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高校非主流文化的变迁与对策_非主流论文

当前我国高校非主流文化的变迁与对策_非主流论文

当前我国高校非主流文化的变迁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非主流论文,当前我国论文,高校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03X(2002)03-0040-06

21世纪,国际形势呈现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态势。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大大增加,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多元化利益格局的产生和变化,外来文化的影响,引起了社会文化深层次的变化。高等学府,作为社会的特殊组成部分,既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科研的任务,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及自身的发展变化,发生着一些内在和表层的变迁。目前在学校文化的研究方面,更多地是侧重于对校园文化的笼统研究,侧重于对校园主流文化的研究。本文从非主流文化的视角,研究高校文化的变迁与对策,从充分发挥非主流文化的积极因素和加强引导其消极因素的角度,思考和探索如何积极营造有利于培养主体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

一、高校精神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

高校文化,广义而言泛指高等学校中所存在的一切文化。根据文化的分类,高校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等。本文所讨论的高校文化主要限于精神文化。高校精神文化,以是否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相吻合为标准,[1](p.373-382)可以分为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

(一)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指社会要求和期待学校及其成员所具有的,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在内的文化。它体现着社会对学校在文化方面的正式要求,通常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下来。不为学校自身的意识所改变,是一种外界的文化,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才能对学校的教育活动产生深层影响。

非主流文化,指学校文化中社会要求和期待之外的文化。主要包括两种成分:一种是,虽然没有社会期待的根据,但也并不与社会期待发生冲突的文化,即狭义的“非主流文化”。另一种则是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相违背的文化,即“反主流文化”。本文所述非主流文化,包括这两种成份。

因为社会所要求和期待的标准与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同一个社会,在不同的时期,对学校文化的期待也不相同,所以在高校文化中主流文化成份与非主流文化成份的区分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非主流文化的一般特征与个性特征

作为高校文化的组成部分,非主流文化具有高校文化的社会性、伴生性和现实性。社会性表现为,非主流文化往往因为社会的体制改革、生产力水平、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深层次的变化。伴生性表现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和外界的冲击,学校成员(主要指学生)的客观需求和主观愿望发生变化,非主流文化会伴生新的内容。现实性表现为,非主流文化伴随外界客观变化产生,进而适应社会某些阶层或群体的要求,与社会现实文化有着广泛的、深层的交融。

非主流文化有别于主流文化的主要个性特征有来源的非组织性、功能的非强制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来源的非组织性表现为,一般情况下,非主流文化不是由学校外部社会预先规定的,也不是来自学校的组织管理机制,而是在学校成员内部自发形成的,是一种“内在的文化”,缺少组织和计划。功能的非强制性表现为,非主流文化对学校部分成员的作用和影响是自发的、内在的,是一种自觉的“功能文化”,不需要强制组织和强制措施。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非主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是不平衡、不稳定的,其发展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不相冲突,并被社会所接受或认可,则有可能转变为主流文化;第二,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相背,则被社会所扼制和局限;第三,既不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相背,也不被社会明确认可,继续自发地发展。

(三)非主流文化的存在与影响

高校文化不可能只是社会期待的翻版,总要或多或少地混杂一些不符合或违背社会期待的成分。因此,高校非主流文化的存在是必然的,是不可避免的。原因有:其一,社会的期待本身与学校成员的期待总会存在一些差异或矛盾。其二,学校成员,尤其是学生不能完全准确把握社会的要求与期待的标准和内容。其三,学校成员的个性因素,学生出于好奇,更容易接受新生或相异的信息,相对于其他层次的教育而言,这一原因在高校显得较为突出。这也是非主流文化容易受社会文化影响的因素之一。其四,非本土文化的渗入和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这是任何一个想发展、想进步的国家和高校都不能避免的因素。

如果说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那么非主流文化好比自然生态环境,在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校成员的言行以及学校的教育活动产生深层的影响。非主流文化的产生是学校成员进行文化选择的结果。因此,在形式上,非主流文化对学校成员的影响和作用是直接的、内在的、自发的;在性质上,非主流文化对学校成员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这主要取决于非主流文化内容的属性和学校成员的选择。

