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主要是依靠工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大力发展工业,必定会大量增加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对于保护资源环境,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带动整个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循环型社会的形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规划设计;理念
一、引言
生态工业园区(Eco-lndustrial ParkEIP)是一种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把不同的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以寻求物质闭合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为目标的企业地域分布形式。生态工业园区概念的提出,既是对工业活动反思的逻辑结论,也是工业发展与环境理论演变到当代的产物。
工业区建设源于20世纪初英国,起初工业区对生态的关注仅仅停留在“治理污染”、“末端处理”等方式上,在治理污染费用分担体制尚不明晰的时期,这些方式与放任自流相差无几,与之相应的是工业区的空间布局对生态涵义的理解也是欠缺的。随着生态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工业区也随之出现了生态化建设趋向,以工业生态园区(Eco-lndustrialParks)的出现为代表。其概念的提出是在1992~1 993年间由Indigo发展小组首次正式提出,是“一个由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组成的群落,它通过多方面的合作来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双重优化及协调发展,最终使该企业群落寻求一种群体效益”。
二、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态特征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工业园区开始成为世界工业园区发展领域的主要建设模式。纵观目前的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可以发现,当前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主要追求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和工业共生合作,强调资源的循环使用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但对区域,生态承载能力的深入分析普遍不够,尚未将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切实立足于资源持续供给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
(一)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态特征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是一个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的地域综合体。尽管传统的自然生态系统理论已经阐释了其结构、功能及优化调控机理,但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系统作为一种新型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具有一般人工生态系统所没有的特点、结构和功能。
(1)工业活动占绝对优势。人类活动对最初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远远超过一般人工生态系统中的人类活动,甚至是完全的人工生态系统取代了先前的自然生态系统。工业生产成了这一新的生态系统的主要承载对象。在这类生态系统中,工业活动占绝对的优势,其他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经济活动大大减弱,某些活动甚至完全绝迹。
(2)人才和技术的作用异常强大。在生态工业园区发展过程中,工业生产的优势性决定了技术与人才对其有利的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和人才在该类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异常强大。因此,知识流和技术流分析及优化对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成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复合生态系统研究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3)园区具有高度的开放性。生态系统耗散结构理论要求系统具有开放性,而由于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导致其高度的开放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以工业活动为主的该类生态系统中,大量的资源能源消耗和人才需求必然导致其与外界频繁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加上某些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的缺失,致使系统必须通过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及信息交换来实现功能替代。
(二)生态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本质
从承载与被承载的关系而言,人是被承载的对象,人类的生存环境是承载的媒体,人与其自然环境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个系统中人通过消耗资源来维持生存,同时又排放出大量的废物。人类要持续生存下去,就必须有持续的资源供给,同时必须有足够的环境容量容纳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而资源是有限的,环境容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在这个系统中,人类的发展除受到资源限制外,还受到环境容量的约束,也就是说,受到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的限制。从 这个意义上讲,生态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园区生态系统承载力基础之上。根据整个园区生态系统的实际承载能力,确定园区与人口、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
三、优化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理念
(一)合理规划工业园区土地利用
工业园区土地利用规划是以同区自然、经济与社会条件为基础,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对土地资源在时空上合理布置的一项长期性、综合性、战略性政府行为。它在工业园区以经济发展的宏观导向作用决定了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的变化,并因此将对生态环境产生深远而复杂的影响。然而一直以来生态工业园区规划中的土地利用规划以园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侧重于满足工业化发展的用地需求,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势必要求根据工业园区生态系统的现状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定位,以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工业园区生态系统承载力从土地资源集约度、土地资源等级、土地资源面积、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土地使用压力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得出相关结论作为园区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与实际根据,对生态工业园区土地利用规划借鉴统筹安排各类用地、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积极进行“绿色招商”
“绿色招商”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理念,就是在现有产业结构与周区产业定位的基础上,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对项目类别进行筛选,有目的地进行选择,对入园企业提出环保方面的要求限制污染企业入园,消除园区环境污染的发生源。其对项目类别进行筛选,有目的地进行选择,对入园企业提出环保方面的要求。因此,对入园企业的选取需建立相关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体系包括:土地效率指标、资源效率指标、污染物指标、绿色管理指标;二级指标主要反映一级指标的内容,是按照生态工业园区绿色招商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设计的,分别为土地投资强度、土地产出率、单位能耗产值、单位水耗产值、工业重复用水率、单位产值废水率、工业园废处置利用率、IS014000认证等八项指标。
(三)推动环境容量的充分利用
环境容量是指区域自然环境和环境要素对人为干扰或污染物容许的承受量或负荷量。简言之,即允许排放量、最大纳污量、最适利用度等。工业园区环境这个子系统承载力通过对大气、水、土壤三个方向的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确定工业园区的环境容量大小,从而对“三废”污染的排放量进行总量上的控制。其不仅可以达到环境容量使用最大化,以经济学的观点来说就是实现最大污染水平。
四、结语
在对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工业园区这一新型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同时,阐述了优化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以期使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真正实现资源持续供给和可持续发展。总之,将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于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研究中,为生态工业园区规划提供生态环境的基础研究已成为发展生态工业的重要课题之一。
论文作者:陆明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生态论文; 工业园区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工业论文; 园区论文; 环境论文; 承载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