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化的体育运动——谈体育运动要以人为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育运动论文,要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中外体育运动出现了许多令人困惑的现象:为什么伴随着社会对竞技投入的增大,反而因其过度的商业化、职业化和兴奋剂滥用使其“黑洞”越来越大?为什么世界足球,并未因球员收入普遍增高而明显好起来?为什么国内天真活泼的青少年,不愿上以单纯提高技术或体能为主的体育课?究其原因是体育运动物化了!体育运动的物化对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而,认真研究“扬弃”体育运动的物化,对于促进其可持续发展颇有价值。
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近年来,笔者走访了有关省、市的高水平教练员、运动员、管理人员、部分体育教师及体育科研单位的学者,并立项研究了《重构竞技教育理论》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运动“物化”的社会根源
目前,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已表明:维系自然经济社会的稳定因素是血缘、伦理和权力;维系商品经济社会稳定的要素是物质。因为“商品经济社会特点,在于它直接以商品和交换的关系为基础,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务实的社会关系,”(《物化的时代》,《新华文摘》1999年12期)这种以“物”为中介的联系,日趋带有普遍性。在以商品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环境中,一切人都依赖商品交换,否则无法生存,所以这个社会是典型的“物化”社会。社会物化的利有二:首先,它奠定了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有学者认为:“人类文明的基础首先不是道德,而是物质生活。商品经济的突出历史功绩在于它创造了一个辉煌的物的时代。”(同上)其次,使人了解了社会和自身的价值,并逐渐形成独立的人格。商品交换,要求双方必须有权决定自己的行为,相互了解和承认各自的价值,并直接对自己行为后果负责,这就培养了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从而又使人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在商品经济社会,没有物质基础,只想在伦理关系内突破传统的依赖关系,谋求个性的解放是不可能的。然而,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也有其弊端。首先,是人的物化。人对物的依赖容易导致主客体关系的颠倒。例如,人的主体属性(劳动、才能、名誉、良心、情感和责任感等),在物的诱导下如商品一样可以买卖和交换;商品、金钱、财富本来是人的创造物,却成为支配人的力量,使人受其奴役。其次,人的物化导致其精神生活的萎缩。人在物的诱导下,物质生活需求极度膨胀,因而人失去了许多做“人”的意义。如何引导人们超越有限的物质生存实践是商品经济时代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也是当前社会提倡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的目的所在。社会普遍物化的现象,导致了教育、科技和体育运动也在物化。于是,人们先后提出科技“以人为本”,社会“以人为本”,这是社会对物化时代的自我扬弃。社会的物化,给体育运动物化提供了土壤;社会对物化的扬弃,也为体育运动升华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社会物化,给体育运动带来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2.2 体育运动的物化
体育运动的物化是它由促进人身体全面发展的文化,演变为偏重于追求体能、技艺或物质的运动;其“人化”是它以新的姿态回归于全面提高人的“身、心、群”素质,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当今,人们只有“扬弃”体育运动的物化,才能使其走出物化的困境,因为“扬”是对其适度“物化”的肯定:“弃”是对其“过度”物化的否定。若把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文化分析,那么,其中的精神文化的开发要滞后其物质文化的发展,体育运动精神文化滞后的现象又影响、制约其物质文化高水平的演进,这是有目共睹的。因此,研究体育运动的“物化”与“人化”颇有时代意义。体育运动是由体育和运动(竞技)组成,其物化,包括“体育的物化”和“竞技的物化”。
2.2.1 竞技物化