(四)非主流文化,直接面对社会文化变迁的冲击

通过对学校文化中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比较分析,不难看出高校非主流文化是外界社会文化影响和冲击学校文化的主要板块。原因有三:第一,高校文化中的非主流成分与外界社会的接触层面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更为广泛,更为随机。第二,非主流文化的产生带有选择主体较强的主观性,受外界影响而引起变化的可能性较大。第三,高等教育相对于其他层次的教育而言,培养主体有着更大程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信息。因此,高校非主流文化是高校文化变化中最明显、最深刻、最广泛的文化区域。如果说主流文化的变迁,是学校文化变迁的主流性和方向性变迁,带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有一定的可预见性,那么非主流文化的变迁则是多维的、随机的、不可控的,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二、非主流文化的变迁趋向

高校非主流文化具体变化十分复杂、多变和难控,不管是内容、形式,还是其实质变化,都具有不稳定性、不平衡性和不可控性。除了国际间有组织、有意识的影响渗透,一般变化是自发的、随机的,因时、因地、因人、因势而变。本文则从宏观角度分析高校非主流文化变迁的总体趋向。

(一)地位由边缘带趋向重心圈

非主流文化在高校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是次要、不受重视的。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长期处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之下,高等教育相对封闭。即使在改革开放以后,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特殊领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依靠计划经济体制的调控。因此,长期以来,主流文化在高校文化中,占很大比重。非主流文化所占的份额很小,对学校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也十分有限。主流文化的比重过大,非主流文化的比重过小,事实上会造成学校文化生态环境的失衡,并不利于发展,理想的文化生态环境应该是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平衡、协调和互补。随着高校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不断市场化,高校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开放区域越来越广,非主流文化的信息来源越来越多,在学校文化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由学校文化的边缘带逐渐向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重心圈靠拢和转移,成为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学校成员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二)体系由封闭趋向开放

进入信息社会,人与知识、人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信息来源的渠道趋向多方面、分散化、超时空,信息接受体趋向个性化、实用化、自主化。高校非主流文化的信息渠道趋向多元化,信息变化由线性刺激拓展到全方位刺激。高校文化面对的是日益膨胀和快速传播的信息,是自由度和灵活度显著增强的文化空间。这种环境下形成的非主流文化体系只能是开放式的大系统。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开放,我国高校非主流文化的体系正朝着开放型发展。当然,这种开放型是有度、有控制的开放。因为高等教育是一项本土性的战略性事业,过分的、无控制的放开,将会影响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稳定发展。

(三)内容由单元趋向多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之网络的产生和广泛利用,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非主流文化的信息来源和信息渠道发生巨大变化,数量上大幅度增多,所产生和形成的高校非主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目前,高校非主流文化在内容上主要包括创新求异、倾向未来、异国(异域)文化等等,相对于社会主流文化而言,具有较强的先锋性和超前性。

(四)结构由排斥趋向并存

高校文化成分的并存性不仅仅表现为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并存,而且还表现在非主流文化之间的并存。在过去相对封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学校管理者一般只允许主流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并通过行政管理、思想教育等手段,扼制那些与主流文化不相一致的非主流文化的存在。即使是非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由于性质、形式或内容的不同,往往是相互攻击,相互排斥和扼制。在社会整体开放程度大大提高的新背景下,学校管理者往往立足主流文化,以审视的目光和批判的态度正确对待非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在排斥中并存。非主流文化之间也日趋形成多元并存的格局。虽然非主流文化之间本身存在着一些差异和分歧,甚至在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方面是相违背、相抵触的,并且存在着排斥和竞争,但它们的排斥和竞争主要不是为了扼制,而是为了发展。因此,总体而言,目前高校文化的结构是一个多元并存的结构。多元并存的格局对非主流文化的影响既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正面影响就是实现非主流文化自身的优胜劣汰,提升非主流文化的品味,促进非主流文化的良性发展;负面的影响就是增强了非主流文化的不可控性。

(五)载体由实物趋向虚拟

高校文化中的课桌文化、墙面文化、厕所文化、宿舍文化等等,其内容往往以非主流文化为主,而橱窗文化、宣传板牌文化、黑板报文化等等,往往以主流文化内容为主。它们的载体都是客观实物。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互联网、万维网、信息高速公路的兴起,[2](p.53-111)信息载体越来越多地由实物载体变为虚拟性载体。所谓虚拟性,指其存在状态是无形的。高校非主流文化在网络上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杂志、电子报纸、共享软件、流行音乐以及视影拷贝等等进行传播。虚拟性载体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数字化,所有文化信息都可以进行数字化处理,低成本、易传输、高保真、利于再创造;二1是网络化,打破传统时空,把距离和时间缩小成零,“天涯若比邻”;三是高速化,具有极高的传输速度;四是海量化,具有巨大的存储能力和处理能力,为信息洪流提供必要的快速通道。高校非主流文化载体的虚拟化,是造成非主流文化信息来源剧增,信息内容剧变的直接因素。

