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公路与城市道路的技术标准差异和功能差异及其相关性,探讨公路改城市道路的设计方法及一般性原则,并将其运用于内环高速路改城市快速道路的设计中。
关键词:公路;城市道路;设计方法
公路与城市道路都是人与人联系的一种方法,人或物利用交通工具在其上进行移动,从而实现空间上的转换。公路处于市区之外,连接着相邻的多个城市,主要为城际之间的长距离客货运输服务;城市道路位于市区,除了提供机动车客货运输服务之外,还要为非机动车及行人服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区域范围也日益发生着变化。城市的范围不断扩大,以往城郊地区的农田、村落纷纷被高大的写字楼、居民区及与之相配套的各类设施所代替,而原先位于郊区范围的公路同样也将逐步改造为城市道路。由于公路与城市道路在功能及用途方面的一些差异,且由于各种客观原因的限制,使当时的设计人员并未考虑周全,故在现阶段的设计和改造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
1当前的公路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相应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我国一些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城市规划不断调整,城区面积迅速扩大,早些年修建的出入城市的公路,因无配套管线、宽度不足、路面破坏、等级过低、无人行系统等原因,需要改造为城市道路,但对改造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还未见到较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公路现状及存在问题。
2功能差异、改造设计方法及原则
公路的主要功能为满足公路起终点及中间结点的交通集散作用,功能较明确、单一。而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即服务道路沿线片区,是承担城市交通运输的系统工程,也是承担各类公共工程设施的综合载体。公路改城市道路的关键在于实现公路功能向城市道路功能的转变。
2.1城市基础设施管廊
城市道路是承担各类公共工程设施重要的综合载体,其中包括给排水、电力通信照明、燃气、热力等城市基础设施管廊。公路改为城市道路则需对城市基础设施管廊补充修建,使其更好地服务道路周边地区。公路所处位置为城镇外围的郊区,道路排水主要为排除路面的雨水,排水方式大多为设在路基两旁的明沟排放。公路改城市道路后,因道路周边地区开发,需将雨水明排改为埋设管线暗排方式;且随着道路两旁商住建筑的增加、居民活动的频繁,污水排放管线也需在道路上敷设。在基础设施管廊改造设计中,应遵循以下技术原则:(1)新增管网敷设前协调好各部门,统一规划设计,避免反复开挖,减少对施工区域车辆、行人出行的影响。(2)尽量将管道敷设在道路路肩、中央分隔带、新增人行道或辅道下面。(3)开挖设计注意对城市环境的保护,考虑挖出的弃土和路面旧料的处理与堆放。
2.2交叉口及出入口
公路为点到点之间的服务,而城市道路为道路沿线片区服务。随着公路改造为城市道路服务性质的改变,道路的交通流向将由简单趋于复杂,因此需对交叉口及出入口进行改造。交叉口及出入口改造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随意增加交叉口及出入口数量,开口设置应通过经济技术论证,开口间距严格按照CJJ129—2009《城市快速道路设计规程》等规范的规定设置,在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和道路总体服务水平不降低的原则下进行设计。(2)随着城市范围扩大,收费还贷修建的公路也将取消收费,涉及到原有出入口收费站的取消、外迁等改造措施。对原有道路收费口实施改造,拆除原有收费口,改善原收费口周边道路的路基、路面、排水,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2.3人行系统
公路主要解决交通运输问题,而城市道路不仅是车流的载体,也是人流的载体。人流的主要特征为方向无序、分散。公路改城市道路时,道路周围区域城市化进程加快,将聚集较多的人流,应合理解决好人流行走、横穿道路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增或改造人行系统采用以下设计方法:(1)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综合考虑“必要、适用、经济、景观”的设置要求,规划改造、新建人行过街设施,做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使用便捷、舒适安全。(2)公路改城市道路应增设行人步行服务设施,改善人行条件,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改善城市道路环境和面貌。注意无障碍设施各方面需符合人性化建设的理念,注重无障碍设施及标志的系统性、整体性和规范性,大力提升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参与社会活动和生活的物质环境。(3)改造处于城市区的人行天桥,以适合行人的通行需要。对于道路两侧人口稀少但保留的天桥,需对其外包形式及装饰进行改造。对原有人行涵洞内部及洞口装饰进行改造,增加通道内墙、通道顶及通道地面装饰,增加通道内的照明设施,保证行人通行的安全。(4)根据道路两侧用地性质、发展趋势、人行交通流量流向,确定人行过街设施的选址及断面通行能力。切实照顾行人的交通需求,尊重大多数行人的心理与行为选择,构筑一个便捷、舒适、安全的过街步行环境。(5)在人行天桥及地下通道两侧醒目位置增设行人导向标志。
2.4附属设施
公路附属设施主要有交通标志、标线、标牌和车行护栏等。城市道路附属设施主要有交通标志、标线、标牌、交通信号设施、人行护栏、车行护栏、公交站牌和站亭设施等。在公路改城市道路的设计中,需考虑以下3方面问题:(1)改善安全防护设施,保证行车和行人安全。公路改城市道路后,交通安全设施不仅要保证行车安全,同时也要保证行人安全。改造为城市主干道、快速道路后,未修建人车分离的护栏时,宜设置人性化的人行道护栏;对达不到标准要求高度的防撞护栏或人行道护栏需进行加长处理。(2)改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和标牌,保证各种交通工程设施位置适当、准确、完整、醒目、美观。(3)公路改城市道路后,在保证交通畅通、行车安全的前提下,需考虑居民出行方便,适当增设停车站以及相关的站亭和站牌。
2.5城市道路照明
公路因方向明确,且主要为满足车辆交通,一般均不考虑道路本身的照明问题。改为城市道路后,不仅车流向的复杂性增大,且作为行人的载体,需满足车辆及行人夜间在道路上顺畅、安全运行的目的,因此必须考虑道路照明。公路改城市道路后,新增照明设施需在满足照明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与城市建设风貌、人文和自然景观相协调,并满足生态和环保要求,使照明系统与城市环境和谐。
2.6绿化景观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市道路的快速建设,道路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运用绿化手段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营造大片的城市绿地,不但可降低机动车造成的空气污染和噪声,吸收灰尘,同时还可为从源头上解决城市“热岛效应”起到巨大作用。因此,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尤为重要。在绿化景观改造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1)对于未进行绿化的道路需进行景观设计,对层次感不强的道路绿化景观予以改造,以美化道路行车环境,营造园林城市景观,提高道路的整体景观效果。(2)选择乔木和整形灌木搭配形式,使中央绿化隔离带简洁、美观、大方,使之形成流畅的视觉效果,改善道路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3)优先选用一些能够体现城市绿化风貌的树种,更好地发挥道路绿化的美化作用。
3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不断突破原有城市规划用地面积,面临大量公路改城市道路的建设问题。本文研究分析了公路与城市道路的技术标准差异、功能差异及其相关性,提出了公路改城市道路的设计方法及一般性原则,希望能对公路改城市道路的设计,提高公路改城市道路的技术水平和建设效率,降低公路改城市道路的建设成本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谢周湖,骆定鑫.城市道路规划设计面临的困境与改进方法探讨.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3.202.
[2]李智.试论城市道路的设计思路与方法.江西建材,2015.01.185.
[3]史桂芳.城市道路改造交通设计方法研究2015:1
论文作者:郑晶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城市道路论文; 公路论文; 道路论文; 城市论文; 设施论文; 行人论文; 人行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