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 山东 枣庄 2771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女性患者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并发霉菌性阴道炎患者87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氟康唑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改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女性患者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霉茵性阴道炎
Treatment of diabeticpatients withfungal vaginitisfemaleinvestigatethe efficacy ofTCM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CM treatment of diabetic women with vaginitis fungal effect. Method:87 patients with fungal vaginitis diabetes mellitus wereselected, and they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ith fluconazole capsules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CM treatment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 Total effectiv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disappeared or improved significantly earlier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CM treatment of diabetic efficacy of fungal vaginitis female patients issignificant.
[Key words] TCM treatment; diabetes; fungal vaginitis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比例逐年升高。对于糖尿病女性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良,患者阴道内糖原增加,进而使阴道酸性增高,念珠菌便会在阴道内生长繁殖而诱发炎症,导致霉菌性阴道炎[1]。霉菌性阴道炎是目前常见的临床妇科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工作及生活。糖尿病并发的霉菌性阴道炎较为顽固,难以全面根治。本院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同时,采用中药辨证治疗和西医治疗结合,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 年8 月至2015 年7 月我院收治的Ⅱ型糖尿病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87 例,年龄44-73 岁,平均(53.6±2.7)岁;糖尿病病程(9.4±3.8)年,阴道炎病程(3.1±0.6)年。纳入标准:均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 7 版《妇产科学》霉菌性阴道炎诊断标准[2],均有白带增多、外阴及阴道灼热感,外阴有图样红斑,阴道黏膜高度红肿等,行阴道分泌涂片检查均呈霉菌阳性;无其他感染性疾病。排除标准:排除妊娠、哺乳期妇女;排除并细菌、滴虫感染者;排除治疗中断及恶性妇科疾病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4 例)和对照对(43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Ⅱ型糖尿病常规内科药物控制血糖,并用4%浓度的小苏打溶液坐浴。
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口服氟康唑胶囊治疗,150mg/次,1 次/3d,共4 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治疗,以下方剂每日1 剂,分2 次服,7d 为1 个疗程,月经干净开始服药,每月1 个疗程,用药3 个月经周期,在月经之前复查。
脾虚湿热: 证见阴部奇痒,灼热难忍,白带量多,颜色偏黄,或黄白、黄赤相兼,多有臭味;心烦少寐,口苦且干,胸闷不适;舌红或边红,舌苔黄色,脉弦数。药用自拟健脾除湿汤:党参、白术各15g,土茯苓、黄芪、苦参各30g,薏苡仁、地肤子各20g,黄柏、知母、怀牛膝、陈皮各12g,甘草3g。
肝胆湿热:证见阴部瘙痒且灼热,白带粘稠如豆腐渣状,有臭味;身体发热,脸红,心烦易怒,口苦且干,胸闷;便秘,小便量少且呈红色;舌苔呈黄色或红苔薄黄,脉弦数。药用自拟泻肝除湿汤:龙胆草、山栀子、苦参、黄柏、苍术、百部、刺蒺藜、乌贼骨各10g, 车前子、薏苡仁各20g,蒲公英、地肤子、蛇床子、白花蛇舌草各15g,甘草3g。
阴虚内热: 证见阴部干涩、瘙痒灼热,白带量不多,颜色赤白相兼;头晕目眩,心烦,时有热汗出,口干不思饮,腰酸痛,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且无力。药用自拟养阴利湿汤:熟地、生地、山药、苦参、蛇床子各,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地榆各12g,土茯苓30g,黄柏、泽泻、车前子各10g。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期间白带减少、阴道疼痛消失、外阴瘙痒和阴道充血消失的时间;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3]痊愈:临床症状彻底消失,阴道壁呈淡粉色或苍白色,月经干净后3-7d 阴道分泌物连续检测3 次镜检均未发现菌丝;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及体征明显改善,月经干净后3-7d 阴道分泌物连续检测3 次镜检仅偶见菌丝;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阴道壁仍存在炎性反应,月经干净后3-7d阴道分泌物连续检测3 次镜检均见菌丝。停药1 个月内复发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Excel 2007 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 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秩和检验。P<0.05 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痊愈29 例,有效13 例,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痊愈15 例,有效19 例,总有效率79.07%,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重要临床特征的常见性内分泌代谢疾病[4],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和高血糖易使阴道内糖原增加,同时使阴道内酸度增大,阴道的免疫能力降低,念珠菌更容易繁殖,从而导致霉菌性阴道炎的病发[5]。糖尿病女性患者为霉菌性阴道炎的主要发病群体[6],此病病情迁延不愈,且极易复发,患病后外阴奇痒,使患者痛苦难言,给其工作和生活均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对于霉菌性阴道炎治疗方面,目前已有多种栓剂、片剂或口服药物,主要以口服抗生素配合栓剂治疗为主。但是上述治疗方式用药时间长,不良反应重,疗效不理想[7]。而且,口服抗真菌药物会对患者的肝肾功能造成不良影响[8],还可能使患者的糖尿病病情进一步加重。
表2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x s),d]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霉菌性阴道炎属于中医中的“阴痒证”,是由于肝、肾、脾功能失调,使阴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在湿、热、毒、虫邪等侵扰阴部时导致了此病的发生。在中医里,“阴痒证”的临床症状主要分为脾虚湿热、肝胆湿热和阴虚内热3 种症状。因此,中医治疗该病需要辩证治疗。
在本次研究中,对于“阴痒证”的“脾虚湿热”患者,采用自拟健脾除湿汤,旨在清热利湿,杀虫止痒;对于“肝胆湿热”患者,采用自拟泻肝除湿汤,旨在清泄肝胆湿热;对于“阴虚内热”患者,采用自拟养阴利湿汤,旨在滋肾降火、调补肝肾。用药3 个月后,观察组痊愈29 例,有效13 例,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痊愈15 例,有效19 例,总有效率79.0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西医结合中医辨证治疗优于目前西医的常规治疗。另外,在研究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白带减少、阴道疼痛消失、外阴瘙痒和阴道充血消失的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西医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更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女性患者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且利于促进患者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劲然,李威,杜珍武,等.糖尿病患者合并阴道炎189例病原体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498-499.
[2]乐杰. 妇产科学[M].第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6-108.
[3]刘芳.中药熏蒸疗法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1,7(11):61-62.
[4]曲玉梅,刘柏岩,董福华,等.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6):757-758.
[5]袁洪军.中医诊治糖尿病念珠茵性阴道炎相关问题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5(5a):238-239.
[6] 冉世容. 阴道炎常见类型分析[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7):280-281.
[7] 唐玲. 霉菌性阴道炎的多发性因素分析[J]. 大家健康,2014,8(10):219-220.
[8]张洁.对霉菌性阴道炎伴糖尿病病人的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观察[J].今日健康,2014,13(5):90-92.
论文作者:李霞 姜彩红
论文发表刊物:《卫生部公告》2015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阴道炎论文; 患者论文; 霉菌性论文; 阴道论文; 糖尿病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卫生部公告》2015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