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能长多高?

珠穆朗玛峰能长多高?

一、珠穆朗玛峰还能长多高?(论文文献综述)

沈芬娟[1](2021)在《STEAM教育理念下第二学段“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培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综合素养,数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脚步也从未停歇。2001年,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指出将“实践与综合应用”纳入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中,自此数学课程愈加注重实践和综合应用。201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实践与综合应用”独立成一个新的板块,即“综合与实践”。它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共同构成了数学课程内容。然而从教学现状看,“综合与实践”教学没有得到一线教师应有的重视。“综合与实践”没有标准化的、可供教师使用的教学参考资源,教学实施模式也不固定,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STEAM教育提倡跨学科学习,其在教育理念上与“综合与实践”保持一致,都注重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STEAM教育理念融入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思维、多角度去观察、思考、探究、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养。该文设置了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STEAM教育理念下的教案设计如何?(2)教案的教学实施效果如何?(3)教学反思后的教案设计如何?从第二学段“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人教版)中选取“1亿有多大”和“确定起跑线”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采用案例研究法、文本分析法、观察法、录像带分析法和访谈法。首先,在STEAM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具体的教案设计;其次,根据教案内容进行教学实施,通过课堂观察表和录像带分析教学实施效果;最后,结合访谈、课堂观察、课堂录像的结果进行教学反思,对教案设计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与完善。通过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1)STEAM教育理念下的“综合与实践”教案设计是成功的;(2)“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是实现STEAM素养目标的根本途径;(3)STEAM教育理念下的“综合与实践”教学存在优势。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多开发STEA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案设计;(2)在学校进行STEAM教育的普及与推广。

综合新华网、中新社华舆客户端[2](2021)在《珠峰测量 为什么重要》文中研究说明了解和测量珠峰,是我们认识和探索地球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勇气、智慧和好奇心的明证。珠峰有多高?你可能会脱口而出:8844!或者8848!但这两个我国测量得到的数据,一直都没有得到全世界的广泛承认。你可能会疑惑,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珠峰高度不是8848米吗?确实是这个数字没错。但是这个数据是1954年印度测量得到的,包括峰顶积雪厚度,是8847.6米。为了方便统计,四舍五入,就成了8848米。

李朕,张倩[3](2021)在《“1亿有多大”教学实录与评析》文中研究表明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3页。教学目标:1.经历猜想、试验、推理和对比的过程,感受1亿有多大,发展数感。2.在探究活动中体会、领悟"由小推算到大"的探究方法。3.在数学活动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本刊综合[4](2020)在《给珠峰量“身高”》文中认为2020年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这是继1975年、2005年两次公布珠峰高程之后,我国开启的新一轮珠峰高程测量行动。通俗地讲,珠峰高程就是珠峰高度。珠峰有多高?很多同学都清楚地记得课本上写的数据——"8844.43米",其实这是2005年的测量数据。为什么要再次测量珠峰高度呢?

乔天翼,黎友成,DENNYIMAGE,赣州七爷,Mario Simoes,Goran Hoglund,Manish Kumar,Ole Magnus Berntsen[5](2020)在《重返世界之巅 中国为何要再次测量珠峰?》文中指出珠穆朗玛峰有多高?8844.43米,这是现在刻在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上的数据,也是2005年中国测量队历经千辛万苦测出的岩体高度……时隔15年后,我国测量队不惧艰险,再次勇登"地球之巅"进行测量,备受世界关注。那么,这次测量的背后意味着什么呢?

张志英[6](2020)在《亲历过程,积累活动经验——“一亿有多大”教学实录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6~4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中,借助具体事物并联系现实生活中一亿的数量,进一步感受大数目的实际大小,发展数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准备:100粒大米、电子秤、10枚1元硬币、直尺、卷尺、100张A4纸,滴水实验录像,计算器。教学过程:

