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巴塞尔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测度模型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风险控制论文,模型论文,巴塞尔论文,协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771087)研究成果
一、新巴塞尔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测度体系的过程设计
(一)商业银行风险的内涵与风险控制能力测度要素的生成
根据国际银行业的实践经验,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类,同时还有流动性风险等其他次要风险。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基本上是针对上述三类主要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信用风险是指信贷资金安全系数的不确定性,表现为企业或个人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或无力偿还银行贷款本息,致使银行贷款无法收回,形成呆账损失的可能性。现代意义上的信用风险是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于违约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借款人信用评级的变动和履约能力的变化导致其债务市场价值的变动而引起银行贷款损失的可能性。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各要素变化的不确定性而给银行资产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在日常运作中主要由汇率、国际游资冲击、国家宏观金融政策的调整等因素所引致。对商业银行而言,市场风险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不可控因素较强,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但是,这并不说明商业银行在市场风险面前束手无策,银行业完全有能力充分收集金融信息对其进行预测分析,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市场波动而带来的损失。
新巴塞尔协议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不正确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所导致的直接损失或间接损失的风险。该定义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巴塞尔委员会通过与业界合作,确认了可能导致重大损失的操作风险的七大类型:内部欺诈,即故意误报头寸、员工偷窃、员工通过自己账户的内部交易等;外部欺诈,如抢劫、伪造空头支票、计算机黑客破坏等;雇佣制度和工作场所安全,如工人补偿申诉、侵害员工健康和安全条例、有组织的工会行动等;顾客、产品和业务违法,如信用违约、顾客秘密信息的滥用、银行账户上不正当交易行为、洗钱和未经许可产品的销售等;实物资产的损坏,如恐怖行为、破坏行为、地震、火灾和洪灾等;营业中断和系统瘫痪,如计算机软硬件的损毁、通讯故障、供电中断等;执行、传递和程序管理,如数据录入错误、抵押管理失败、不完全的法律文件、非法进入顾客账户、非客户的交易对手操作失误和供应商纠纷等。
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的内涵,可以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测度体系分为四个要素:信用风险控制能力(ξ1)、市场风险控制能力(ξ2)、操作风险控制能力(ξ3)和综合风险控制能力(ξ4),其中前三者主要测度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分别实施控制的关键措施,而综合风险控制能力主要测度能够对两种及其以上的风险实施控制的综合措施。
(二)风险控制能力测度体系设计的需求分析
1.信用风险控制能力的需求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防范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首先,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许多银行负责信用风险管理的只是贷款部门的信贷员,这往往无法完成有效风险管理所需的复杂工作量。其次,许多银行侧重于对借款人综合情况的控制,只以借款人现有的还款能力为依据,而忽视对外部因素所致风险的防范。再次,借款行为所依赖的担保“悬空”,即银行在向借款人提供贷款时通常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以分散贷款的信用风险,而事实上银行对保证的审查相对于借款主体较宽松,致使许多担保属于无能力担保或互保,无法有效地分散和化解信用风险。最后,商业银行对借款人信用等级评价的标准差异较大,无法真实反映借款人的信用情况;另外,我国金融市场的信用环境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健全。
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基本管理框架应该是:(1)贷款风险度管理,这是银行建立信用风险管理系统的核心,将全部贷款资产的风险度控制在边际风险度以内,使贷款资产质量处于良好状态。(2)实施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的内容、标准、资格一般从六个方面按百分制评级,可分为六个等级,即AAA、AA、A、BBB、BB、B,银行依据企业不同的等级实行不同的贷款政策。(3)实行审贷分离,包括岗位分离和部门分离,而部门分离是审贷分离的发展方向。(4)集体决策,即发挥集体智慧,提高贷款决策的效率。(5)第一责任人制,即以签批人为核心的分级负责、分级经营管理的贷款审批系统,而非一个人负责。贷款第一责任人制有如下几点要求:法定代表人负责制、授权与转授权、分级负责。(6)贷后管理,即以信用风险管理为核心,通过对借款企业的跟踪调查,对信用等级和贷款形态的分析,达到提高贷款资产质量的目的。(7)贷款稽查,即人民银行或商业银行的稽核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从贷款的合规性、政策性、风险性、程序与手续完备性及有无以贷谋私、贪污受贿行为等进行独立稽核,以防范因贷款部门的不良行为而造成的贷款风险。(8)启动信贷资产风险预警,即通过贷款风险监测系统对信贷资产质量状况进行动态监测,把信贷资产质量与领导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信用风险的基本管理框架中,由于我国金融市场所存在的严重金融信用缺失现象,客户信用风险评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信用风险评估的基本策略是:建立实时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据以确定借款人的信用额度;完善资本市场,发展独立的信用评估机构,即银行要把减少信贷风险的重点放在企业道德风险的控制上,通过减少道德风险以降低经营风险,从而预防信用风险;优化风险管理制度,加强银行与企业的信息交流,减少信息不对称;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借款人到期履行还款条约,同时加大对违约企业的处罚力度;大力发展数据库建设,创立信用风险评估的技术基础;加强金融创新,开发新的金融工具实施对冲交易,化解远期风险,同时加强对新贷款品种信用风险的分析和预测;选择适当领域进行风险量化分析,逐步推广模型辅助决策的科学管理方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能力的测度要素分为如下指标:审贷程序健全、客户信用调查、完善评估机制、内部贷款稽核。另外,风险数据库建设、专业人员培养与组织结构优化等方面的策略可归入风险综合控制能力的测度要素之中。
