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历史教材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势在必行论文,乡土论文,教材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有编撰乡土史和乡土历史教材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土历史教材建设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
新时期乡土历史教材编写工作是在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指导下有组织地进行的。早在1978年,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即明确规定:“中国历史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以外,各省、市、自治区可以自编地方乡土教材,补充教学。”以后,教育部和国家教委修订或制订的多个历史教学大纲都重申了这一规定。根据大纲要求,各地教学研究部门组织力量,在20世纪80、90年代,编写出一大批乡土历史教材,并陆续投入使用。当时,笔者在一篇文章中曾欣喜地写道:“近年,我国乡土历史教材建设获得重大进展。一本本带着墨香的乡土历史教材进入课堂,丰富了历史课的教学内容,在爱国主义教育和‘两史一情’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各方面好评。”[1]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通过改革将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实施学科课程标准、编写新的教科书。在新课程中,乡土历史教材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以下两个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第一,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历史教学要“充分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这说明乡土历史教材是历史课极重要的教学资源。初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设计和安排了很多重要的历史学习活动。其中一些活动与乡土历史紧密相关,如“参观古代工程和建筑”,“考察抗日战争的历史遗址、遗迹,或访问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采访日军侵华罪行的受害者或见证人”,“访问家庭或学校附近的老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参观博物馆……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对近代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票等,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五个方面的变化进行社会调查”,“调查经济全球化对本地区的影响”,“调查当地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教育与本地社会发展的关系”等。要搞好这些活动,必须要充分利用乡土历史教材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第二,新课程的教材分为国家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三大类,而乡土历史教材是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的一个重要品种,使用的地方和学校当会不少。总而言之,新课程需要乡土历史教材。
新课程需要乡土历史教材,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十多二十年前编就的那批乡土历史教材是否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满足新课程的需要呢?笔者认为,我们难以作出肯定性的回答。必须承认,由于时代的限制,尽管编写者们作了巨大的努力,现有乡土历史教材却存在诸多的不足,如果不经改写、重编就继续使用,恐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以今天的眼光来审视现有的数量可观的乡土历史教材,可以发现以下一些问题:基本上按阶级斗争史(或革命史)范式编写,普遍以当地阶级斗争发展为基本线索;内容侧重写当地古代农民战争史和近代革命斗争史,有的乡土历史教材就是当地革命斗争史的缩写本;不少乡土历史教材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当地解放为时间下限,未能反映解放以后当地的变化,更未写当地改革开放的进程及其所取得的成就,时代感欠缺;重在乡土历史知识呈现,能力要求普遍偏低;思想教育集中在爱家乡和革命传统教育上,范围较狭窄,限制了教材功能的发挥;一般由多人执笔编写,体例、风格往往不统一;装帧印刷质量较低等。若与近年出版的各套历史课标实验教科书相比,现有乡土历史教材给人的印象可用“陈旧”二字来概括。说得形象一点,二者之间明显地存在着“代沟”。这些不足的存在,清楚地表明现有的乡土历史教材难以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新课程的需要。