(六)管理由控制趋向引导

对于高校非主流文化的管理,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控制理念向引导理念转变。原因有:第一,在信息来源复杂、形式多样、内容繁乱、易变难控的新趋势下,非主流文化的可控性很小,只有通过引导,一方面引导非主流文化的主流方向,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引导学校成员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明辨是非,选择有积极意义的非主流文化。第二,人类文明的进步有赖于一个多元社会的存在,有赖于不同文化类型的不断碰撞、交流与融合。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理解、包容各种非主流文化的存在,并予以必要的引导。

三、应对非主流文化变迁的积极策略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应对非主流文化的科学态度

面对非主流文化的变化和影响,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以往站在主流文化的立场上审视和批判非主流文化的视角,站到一个更为中立的正确立场上,以科学的态度和辩证的方法对待非主流文化。

当前,社会文化的结构趋向开放式,内容趋向多元化,功能趋向综合化。区域文化将不可能完全、单一地局限于某一个区域,而是一个以广阔的社会文化为背景,并与之相交融的多元化主体、多样化形式、不同性质影响的亚文化。要从高校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正当需求,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所在。对于高校学生的文化选择,要彻底改变带有强制性的灌输模式,加强思想沟通和正面引导,以内因优化,促进学生提高文化鉴赏力,从而自觉地选择和接受优秀文化。

(二)坚持先进的文化方向,确立科学的指导思想

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非主流文化的变化反映了世界科技、经济迅速发展对社会文化提出的新的要求。从一定程度上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程度决定了高校应对非主流文化变迁的水平。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党在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的一面旗帜。在高校非主流文化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高校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发展先进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和广泛性,坚决防止和抵制腐朽文化和种种错误思想观念对青年学生的侵蚀,努力营造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求的良好文化氛围,使高校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示范区。

(三)弘扬大学精神,加强人文教育,促进高校文化健康发展

1.弘扬大学的基本精神,建设好学生的精神家园。大家的精神,是大学发展中积淀的创造性的精髓与灵魂,吸取了发展历程中优秀的主流文化成果和非主流文化的优秀成份,既承袭了传统,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当前,我国大学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为自由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创新精神。[3]大学的自由精神,主要体现在学术上,包括教学的自由、研究的自由、学习的自由,与非主流文化中一般意义上的自由有着质的区别,这里并不意味着不受规范的制约,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和要求,自由地、随心所欲不逾矩地发展着。大学的民主精神是追求校园民主与社会民主进步的精神,倡导在真理面前、学术面前人人平等,以理智为基石,以法治为基础,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大学的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的大科学精神。倡导人文与科学相融,道德与智慧同尊,促使大学注重知识的尊严、学术的逻辑和道德的教化,注重文化的保存、整理、选择、传递和更新,使高校成为时代文明的创造者,使高校文化成为社会的良知和向导所在。大学的创新精神指向未来,努力创造生机勃勃的未来社会,而不是被动地由社会所左右。大学的基本精神,是大学的精神内涵,是主导高校文化健康发展的中流砥柱,是新时期抵御不健康非主流文化侵占和渗入的内在的有效动力。

2.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1995年,针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提出了高等学校开展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1994年1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视察内蒙古大学时指出:“文化素质教育很重要,应当好好抓,理科的学生要加强学习人文方面的知识,文科的学生要加强学习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4]清华大学的一位主管校长曾提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应该有一流的人文教育。[5]可见,文化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弥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同时也顺应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第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改革,对于增强高校学生对不健康非主流文化的“免疫”功能,有着异乎寻常的作用。第三,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或国家来说,正确的意识形态不仅能够发挥让我们认同现行制度结构的功能,起到维护社会整合与国家稳定的作用,而且还能够作为一种准则帮助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四)创新高校文化工作方法,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文化内容

1.在信息教育网络,增强“先发制人”的主动意识。信息教育网络,是一个开放、竞争的平台,谁抢先抓住时机和阵地,谁就把握教育的主动权。在信息教育的平台上,要树立大教育观念,从“高校——学生”走向“高校——学生——社会”,展开全面的、全方位的、覆盖校园内外的教育活动。具体措施有:首先,要主动抢占网络宣传阵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网上宣传体系,“先发制人”,积极、主动地抵御不健康文化的“侵入”;其次,要主动了解“网”情,高校主管者、高校教师,尤其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和“两课”教师要尽早上网,在“知情”的基础上,才能采取针对性地对策,以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和渗透来反对资本主义思想的灌输和渗透;第三,要加强网上宣传教育的内涵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重点,以“两课”教学内容为主要内容,将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内容尽快上网,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教育宣传。

