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5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6例,对患者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9.5±1.3)d、(14.3±1.7)d、观察组、对照组的住院费用分别为(2253.8±196.8)元、(2878.8±256.1)元;P<0.05。观察组非常满意17例,占73.91%;满意5例,占21.74%;不满意1例,占4.35%;护理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非常满意8例,占34.78%;满意11例,占47.83%;不满意4例,占17.39%;护理满意度为82.61%;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冠心病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4-0175-02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该病会导致血管腔狭窄、阻塞等情况,出现心肌缺血、缺氧等情况[1],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情况,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经临床影像学等检查明确诊断;患者对本次试验知情,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精神疾病患者、意识障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将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45~77岁,平均(56.4±3.8)岁;病程1~8年,平均(3.7±1.6)年;对照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47~75岁,平均(56.1±3.5)岁;病程1~7年,平均(3.6±1.9)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如下:(1)制定护理路径表:由护士长、责任护士及主治医师组成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护理路径表,护理人员按照护理路径表的内容按照顺序进行护理。(2)病情评估:护理人员接待患者,为患者讲解住院须知,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患者检查的具体科室位置及检查流程;询问患者病史,结合各项检查结果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按照评估结果由护理小组进行讨论制定护理路径表。(3)护理宣教:由责任护士和患者进行沟通,为患者讲解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药物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等情况,使患者对疾病有所了解,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积极、耐心回答;及时纠正患者对疾病错误的理解,嘱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4)护理路径监督:由科室主任对护理小组成员进行监督,责任护士对患者每日的具体情况进行反映,由护理小组进行探讨,对发现的护理问题及时纠正,使护理路径具有针对性、具体性、合理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比
观察组、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9.5±1.3)d、(14.3±1.7)d、观察组、对照组的住院费用分别为(2253.8±196.8)元、(2878.8±256.1)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非常满意17例,占73.91%;满意5例,占21.74%;不满意1例,占4.35%;护理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非常满意8例,占34.78%;满意11例,占47.83%;不满意4例,占17.39%;护理满意度为82.6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病主要为冠状动脉出现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状态,如不能及时治疗易出现多种并发症,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传统护理主要按照医嘱进行护理,护理工作中较为繁忙,没有固定的护理时间,易出现遗忘或护理不及时等情况,导致护理质量降低。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由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具有及时性、专业性、高效性等优点[2],由责任护士直接参与制作临床护理路径表,对每位患者的病情加深了解,同时参考其他优秀成果并结合本院情况进行制定,制定后有护士长和主管医生进行评价和修改,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同时临床护理路径表中对护理时间有严格要求,每项护理措施均有按照路径表的时间进行护理,保证了护理的及时性、预见性、有序性[3];不仅减少了遗漏发生,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护理人员的负担;更使患者得到及时、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9.5±1.3)d、(14.3±1.7)d、观察组、对照组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61%;P<0.05;表明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有显著效果,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尹芳.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22):114-115.
[2]李燕红.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8):369-370.
[3]史超,杨晓燕.临床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效果[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39(5):771-774.
论文作者:方宏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患者论文; 路径论文; 心绞痛论文; 冠心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时间论文; 满意度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4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