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修辞格教学现状研究_反复修辞论文

中学修辞格教学现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修辞格论文,现状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辞格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重视修辞格教学是提高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现今对修辞格的认知却存在窄化、概念化以及缺乏系统化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高中修辞格教学。

一、学生对修辞格的认识存在误区

中学修辞格教学走入以偏概全的误区,往往将修辞格固定集中在几个对象上,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对于全面的修辞格的分类和具体的定义并不了解,在平时教学中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只是在反复研究这非常少的几种修辞格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那么这几种修辞格教学的成效如何呢?笔者在自己执教的普通高中高三班级里,发放了29份调查问卷,回收了29份调查问卷。

其中对于自己了解的修辞格种类的填写:27位同学填了比喻,26位同学填了拟人,20位同学填了排比。还有一部分同学将修辞格与赋比兴、虚实结合、整散句等知识点混淆。可见大多数学生仅仅对几种修辞格有概念,修辞格的知识体系非常混乱。对于修辞格作用这一题的作答,27位同学填写的是生动。可见学生对修辞格作用的认识也非常有限,修辞格知识掌握不全面。这样的学习结果就是教师平时修辞格教学的一面镜子。教师们对修辞格教学内容认识上的窄化、教学操作上的机械化直接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教师修辞格教学方法千篇一律

指导是否有效,学生最有发言权。在问卷中此问题设计为:学生认为老师的修辞格指导方法可不可以帮助自己解答修辞格试题?从实际回答中可以看到有23位学生只说有时可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指导方法在学生看来许多时候并不奏效。这源于教师修辞格教学方法指导性不强,在修辞格教学中往往采用千篇一律的“定义+例子”模式。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固定模式下所选用的例子与教材中所教的课文并不能一一对应。教材中修辞格专题中的例句与前面所学的教材毫无关联。有些例句甚至来自课外。教师们用这些陈旧的例句和机械的教学模式,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对修辞格知识的讲解上,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上的修辞格学习。长此以往,投入与产出极不平衡。在经过大量训练后,学生在鉴赏修辞格时,往往脱离文本语境,机械套用一些修辞格所谓的答题术语,把这些术语当做万能公式,只会贴“生动形象的……突出强调了……”一类标签,对修辞格的兴趣一点点下降,认为修辞格学不学一个样。因此修辞格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会直接导致修辞格教学的无效性。

三、教材中修辞格教学内容杂乱

三种常见版本语文教材[上海高中语文新教材(试用本)、上海高中H版老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上海两版教材中都有以专题呈现或者以练习题、阅读提示等形式呈现的修辞格内容知识。从客观角度看,上海高中H版老教材还是比较强调修辞格知识的,在课后练习题中大量出现了修辞格相关知识的训练。相比之下,上海高中语文新教材(试用本),除了在第五册中有一个修辞格专题附录,教材中其他地方对修辞格教学内容的关注比老教材弱很多。但总体看来三种版本语文教材中的修辞格教学内容都存在着比重不均衡、缺少序列、较为杂乱的问题。以比喻这一修辞格为例,占整个修辞格教学内容的三分之二还要多,而如借代、反复等修辞格现象却被忽视,更别提回环、顶真等不常见的修辞格了。而且教材中修辞格的教学内容只是简单地重复,并没有体现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生对修辞格学习的不同要求。许多高中教材中修辞格的教学内容可以放在初高中任何年段。作为教师和学生用书的语文教材,不能有系统地形成修辞格教学的序列性知识,给中学修辞格教学带来极大的困扰。

四、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等对修辞格教学导向模糊

1.课程标准对修辞格教学导向模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鉴赏能力要求中提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逐步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并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这样想在修辞格教学上有所要求的意图却在相当宽泛而笼统的表述中,回避了对修辞格教学内容的内涵和要求所应作的具体阐释。

2.高考考纲对修辞格教学导向模糊

考试大纲是高中教学的风向标,但这一风向标对修辞格教学的导向却相当模糊,使得高中修辞格教学不知何去何从。2007年之前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2007年之后有了新的表述,体现在常见的修辞方法种类中增加了反复这一修辞格。2011年上海语文考纲表述为:理解常用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表达效果”替代了“表达作用”。2012年高考上海卷考试手册中修辞格考点表述为: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和修辞知识理解文章内容。2012年上海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中关于修辞格考点的表述为:识别常见修辞方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可见上海语文高考相关官方文件对修辞格教学的要求并不明确,上海市北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朱寄望对此评价道:“修辞题由识记概念,转向对理解、分析能力的考查;可能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命题,是要强调对文本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①这种解读似乎找到了修辞格考点的抓手,认为“表达效果”就是修辞格知识学习的终极目标。但是功利地强调修辞格表达效果背后却对修辞格考查的角度和考查的目标、能力要求点和分类标准都未有明确的要求,考纲只能说是粗放式的条纲。每年修订出台的官方文件总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如同设了一个谜语一样让不同专家或教师对此解析,研究者们也只能揣测几个微调的措辞是一种怎样的信号,以此来猜测命题趋势。考什么教什么,但这样语焉不详的考纲,使得一线教师在进行修辞格教学时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高考试题中修辞格考点的梳理

(1)历年上海高考试题中修辞格考点、分值及考法的梳理(见右表)。

(2)高考题型中修辞格考查方式整理。

方式一:直接给出修辞格类型名称,要求答出该修辞格的表达作用或表达效果。如:

①2002年第3题:第四自然段运用“岔路”与“干道”的比喻,是为了说明________。

②2010年第7题:第①段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

③2011年第10题:第⑧段画线句运用比拟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

方式二:不给出修辞格的类型名称,要求简答修辞格的表达效果。如:

①2005年第15题: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

②2006年第21题:文中为什么要将白居易与贾谊相比?请联系全文加以说明。

③2007年第8题:第⑤段中“杭州的天空都让树住了”这句话好在哪里?

