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与知识的互动创新研究_经济学论文

基于认知和知识的互动创新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认知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熊彼特是最早把“创新”引入经济学的人,他开创了关于“创新”研究的先河。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1]。

继熊彼特之后,创新研究主要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是技术创新经济学派;二是新制度学派。前者主要包括德温·曼斯菲尔德(M.Mansfield)的模仿论,莫尔顿·卡尔恩(Morton.Kanmien)和南赛·施瓦茨(Nancy.Schwartz)的市场结构论。他们从技术推广、扩散和转移,以及技术创新和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技术创新经济学这一新的分支学科。后者主要包括舒尔茨(T.Schultz)的制度调整论,诺思(D.C.North)的“制度创新/认知模式”,拉坦(V.W.Ruttan)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他们把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与制度派的“制度”结合起来,研究了制度的变革与经济绩效的关系。

除此之外,演化经济学和认知经济学也对创新本源有过一定的研究,演化经济学家温特和认知心理学家纳尔逊合作探讨了认知科学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从演化的角度和认知的角度对创新产生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VSR(Variation变异、Selection选择和Retention遗传)范式的创新模式[2]。帕罗依(Parayil)指出,应该在技术知识进化的认识论框架内,思考技术变迁的模式[3]。意大利学者保罗·色瑞(Paolo Seri)在演化经济学的“有限认知”假说基础上,认为认知模式是创新产生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驱动力,并构建了相应的模型[4]。

以上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特别是演化经济学和认知经济学对创新本质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但是对创新本质的认识并不深刻,且缺乏一个统一的综合性分析框架来分析创新本质。本文试图填补上述学者关于创新领域的研究空白,从认知和知识的视角研究和理解创新本质,并提出一个综合性分析框架。

1 认知与创新

认知和认知模式是人们行为产生的基础。人们的行为是由认知模式引导的。所谓“认知”,是指人们通过推理、直觉或感知而获取知识的行动或过程,或人们对外界事物进行知识和信息加工时形成想法的过程。认知模式是个人长期形成的有关事物的观点、知识结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研究学习的心理学问题时提出和确立了认知这个概念。皮亚杰认为,每一个人的认知活动都要依赖过去认识活动所形成的认知结构,而新的认知活动又对认知结构的修正、拓展起积极的反馈作用[5]。人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经历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基本的心理发展过程。这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认知和认知结构。随着一些交叉学科的发展,心理学上很多概念被用于分析经济问题。特别是演化经济学和认知经济学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心理学知识在经济学上的应用。

威特(Witt,2000)教授从认知角度将新奇界定为“新的行动可能性的发现,是人类创造性的结果”,并认为“新奇的创生”(即“创新”)是经济变化的原因和动力[6]。认知经济学认为人类感知是解释个体知识和行为构建的基石。本文遵循演化经济学理论和认知经济学理论,以有限信息和有限认知假说为前提,认为引起经济主体或创新主体(包括个人和企业,本文里企业被视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创新的决定性因素是学习和认知或认知模式。新奇的产生和发展是主体凭借其认知模式对外来刺激经过同化、顺应和忽略机制对认知模式进行调整和改进的结果。当他们面对繁芜多变的经济世界,只能依靠某种认知模式来进行决策,通过预期和意识采取行动,环境的变化通过信息反馈影响经济主体的认知,经济主体通过认知模式对这些变化进行评价和判断,从而形成新的预期。一旦外部环境变化,人们的认知结构,进而行动将遭受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的不匹配。面对这样的差异,经济主体被迫进行创新,即形成新的认知模式,尝试新的办法,这就是认知模式内在的创造过程。这一学习过程不仅能够使得自身的认知模型适应环境变化,而且能够促进认知模式本身的演进,产生新的认知模式(如图1)。

图1 认知模式与个人学习环

不同的认知模式对新奇创生(即创新)有着不同的影响,有的认知模式是活跃的、具有创新动力的,有的认知模式坚守陈旧的思想、方式和惯例,毫无创新可言。所以研究创新主体的认知模式,特别是研究企业家的认知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如果企业家具有适当的认知模式,有助于他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创造的翅膀,是企业家能否提出新见解、新办法的前提。想象力丰富的企业家一般能够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模式,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活跃,这样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不断创新。企业家的认知模式特别有助于他们提出常人所不可能提出的一些新颖、奇特、大胆的思想观点,这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创新性。