要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新课程的需要,乡土历史教材必须改革。乡土历史教材的改革势在必行。那么,怎样改革乡土历史教材?编写新一轮乡土历史教材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要注入新的教学理念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学理念。历史课程的新理念集中反映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改写、重编乡土历史教材,一定要体现新的理念,让乡土历史教材与历史课程标准、新的历史教科书在理念上合拍、一致。只有这样,乡土历史教材才能成为优质的历史教学资源。这是改革乡土历史教材的关键。舍此,即令花了很大力气去改编乃至重写乡土历史教材,也很难说我们的工作具有改革的性质。
新课程提出了系统而深刻的新理念,新一轮乡土历史教材应全面体现这些理念。结合乡土历史教材的基本特征和一般内容,尤其应体现的是以下几个理念:
鲜明体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造就现代公民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标的理念。乡土历史教材编写者必须明确,丰富乡土历史知识是乡土历史教学的一个具体目标,但不是根本目标,更不是惟一目标。学习乡土历史的目的,是要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和社会变化的感知感悟,通过对家乡人思想和活动的了解,提高人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丰富思想情感,形成正确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这是编写乡土历史教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注入了这样的理念,才可能编写出与新的历史教科书相匹配的新的乡土历史教材。
鲜明体现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的理念。新课程要求改革后的历史教学更加贴近社会,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在这一点上,与世界历史、中国历史相比,乡土历史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乡土历史教材讲述的是本乡本土的历史,是学生先辈经历的变化过程,其中某些片断学生自己也耳闻甚至目睹过,因而是离他们最近的历史。但这是就乡土历史的客观特性而言,至于乡土历史教材是否贴近社会和学生生活则要看编写者从什么视角去审视一个地方的历史,如何选择和安排教材内容。要让乡土历史教材紧贴社会,紧贴学生生活,对于编写者来说,一是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乡土历史教材要以当地人的思想和活动为描述、认知对象,要注意选择具有人文价值的史实写入教材。教材要充满人文关怀。二是要有现实关怀,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为人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提供参照系,启发人们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把现在的工作做得更好,把现在的生活安排得更好,把明天的家乡建设得更好。三是要有童心和热情。编写者一刻都不应忘记,我们是代表家乡人为中学生(主要是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提供本乡本土的历史教材,而不是为成人编写历史读物,因此,一定要考虑使用者的兴趣和爱好,适应其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编写他们喜欢读的乡土历史教材。
鲜明体现转变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理念。以往学生学习历史(包括乡土历史)普遍采用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方式。新课程强调要转变学习方式,将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方式转换为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的方式,乡土历史教材要体现这一理念。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新一轮乡土历史教材的力度还应大于新一轮历史教科书的力度。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样一个客观事实:乡土历史教材一般是作为选修课教材,更多的是供学生自学,因而历史老师想要多讲或多“灌”,也没有机会和时间,考试指挥棒对乡土历史教材使用的影响也很小。学习乡土历史教材更多地是靠学生的自愿和自觉。乡土历史教材编写者应注意这一重要情况,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更多的条件。根据这一认识,新一轮乡土历史教材应改变只呈现教学内容,不安排学习活动的传统习惯,要按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学科心理特征,安排形式多样、切实可行的历史学习活动,让学生采用主动、合作、探究的方式高效地学习乡土历史。
二、要转换乡土历史教材的范式
史学范式是史学研究(含历史著述)的范型和模式,是史学理论、范畴和方法等的有机统一体。历史教材的编写虽不同于史学研究,但任何一种历史教材都要遵循一定的史学范式来编写,乡土历史教材也不能例外。前面说过,解放以来至今,我国的乡土历史教材基本上都是按阶级斗争史范式编写的。采用此种范式是时代之使然,很好理解。但是,在阶级矛盾早已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历史背景下,在历史课程标准和据此编写的历史教科书的范式已有质的变化的情况下,如果新一轮乡土历史教材仍按阶级斗争史(或革命史)范式来编写,显然是不恰当的。要改革乡土历史教材必须转换史学范式。
