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培养中的误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误区论文,兴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误区一:打击积极性
有位妈妈说起这样一件事:儿子4岁,从来没有写过字。有一天,他突然说:“妈妈,我想画字(他将写字说成是画字,因为他写自己的名字就像是画出来的)。”妈妈就说:“那你画吧,我给你纸和笔。”正画得高兴时,爸爸回来了,看到儿子在写字,正想夸奖,可跑到儿子跟前一看,满纸的“烂爬爬”字,就恼火了:“怎么写得这么难看,来,爸爸教你!”听了爸爸的话,孩子没了“画字”的兴致,但爸爸却自作主张地硬拉着要教孩子写名字。结果爸爸并没有教会孩子写字,反而在以后的一个多月里,不管妈妈怎么说,孩子再也不愿“画字”了。
分析:这位家长按照成人的标准对孩子进行评价,却没有看到隐含在“烂爬爬”背后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对于运用纸笔的兴趣。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认识字和书写字有一个发展过程,一开始孩子仅仅把汉字当成一个图案来认识。所以小朋友会把写字当成画字,就像画画一样。在画的过程中,他们慢慢了解了汉字的构成及与其他文字的区别,增强了对汉字的敏感性并逐渐学会区分汉字。进而慢慢了解到写字需要一些方法和技能,逐渐进入成人所讲的写字阶段,达到成人所要求的:端正、整洁、标准的状态。
这位爸爸不了解孩子的书写有这样一个发展过程,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给予孩子评价,打压了孩子写字的兴趣。孩子不愿意再写字,实际上是对家长的一种无意识反抗。换句话说,如果父母总是从表面进行评价,将会导致孩子失去干某件事情的兴趣。
误区二:敷衍孩子的问题
2岁以后,孩子会问爸爸妈妈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看见树叶不动了,就会问:“树叶宝宝是不是睡着了?”看见蓝蓝的天空就问:“妈妈,我能不能把最大的蓝色搬回家呀?”听到下水道的水声就问:“妈妈,这是什么声音呀?”这些问题千奇百怪,有的是家长能够回答的,有些是家长一下子回答不了的,尤其是在家长比较繁忙而孩子又在旁边不停提问的时候,家长常常会用“不知道,不要问了!”或者“你长大以后就知道了。”这类话语来打发孩子的问题。
分析:提问说明孩子在思考,在探索周围事物的关系。面对孩子的问题,如果家长敷衍了事或粗暴地打断,就会阻碍孩子进一步探索事物的兴趣,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好奇心,失去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家长应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解释,遇到自己不知道的,也应该和孩子一起查找答案,可以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对周围环境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和孩子共同查找答案不仅教会了孩子如何学习,而且保持了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会为孩子树立一个积极学习的榜样。
误区三:重结果不重过程
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和大家分享,即学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很多家长常常关注孩子学习的结果,如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忽略了学习过程的意义。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与家长把学习重点放在过程还是结果上有很大的关系。学习不在于孩子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能不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有一个5岁的孩子经常问妈妈:天空的外面是什么样子的?月亮上面有没有人?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妈妈带他到少儿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了整整一年的“天文之旅”。那一年,孩子脑子里想的、嘴里说的、笔下画的几乎都是星球。妈妈也顺着孩子的兴趣,为他提供各种与天文有关的信息,家里的墙壁上是星球挂图,地上摆着星球拼图,买的书和电脑软件也都和天文有关,妈妈还特意带孩子参观了天文台,和孩子一起看流星雨。孩子非常高兴,经常会把自己获得的信息告诉班上的小朋友。
分析:由于抱着“学习是一个过程”的观念,妈妈并不是特别关注孩子是否记住或学到多少天文知识,而是让孩子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过程,体验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这种顺着孩子兴趣引导他学习的过程,留给孩子美好的印象,使他对未知领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有了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孩子还会不爱学习吗?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没有获得知识吗?当然不是。更重要的是,他懂得了遇到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当孩子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对他来讲就不是问题了。而且,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的能力不断增长,学习的兴趣不断增强。所以,我们要珍视孩子体验学习的过程。
误区四:盲目攀比
幼儿园半日活动的时候,老师递给晶晶妈妈两幅画,一幅色彩鲜艳,画面简洁清晰:一只金黄色的小松鼠在两棵大树之间,绿油油的树冠挡住了太阳的光芒,所有的东西都用黑色的水笔勾画轮廓,颜色涂染得很均匀;而另一幅则色彩灰暗,画面复杂混乱,右边是一只较大的松鼠,松鼠是咖啡色的,左边是一棵大树,也是咖啡色的,像人一样站立着。树干和树冠的轮廓里横七竖八地画了一些线条,算是涂了颜色。妈妈一看就知道哪一幅是晶晶画的。妈妈把晶晶叫过来,严厉地指责:“晶晶,你过来,你看看人家画的多干净、多漂亮!你看看你自己画的,脏兮兮乱糟糟的,颜色也不好好涂,还画那么多东西。跟你讲过多少遍了,怎么还是不改……”听了妈妈的责备,晶晶在简洁清晰和认真涂色方面有了进步,似乎在向妈妈的要求靠近,画面也更加整齐、干净、漂亮,妈妈有了些许安慰。但是有一天,妈妈看到晶晶对着一张空白画纸发呆,一脸沮丧。妈妈就过去问她怎么啦?出乎意料,晶晶突然大哭起来:“就怪你,老是让我画简洁,画干净,不要画那么多东西,现在我什么也画不出来了!”