杨琳[7](2020)在《汉语话题链结构在《国家地理》翻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话题链是汉语中的一种语篇衔接手段,然而关于话题链在翻译中应用的早期研究大多停留在句子层面。本报告基于《国家地理》官方网站文章的翻译任务,从语篇层面探索了话题链结构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旨在提供一种使用话题链作为语篇组织手段的英译汉翻译策略。本翻译任务的原文本中,存在大量在段或长句之内相互联系的名词短语。在语篇衔接方面,这种名词短语间联系关系与汉语话题链结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根据彭宣维(2005)对名词短语联系关系的定义,本报告将单个翻译单位中可能出现的名词短语联系关系归纳为五种模式:单一重复名词短语联系关系、单一相关名词短语联系关系、多重重复名词短语联系关系、多重相关名词短语联系关系以及重复-相关名词短语联系关系。针对每种模式,本文给出了将名词短语联系关系转化为对应话题链结构的翻译策略:单一重复名词短语联系关系以及具有单一所指对象的多重重复名词短语联系关系可译为同指零形式话题链;多数单一相关名词短语联系关系、具有单一所指对象的多重相关名词短语联系关系以及具有单一所指对象的重复-相关名词短语联系关系可译为非完全同指零形式话题链或双名词型话题链;多数具有多个所指对象的名词短语联系关系可译为多重话题链结构。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使用基于话题链的翻译策略,可使译文更符合汉语叙述性文本的表达习惯,提高了译文的连贯性和通顺程度,从而提升翻译的质量。

牛琦[8](2020)在《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教学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S小学中段为例》文中提出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是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基本策略和基本工具。虽然小学数学知识比较简单,但却蕴含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新课程改革中,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提升到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教学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水平、认识数学价值,促进发展数学和运用数学的重要保证。基于此,以S小学三、四年级为研究对象,通过与一线教师探讨交流,并结合教学案例分析,寻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现状问题提出一定的教学建议。本研究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并对国内外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对论文中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法三个基本概念做界定,确定使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课例分析法进行研究。第二部分是对教材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分析。以基本思想的分类为依据,对三四年级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分析,深挖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具体体现。第三部分是从访谈和课例分析两个方面分析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问题。访谈的内容主要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备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数学思想方法相结合的认识三个方面对教师的访谈内容进行分析。从访谈中发现:教师能够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备课中会对教学内容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分析,在原理课和练习课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比较容易,在概念课中比较难。从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通过课堂观察和课例分析发现:导入时缺少孕伏;探究新知时缺乏深入感知;巩固练习时忽视提炼;课堂小结阶段缺少总结反思。第四部分是针对教师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教师访谈内容,从五个方面提出建议:备课时把握教材,领悟思想,教学目标适度而行;导入时创设连贯的问题情境,营造问题探究的氛围;探究新知时循序渐进,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练习中有意识的让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课堂小结中增加反思,回味数学思想方法。

黄松林[9](2019)在《那个有玲珑诗心的女孩》文中研究表明"叮咚"一声,手机里传来QQ信息的铃声。打开一看,原来是敏敏。她用妈妈的QQ号给我发了一首诗,并问我:"老师,这首诗好吗?"读着她的诗,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刚认识她的那天。她叫敏敏,是我们学校四年级的学生。我们的相识源于一场雨。那天,放晚学的时候下起了大雨,刚好是我值日,我便组织有雨具的学生离校,让没有雨

陈启文[10](2019)在《西藏之路——林拉高等级公路拉萨段追踪》文中指出通往世界屋脊的路这条路我来回走过两次,第一次从林芝到拉萨,这一次从拉萨到林芝,其间隔着七八年岁月,说是一条路,其实已不是同一条路。每一条路看似简单,其实很不简单,一旦深入就会感觉到其间的山高水深。如今进出西藏的每一条路,都可追踪到1950年那划时代的一年。随着人民解放军挺

二、珠穆朗玛峰还能长多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珠穆朗玛峰还能长多高?(论文提纲范文)

