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明光市第三中学 239400
摘 要:随着多媒体进入校园,美术欣赏课逐渐体现出它的重要性,丰富的图片、精细的画面、完善的课件,同学们获得了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涉及到历史、文学、道德素养,良好习惯的养成。美术欣赏多方面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
关键词:多媒体 美术欣赏 历史 文学 艺术素养
美术教学的硬件配备扩大到所有乡镇学校,电子白板班班通等多媒体逐渐走进教室,专职美术教师越来越多,开足开齐美术课已成为常态。由于配备齐全的多媒体为我们上好美术欣赏课提供了必备保障。
美术欣赏可以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美术欣赏可以渗透到德育让学生们随时随地接受教育;美术欣赏让学生们了解祖国的厚重与博大,与历史课同步欣赏中国的灿烂文化。
一、随着多媒体进入校园,美术欣赏课的开展成为初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靠图片或文字讲解已成为过去。清晰、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让同学们目不暇接。中外名画欣赏成为学生必备的美术素养,说到徐悲鸿、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时学生也不再是一脸茫然,多读书让家长越来越重视,学校也利用图书馆推荐好书让学生读,在这些书籍里说不定就记录着中外名画家或与画家有关的故事,通过美术欣赏课的学习,详细而全面的对人物、绘画特点、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学生便获得了清晰而完整的知识,常期坚持下去,学生掌握的知识会越来越全面,为语文知识的积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再如:中国的文人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宋代苏轼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代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脑海里一幅幅画面展现在眼前。宋徽宗时期,画院考试题目“深山藏古寺”、“踏花归来马蹄香”无不体现出中国古诗词与绘画意境的完美结合。学生在欣赏绘画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欣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德育是教育的根本,不一定成才但一定要成人
当下纷繁复杂的社会,人们的道德观受到考验,对于刚入中学的十三、四岁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道德观正在逐步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素质高尚的老师的引导成为重要因素,作为美术老师,我们也要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通过美术欣赏课潜移默化对他们进行德育的渗透。
例如,刻苦学习方面,唐代吴道子是我国著名画家之一,少年时孤苦穷困,随书法大家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后发奋改攻绘画,渐渐掌握了绘画的妙法,由于他的刻苦好学,年未弱冠时,已“穷丹青之妙”,还有黄宾虹、李可染、潘天寿等,少年时代刻苦学画,文革时期没有气馁,依然坚定自已的信念。齐白石家境贫寒,10岁操持家务,上山砍柴,15岁学木工并刻苦学画,50岁以后才到北京摆地摊卖画,他的坚定、刻苦和执着造就了一代宗师。从中让学生明白那些名人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经历了艰苦的付出才能换来的。如今学习上、生活中遇到些许坎坷又算得了什么,比起那些伟人不值一提,要放开胸怀,提高眼界朝着自已的理想脚踏实地的前进。
三、美术史也是人类历史,记录着文化与生活
通过美术欣赏我们能了解到很多跟历史有关的内容,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上下五千年里写下了璀璨的文明,古人类的岩画,今江苏省连云港将军崖,有一弧形巨石,其刻有星相图和植物身人面形,后疑为谷物神崇拜。九面小人头环绕一面大人头,俨然一个大家族,植物被赋予了人间的形式,这些对于同学们了解古人类历史有了形象可看的图片记忆。
中国历史记录着美术的成长历程,从青铜器到汉画像石画像砖;从魏晋《女史贞图》、《洛神赋》到《韩熙载夜宴图》、《捣拣图》再到《墨葡萄》、《奔马图》,从写实到写意,从巨象到意象,一个民族的发展,一代理念的转变,历史与绘画共同演译着、发展着、影响着。结合历史,同学们再认识美术,所获得的知识会更为深刻。
再如,欣赏古代建筑,埃及的金字塔,为什么四五千年人们计算能力那么准确,通过讲解同学们了解到埃及在尼罗河每年泛滥时淹没了农民的土地,大水退后都要重新测量,以至于埃及人几何测量日渐成熟。学生在学历史时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形象而生动的明白了这段历史,相得益彰。
美术欣赏课在潜移默化的丰富着学生的知识,如今多媒体的运用更丰富了美术欣赏课的内容,让同学们更清晰、身临其境地走进画家的生活,走入他们的绘画作品,不再是枯燥的言语表达,美术欣赏大量的知识摄入,整合了各科知识点,相互渗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身临其境的感受灿烂的文明。
论文作者:曹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6月第28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6
标签:美术论文; 同学们论文; 学生论文; 历史论文; 知识论文; 多媒体论文; 素养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6月第28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