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的提高方法论文_赵巍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的提高方法论文_赵巍

(河钢集团唐钢公司能源科技分公司北区供电作业区 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继电保护配置的合理能够有效的提高电网的技术水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各地区电力系统结构情况来制定合理的继电保护配置方案,确保继电保护配置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有效的减少故障的发生率,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本文探讨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的提高方法。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提高方法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推进,人们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指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不断的改进和发展,继电保护装置在能够一定程度上实现智能化,但却不能百分之百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如何计算运行可靠性指标与正确评估装置性能相关。可以说,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指标对其使用有很大影响,所以对运行可靠性指标进行合理分析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概述

继电保护是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稳定、安全的重要举措。一旦电力系统出现任何状况,通过继电保护,便可在限定时间与区域内自动切除开影响系统的故障设备,或通过指令发送的形式,让电力系统监管及维护人员及时了解系统故障,从根源处解除故障,以最大限度降低故障对电力系统及电气设备本身所造成的影响。

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上的可靠性指标

2.1 一般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指标

就目前来说,随着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推进,人们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在可靠性方面的指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可靠性指标是人们用来衡量电力系统可靠性的标准,可靠性指标有几种类型,它们分别是时间指标、频率指标以及概率指标。时间指标指的是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开始使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到其出现故障这段时间的平均时间。频率指标指的是正确动作率,即在规定时间内,继电保护系统发出正确动作的次数与发出总动作的次数比。概率指标指的是在预定时间内,某设备或系统按照规定条件实现规定功能的概率。对于继电保护系统而言,概率指标意味着继电保护系统在完成工作上的可靠性。

2.2 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上的可靠性指标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可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后以最快的速度对其进行隔离,并防止设备被过电压及过电流损害。在所有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模式中,主要故障模式有两种:拒动和误动。如果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断路器出现故障情况,并进行拒动,则电力系统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为继电保护和控制系统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集成于输配电系统中。继电保护系统在整个电力系统中较为严密,也就是说,如果任何环节出现故障,都有可能导致继电保护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从而继电保护系统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发挥其可靠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由继电保护装置、自动重合闸装置、电流电压变换器、分合闸机构以及断路器构成。

同样也可以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进行划分,即正确状态和不正确状态。相应地,运行可靠性指标也可以划分为正确和不正确两种工作率。正确工作状态指的是相关工作人员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详细设计、计算以及调试后所形成的工作状态。而正确工作率就是在整个保护区中,发生故障时正确动作的次数。相对应的,不正确工作率就是在整个保护区中,故障拒动次数、正常状态下的动作次数、整个保护区内外的故障误动作,三者相加之和。所以,正确工作状态包括整个保护区外在正反方向上发生故障时和正常运行时正确的不动作。

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的提高方法

3.1 注意操作规范,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要规范对电厂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操作。工作人员需要依据说明书上的要求来对电厂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操作,同时还要对设备的操作进行熟练掌握,保证电厂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在加强对电厂继电保护装置应用的有效管理,保证应用过程的规范性,进一步建立健全继电保护装置管理的相关制度,确保继电保护的及时到位,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3.2 促进反应能力,满足灵敏要求

电厂继电保护装置由于具有较强的反应能力灵敏度,因此能够及时对故障进行感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电厂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视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有效的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反应能力。同时还要通过电网实时监测来有效的掌握电网实时情况,有效的满足继电保护装置对灵敏度的要求。

3.3 可靠性计算指标规范化。

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指标中,区外正确无运行行为应该被囊括其中,这一指标的囊括能够促进指标的完善,进一步保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评估的准确性。其次,更加精细的划分出工作率方面的指标,对于区内外正确动作跟不正确动作详细标注其概念,如果能够做到的话,正反不同方向的动作也要区分开来,甄别出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与其正常工作时的行为,以期能够进一步研究继电保护装置以及装置的可靠性。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指标与计算方法的规范,仍然是一个大课题,需要业内人士进行不断的研究探讨与改进。

3.4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智能控制器更有利于保护装置的操作。它不拘泥越控制对象的模型,可以通过工作人员的自行调整,并且根据各个部分不同的响应时间来迅速做出判断,大大提高了保护装置反应的速度。相比于传统的控制器而言,人工智能使人能够更好的接收,它忽略掉了很多不确定因素,根据装置本身的性能对数据的分析状态做出调整。它不需要诸多的电力方面专家在一旁进行专业指导也能够根据数据独立完成操作。智能技术的使用需要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选择,一些控制对象不一定需要使用人工智能才能解决,采用传统的控制方式也能够达到效果。但是对于其它的控制对象而言,只有人工智能才能够实现其自动化的目标。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控制方法,才是保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平稳运行的有效措施。

3.5 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维护和更换工作

电厂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与设备的质量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电厂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好设备维护工作,打造一支专业的设备维护管理队伍,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专业维护,及时对其存在的故障进行解决。同时还要及时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更换,继电保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耗损及陈旧等问题,会对正常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针对装置实际运行情况来进行及时更换,确保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鉴于,设备对电厂继电保护装置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应对电厂继电保护装置中的设备问题予以高度关注。

3.6 加强二次回路与巡检

为了提高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需要定期对二次回路进行巡视和检查,以此来防范事故的发生。在正常交接班时需要做好检查工作,并加强巡检的力度,巡查时主要以保护装置、保护压板、开关、熔断器、CT/PT 回路、继电器节点、监视灯、指示灯等进行重点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继电保护装置作为电力系统保护设备,电力设备通过安装继电保护装置,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或是异常运行时,继电保护装置能够自动切断故障部位,对其进行隔离操作,保证无故障部分的正常运行,有效的实现对故障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 谢启谊.电力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安全管理策略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4).

[2] 刘兴光.发电厂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

[3] 张晓云,李伟霞.发电厂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9).

论文作者:赵巍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的提高方法论文_赵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