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发平 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初级中学 443601
摘 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之一。那么,如何让日常生活深入地理课堂呢?第一,让身边的地理事物进入地理课堂。第二,让生活中的见闻进入地理课堂。第三,让新闻进入地理课堂。
关键词:生活 地理课堂 添翼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之一。那么,如何让日常生活深入地理课堂呢?
一、让身边的地理事物进入地理课堂
我在教学“流域”这个概念时,首先用图来阐释什么是流域。然后告诉学生,分水岭以内的区域都属于该河流域。那么我们学校归州镇属于什么流域?(长江流域,因为我们在长江边。)归州镇的高姑坪村呢?(长江流域,因为该村的山沟、小溪的水注入了香溪河,香溪河是长江的支流。)秭归县远隔长江的磨坪乡呢? (长江流域,因为该乡所有小溪的水最终都注入到长江。) 最后告诉学生,其实我们湖北省都属于长江流域。
在学习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规律前,布置学生观察落日点的变化。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学生从感性上明白了日出和日落的位置一直在变。
上课时,我展示了我在不同日期拍摄的照片,学生一看就有身临其境之感,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图片和拍摄日期分小组讨论“落日点”的变化规律。(讨论前先告诉学生我们看到的山是南北走向的)。
一会儿,有的小组就有了答案:12月1日~12月22日,落日点向南移;12月22日~1月5日,落日点向北移。然后我告诉学生12月22日是我们北半球的冬至日,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日期。其实太阳落日点从冬至日开始就一直向北移,直到6月22日夏至日后,落日点才向南移。夏至日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日期。然后再让学生看课本P80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学生对地球公转的规律的认识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
二、让生活中的见闻进入地理课堂
国庆节后,学习中国气候“季风气候显著”这一特征,导入时我问:“同学们国庆节出门旅游了吗?去了哪些地方?看到哪些新奇的事?”其中有个同学说:“我去了三峡大坝,看到三峡大坝正在泄洪。”
我接着问:“现在已是金秋十月,往年的现在正在蓄水,今年为什么会泄洪呢?”(通过一体机播放照片) 学生齐答:“十一期间下雨过多。”那么,今年十月下雨这么多原因是什么呢?学生个个一脸茫然。“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中国地理上册课本P39自学‘季风气候显著’,从中找到答案。”学生这时好奇心倍增,个个手握钢笔,两眼迅速在课本搜索,寻求答案。这样导入课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又让课本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让新闻进入地理课堂
在学习中国的特殊天气时,我引用了这则新闻:2017年9月26日,墨西哥东北的塔毛利帕斯州(Tamaulipas)下起了“鱼雨”,成千上万条活生生的鱼从天而降,掉落到地面后还活蹦乱跳,吓得当地居民以为“世界末日”来临了(并通过一体机播放照片)。
然后问学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学生摇头。于是我说:请打开中国地理上册课本P42,在“多特殊天气”这部分内容中解谜吧。学生的求知欲一下子就达到了极点,很快找到了答案:是台风创造的奇观。
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奇观,作了一点龙卷风的知识衔接。
知识衔接:
龙卷风根据它发生在陆地还是海上可分为陆龙卷和海龙卷。海龙卷的直径一般比陆龙卷略小,其强度较大,维持时间较长,在海上往往是集群出现。在大洋上易发生台风或飓风的海区,也容易发生海龙卷。而海龙卷的形成需要具备三大要素:空气必须具备高温与高湿;有旺盛的积雨云;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间的切变要大。
当海洋上发生龙卷风时,会把水域表面的水和生物全都吸走,之后降雨时再一起落下。“鱼雨”在英国、美国以及澳大利亚相当常见。洪都拉斯甚至从1998年的一场“鱼雨”后,设立了“鱼雨节”,每年都会庆祝。
世界之大,奇妙之事时时发生,让地理课堂来解谜,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培养了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在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让生活为地理课堂添翼。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善于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生活,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探究其形成、发展的原因,也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而实现地理知识的自身价值。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论文作者:宋发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2月总第25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地理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长江流域论文; 海龙论文; 落日论文; 秭归县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12月总第25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