④2009年第7题:第①、②段画线部分都用了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_________。

⑤2010年第7题:第①段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

⑥2011年第9题:第⑥段“又见鹭鸶!又见鹭鸶!”在文中有何作用?

⑦2012年第23题: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方式三:以选择题考查修辞格,如:

①2004年第8题: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形象地表明了(

②2004年第9题:第②段中有多组对比,下列不属于对比的一项是(

方式四:以仿写题型考查修辞格,如:

2004年第10题:用以下例句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不能用文中句子)。

当_________,那_________,便是_________,仿佛_________。

方式五:填空题,如:

2004年第16题: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此外,《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用本)》中的“知识点附录”,将修辞格的教学内容以《常用修辞表现形式及主要作用简表》形式加以呈现②。这种以附录形式出现的修辞格教学内容与上海高中语文新教材及人教版教材采用的方式是一致的。可见如今作为考试一个重要考点的修辞格内容,在教材中居然沦落到了以附录形式出现的边缘化地步。更何况这些附录部分中出现的修辞格内容只是些常识性归整的分类,缺少对修辞格生成机制和理解机制的深入探讨,更多追逐的是对修辞格表达效果上的表层研究,在体系上较陈旧,已经很不适应当今语文教学的需要。

从以上修辞格考点相关指导性文件的梳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高考试题中修辞格考点、考法单一

近几年的语文高考中一定会有一定分值集中在对修辞格的内容的考查,而比喻修辞格的比重是非常大的,从2002到2012年中有五年考了比喻,两次考了对比,两次考了比拟。因而修辞格考点的重复现象非常突出。教材的修辞格分布不均衡已经让学生的修辞格视野非常狭窄,而高考试题又更加集中化地聚焦于比喻等少数修辞格的考点,这就更加促使教师在高中的修辞格教学中采用让学生在两三个修辞格上进行反复训练的教学方法。

2.修辞格在高考中呈现的考题类型较单薄

高考对修辞格知识点的要求侧重于对修辞在言语表达中运用的考查,从近几年修辞格高考题梳理中可以观察到似乎有从客观试题转向主观试题的命题趋势。这样的趋势能够更好地区分学生对修辞格知识掌握的层次。近几年试题中也放弃了严格要求答出修辞格概念的考题,这似乎符合修辞格要在具体的动态语境中运用,及在不同对象、场合、目的的具体语篇中来体悟修辞格的魅力的理念,但实际情况却是在调整外在形式之下的换汤不换药。仔细辨析一下这些修辞格试题,只有2004年的仿写题是真正对学生修辞格运用的有意识的考查。近年高考语文中除了客观选择题和填空题,考得最多的修辞格试题形式就是2至3分的所谓表达效果式的主观题。这实际上只是披了主观的外衣,内在本质还是要求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填出表达效果的填空式的考题。从近几年高考这类型题的批分细则来看,踩分点还是落在“生动形象地突出……的特征”上。所以修辞格的学习还是片面追求表达效果,认为修辞格最终仅仅是要呈现效果。这种为追求结果的功利化答题心态,定然会使修辞格内容的学习走向碎片化、分析化、呆板化的模式。修辞格教学的真正要义是在引导学生体会修辞格的生成机制以及从中产生的美感。只有真正对修辞格的系统和内在规律有一定的认知,才能在语境中真正把握修辞格的表达效果。

3.高考对修辞格教学的导向较为模糊

这些年,上海高考考点偏向比喻修辞格,而且答题要求都仅限于笼统回答修辞格表达效果,没有意识到“比喻”“排比”这些修辞格在不同语体中运用有不同的效果。高考对修辞格教学内容的笼统导向直接导致了高中修辞格教学模糊化的结果。为应付考试,教学者往往忽视对修辞格语体和语境的深入体味,只是匆忙地、形而上地让学生一味地找术语答题,长此以往,危害甚大。所以才会有大量的考生在高考试题答题中将修辞手法与平时语文教学中的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等知识混淆。教师和学生盲目寻找所谓的捷径,却花费大量的时间徘徊在修辞格门外。铺天盖地的复习讲义往往只是功利地研究、总结一系列所谓的答题模式,使高中语文修辞格教学变得急功而近利,恰巧高考对修辞格教学内容的导向又是这样模糊,使得学生总能在高考答卷中歪打正着,不管看懂没看懂,把准备好的膏药贴上去,总能赚得不错的分数。这就更助长了教师和学生因袭这种重复的修辞格教学和学习模式。

当下,高中修辞格教学渐渐走入窄化、僵化的困局。如果不加以改变,停留在语言形式表层的修辞格语言学习、贴标签的功利化学习将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丧失想象力和创造力。当下,高中修辞格教学需要在困境中突围,就必须改变不适合时代发展的修辞格分类,探寻到科学系统的修辞格分类,探索出适合高中修辞格教学的有效教学和学习策略,使高中修辞格这一重要的教学内容能够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的思维品质的提升,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

①2011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考试手册》解读[EB/OL].http://edu.21cneom/gaokao/g_152_520824-1.htm.

②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用本)[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6.

标签:;  ;  

中学修辞格教学现状研究_反复修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