2.操作风险控制能力的需求分析
在许多国际金融机构中,操作风险导致的损失已明显大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因此,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有效地反映了这一风险管理趋势,首次明确了对操作风险资本配置的要求。根据各方面的调查研究资料表明,操作风险正成为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按照巴塞尔委员会2003年2月公布的《操作性风险管理与监管的最佳实践》,不管银行规模大小,监管当局都应当要求所有银行建立起自己的操作性风险计量和监管框架。银行应同时进行足够的信息披露,以便市场能够就其操作性风险管理方法进行评估。
根据新巴塞尔协议的指导思想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的实践经验,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确立全面的风险管理观念、加强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我国商业银行应从传统的定性风险管理模式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现代风险管理模式转变,树立综合的风险管理观念,打造我国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管理文化,使高层管理人员和所有员工对自己业务所涉及的操作风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其次,建立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选用适当的操作风险计量方法。新巴塞尔协议指出:“委员会认为,根据统一的损失、风险和业务的定义,在业内有序地收集及分享数据,对于制定处理操作风险的各类先进方法十分重要。若没有这类数据,委员会将被迫在制定操作风险最低资本规定时采用保守的假设。”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很难采用巴塞尔协议所规定的先进的风险计量方法,但操作风险量化是大势所趋,因此很有必要提前进行风险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为日后采用先进的计量模型做好数据准备。再次,制定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新协议对操作风险管理环境提出了三条原则:董事会应当意识到操作风险的主要方面,将其进行合理的分类,并定期检查操作风险的管理框架;董事会应当确保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框架从属于具有专业能力的员工所独立进行的、有效的和全面的内部审计;高级管理层应该负责董事会批准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的实施。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应积极借鉴这些原则,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应基本覆盖操作风险识别、评估、监测、缓释、控制、报告等程序和环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覆盖整个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构建权责明确的管理构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最大的操作风险是内部控制机制和治理结构的失效,这种失效在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表现为产权不清晰、出资人代表缺位、缺乏基本的风险控制机制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从而导致内部人控制和道德风险的产生。最后,我国商业银行应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风险管理人才建设。许多操作风险由内控制度的失灵引起,这又是银行可控的内生风险,所以防范操作风险的关键在于健全银行的内控制度。内控制度的建设应从银行实际出发,在设计过程中要遵从合理性、现实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同时也应使银行向公众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以便于市场参与者能够对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价。由于操作风险控制的复杂性,客观上要求业务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对高素质风险管理人员的引进和培养也是银行业提高风险管理绩效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能力测度要素应包括如下指标:操作风险意识(风险文化建设)、操作风险计量、内控制度设计。另外,操作风险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风险数据库建设、风险信息披露、信息系统建设等措施可归入综合风险控制能力要素体系之中。
3.市场风险控制能力的需求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的波动造成很多金融机构出现巨额损失,有的甚至直接导致银行倒闭。由此,西方商业银行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使传统的管理方式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向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管理并重的局面过渡。市场风险的管理同样需要在准确的风险测量的基础上,对揭示的风险加以规避、分散、控制和防范。目前西方银行测量市场风险的核心方法主要有:风险价值法(VAR)、敏感性分析和压力试验。
风险价值法(VAR)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来测量和控制市场风险的量化模型,已被全球各主要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公司和金融监管机构广泛采用。1996年巴塞尔委员会规定其成员银行和金融机构必须采用VAR技术针对交易书中的所有项目建立内部市场风险模型。VAR从经济学的角度是指在一定的持有期和一定的置信区间内,一个投资组合最大的潜在损失是多少,也即资产在正常市场条件下的风险值。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存贷款等传统业务上,如何控制贷款业务的信用风险一直成为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基础,然而,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市场风险越来越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所必需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汇率、利率等可能造成市场风险的因素长期以来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多数银行并不能充分认识市场风险的危害并为之提供有效的对策。自1996年巴塞尔委员会颁布《资本协议市场风险补充规定》以来,市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国内外银行业的普遍认同。巴塞尔委员会的《纳入市场风险的资本充足率》补充协议是就现实市场风险维持充足资本的最新规定,它要求银行须根据市场风险计算调拨适当的资本,满足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促进银行业的稳健经营及保障存款者的利益。