2 知识与创新

纳尔逊和罗森伯格(Nelson & Rosenberg,1993)认为创新本质是“更新”(renewal),它包括新颖的产品设计和加工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以知识和组织能力的获得为前提。斯密斯(Smirh,1995)[7] 详细分析了企业技术能力概念,并认为企业的创新能力是由企业的技术知识基础决定的,他区分了三种知识基础:一般的科学知识基础、产业水平的知识基础和特定企业的知识基础。一般的科学知识基础是政策和资金项目驱动型,具有经济、产业或军事目的。产业水平的知识基础是某一产业内共享的特定科学和技术参数,在应用科学领域(如电子工程)里可以被编写成文。这类知识只能部分公开,并且体现在人体、组织形式和设备类型上。特定企业的知识基础是高度本地化的,只有企业自己才能很好理解和使用,是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这类知识及其相关的社会知识是企业所专有的,与特定的工艺、生产惯例和设备的使用及管理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这类知识是非正式的和不能编写成文的、是隐性的,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个人和群组。这三类知识基础经常综合在一起决定着企业的创新能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企业创新能力和知识基础的关系,有必要了解知识类型。英国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波兰尼(Polanyi 1958,1966)探讨和研究了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他认为隐性知识是个人的,由情景限定的,很难正式表达和交流[8]。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和难以规范化的各种内隐知识,它包括技能方面的那些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经验和诀窍等,这些隐性知识主要深植于人们的行动与经验中,是人们长期积累和创造的结果;它还包括认知方面的个人的直觉、灵感、洞察力、价值观和心智模式等,这些隐性知识深藏于个人的价值观念和心智模式之中,会深深地影响到个人的认知及行为方式。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Nonaka & Takeuchi,1995)进一步发展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关系,认为二者不是分离的,而是相互补充的,而且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并提出了SECT知识转化模型,该模型由社会化、显性化、综合化和内在化四个不同的知识转化模式组成,经过知识之间的转化过程,个人和组织的知识得到提升[9]。作为企业潜在的财富,隐性知识是影响企业创新的关键因素[10]。我国经济学家张维迎指出:“给企业带来最重要竞争力的知识和经验,有80%是深藏于员工内心的隐性知识。”所以实现隐性知识的动态转化和共享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11]。

此外,我们从企业技术创新的四方面也可说明创新的知识本质。企业技术创新包括以下四方面:一是技术创新强调基于要素组合的市场化行为;二是技术创新强调技术与市场的整合;三是技术创新强调研究与发展部门、生产制造部门和营销部门的有效整合;四是技术创新还必须强调企业与用户、供应商,甚至竞争对手的学习和合作,充分利用外部的知识、技能资源。这四方面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知识流的有效运作。实现技术知识的有效运作,必须加强与市场知识的密切配合,在本企业、本部门形成良好的知识流动机制,还要处理好与外部相互交流与学习的流动机制,从而使知识的价值实现最大化,发挥出知识对于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

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是由知识的存量和质量决定的,企业创新过程就是寻找、捕捉隐藏在不同活动中的知识和资源,并将其转变成为可以使用的知识,进一步在企业内进行创新扩散并通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表现出来的过程。因此要想实现技术创新,就必须将附着在内部人员、设备、信息和组织中所有内在知识存量的总和进行整合与激活,通过激活组织内部的知识可以突破原有资源的限制,以及历史形成的组织惯性和惰性,有利于获取创新所需要的信息和技术,降低创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从而实现技术创新。

因此,从本质上看,知识是创新实现的基础,任何技术都是转识的表现形式,企业核心能力的积累也就是企业知识库的增加。作为知识载体的经济主体煌企业,能否最大限度地激活其储备的知识,提高其创新能力,主要依赖于学习能力,因此学习是知识获得和提高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3 认知和知识的互动创新框架

以上分别从认知的视角和知识的视角界定了创新的内涵和本质,本文认为认知和知识这二者并不是相互分离的,是互相影响的,共同影响着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

