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渠县和乐乡中心学校 渠县 635200)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电影作为一种对人类精神幼年时期的教育方法,是无与伦比的。”电影具有娱乐功能、审美功能、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实现这些功能最好的办法就是寓教育于审美,寓教育于娱乐。让学生在娱乐中接受教育,比起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空洞的说教,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把影视教育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尤其电影资源与初中数学学科的结合,运用其情景营造功能,奠定学习的情感基础,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其文人功能,贴近生活,带学生走进生活,用生活的眼光去学习观察数学问题,让学生学习到生活之数学,实用之数学,培养和训练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电影资源的“煽情”功能
电影课程资源的相关视频、动画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可以极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视觉、听觉的需要,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煽动”学生学习人情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播放电影资源进行活泼的课堂教学,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七年级数学课《包装的设计》中,教师设计的多媒体课件中包含了多种可能情况,通过教师和课件中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诱导、启发,使得学生获得了发散思维的方法,为他们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提供了空间。
二、电影资源的“解疑”功能
运用电影资源,指导学生科学的探索方法,帮助学生释难解疑。在指导学生的探索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首先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庞杂的问题明晰化、静态的问题动态化,而这些目标的达成,是靠运用电影资源来实现的,可以闪烁、变色、平移、翻折、旋转和透视等,还可以设计问题模型和供学生探试的情境,这为指导学生的探索方法,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如和学生研究二次函数的增减性问题,这是一个难点问题,以往都是从静态角度去和学生分析,学生也因此容易走上只记结论不去真正理解函数增减性实质的误区,更不要说让学生去主动探索了,且讲授此知识点十分费时。为此,我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寓教于乐易探的特点,设计运用二次函数增减性的二维动画片,同时结合分析函数 y 与自变量 x 的 对应值表引导学生。
1)学会观察函数变化(P 点在抛物线上运动……),探 索 Px,Py 的变化情况 ; 且分析函数变化(结合 x、 y 的对应值表) ,探索函数变化实质;
2)学会总结、探索函数变化的规律。如在几何中常出现一些基本图形,在教材中多次出现,教师对这些基本图形 通过多媒体对条件进行增减变化,使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理解,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电影资源的“文化”功能
解读新课标,无不洋溢着生活文化的魅力。所以,现代教师应该用现代教学的目光,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去审视教材,研读教材,积极发掘数学与生活、数学与活动、思维与方法等方面的文化内涵,并将这些数学文化渗透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电影资源不公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更具有强大的文功能,通过电影资源给学生通过数学王国的道路搭建互通的桥梁,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同时,还丰富学生对数学文化发展的整体认识;在具体的数学符号、概念、方法、思维的同时,还体验数学文化的魅力,受到文化的熏陶,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1、学科整合,渗透“文化”
数学文化可通过其它学科整合,综合教育,渗透数学文化。如一位名师在唐诗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欣赏唐诗,常常发现许多含有数字的句子,这些简单的数字就它本身来说,既无形象,也不能抒情言志,但经诗人妙笔点化,却能创造出各种美妙的艺术境界,表达出无穷的妙趣。妙用有数字的连用、数字的对比、用数字点睛、数字的搭配等。
例如数字的搭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杜甫的即景小诗《绝句》。“两个”写鸟儿在新绿的柳枝上成双成对歌唱,呈现出一派愉悦的景色。“一行”则写出白鹭在“青天”的映衬下,自然成行,无比优美的飞翔姿态。“千秋”言雪景时间之长。“万里”言船景空间之广,给读者以无穷的联想。这首诗一句一景,一景一个数字,构成了一个优美、和谐的意境。唐诗中运用数字的例子不胜枚举,仅此一例我们便可见数字在诗人笔下所产生的审美情趣是多么神奇……
2、美学教育,培育文化
数学教学中的美学教育有以下4个层次:美观、美好、美妙、完美。美观是数学对象以形式上的对称、和谐、简洁,给人的感官带来美丽、漂亮的感受,例如,(a+b)×n=a×n+b×n。但是,外形的美观,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和正确的。数学上的很多东西,只有认识到它的正确性,才能感觉其“美好”,例如“对数”的美好在于能把繁杂的“乘除”运算变为“加减”运算,理解了它的作用,也就获得了“美”的满足。美妙的感觉往往来自“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的事物,例如学生经看多媒体电影资源的演示感受变幻的线条,对称的图形图案之美,对称的建筑物之美等,再通过学生亲手画图,发现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感觉真是“美妙”。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可以陶冶情操,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3.实验游戏 ,感受“文化”
实验操作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渗透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应精心设计数学实验,引导学生投入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去。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的阅读材料《王冠疑案与浮力定律》中提供了实验素材,我布置学生通过浮力定律与分式的有关知识来计算2000年10月16日发行的1元硬币钢芯镀镍与2002年11月18日发行的5角硬币钢芯镀铜合金中两种金属的质量比,让学生分成小组,课外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材料,然后在班上交流实验成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钻研精神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学生还学习了人民币中有关数学的文化知识,收益很大。
总之,电影资源因其具有强大的情景构建功能、启迪教育功能及文化“渗透”功能,可以将比较枯燥的数学课变得活泼生动,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热情,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及能力的形成,使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更好,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论文作者:李申沛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6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2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功能论文; 电影资源论文; 文化论文; 数字论文; 函数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6期(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