(1)STEAM教育理念下第二学段“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问题
    (四)主要术语界定
    (五)创新点
二、理论背景及文献综述
    (一)理论背景
        1.概念
        2.STEAM教育理论
        3.“综合与实践”理论
        4.教学设计模型
    (二)文献综述
        1.STEAM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2.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
        3.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
    (三)小结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四)研究思路及框架
四、结果与分析
    (一)教案设计
        1.“1 亿有多大”
        2.“确定起跑线”
    (二)教学实施效果
        1.“1 亿有多大”
        2.“确定起跑线”
    (三)教学反思
        1.“1 亿有多大”
        2.“确定起跑线”
    (四)小结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1 亿有多大”教案设计(第一版)
附录B “1 亿有多大”教案设计(第二版)
附录C “确定起跑线”教案设计(第一版)
附录D “确定起跑线”教案设计(第二版)
附录E “1 亿有多大”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F “确定起跑线”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G “1 亿有多大”课堂观察记录
附录H “确定起跑线”课堂观察记录
附录I “1 亿有多大”课堂实录
附录J “确定起跑线”课堂实录
附录K “1 亿有多大”学生访谈具体内容
附录L “确定起跑线”学生访谈具体内容
附录M “确定起跑线”学生作品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珠峰测量 为什么重要(论文提纲范文)

300年前中国人首次测绘珠穆朗玛峰
1975年中国人首次将觇标带上珠峰峰顶
为世界地球科学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为什么一定要人去登顶测量

(3)“1亿有多大”教学实录与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入新知
    1. 快问快答,做好铺垫。
    2. 学生尝试描述1亿。
二、确定素材
三、讨论方案
    1. 小组合作,确定主题。
    2. 汇报想法,提出猜想。
四、合作探究
    1. 小组合作,讨论方法。
    2. 提供物品,动手操作。
五、汇报结果
    3. 点1亿个点要多长时间。
    4. 通过对比,总结方法。
六、拓展延伸
    1. 注重实践过程的引导。
    2. 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
    3. 抓住品德教育的契机。
    4. 进行认数范围的拓展。

(4)给珠峰量“身高”(论文提纲范文)

珠穆朗玛峰档案
为何要再测珠峰高度
怎样给珠峰量“身高”
    从“零点”开始接力赛
    峰顶“会战
    算出来的“身高”
    延伸阅读:
向珠峰出发
我们在珠峰留下的足迹

(5)重返世界之巅 中国为何要再次测量珠峰?(论文提纲范文)

测珠峰的“前世今生”数据背后的人与自然
延续人工测量再测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身高”的国际意义历史节点上的一笔

(6)亲历过程,积累活动经验——“一亿有多大”教学实录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联想提问,明确研究主题
二、引导思考,初步感悟方法
三、分组探究,体会1亿的大小
四、回顾反思,引领课后研究

