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企业的发展形势和方向都发生巨大的改变,中小企业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小企业的数量也不断的增多,不仅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限制,导致中小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造成限制。本文主要对中小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有效性提升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有效性;升策略
1中小企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分析
从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现状来看,中小企业无论在规模上还是经济实力以及管理方式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尽管如此,中小企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要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注重对企业财务的管理和控制,保证经济管理的有效性,并制定与企业发展一致的经济管理计划。中小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必须要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转,并做好对资金的合理分配,使企业业务得到有效的开展,进而实现企业自身的经营和管理目标。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紧紧围绕市场的发展走向和趋势,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的规划,通过自身的发展优势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当前中小企业自身规模以及经济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研究。
2目前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理念落后
于时代发展的脚步在知识经济迅速的发展的今天,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最重要的障碍就是经济管理理念落后,很多企业领导和企业管理者都没有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想法和观念,他们仅仅把企业管理的重点集中在企业的日常运行中。为了让企业能够稳健迅速地发展壮大,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具有忧患意识和创新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等相关观念的意识。但是在企业实际管理的过程中,这些应该付诸实践的内容只是存在于企业会议中。
2.2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企业确立的管理制度在内容和理论上都健全合理,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当中都没有进行相应的监督;二是企业确立的管理制度与企业自身运行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企业管理制度更新的速度并没有与企业发展的速度相匹配。三是一些企业制定出的经营管理制度是非常先进的,但是企业内部在运行这些管理制度的时候却难以适应,从而导致了大量现金经营管理制度的浪费。
2.3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缺位
在当前中国经济市场中,经济发展空前迅速,经济市场日益繁荣。很多企业的领导都安于现状,并没有在企业的管理中存在忧患意识和战略思想,从而导致创新企业管理成为一句口号,成为一句空话。尤其是小规模的公司,为了在经营中节省成本而使用财务审计的方式来缓解企业的资金流失。但是在管理方面上来讲,仅仅通过财务管理是不够的。
3中小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3.1 企业领导学会放权,优化人员配置
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都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方式,而且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在企业的管理中也过于注重亲情化的管理方式,导致在中小企业的经济管理下经常会出现任人唯亲的情况。而这种管理方式不利于高能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导致企业的领导对其他的员工缺乏信任,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造成员工间不团结,企业内部缺乏凝聚力,影响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因此还需要转变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领导人需要适当地下放管理权限,在经济管理的岗位人才选拔上采用公开竞聘的方式,为员工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使真正有能力的人能够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对企业具有亲切感,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只有员工将企业真正作为自己的家,才能够促进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企业提供内在的推动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充分利用信息产业技术
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相关信息产业和技术也不断地进行发展,信息产品不断完善,信息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强大,成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取代传统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企业经济管理的策略中,不但要在工作中运用好企业的管理模式,更要加强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学会在知识经济的社会背景下运用大量的相关信息资源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企业要充分完善信息资源,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3.3改革经济管理制度
一是改革企业决策管理,避免权力过分集中,通过健全企业内部组织机构,并设置分管领导全权管理的办法,将一把手的管理权分摊、下放。对于企业重大决策问题,必须要坚持民主化、科学化,本着兼听则明的原则,在充分分析调研和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层表决决策。二是改革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与“营改增”相适应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严格票据和账目管理,同时严格预算管理,做到量入为出,稳健经营,避免不可控的风险投资。三是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消除薪酬分配的完全平均。通过建立具有差异性和激励性的薪酬分配体系,完善相关激励措施,将员工创新和员工绩效与薪酬分配相挂钩,以此来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从而持续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为企业经济管理注入活力。
3.4转变经济管理方式
当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在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都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利于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小企业为了提升经济管理效率,必须要加强对经济管理方式的转变。首先,中小企业管理团队要摒弃传统的、刻板的经济管理模式,融入与现代企业发展相符的经济管理理念,提升经济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其次,中小企业的管理团队还需要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支持。比如经济管理团队可以在经济管理活动中采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提升经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减轻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最后,经济管理人员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信息和数据等进行归类、整理。最后,经济管理团队还需要对存在问题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保证经济管理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管理的有效性。
3.5应用网络新技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当今社会是网络信息的时代,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企业应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的优势为企业经济管理提供便利条件,积极推动企业办公信息化、生产装备自动化、销售渠道多元化改造,使之成为企业业务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新动能,切实提高企业信息化资源集约利用的核心能力和经济管理水平。特别是在电子商务兴起的当下,企业必须要抓住机遇,利用网络营销建立针对网络客户的线上销售渠道,搭建起企业网络平台,通过建立企业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传播企业文化,宣传企业产品,挖掘客户资源,拓展营销渠道,提高服务质量,维系客户关系,以此来促进企业产品销售,增加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的发展中,由于经济实力、企业规模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影响,导致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影响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性,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要提起对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视,分析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慧.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探究[J].山西农经,2017(24):144.
[2]周祥.新经济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J].中国市场,2017(36):148-149.
[3]邱亮.新常态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J].全国流通经济,2017(36):36-37.
[4]陈文捷.经济管理在电力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J].科技视界,2017(36):173+205.
[5]杨宝祥.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实现柔性管理的作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7(36):182+185.
论文作者:王东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企业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经济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员工论文; 方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