2.充分发挥正面教育和多方渗透的整体性功能,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对西方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渗透和影响,高校学生是这类非主流文化的波及中心,学校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觉成才的意识和能力,不仅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而且对全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和辐射作用。因为,大学是传播、发展知识和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在社会文化建设中有着十分独特的重要作用。为此,首先,应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看待世界,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对非主流文化的选择。其次,应加强政治教育。面对外来文化带来的不良冲击和影响,面对敌对势力政治、宗教、腐朽思想的渗透,要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教育,进一步增强高校学生的政治敏感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责任感。再次,应加强道德教育。以西方不健康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为主的一些非主流文化是引起我国社会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的主要因素之一。学校要以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为纲,结合所学专业和就业趋向,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与此同时,还应加强法制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促使大学生更加正确、更加谨慎地选择高校主流文化以外的文化影响,有效控制非主流文化对高校学生的不良影响。

3.坚持教育引导与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原则。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界有人意识到“在我们这个多元化社会里,尽管这种较为古老的直接的灌输方法是无效的,然而,任何道德上放任的企图也没有取得更好的结果”,“道德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要寻找一条中间路线,它既不强迫年轻人接受一套道德规则,也不给他们这样一种印象,即作为决定完全是一件个人主张或想入非非的事情”,[6]这条“中间路线”应该是管理引导与自主选择相结合的一条路。对于高校非主流文化的变迁,也应当走这条中间路线。

对非主流文化的管理引导原则,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正确的文化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明辨是非、善恶,缺点是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容易走向强制性教育。选择自主化原则,优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注重个人需求的满足,有利于个性发展,缺点是忽视学校、教师在学生文化选择中的主导作用,容易使学生陷入文化迷惘。这两种原则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坚持管理引导与自主选择的有机结合,是更高起点上的正确回归,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分析、判断文化的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坚持管理引导与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原则,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正确把握当前社会主义教育期待与当代大学生主观发展需求之间的差异,寻找最佳的结合点和切入口;第二,要以自主选择为主体,以管理引导为手段,注重内化,避免空洞无味的说教;第三,始终以培养提高学校成员的文化判断能力和文化修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事求是,扎实有效地进行管理引导。

(五)积极、充分地挖掘和利用非主流文化中的育人因素

高校文化工作者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思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挖掘和利用非主流文化的育人因素。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充分利用非主流文化中直接的教育意义。有的非主流文化本身就具有直接的教育意义,有的非主流文化中的一些内容具有教育意义,对于非主流文化中直接明了的育人因素,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十分注重并充分利用。

第二,积极挖掘非主流文化中隐含的教育意义。有一些非主流文化或非主流文化中的有些内容表面上给学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直接印象是没有积极的教育意义,需要人们去发现和挖掘。对此,各个高校在实际工作中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所长。

第三,换位思维,精心“改装”,变不利为有利。有些非主流文化内容的直接影响是明显的负面影响,但经过换位思考,变消极为积极,可以产生积极影响和正面教育的意义,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更为深刻。例如,“逃学”现象是学校和教师十分讨厌的现象,与之相关的文化属于不具备积极意义的非主流文化。但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设立一年一度的“逃学日”,却是学生们大显身手的好机会。毕业班的学生想尽办法封锁自己的宿舍,只留下蛛丝马迹,暗示怎样开门,然后集体逃学。留下来的低年级学生用一天的时间寻求进入毕业班宿舍,分享战利品的方法。这样的非主流文化已经成为目前加州理工学院校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在充分享受到自由带来的无与伦比的乐趣的同时,敢于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这种精神的不断生成,不断扩大,又反过来刺激学生无穷的想象力,使学生从中获得启发,甚至是创造的灵感。

第四,对于非主流文化的不良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及时、主动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其危害性,提高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地选择文化内容,自觉地健康成长。

高校非主流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元化文化并存、突出竞争意识和个性发展的大文化背景下,当前我国高校非主流文化在内涵、形式、作用与地位方面发生着宽范畴、深层次的变化,正朝着多元、多变的方向变迁,直接影响着21世纪高等教育的环境,影响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加强高校非主流文化的研究,重新定位非主流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探索有效的对策,对21世纪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我国高层次人才个性品质、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优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发展。

标签:;  ;  

当前我国高校非主流文化的变迁与对策_非主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