(7)汉语话题链结构在《国家地理》翻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1.3 Research Purpose
    1.4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Chapter Two Task Description
    2.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2.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Text
    2.3 Requirement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Chapter Three Progress Description
    3.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3.2 Translation Process
    3.3 Post-Translation
Chapter Four Literature Review
    4.1 The Definition of Topic Chain
    4.2 The Structure of Topic Chain
        4.2.1 Internal structure of topic chain
        4.2.2 External structure of topic chain
    4.3 Textual Function of Topic Chain Structure
    4.4 The Application of Topic Chain in Translation
        4.4.1 Topic chain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4.4.2 Topic chain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Chapter Five Theoretical Framework
    5.1 NP Connection
        5.1.1 Repetitive NP connection
        5.1.2 Relevant NP connection
    5.2 Patterns of NP Connection Appearing within Translation Unit
        5.2.1 Single repetitive NP connection
        5.2.2 Single relevant NP connection
        5.2.3 Multi-repetitive NP connection
        5.2.4 Multi-relevant NP connection
        5.2.5 Repetitive-relevant NP connection
Chapter Six Case Analysis
    6.1 Overall Analysis
    6.2 Single Repetitive NP Connection
        6.2.1 Simple repetitive NP connection
        6.2.2 Complex repetitive NP connection
    6.3 Single Relevant NP Connection
        6.3.1 Direct relevant NP connection
        6.3.2 Indirect relevant NP connection
    6.4 Multi-repetitive NP Connection
        6.4.1 Multi-repetitive NP connection with single referent
        6.4.2 Multi-repetitive NP connection with multiple referents
    6.5 Multi-relevant NP Connection
        6.5.1 Multi-relevant NP connection with single referent
        6.5.2 Multi-relevant NP connection with multiple referents
    6.6 Repetitive-relevant NP Connection
        6.6.1 Repetitive-relevant NP connection with single referent
        6.6.2 Repetitive-relevant NP connection with multiple referents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7.1 Major Findings
    7.2 Implication
    7.3 Limitation
Acknowledgements
References
Appendix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8)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教学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S小学中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数学课程目标的变革
        1.1.2 学生学习的需要
        1.1.3 在教学中存在重“明”轻“暗”的现象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4 概念界定
        1.4.1 数学方法
        1.4.2 数学思想
        1.4.3 数学思想方法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内关于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研究
        1.5.2 国外关于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研究
        1.5.3 研究述评
2 小学中段教材中所蕴含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分析
    2.1 与抽象有关的数学思想
        2.1.1 符号化思想
        2.1.2 分类思想
        2.1.3 集合思想
        2.1.4 变中有不变思想
    2.2 与推理有关的数学思想
        2.2.1 演绎思想
        2.2.2 归纳思想和类比思想
        2.2.3 转化思想
        2.2.4 数形结合思想
        2.2.5 假设思想
    2.3 与模型有关的数学思想
        2.3.1 模型思想
        2.3.2 方程思想
        2.3.3 函数思想
        2.3.4 优化思想
        2.3.5 统计思想
    2.4 小结
3 小学中段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3.1 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认识分析
        3.1.1 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
        3.1.2 课前备数学思想方法的分析
        3.1.3 对教学内容和数学思想方法相结合的认识
    3.2 基于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课例分析
        3.2.1 抽象思想—以《搭配问题》为例
        3.2.2 推理思想—以《一亿有多大》为例
        3.2.3 模型思想—以《速度、时间与路程》为例
    3.3 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存在的问题
        3.3.1 导入时缺少孕伏
        3.3.2 探究新知时缺乏深入感知
        3.3.3 巩固练习时忽视提炼
        3.3.4 课堂小结阶段缺少总结
4 小学中段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建议
    4.1 备课时把握教材,领悟思想,教学目标适度而行
        4.1.1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深化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
        4.1.2 建立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凸显数学思想方法
        4.1.3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进退有度
    4.2 导入时创设连贯的问题情境,营造问题探究氛围
    4.3 探究新知时循序渐进,领悟数学思想方法
        4.3.1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渗透
        4.3.2 利用课堂中的错误资源渗透
        4.3.3 在知识的形成中渗透
    4.4 练习中时有意识的让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
        4.4.1 在解决问题中内化数学思想方法
        4.4.2 整理和复习中梳理数学思想方法
    4.5 课堂小结中增加反思,回味数学思想方法
5 研究结论与反思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珠穆朗玛峰还能长多高?(论文参考文献)

  • [1]STEAM教育理念下第二学段“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研究[D]. 沈芬娟.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2]珠峰测量 为什么重要[J]. 综合新华网、中新社华舆客户端. 科学大观园, 2021(07)
  • [3]“1亿有多大”教学实录与评析[J]. 李朕,张倩. 小学数学教育, 2021(Z1)
  • [4]给珠峰量“身高”[J]. 本刊综合. 发明与创新(小学生), 2020(12)
  • [5]重返世界之巅 中国为何要再次测量珠峰?[J]. 乔天翼,黎友成,DENNYIMAGE,赣州七爷,Mario Simoes,Goran Hoglund,Manish Kumar,Ole Magnus Berntsen. 环球人文地理, 2020(15)
  • [6]亲历过程,积累活动经验——“一亿有多大”教学实录与思考[J]. 张志英. 小学数学教育, 2020(08)
  • [7]汉语话题链结构在《国家地理》翻译中的应用[D]. 杨琳.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2)
  • [8]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教学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S小学中段为例[D]. 牛琦.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9]那个有玲珑诗心的女孩[J]. 黄松林. 广西教育, 2019(44)
  • [10]西藏之路——林拉高等级公路拉萨段追踪[J]. 陈启文. 西藏文学, 2019(02)

标签:;  ;  ;  ;  ;  

珠穆朗玛峰能长多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