纳尔逊和温特(Nelson & Winter,1982)在借用达尔文自然选择思想研究企业问题时,提出了企业惯例概念,认为惯例犹如遗传基因,在经济变迁中起着重要作用[12]。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需要不断搜寻新技术和惯例。这一种搜寻方式就是创新,创新意味着改变原有的惯例。而惯例的本质与起源、学习机制及预期形成等等,都同认知模式密切相关。所以在纳尔逊和温特关于创新研究中就包含认知思想。认知从本质上讲就是指人们在对外界事物进行知识和信息加工时形成想法和观点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人们掌握知识并形成想法的过程。相应地,“认知模式”就是经济主体掌握知识和形成想法的模式。奥地利学派哈耶克(Hayek,1945)在研究知识分工对于“自生自发秩序”演进的作用时,在对“知识”的进一步研究中很自然地过渡到对认知的研究。

由此可见,认知即为掌握知识的过程,认知思想或认知模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特别的知识形态,经济主体的认知差异会导致知识累积的差异,同时累积知识的存量和质量也会影响着经济主体的认知模式。所以认知模式和累积知识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特别是通过学习和知识转化可将二者紧密综合在一起共同影响经济主体的创新能力。创新就是不同经济主体通过有效学习和有效知识转化而实现认知模式和累积知识良性互动和突变的结果。这个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一个综合分析框架:认知、知识和创新

在认知和知识的互动中,经济主体间的知识转化和交流是通过不同方式的学习来进行的,同时经济主体的学习过程也是通过主体间的知识转化和交流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学习过程和知识转化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它们共同影响着经济主体的认知能力和累积知识,而经济主体的认知能力和累积知识以及经济主体之间的认识协调和共享知识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它们又共同影响着经济主体学习能力和知识转化效率。所以从经济主体的学习和知识转化到经济主体的认知模式和累积知识的互为加强和突变以及经济主体之间的认识协调和共享知识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共同决定着经济主体的创新能力。

4 结语及建议

本文从认知视角和知识视角分别探讨了创新的本质及含义,然后将二者综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在分析框架中,强调经济主体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经济主体的学习、知识转化、认知模式和累积知识以及经济主体之间的认识协调和共享知识形成一个良性互动机制,共同决定着经济主体的创新能力。所以创新的本质是经济主体的累积知识和认知以及二者的互动。这不仅填补了创新本质研究的空白,也为经济主体特别是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基于该分析框架以及我国企业创新能力普遍不足的现状,本文拟提出以下建议:

4.1 强化经济主体的认知作用和经济主体之间行为中的认知协调不同的认知模式对于创新能力有着不同的影响,有的认知模式是学习性的和创造性的,有的是僵化的、保守的。创新思想、创新行为产生的根源是由创新主体的认知思想或模式决定的。经济主体的认知模式影响着其学习能力和知识获取能力,而主体间认知协调决定了主体之间共享知识的形成,最终影响着其创新能力。

4.2 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学习机制 企业的创新能力是蕴含在企业内部的知识和能力的体现,创新能力的积累和提高是知识的积累和企业技术知识系统的更新。技术学习是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对内外部知识进行搜索、选择、获取,并通过使用、思索和提炼,达到消化吸收,最终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过程。

4.3 加强知识管理,整合知识资源,构建知识转化与交流及共享平台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核心就在于创造一个能够使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产生互动的机制和平台,使隐性知识能够表达出来并转化为企业所共享的知识,以便在最恰当的时间将最恰当的知识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使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企业知识也有助于个人内化企业隐性知识,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也使得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得以持续进行。

4.4 构建经济主体的学习、认知及知识转化和共享的良性互动机制 良好的互动机制不仅有利于提高创新主体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而且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员工的知识获取、知识共享和转化,这是企业持续创新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需要构建经济主体的学习、认知及主体间的认识协调、知识转化和共享的良性互动机制,从而为企业持续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然本文的理论模型仅是一个初步性的研究框架,尚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和完善,期待今后为创新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意义。

基金项目:教育uk

国家“985”创新工程基金项目“认知与创新经济学——一个创新视角的经济学新范式”。

标签:;  ;  ;  ;  ;  ;  ;  

基于认知与知识的互动创新研究_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