我国银监会2004年发布了《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从操作层面上对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同时,银监会在《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规定,商业银行交易账户总头寸高于表内外总资产的10%或者超过85亿元人民币时,须计提市场风险资本。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市场风险的管理,从而提高对市场风险资本金的管理效率。
我国商业银行要尽快建立市场风险控制体系,从战略角度加强对市场风险的管理。完整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控制体系应由三部分组成:市场风险管理的决策系统、实施系统和监督系统。决策系统包括董事会和市场风险管理委员会等;实施系统以市场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为主体,具体可细分为预警系统、评估系统和技术支持系统;监督系统由稽核部、法律部、监察部的成员组成。
根据以上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控制能力测度要素可分解为如下指标:维持资本充足率、市场预测能力、VAR技术能力。另外,风险信息披露、风险数据库建设等重要控制措施可归入综合风险控制能力要素之中。
4.综合风险控制能力的需求分析
巴塞尔委员会认为:银行组织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风险控制措施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为此要求各成员国银行加强风险规避性的组织调整与结构优化。我国商业银行为了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在借鉴外国银行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内部风险管理组织框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风险及信贷委员会制度,成立贷款检测机构,实施业务流程再造,体现前中后台分离原则,建立垂直化管理的内部审计模式,增强审计的独立性。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组织架构还存在诸多缺陷,离此理想状态还相差甚远。
巴塞尔委员会作为世界银行监管领域最重要的组织,近年来陆续发布了《提高银行透明度》、《披露信贷风险的最佳做法》、《信用风险管理原则》、《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等文件,对银行业信息披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披露问题上存在内容和形式不统一的问题,这是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上市银行采用不同的规范所致。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要求商业银行采用更加严密的信用风险计量方法,同时提供准确的风险计量信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付诸实施。例如许多银行在采用外部评级法过程中就面临较大的困难,国内评级公司数量少,难以达到国际认可的标准,同时评级成本过高,评级结果也并不一定客观可靠。
现代经济社会中,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风险管理人才的缺乏已成制约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技术性含量相当高,不仅以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数理统计等学科为基础,还引入了系统工程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客观上对从事风险管理的人员提出了很高的素质要求。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人员不仅数量上严重不足,而且缺乏实际的风险控制经验,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同类业务人员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也直接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效率。
另外,风险数据库建设问题、信息系统建设问题也都是我国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的必备基础设施。
由以上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综合风险控制能力测度要素应包括如下指标:风险信息披露、风险数据库建设、风险模型计量、组织结构优化、专业人员培养、信息化建设。
(三)风险控制能力测度体系的确立
通过以上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措施的全方位分析,可以建立如下风险控制能力测度指标体系(见下表)。当然这些指标的设计均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并以风险规避为目的,在验证过程中实施问卷调查时,均应进行过程动态化调整,即以动态变化的形式进行问卷设计。
二、模型验证
(一)预测试与先导测试
笔者根据以上分析所建立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测度指标体系进行了问卷设计,然后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各选取三名资深风险高管人员进行问卷的预测试(Pretest)。预测试的目的主要是不同领域的被调查者从各自的专业领域角度对测试内容、题项选择、问卷格式、题意的清晰性、专业术语内涵等方面进行评价,以便继续进行修改。6位回答者分别独立完成了问卷,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在对反馈意见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问卷进行了调整和修改。
在预测试之后,继续对修改后的问卷进行先导测试(Pilot Test)。先导测试的对象是西安交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高级MBA银行管理培训班的21名学员。学员们都能认真填写问卷,并在问卷后附上了相应的改进意见。本人再次对问卷的题项进行了调整,使题项所描述的行为更适于观察。同时,对这21份问卷进行了初步信度分析,利用Cronbach’s α值来检测问卷的信度,结果发现各变量的Cronbach’s α值分布在0.7809和0.9250之间。根据候杰泰的建议:Cronbach’s α值只要大于0.7,其信度即可接受。因此,可以判定本文采用的问卷具有足够的信度。
经过预测试和先导测试,本文仍然保留了16个题项,以测试风险控制能力的四个要素,只是对题项的表述方式进行了修正和调整。
(二)数据收集