千年古奥运的兴衰与现代百年奥运异化的挑战,同样是在“人”与“物”的链条上演进的。当初,希腊人从事竞技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健壮、保卫城邦的“人”,即教育人。后来,他们又把显示城邦实力的竞技推向了赛场,但古代奥运会也正是因为自身过度的商业化和职业化,即过度的“物化”,再加社会政治的干预,使其消亡了。同样,现代奥运会,也是顾拜旦从防止工业社会使人畸形发展的不足,即教育人的角度而发起的。但是,现代奥运会由于过度的商业化和职业化的加剧,再加上兴奋剂的滥用和赛场“黑洞”的加大,使其物化的程度与古代奥运会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先生指出,他在国际足联已工作25年,足球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欧洲一个球员转会费高达一亿多马克,这是一个“危险信号”,也是一个难对付的问题。他告诫人们,世界足球并没有因为球员的报酬提高而真正好起来( 《 中国体育报》2000年4月19日)。同样,在国际竞技持续物化的今天, 刚刚步入市场经济社会的中国竞技,出现了“马家军兵变”、“海外兵团”、足球大款敬业精神不佳以及赛场上暴力、兴奋剂、贿赂的“三大肿瘤”等。这些曾使国人一度瞠目和惋惜。其实,在物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度里,这些问题也是常出现的,只不过是没有中国如此突出。客观分析,类似“马家军”等由于物质关系和人际关系调节不佳使运动队伍处于困境的问题是当今物化社会的产物。当时,若不出现“马家军”,可能会出现“王家军”、“李家军”等等。我们的领导、教练员和体育爱好者,当时对之的困惑不解是尚未认识当今物化的社会和物化的竞技,还停留在自然经济社会依靠血缘和权力维系家庭与社会稳定的旧观念上;尚未理解当人进入市场经济社会后,在能力与商品等物质交换的过程中,人的独立性、物化性和自我价值性是客观存在的;尚未理解物化社会的物质对于维系集团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马俊仁若受人启发可能会更聪明;王军霞也会象刘易斯那样“常跑”;朱建华也能和布勃卡一样“常跳”。可见,类似马家军等问题的出现,我们理论界和各级组织,不能将其责任都归结在他们身上,应当认识到这些问题是社会物化的产物。由此可想,我们的领导和理论工作者给马俊仁等人多少超前的思维?研究了多少解决物化的体育运动的措施?这些恰是我们应共同负有的责任,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2.2.2 体育的物化
改革开放前,我国学校体育存在着重技术、重形艺,轻体质、轻育人的“物化”问题。70年代末,国内学者提出体育要从以技术为中心的“形艺体育”,转向以增强体质为中心的“健身体育”。这是体育从“物化”转向“人化”的开端。但是,有人称其是单纯的生物学观点,这是不妥的。因为现代体质的概念本身就涵盖了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个要素。目前,我们应在增强体质的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整体地研究以人的生物属性为基础,以人的心理属性为中介,以人的社会属性为延伸的“人的体育”。当今,学术界之所以有人提出目前的体育“有体无育”;“学校体育改革走进了死胡同……”;用“达标”单纯提高人体能的体育课,替代内容丰富多彩的体育课是不可取的等等。这些都是由于我们研究体育“物化”的层面多,探索有关人的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内容少,并且还有人因为体育与竞技不分,误用竞技的成绩,替代体育的成果。有一位教育学者李大敏指出:“体育强身健体的意义在当今社会已被消解殆尽,在当今人眼中体育明星和竞技就代表着体育运动。人们看一场比赛不是在欣赏精彩……而是更关心谁输谁赢;运动员也更关心自己能挣多少万……因此,我们不能不对现今的体育的真正意义做深刻的思考。”《对当今社会人文精神的几点思考》,《中国教育报》1999年11月4日)四川大学美学教授高尔泰,80 年代末在《体育报》撰文指出:“体育的目的本来是增强体质,但运动员为了夺金牌、得奖金不惜打针吃药损害其身体,这样的体育能不异化吗?”以上,这些体育圈外人看体育似乎有些尖刻,但他们确实看到现实的体育和竞技都在“物化”。
2.3 体育运动的升华
当今,人类已认识到过去盲目发展科技,竭力“拜物”酿成的“恶果”。1999年世界科技大会明确提出,未来科技应“更富有人性”。这是人类对物化的社会的觉悟。科技以人为本、教育以人为本已成为时尚,但人们尚未认识到体育以人为本,这是与时代发展的差距。因此,体育运动的升华,首先是人的升华,即思想观念的更新。
2.3.1 转变体育运动的观念
