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定“指导思想多样化”理论_政治文化论文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定“指导思想多样化”理论_政治文化论文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驳“指导思想多元化”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导思想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不动摇论文,地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日益深入人心;但是,在我国思想理论界也不时出现一些违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违反改革开放政策、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思想政治观点。颠倒中国近现代史,否定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历史和巨大成就,进而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我国的指导地位,鼓吹指导思想多元化,就是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一例。这类错误观点,虽然阻挡不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潮流,但是在一部分群众特别是青年当中却产生了消极影响,干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在这一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思想理论基础,它在我国的指导地位是历史地形成并不断巩固的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英勇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但是都失败了。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但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的面貌为之一新。从此,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了一个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才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一次创造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奇迹,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把新中国成功地引向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可以肯定地说,没有马列主义,没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华民族至今还在黑暗中徘徊。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继续依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了艰难探索。在这个进程中,我们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发生过失误,包括像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严重错误。但是严格地说,这些错误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错误,相反,恰恰是偏离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的结果,而且我们每一次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而不是离开马克思主义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恢复和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重新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总结、汲取中国和其他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客观估量时代主题转变的基础上,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地走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唯一正确的发展道路,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在以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强、正确的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惊叹的巨大成就。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我们胜利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正在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完全可以确信,我们党确定的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就不可能解决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包括毛泽东、邓小平在内的中国共产党的许多早期著名的活动家,最初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而是真诚的爱国主义者。目睹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惨状,首先在他们头脑中生根的就是救国救民意识。为了救国救民,他们接触、研究过各色各样的主义,包括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旧民主主义等等,最后才认定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民主党派、无党派的许多进步人士,他们之所以能同中国共产党精诚合作、肝胆相照,就是因为他们也有和共产党人相近甚至相同的救国救民的思想起点,他们也是在经过各种各样曲折复杂的探索过程以后才服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的。现在,有些人为了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别有用心地宣传说,马克思主义只是“诸多学说中的一种”,“只是一个学派”。马克思主义当然是学说、学派,但不是一般的学说、学派,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争取解放、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试问,普天之下,除了马克思主义,有哪种学说、哪个学派,能指导中国人民解决救亡图强这一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根本问题呢?

中国人民从近百年来的历史沧桑中得出了一个不可动摇的结论: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的光辉指导思想。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否定了中国近现代史,否定了中华民族无数优秀儿女救亡图强的伟大实践,否定了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

指导思想不容搞多元化,并不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发明,而是人类社会自阶级产生以来一直客观存在着的必然的社会历史事实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98页)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经济上、 政治上的统治,总是竭力维护和发展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西方国家从来都不允许马克思主义在他们的意识形态中居于指导地位;西方国家都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和手段,来对他们的官员、学生、群众、军队灌输资本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和政治信条。在这个问题上,他们一直是抓得很紧的。当然,他们表面上是鼓吹所谓的超阶级、超民族的“舆论自由”或舆论的“非意识形态化”的,但这只是一件虚伪的外衣,内里包裹的仍然是极为强烈的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在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斯拉夫的时候,为了封锁那里的真实情况和正义的声音,他们不但通过严格的新闻审查实行“舆论一律”,不择手段地大搞欺骗宣传,甚至公然使用武力,轰炸南斯拉夫电视台。试问,世界上有这样的“舆论自由”吗?

与资产阶级相反,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则公然申明自己的意识形态是有阶级性的,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在中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指导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既然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引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赢得自己的根本利益,那么,为了进一步维护和发展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完全正义的事情,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

资本主义已经搞了几百年,积聚了庞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实力;社会主义才搞了80多年(从俄国十月革命算起),而中国的社会主义仅搞了50年,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又处于低潮。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在总体上实力较弱。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一刻也没有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我们与西方敌对势力在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方面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在这样一种充满挑战的国际形势下,如果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搞什么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就是自毁长城。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越是在面临严峻挑战的时候,我们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越是要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这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保证。

