比重由60年代初的73.2∶26.8和1970年的64.1∶35.9转变为1976年的59.8∶40.2和1986年的41.2∶58.8,呈明显霍夫曼比例下降趋势。制造业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1971年为21.7%,1976年上升为35.0%。韩国工业结构已步入了重化工业结构高级化进程。
4、80年代以后,韩国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提出“科技立国”口号,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首先,对于那些在发达国家已属夕阳产业,但在韩国仍具有优势的产业(如纺织、水泥、石化、钢铁、家电、汽车、造船等),可以通过技术升级,提高国产化率与附加价值的办法来形成出口主力产业。其次,对那些在发达国家正处于成长期的,而在韩国尚处于引进、吸收阶段的产业(如精密化学、精密仪器、计算机、产业用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作为本国的“战略产业”,予以重点扶持。最后,对那些在发达国家仍处于开发阶段,而在韩国则处于萌芽阶段的“新兴产业”(如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作为积极发展的“未来产业”。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韩国政府一方面大幅度增加科技投资,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新技术产业。1991年韩国科技投资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 %,1996年这一比重将提高到4%,到2000年将达到5%。通商产业部为此制定了“1990—1994 年知识密集型产业部门发展5 年计划”, 并拨出388亿美元来实施。计划高技术产值占全国产值的比重由1991年12.3 %提高到2000年的32.7%,产值达到1135亿美元。新兴产业的崛起给90年代的韩国经济带来了诸多好处:(1)作为传统产业的替代产业, 使韩国在国内劳动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不至迅速丧失其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1987年,知识密集型产品在韩国加工工业产品出口中占11.1%,1994年达到24.4%。在世界知识密集型产品市场上,韩国公司产品所占比重从1987年的1.4%提高到1994年的2.3%。(2 )原有劳动密集型产业被以资本输出形式转移到劳动成本更低的周边发展中国家,成为韩国海外直接投资的主要部分,为其力争于本世纪末成为净资本出口国创造着积极条件。
从以上韩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几个阶段可以看到,韩国就是根据本国国情,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使产业结构逐渐得到优化,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使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最终使韩国经济实现了长期的稳定的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在1965—1980年间为9.9%,在1980—1990年间为9.7%,分别高于同期全世界GDP的平均增长率5.9个和6.5个百分点。经济增长方式在90 年代初转为集约型为主时的人均GNP为5400美元,1995年达到10076美元,超过了人均万美元大关。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韩国财政收入稳定增加,中央财政盈余,外债负担较轻,通货膨胀率较低。1994年,韩国的中央财政盈余相当于GNP的0.3%,对外债务占GNP的15.3%;1984—1994年间, 韩国的年平均通货膨胀率为6.8%。1993年,按GDP计算的三次产业构成比为7.1∶43.4∶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