转变观念是促进体育运动升华的关键所在。在现实物化的社会中,转变体育运动的观念,首先要承认体育运动的物化是社会物化的产物,体育运动物化绝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当今,竞技的发展仍然还要借助于职业化和商业化的“动力”向前推进。否定它,难免要阻碍竞技的发展,因为现实竞技参与者和组织者认为,若没有物质利益驱动,很难提高其水准,但其理论研究若不超前指出其“过度”物化的弊端,必然会促进其发生异化的质变。过去,千年古奥运会的兴衰史就是例证。今天,中国足球与世界足球一样,并未因球员“物欲”的满足而提高其敬业精神和技战术水平。同样,存在于物化社会的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偏重于追求技术、形艺和体能等物化因素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物化的社会中,人们尚未充分认识到通过体育改善人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关系,从而增进人健康等问题,因而目前如果过于限制体育物化的因素,也会适得其反。其次,要充分认清当今社会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的趋势。面对世界科技异化和社会物化的挑战,1994年9 月在埃及召开的“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指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同年,我国政府颁布的《21世纪议程》白皮书指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可见,人类将告别“物化”的时代,进入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新时代。同样,体育运动必将从物化的时代,升华到人的时代。这就需要树立一个新的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运动观,以改变物化的体育运动,使其升华为“人”的体育。客观分析,体育运动单纯提高运动技术、技能、成绩和满足运动员的“物欲”是一种运动现象。作为现象,皆有明显的流动性、易变性和易逝性,而人通过体育运动,促进自身有运动个性的全面发展才是其本质。尤其是人有运动个性的全面发展是潜藏在技术、技能、成绩和奖金等物化层面背后的最基本、最稳定、而起决定作用的东西。如果我们仅仅将提高运动的技术、技能、成绩和运动员的物质待遇作为体育运动发展的根本所在,必然会促使人成为运动的手段,而运动却成了目的。正如程志理所言:“奥林匹克中的‘人的危机’是手段超越目的,为荣誉在手段上肆无忌惮,也就是失道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意义,还是在于将异化与物化的分裂得以妥协性地动态平衡。妥协是暂时的,平衡是相对的。今天的西方世界处在异化与物化、理想与现实、目的和手段的严重分裂状态,奥林匹克运动中种种病根即源于此。”(《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危机”及消除途径探讨》,载《体育与科学》,1998年第5期)中国体育存在“重物轻人”的现象, 竞技存在“扬物抑人”的弊端,中国足球不能“冲亚入世”皆与体育运动“重物轻人”有关。当然,树立以人为本的体育运动新观念,绝非“扬人抑物”,因为当今的人是物化时代的人,是尚未充分认识到社会和体育物化利弊皆在的人,所以此时人们若没有必须的物质保障,人与社会都是难以发展的。所以,建立新的体育观念是为了保障“物”的适度供给,预防和抵御因其过度供给而使人也“物化”的问题。体育运动建立以人为本新观念的内涵有三:首先,以人为本的竞技要重视同步提高运动员运动素质和人文素质。其中,人文素质中的情感和责任感的提高尤为重要,否则,运动员就是一个运动的“低级动物”。例如,美国拳王泰森,缺少教育、文化、情感和责任感,变成了冷血动物,由此弄出了“惊世之咬”的天大笑话。运动员若如此这般竞技,那么体育运动和运动中的人,那将太可怕了!其次,以人为本的竞技,要求运动员要适当接受教育,使其真正成为社会化的人。哲学界有人认为,人有两重生命,“从父母获得肉体生命是第一次生成,人要做人,还得经历第二次生成,以便获得第二重生命。”(《重新认识“人》,高青海著)还有人认为,人的进化新特点是:“通过人的社会属性的改变,使人的生物属性进化的特别方式延续下去。”(《论人的新进化》,舒伟光著)竞技者是人,人必须接受社会教育才能社会化,才能“二次生成”,才能得以充分发展。过去,有人说高水平运动员过早专业化,缺少义务教育,是“半拉人”,曾遭到非议。但在现实中,许多国家高水平运动员成名后,出现很多与其名誉、地位极不相称的问题,其原因绝大多数是因其接受教育程度不够,素质不高,未完成社会化——“第二次生成”所致。因此,改革物化的竞技,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竞技观念,保证运动员在必需的物质条件下,努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逐步社会化的同时,完成其夺标的任务。竞技以“夺标育人”为宗旨是促进中国与世界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同志曾在80年代《我的执教之道》中提出:“金牌可贵,在夺取金牌中培养的牺牲精神更可贵。”“抓思想与抓训练同步”,“授技育人”等思想;今年7月19 日他又在全国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运动队伍建设的灵魂。