鼓吹指导思想多元化,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上是极其有害的

他们宣称:现在中国是“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因此指导思想上也应搞多元化。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就非常明确地告诉人们,其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其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其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与这种经济基础相适应,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他们宣称:指导思想不容搞多元化,会妨碍政治上发展民主。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属于上层建筑,是一个历史的阶级的范畴,有其具体的阶级内容和发展过程。西方资产阶级鼓吹超越阶级、超越历史的抽象的民主,其实是一种政治欺骗,其目的是为了掩盖它们所谓“民主”的剥削阶级本质。我国现在实行的民主,则是社会主义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根本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就是马克思主义。丢掉了马克思主义,就会丢掉最广大人民的民主。正是为了保障和发展人民民主,我们才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他们宣称:指导思想不容搞多元化,就是违背“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们党为促进文化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而制定的一项基本方针。无论“百花”还是“百家”,都是多样化,而不是多元化。就“元”来说,“双百”方针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当然,在实行“双百”方针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但这绝不意味着允许这些东西自由泛滥,更不等于要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双百”方针的指导思想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实行“双百”方针的结果,不是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不断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多元化是什么呢?就是具有多样的意识形态属性,服务于各个不同阶级、阶层的政治目的,这与多样化是性质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借贯彻“双百”方针来鼓吹多元化,是一种偷换概念的把戏。它的真实目的,也绝不是要当真实行所谓“多元化”,允许各种意识形态并存,而是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取消马克思主义的地位,使之成为资产阶级一家独霸的天下。实际上,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干预而是热情支持、鼓励文化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不同学派的科学,也从来没有质疑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是不断地从马克思主义那里获得指导。

他们宣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会妨碍学习世界优秀的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偏狭、顽固的学说,它本身就是汲取了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的精华之后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开放的科学体系。永远向世界优秀文化开放,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恰恰是马克思主义特有的理论品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怎么会妨碍学习世界的优秀文化成果呢?事实上,在学习世界优秀文化的进程中,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具有开阔的眼界、宏大的气魄和正确的辨别力。中国共产党人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不断地借鉴、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来的优秀文化成果,从而有力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这是每一个不带偏见的人都不会否认的客观事实。

大家都知道,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共产党的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动摇了其中的任何一项,其他也必然随之动摇。鼓吹指导思想多元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也就是要我们放弃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和共产党的领导。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离开社会主义就必然退回到半封建半殖民地。”“没有无产阶级专政,我们就不可能保卫从而也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有无产阶级专政,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建设。”(《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6、169 页)问题就是这么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搞什么多元化,势必导致人心大乱,天下大乱,给党和国家带来灾难。这是绝不允许的。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关键是要结合发展变化的实际,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战斗力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保证全党和全国人民加强团结,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最基础的工作就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要使这项工作富有成效,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及时总结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和获得的新认识,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正确回答和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发挥自己的威力和真正掌握群众。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从来都不把理论当作书斋里的学问,总是紧密结合实际斗争的需要,努力回答实践中不断提出的重大问题,从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理论。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成不变和干巴巴的教条,变成了简单的说教,脱离了群众活生生的实践,那就不会有说服力和生命力,也不可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是我们从事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只要我们牢牢地把握这一原则,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就会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科学、生动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引导干部和群众不断克服和抵制错误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的影响与侵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是在与各种谬误的斗争中确立、发展起来并不断深入人心的。这些年来,思想政治领域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于那些违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违反改革开放政策、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思想政治观点,对于反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和攻击,必须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不能听之任之。如果我们面对错误的思想政治观点不闻不问,不批评,不斗争,听任它们去搞乱人们的思想,搞乱我们的意识形态,那是极其危险的,势必危害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从上到下的一切思想文化阵地,包括理论、新闻、出版、报刊、小说、诗歌、音乐、绘画、舞蹈、戏剧、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等,都应成为我们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的阵地,绝不给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以及危害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提供传播渠道。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掌握思想政治领域的领导权和主动权,首先要看我们党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及其运用能力。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和一切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的同志,都必须扎扎实实地打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努力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同时要在“立言”和“立行”上多下功夫,把真理的力量与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只要我们党正确地、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改革与建设的实践,并取得重大成就,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就有说服力和战斗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就势必日益巩固和加强。

标签:;  ;  ;  ;  ;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定“指导思想多样化”理论_政治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