分析:为什么会这样?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晶晶丧失了想象力,变得不会画画了?其实,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他需要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而父母和老师的评价对孩子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当双方的认识发生冲突时,孩子趋向于按照成人的标准来行动,从而压抑了自己的想法。
家长在评价这两幅画的时候,是当着别的小朋友的面来讲的,又是在一个比较的基础上所作的评价,这样做对孩子的自尊心是一个很大的伤害。让孩子觉得我就是不行,我的能力比别人差,降低了孩子的信心,结果就是孩子面对画纸发呆,不知如何画起。
误区五:过多赞扬
很多家长都知道要赏识教育,所以总喜欢表扬孩子。但家长不知道,如果表扬用得过于频繁,也会降低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壮壮4岁,妈妈想让他学习收拾玩具,在壮壮第一次收拾玩具的时候,妈妈就表扬他:壮壮真能干,都会收拾玩具了。壮壮很高兴。接下来妈妈每次都表扬壮壮。但渐渐地,妈妈发现壮壮收拾玩具的“热度”没了。为什么呢?
分析:因为妈妈表扬壮壮的次数太多了,表扬变得司空见惯、唾手可得,使得孩子对表扬无动于衷。从而失去了为获得某种表扬和肯定去完成任务的兴趣。
那妈妈应该怎么做呢?在孩子第一次收拾玩具的时候是可以表扬孩子,在孩子习惯了收拾玩具的时候妈妈就需要提高要求。如可以跟孩子说:“壮壮,妈妈想让你知道怎么分类收拾玩具。”当孩子完成了分类收拾玩具的时候,妈妈再表扬。家长需要控制表扬的频率,只在孩子主动收拾或按要求收拾得比较好时才表扬或奖励他,或利用有客来访当着别人的面巧妙地夸奖他,使他始终保持荣誉心和自豪感。这样,整理玩具渐渐成了孩子的自觉行动,表扬成为刺激孩子持续学习的动力。
误区六:直接给孩子答案
倩倩喜欢画画,并喜欢在画上标日期,每次画完她都问妈妈:“今天是几号啊?”刚开始的时候,妈妈都是直接告诉她的。后来,妈妈想,要让倩倩学会自己去思考。所以当倩倩再问今天是几号的时候,妈妈就说:“倩倩,妈妈告诉你昨天是8号,那你想想今天是几号啊?”或者跟倩倩说:“明天是10号,你想今天是几号?”再难一点,妈妈会跟倩倩说大前天是几号或者大后天是几号,让她想今天是几号?在妈妈的引导下,倩倩有了思考空间,不仅学会了推算数字,而且建立了时间观念。
分析:心理学研究表明:无论是孩子自己更正答案还是自己获得答案,家长都不需要采用直接告知的方式,那样会降低孩子学习的兴趣。孩子犯错时,父母的直觉反应就是去纠正它,当孩子提出问题时,父母又马上提供答案,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因此,家长应留给孩子思考的空间。直接给予孩子答案,将使孩子变成被动学习者。碰到难题只会将两手一摊求助大人。倩倩妈妈的做法是正确的。
误区七:不断干扰孩子做事
由于关心,大人不分时间场合经常会打断孩子们正在做的事,这也是影响孩子兴趣稳定性的一个原因。比如丁丁正在画画,妈妈会不时地问他“宝贝,要不要喝点水?”一会儿,妈妈又走过去说“宝宝吃个苹果吧”。过了一会儿,爸爸又打开一罐饮料,问儿子是否来点冰镇果汁。由于不断被打断,后来丁丁就干脆不画了。
分析:孩子的活动也是有连续性的,经常受到干扰和打断,他们就很难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总是处于一个被干扰的环境中,孩子的注意力就很难长久维持。家长一定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成了阻挠孩子兴趣发展的障碍。孩子做事时,给他一个沉下心来全心全意做事的环境,这样才能培养孩子做事的专注力和持久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