加强和改进运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从历史的责任出发,把运动员培养成‘四有新人’……”这些都为我们深入研究抵制体育运动的物化,树立以人为本的体育运动思想指明了方向。第三,“以人为本”的体育,要重视通过体育的教学或锻炼,在保证提高人的身体素质的前提下,更要注重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因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不但有生物属性,而且还有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体育若忽视提高人后两者的素质,那么,不但会使其难以摆脱过度“物化”的困扰,而且也会促使教育把育人的任务都推给德育,使体育与智育成为单一功能的教育要素。目前,社会上有人非难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重体轻育”或“有体无育”的道理就在于此。客观分析,教育育人的任务是德、智、体三者完成各自特有任务的同时,必须有机完成的中心任务。因此,体育运动若“以人为本”,那么,学校体育必须要以“强身育人”为宗旨;群众体育要以“健身育人”为中心;竞技运动要以“夺标育人”为核心,这是未来“以人为本”的体育运动的基本特征。
2.3.2 深化体育运动体制改革
20世纪90年代,我国体育开始逐步由国家管体育和社会办体育相结合的新体制转变。但是,由于物化社会的存在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导致绝大数的高水平运动队和竞技体校依然靠国家投资求发展,但仍然不能通过充分、有效、整体地提高我国运动队伍的综合素质,积极抵制体育运动的“物化”,因此必须深化改革。
青少年训练,要回归于教育。目前,我国青少年的高水平训练大都集中在各省市的体校。这类学校表面追求的是为国家培养后备竞技人才,但由于国家体育行政部门对其评价,并不完全以其输送率高低为水准,而是以其夺牌多少为尺度。这就客观地造成我国许多青少年运动员“速成”或“早熟”,即能在青少年期间夺得世界冠军,而不能在奥运会上成名。这与中国青少年能获得世界中学生物理比赛冠军,到成年却拿不到诺贝尔奖是同一个道理。当前,国家在普教中大声疾呼“减负”,其“减负”是对“物化”的教育的抵制,是对人的素质教育的呼唤。这与体育运动既重夺标,更重育人是一个道理。因为中小学生身心正处于高速发育时期,此时让孩子们整天高强度、大负荷地学习或训练,从而使他们的兴趣、爱好、好奇心、身心完美的发育都被弱化了,他们剩下的是什么?是没有学习和竞技潜力的躯壳,是应试或训练的机器,是诺贝尔和奥林匹克奖竞争的落伍者。显然,中国的体育与教育命运不佳,都应归结“重物轻人”的结果,是教育和体育忽略了应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适当“减负”,待他们身心发育完善后,再“增负”,其潜力更大。因此,我国青少年的专业训练应回归于教育,最好的培养方式是竞教紧密结合,在重点中学办体育班,学习国外一些国家,用最佳的师资和教育环境培养“大器晚成”的运动良才。最近,中国足协副主席阎世铎同志通过调研指出,中国足球运动员综合素质较低,值得关注。“一是缺少文化知识,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未完成;二是职业道德不足,出现违犯、不服从裁判、打骂、蓄发甚至非常出格的行为。”他还强调一定要把文化教育与训练结合好。这是中国足球走出困境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吉林市体操学校、长春市冰上学校等,都把青少年高水平单项训练放在普通中小学进行,已初见成效。例如,长春市宽城区少儿速滑队建在育新小学,10年来先后输送的运动员,有8 名分别获全国和世界冰上冠军。可以预言,解决竞技物化和异化的根本出路,在于竞技未来的教育化和社会化。最近国际学术界有人指出,雅典申办2004年奥运会的成功,说明了国际体育界力主回归教育文化本源的倾向。
成人训练要竞、教、企三结合,促进竞技运动社会化。过去,运动员不但少儿时期进入体育专业学校过早突击搞专业化训练,而且待他们被选入体工队后,仍然继续从事专业面狭窄的运动训练,从而使他们适度接受教育的权力和义务皆被削弱了。因而,导致其综合素质不高,更有甚者成为重利轻义的人,如此单一培训,中国竞技必然接受物化的挑战。因此,为改革物化的竞技和国家包办竞技的体制,首先应该将成人的高水平训练与高等教育结合,培养现代智体型的高水平运动人才。因为从体校和普通高中输送的运动员,大都在18岁左右,他正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时期,国家若在普通高校或体育院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施行亦读亦训的学分制,并在培养过程中,先增加训练的比重,后增加学习比重,把提高运动员的运动素质与提高其想思道德、文化素质结合起来,主动抵制竞技的物化,其效果会更好。其次,研究竞、教、企三结合。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知名企业搞体育俱乐部,促进体育产业化,颇有成效的。