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胸科医院 410006
【摘 要】目的:观察MRI增强扫描对颅内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定本院在本院接受诊断的颅内结核患者100例,研究时段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全部患者进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并做鉴别诊断,评估临床诊断情况。结果:100例颅内结核患者中,由17例患者幕下小脑可观察到分散病灶,病灶大小为5mm-21mm,平均(13.65±1.21)mm,其中脑实质结核37例,占比37%,混合型颅内结核27例,占比27%,结核性脑膜炎36例,占比36%,全部患者中并发脑动脉炎12例,并发脑梗死3例,并发脑积水11例。脑实质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混合型颅内结核MRI表现特异性明显。结论:在颅内结核诊断中,MRI为最有效影像学诊断方法,其中增强扫描能够提高诊断的定向性,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并具有鉴别诊断价值,值得借鉴。
【关键词】颅内结核;MRI;增强扫描;鉴别诊断
颅内结核是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的一种,可发于人体颅内任何部位,临床体征不明显,具体症状以颅内压升高为主,可单发或者多发,临床发病率不高,但是目前临床免疫抑制剂应用广泛,耐药结核菌增多,颅内结核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1]。针对颅内结核患者,临床诊断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为主,其中实验室细菌学检查特异性较高,但是在进行脑脊液涂片抗酸染色结核杆菌检验时,检出率不高,且耗时较长,而影像学检查更为直观,其中MRI优势明显,尤其增强扫描更利于疾病诊断[2]。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选定颅内结核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MRI增强扫描诊断价值和鉴别价值进行探究,旨在为颅内结核临床诊断提供有效指导,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本院在本院接受诊断的颅内结核患者100例,研究时段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男57例,女43例,年龄15-58岁,平均(36.73±3.88)岁,全部患者出现颅内压升高、发热、头疼、脑膜刺激征等症状,23例患者还伴有盗汗、咳嗽、共济失调和走路不稳情况,92例患者伴有其他部位的结核,其中肺部结核89例,脊柱结核8例,肠结核3例,骨结核1例。
1.2 诊断方法
全部患者接受MRI平扫和增强扫描,使用我院1.5T MRI 扫描仪(德国Siemens MAGMETOMA vanto),配合使用16NV头颈线圈,同时检查过程中使用钆-喷替酸葡甲胺。合理设置参数:矩阵:256×128,视野:230mm×230mm,首先对患者进行平扫,平扫选择SE序列,轴位选取T1WI、T2WI、FLAIR序列,矢状位FLAIR序列,层厚设定为5mm,层距设定为1.5mm。随后进行增强扫描,给予患者造影剂,静脉注射,剂量控制为0.2mmol/kg,开展轴位、矢状位、冠状位SE序列扫描。
1.3 观察指标
分析增强扫描结果,评估病理改变情况和影像学表现,并做鉴别诊断。
2 结果
2.1检查结果
100例颅内结核患者中,由17例患者幕下小脑可观察到分散病灶,病灶大小为5mm-21mm,平均(13.65±1.21)mm,其中脑实质结核37例,占比37%,混合型颅内结核27例,占比27%,结核性脑膜炎36例,占比36%,全部患者中并发脑动脉炎12例,并发脑梗死3例,并发脑积水11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鉴别诊断
2.2.1实质结核
本组脑实质结核确诊37例,结核病灶达289个,呈现散在分布,位于幕上病灶较多,位于大脑共174个,占比60.21%,位于小脑71个,占比24.57%,位于脑干44例,占比15.22%,其中149例患者病灶周围出现不同程度水肿情况,病灶直径低于0.3cm 187个,病灶直径在0.3-1.0cm之间89个,超过1.0cm1313个。根据病灶大小及分布状态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一为粟粒型、多发结节型、结核瘤型,其中粟粒型显示MRI信号均匀分布,多发结节型信号均匀、不均匀混杂,平扫结果显示病灶呈稍长T1或稍长T2信号,FLAIR序列扫描敏感性更高,增强扫描呈现均匀强化或者环形强化,DWI呈稍高信号;结核瘤可单发也可多发,病灶周围呈现等T1、等或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后出现环形强化或以边缘强化为主的实性中心,DWI序列出现等或高信号。
2.2.2结核性脑膜炎
本组确诊结核性脑膜炎36例,MRI扫描呈现患者脑池、脑裂较为模糊,并处于闭塞状态,平扫时T1WI序列图像上表现为等信号,T2WI、FLAIR序列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可见鞍上池脑膜、外侧裂池脑膜、四叠体池脑膜、环池脑膜强化,以鞍上、外侧裂池强化明显,呈广泛或局限性增厚强化,伴有线性、结节状或斑片状强化;
2.2.3混合型颅内结核
本次确诊混合型颅内结核27例,MRI扫描显示脑膜结核合并脑实质结核病灶共96个,MRI表现兼具脑实质结核和脑膜结核信号变化。
3.讨论
颅内结核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结核杆菌后形成的一种肉芽肿样病变,包括脑实质内结核、脑膜结核、混合型颅内结核,大部分患者发病由结核杆菌血行散播所致,出现软脑膜炎症状,因此颅内结核以脑膜结核病居多。颅内结核病理变化为结核杆菌入侵颅内,措施软脑膜血管扩张,增强其通透性,进而出现渗出或水肿情况,导致渗出物在蛛网膜下腔聚集,并随着脑膜表面走形发展,发展成多发结核结节[3]。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以出现误诊情况,因此需采取有效的诊断方式,其中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应用便捷,且准确性较高,在颅内结核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呈现病情变化真实状态,且脑实质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混合型颅内结核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具体原因分析如下:MRI检查对小脑、脑干、鞍上池及其周围组织间隙显示清楚,可更为全面呈现病变情况,同时颅内结核早期病变以炎性细胞反应、肉芽肿形成为主,在MRI信号显示方面以等T1信号、稍长T1信号、稍长T2信号为主,并呈现小结节状强化,晚期结核瘤发展形成完整包膜,MRI显示以等T1信号、稍长T1信号、稍长T2信号为主,此外MRI可对不同类型病变进行鉴别诊断,其中粟粒型病变在脑结核幕上分布均匀,病灶位于水肿中心,但水肿程度较轻,较小病灶可在增强扫描后显示,而结节型结核较为常见,通常病灶较粟粒型大,呈血行散播状态,MRI信号变化受干酪性坏死情况影响,本次研究以均匀呈结节强化较多,脑结核瘤型病变可分为非成熟和成熟类型,前者为非干酪性结核瘤,后者为干酪性病变,病灶中心属固态干酪性结核瘤。
综上,在颅内结核诊断中,MRI为最有效影像学诊断方法,其中增强扫描能够提高诊断的定向性,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并具有鉴别诊断价值,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徐朝霞,黄旭方,张学昕,等. MRI增强扫描对颅脑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J]. 中国医学装备,2017,14(11):47-50.
[2]刘年元,陈友兰,张玉忠,等. 脑膜结核瘤的MR诊断与鉴别诊断[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7,36(12):1889-1891.
[3]丁爽,陈宏,米日古丽·沙依提,等. 脑实质结核与脑转移瘤的MRI鉴别及多b值DWI量化分析[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7,23(1):13-18.
[4] 李国勤,黄继良,陈炫幸,等.结核性脑膜炎的多层螺旋CT及MRI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4):17-20.
[5]邢小微,张家堂,娄昕,等.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灌注加权成像在颅内结核与病毒性脑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8,43(6):494-498.
论文作者:欧国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结核论文; 颅内论文; 病灶论文; 脑膜论文; 患者论文; 信号论文; 脑膜炎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