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盐环定扬水管理处 宁夏回族自治区 751100
摘要: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土地因缺水比较严重,依然处于待开垦的状态。尤其是西北部地区,很多土地因缺水而处于荒废的状态。即使耕种,其产出量也不高。而我国的土地资源比较紧张,耕地更少,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民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这些带开垦的土地,需要采用灌溉调水的方法来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使该区域的土地适宜农作物的生长。经过灌溉调水后,该区域的土地能够实现更多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扬水灌区进行调水灌溉对干旱地区土地的开发、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现主要对扬水罐区的灌溉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扬水灌区;灌溉模式;思考
需要对灌区的灌溉计划进行合理制定,有效提高蓄水和调节的功能,开展高效率、节约水资源的灌溉模式,通过对土地的集约化管辖,对于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健康发展而言具有深远的意义。下面将从灌区实施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意义出发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了扬水灌区几种灌溉模式,综述如下。
1灌区实施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意义
第一,对于那些上游向下游让水的工程,或者要求统一供水水源的,通过扬水灌区节水工作,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保障了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第二,很多扬水灌区灌溉工程都是本着改善农业条件的目标进行建设的,改善农业用水条件,从而实现产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灌区灌溉工程不仅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还促进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的发展;第三,有利于增加广大农民的收入。通过扬水灌区的节水灌溉工程,能够有效改善农作物的生产的自然条件,使农作物的品质提高,或者提前上市,实现了节水、节肥、增效、增产、增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四,扬水灌区节水灌溉工程属于水利工程的一大类,加强扬水灌区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水利工程水平,实现节水灌溉的快速发展。
2常见的几种扬水灌溉模式
2.1滴灌模式
滴灌模式的灌溉精准度较高,在灌溉时能够进行设置灌溉的定额,通常情况下可根据农作物的情况来设置定额,达到控制用水的效果。在进行灌溉时,通过滴灌能够直接对农作物进行准确灌溉,可以有效降低不必要的土地灌溉,从而最大程度上节约水资源。此外,还可以按照季节的变化以及农作物自身生长周期,进行适时控制,限定灌溉等,一方面可以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节约灌溉用水。通过滴灌模式可以实现均匀灌溉,保证农作物吸收充足的水分,提高农作物产量。在旱区,水资源比较少,在灌溉中充分利用水资源,并尽可能节约水资源是灌溉的重要目的。但滴灌模式也有其缺点,使其在实际中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一方面是滴灌主要适用于大面积、集约化的灌溉区域,种植的农作物要相对单一。但实际上土地往往比较零散,而且农作物类型比较多,如果采用人工控制滴灌的方法不便管理,而且还会导致投入的成本增加。因此,对于一些零散的土地、作物类型多如复种各种植物的情况,滴灌模式往往不适合。
2.2节约用水补灌的模式
节约用水补灌的模式的优点是:与明渠灌溉相比,通过使用管道输水灌溉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还可以对土地进行充分利用。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在进行灌溉时,使用这种灌溉模式,地标软管不可以随时迁移,容易造成管理时间的浪费,增加使用成本;而且这种模式供应水的效率低,操作困难,前期投资较大,因此不易于推广使用。
2.3喷灌模式
这种灌溉模式的突出的优势就是可以平均灌水,占用耕地的面积较少,节约了人力和时间,对这里的地形有很好的适应效果。不足之处就是受风干扰大,设施投入大等。对使用人员的条件很高,设施维护费用很高,关键是节水成效不显著。
3灌区发展的思路
3.1使用田间水系监控系统
农田水分监测系统是高效节水灌溉信息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实现了节水灌溉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这种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电磁阀、无线传输设备、太阳能供电系统、现场控制器和恒压变频节水灌溉系统。现场控制器采集的土壤湿度在田间,电导率,温度和湿度的传感器信息,然后将数据通过无线网络收集到的由水系统控制器,然后通过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到控制中心。在接到相关信息系统,根据天气和灌溉数据库,使灌溉决策,并形成控制指令,通过控制灌溉系统的灌溉控制执行器,根据节水灌溉用的低功率电磁阀供水系统的太阳能供电系统,对作物灌溉和施肥功能的自动控制。其中,通过无线网络实现土壤水分的采集和灌溉控制指令的传输。
3.2加强节水改造
部分地区的田间灌溉工程主要靠高效节水财政直补和财政贴息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但国家补贴的资金毕竟有限,由于缺乏资金,导致田间干、支、斗三级渠道建设不完善,灌溉输水渠道防渗能力较差,输水过程中渗漏现象非常严重。发展田间节水灌溉模式,必须建设田间农业高效节水示范区,进行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要对田间输水工程进行防渗处理,重新确定沟渠规格,采用小畦灌、沟灌、长畦短灌和波涌灌等先进的地面灌水技术,缓解了缺水的现状。
3.3建立农田科学排水机制
国际上越来越重视农田灌溉排水机制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方面的作用,地下水、土壤水互相转化,影响到农田灌溉用水水质的变化。相关部门应该定期对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修,取样分析不同地方排出的水的成分,以免农田面源污染物造成的水质污染作用到灌溉上来。优化排水系统的建设,新增明沟、竖井、暗管等排水设计,有效防止污水和灌溉用水的转换。在制定农田灌区综合治理方案时,要敢于创新和突破,摒弃传统的管理理念,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手段,建立适合我国农业发展情况的创新型治理措施。
综上所述,纵观中国水资源现状,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较低,水源污染严重,使其已难以满足当代农业用水需求。灌区作为粮食的生产基地,其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加强对扬水灌区灌溉模式的探讨,根据地区情况合理选择灌溉方式,促进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 孙贯芳. 河套灌区不同灌溉模式水热盐效应及井渠结合区水盐变化规律研究[D]. 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
[2] 张光辉,费宇红,刘春华,严明疆,王金哲. 华北平原灌溉用水强度与地下水承载力适应性状况[J].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01):1-10.
[3] 杨志. 宁夏引黄灌区灌溉管理模式及测流方法的研究[D]. 西安理工大学,2004.
论文作者:刘宏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5
标签:灌区论文; 模式论文; 农作物论文; 水资源论文; 节水灌溉论文; 土地论文; 田间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