竞、教、企三结合,可促使三者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各有所获的新机制,即训练单位可依靠教育单位有人,并借助企业提供资金,搞物质条件好的竞技教育;教育单位可借助企业和训练单位的资源,培育有体育特长的人才,提高办学效益;企业也可借助教育和训练单位的资源,培养运动人才,提高企业知名度,创造品牌效益。有关竞教结合的成功经验国内外早已有之。例如。国际上莫斯科体育大学、法国体育学院、韩国体育学院都是竞教结合的体制。1980年,第13届冬奥会,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医科学生21岁的海登,7天破5项世界纪录,并包揽速滑比赛全部金牌(5枚)。 国内吉林体院以建立“竞教紧密结合”的越野滑雪队为“实验队”,在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突出“育人夺标”,成绩斐然。例如,1999年这支队伍获得了全国越野滑雪冠军赛的全部16枚金牌中的13枚金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再者,竞教结合能促进国家体育体制改革由国家办体育,向社会办体育转变。因为竞教结合,培养综合素质高的竞技人才,即使他们毕业后,完全从事俱乐部性质的训练工作,也能为国家创佳绩。 这远比过去靠单一训练培养出的运动员要好得多。 美国NBA的球员绝大多数是大学毕业的球员, 其敬业的精神和高超的球艺是来自于自身的高素质。中国的运动员要达到NBA的水平, 并不完全在于训练,而在于我们培养运动员的观念、体制、机制和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即在于中国体育运动彻底从物化转向人化。近年来,国内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提出了“教球更育人”的新思想和打“三假”,“培育一方净土”的措施,这就是抵制体育运动物化,促进其升华的有力措施。实践证明,重视研究“育人夺标,竞教结合”的竞技教育思想,探索培养综合素质高的运动人才是促进竞技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一流的人品才能有一流的技术,才能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一流队伍。马拉多纳和罗马里奥的人品和球技不及贝利;中国八一男篮蝉联甲A 五连冠,号称“团结拼搏的体坛劲旅”,成为全国体育战线的楷模,这些都是例证。
2.3.3 改革体育的内容
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首先,要改进过去偏重于一个技术怎么教,一个动作怎么学,一个身体部位怎么练的“物化”思想,树立通过体育运动促进人身、心、群(在群体中关心、利他、协作的素质)素质全面提高的思想,即在体育过程中,强调对人的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要充分满足人的个性及兴趣与爱好。其次,创建有利于全面提高人的身、心、群素质的体育内容和方法体系。例如,过去的健美操的教、学、练,我们重视的是技术、形艺、体能提高的内容与方法的组合。然而,以人为本的体育,并不是要抛弃前者,而是要求在前者的教与练的内容与方法的基础上,要掌握其“健身育人”的机制,即掌握健美操在生理层次上,提高人的耐力素质和心肺机能的理论与方法;在心理层次上,要掌握健美操能陶冶情操,提高人的表现力、美感,从而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增进其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方法;在社会层次上,要掌握它能通过集体活动,强化人际间的交往和协作意识,即掌握培养人良好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理论与方法,这对于促进当代体育由“物本位”向“人本位”转变更有价值。值得强调的是当前体育教学要重视在“玩”——娱乐中,让学生学会动作、学会健身、学会做人,以满足人在运动中求快乐的天性。试想,我们的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内容体系与方法体系如此构建,体育必将会由过去的形艺化、体能化——“物化”转向“人化”。这是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由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的大趋势,也是贯彻以“育人”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思想的重要举措。
3 结论
论体育运动“物化”的实质是对其物化的“扬弃”;当今社会的物化是体育运动物化的根源;体育运动由物化转向人化,首先转变人的观念,即“弃”:以单纯提高人的体能、技艺或物质奖励为主的旧观念,“扬”:“以人为本”的新的体育新观念——学校体育要“强身育人”、群众体育要“健身育人”、竞技运动要“夺标育人”;其次要变革体育运动的管理体制及其内容,这是促进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