本文采用七点量表制对16个观察指标进行行业调查,在全国范围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独立核算单位中选择样本201份,调查对象全部为各独立核算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这些样本分布于京、津、沪、陕、豫、渝、皖、甘、新、滇、川、粤、苏、浙、湘、蒙等16个省市自治区,可以认定在地域上能够有效地代表我国商业银行总体的分布情况。其中中国工商银行45份、中国建设银行56份、中国农业银行51份、中国银行49份,可以认定在结构上能够代表我国商业银行的总体分布情况。通过电子问卷、邮寄问卷、电话采访、面谈等形式,本人向201家调查对象寻求数据支持。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样本数据20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满足调查研究中样本回收率不低于20%的要求。
(三)信度检验
信度分析是为了验证各个观察指标的可靠性(Reliability)。可靠性是指不同测量者使用同一测量工具的一致性水平,用以反映相同条件下重复测量结果的近似程度。可靠性一般可通过检验测量工具的内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来实现。信度检验的常用方法是用L·J·Cronbach所创的α系数来衡量,α系数值介于0—1之间。一般认为,α系数值大于0.5就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对有些探索性研究来说,α值在0.5—0.6之间就可以接受。如果某一构面或因子的信度值非常低,则说明受访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相当不一致。隶属于各个因子的题项的Item-to-Total相关系数均应大于0.4。由上表可知,本文研究样本的信度较好。研究结果表明:样本结构的有效性较强,每个指标在相应因子上的负荷量均大于0.5的临界值。因子的Cronbach’s α最低值为0.7120,样本信度较高。
(四)效度检验
效度检验的目的是衡量一个量表所测量的事物特征是否确是真正要测量的对象,效度检验包括内容有效性检验和架构有效性检验。
1.内容有效性(Content Validity)。即表面有效性,是指量表在逻辑上能够清晰反映出研究中所要测量的概念和内容,一般可以通过主观进行判断。在题项选择阶段,本人充分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果,设计了能够全面反映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策略的指标体系。在问卷初稿完成后,又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多名风险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高层管理人员就问卷的内容和结构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剔出了重复项,补充了遗漏项,对问卷结构进行了反复的调整。因此,可以确保本研究问卷的内容有效性。
2.架构有效性(Construct Validity)。表示测量工具证明理论假设的程度,即测量得到的实证数据与要测量概念的理论逻辑相一致的程度,包括收敛有效性和区别有效性。
收敛有效性(Convergent Validity)是指对一个理想概念进行测量时,当它与相同构造的不同测量工具高度相关,说明该测量工具具有收敛有效性。本研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测量量表的收敛有效性。
验证性因子分析是结构方程模型(SEM)的一种特殊形式。结构方程模型是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是一个包含面很广的数学模型,用于分析一些涉及潜变量的复杂关系。当SEM用于验证某一因子模型是否与数据吻合时,称为验证性因子分析。
验证性因子分析要注意两点情况:样本量与指标数之比应大于5∶1;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样本集合与用于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样本集合的差异性越大,则因子分析的最终效果越好。因此,本研究在样本集合的选取上严格遵从这两项约束。
本文采用了SPSS11.5和LISREL8.7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固定方差法)。
得因子负荷参数列表(见表1);得因子协方差矩阵(修正后)(见表2);得模型拟和指数列表(修正后)(见表3)。
所以,模型拟和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收敛效度,无需继续进行修正。
区别有效性(Discriminate Validity)是指量表区别不同维度或概念的程度,当量表与不同概念的测量工具相关程度很低的时候,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由验证内容可知,样本区别效度较好。
三、结论与启示
根据以上的验证过程,可以得到关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行为的如下结论:
(1)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测度体系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战略提供有效的理论平台和策略指导。
(2)由因子负荷列表可知,X3、X5、X10、X11、X12五个指标通过了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检验,但没有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检验,说明这五个指标对相应测度要素的变化缺乏敏感性。结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可以判断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信贷评估机制问题、操作风险意识及风险文化建设问题、市场风险管理中的风险价值法运用问题都是风险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并且,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风险数据库建设、风险信息披露有待进一步完善。
(3)由因子协方差矩阵可知,综合风险管理能力因子与其余三个风险管理能力因子的相关性较低,说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性措施,如数据库建设、专业人才培养、风险信息披露等,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或者根本就处于一种不完善的状态,对各类风险的具体控制缺乏有效的支持。
(4)操作风险控制能力因子与信用风险控制能力因子、市场风险控制能力因子的相关性较低,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经验与策略对操作风险管理的促进性不大,或者说操作风险的控制行为还处于一种被孤立状态。即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行为距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所倡导的全面风险管理状态还具有较大的差距。
标签:操作风险论文; 信用风险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论文;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新巴塞尔协议论文; 风险控制论文; 银行资本论文; 银行系统论文; 金融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有效市场论文; 风险模型论文; 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