近年,我国史学界对范式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初步构建起整体史范式、现代化范式、文明史范式等区别于阶级斗争史范式的新的史学范式。乡土历史教材在摒弃了阶级斗争史范式后,可从新范式中选择编写范式。采用什么范式较为适宜呢?笔者认为,采用文明史范式是恰当的选择。
文明史范式的基本特征是以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人自身的文明化作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文明发展进程及其所获得的文明成果作为历史的基本内容。按文明史范式编写乡土历史教材优点很多,长处明显,如它能更好地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能很方便地把一个地方的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历史连贯起来;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联系更直接更紧密;与初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新的历史教科书的范式更接近等。此外,还要指出一点,那就是按文明史范式编写乡土历史教材,实际上也就兼容了在文学界和历史教学界影响日盛的现代化范式。因为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我们研究的历史,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文明的历史,现代化不过是人类文明活动的一部分而已。”[2]
我们提倡按文明史范式编写乡土历史教材,但并不是说任何地方的乡土历史教材都只能按此范式来编写。史学范式有多种,各地的历史有不同的特点,从本地历史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范式编写乡土历史教材,才是最佳方案。如上海是中国近代最早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近代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按现代化范式编写一本《上海现代化简史》作为乡土教材,应该是很恰当的。而陕西延安按革命史范式,以延安精神的形成、发展和光大的线索,写一本延安乡土历史教材,也不失为上佳方案。
三、要调整充实乡土历史教材内容
重编乡土历史教材,一方面要压缩当地阶级斗争史的内容,一方面要充实和增加当地文明发展的史实。就新增内容而言,以下史实应加以考虑:
1.物质文明史方面:①物质生产技术的进步,如当地何时开始使用铁器,何时开始使用机器,何时开始种植某种新的农作物,何时开始生产某种重要的手工业产品和工业产品等。②物质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的发展,如当地何时出现手工工场,何时开始兴办工厂,何时出现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公司)等。③当地与外地的经济交流。④物质生活的发展变化:富有地方特色的衣、食、住、行、用;重要时期(如农业时代、辛亥革命前后、解放前后、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产方式的特点与变化。
2.政治文明史方面:①当地人政治观念的进步,其中要突出农业时代、辛亥革命前后、解放初期、改革开放以来重要的政治观念。②当地政治制度的变迁,如行政区划沿革、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与变化等。③当地历代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④当地历代发生的重要政治事件。⑤当地政治技术的进步,如政治组织和团体活动方式的进步、政治联络手段的改进等。
3.精神文明史方面:①当地历代科学技术成果。②当地教育的发展(如书院、学校的兴办、著名教师的事迹等)。③当地著名思想、文学、艺术界人物及其成就。④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⑤民间习俗。⑥当地的名胜古迹(尤其是各级文物保护单位)。⑦当地主要宗教及相关宗教文化。⑧当地与外地的文化交流等。
以上强调的是地方文明发展的进程及其所取得的文明成果。毫无疑问,这是以文明史为核心的乡土历史教材的主体内容。但人类文明发展之路是曲折的,在此过程中,建设与破坏都有,经验与教训共存,文明与蒙昧、野蛮、愚蠢、无知的较量从未停息过。因此,编写者对当地历史上发生过的与文明的发展背道而驰的历史现象不能“忽略不计”,而应选择典型的消极影响大的写入乡土历史教材以警示后人。通过文明与野蛮、光明与黑暗、前进与倒退的对照,学生会更深刻地认识文明的价值,珍惜文明的成果。
四、要改进乡土历史教材的形式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影响内容。新一轮乡土历史教材不仅要有新的内容(包括理念和史实材料),而且要有新的形式。形式改革是乡土历史教材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改进体裁体例。以往的乡土历史教材多采用章节体。新一轮乡土历史教材的体裁体例应该多样化,章节体、课题体、专题体等均可采用。体例要力求科学完整、统一协调。
处理好文图关系。以往的乡土历史教材重文字、轻图像,新一轮的乡土历史教材应图文并茂。文字要简洁、生动、流畅。图像要丰富、清晰。重要的图像可用三言两语加以“解读”。总而言之,乡土历史教材一定要有可读性,适合学生阅读。严格地说,它应是“学材”而不应该是供老师使用的“教材”。
提高装帧印刷质量。以往的乡土历史教材“简朴”有余,精美不足,面目一般都不太可爱。新一轮乡土历史教材应改进装帧版式设计,提高印刷质量,让学生一拿到就爱不释手,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乡土历史教材改革势在必行,乡土历史教材改革任务艰巨,但这既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教材改革的一项内容,我们就应该出色地完成这一任务。
标签:乡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