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政治安全领域存在哪些突出风险及对策建议论文_宋玉凤

浅议我国政治安全领域存在哪些突出风险及对策建议论文_宋玉凤

八五九农场综治办

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新变化,社会改革新目标的确立,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挑战。十九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们根本利益所在。要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统筹推进各项安全工作,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们国家安全意识,推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一、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核心

国家政治安全是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国家主权、领土疆界、民族尊严、意识形态、价值文化、国家制度和权力体制等方面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自主,并免受各种干扰、侵袭、威胁和危害的能力和状态。国家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最根本的象征,是国家利益的最高目标,其表现形式是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民族尊严不受欺辱,政治权力坚实稳固。我国政治安全的一个特殊性是必须保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必须以军事安全为保障,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科技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为支撑。

当前,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影响和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逐渐从传统安全领域到非传统安全领域、从国际领域到国内领域,从敌对矛盾到人民内部矛盾的扩展,使得国家安全的内涵深度拓展,国家安全面临的形势日趋复杂多变,从而使维护国家安全已非一个或几个专门强力部门或力量所能承担的任务,而是一个国家整合所有社会资源和力量进行综合治理的战略任务。然而在国家安全体系中,政治安全始终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和根本保证。因为所有的安全问题都是政治问题。只有政治是安全的,才能有效地谋求和维护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生态等其它领域的安全。而在我国的国家安全环境中,政治安全的核心是党的领导的有效性、权威性和执政地位的稳定。

二、我国国家政治安全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

(一)国际政治压力依然严峻且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

从国际环境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对我有利的因素在不断增加。但世界仍然不安宁,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不确定因素增多,导致我国政治安全问题凸显。

1、国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其主要表现为:利用人权问题对我施压,粗暴干涉我国内政,通过各种宗教团体和宗教组织对我进行渗透;纵容和支持我国国内民族分裂势力并提供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援助,妄图使我国走向四分五裂的境地。

2、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尚未终结。由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差异和分歧,西方一直将中国视为绝对“另类”国家。近年来,美国加强了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攻心战,企图在文化上削弱中国民族主义,瓦解中国的民族精神。

3、国际经济活动的政治化倾向日趋强烈。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使国际政治利益经济化,另一方面使国际经济利益政治化。具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彼此的经济贸易和经济利益往往要以政治战略和政治利益为依据并附有相当的政治目的性。经济利益背后的政治目的便利经济问题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上升为政治问题来考虑。近期,美国在对华贸易、人民币汇率和金融改革等经济领域的政治化倾向日趋强烈:通过中国全面的市场开放,将中国经济完全纳入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全球体系,从而控制中国未来的政治走向。这是美国全面推进和实现其经济、政治和安全利益的最有效途径。

4、文化冲突中的文化霸权。经济全球化为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传播、渗透提供了绝好的契机,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又为其提供极大的便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和经济后盾,借助网络迅捷的信息传播功能,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其政治信仰、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企图使之成为全世界普及的价值规范和标准,迫使其他国家按西方信仰的价值观念行事。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传播、渗透严重冲击和影响着我党赖以执政的合法性思想基础——主流意识形态,进而危及我国政治安全。

(二)社会广泛深刻的变革使政治安全问题日趋突出

从国内环境看,当前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集中体现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和变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使得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增多,使我国处于社会矛盾和冲突的高发期,政治安全问题凸显。

1、经济体制改革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对我党执政能力和治理能力提出挑战。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将触及经济体制关键领域问题,如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问题,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问题,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问题,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等。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其面临的困难将越来越大,风险程度越来越高,对党和政府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对社会的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2、社会阶层分化影响到政治安全的社会基础。社会阶层的急剧分化以及社会阶层之间矛盾的复杂化和和激烈化,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的政治安全的社会基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社会阶层分化将增加阶层间的矛盾和冲突,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3、社会利益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影响到政治安全的制度基础。社会阶层的分化带来了社会阶层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各种利益群体和利益集团不断出现使得利益主体呈现出的多样化趋势,利益诉求意识的觉醒使得各种利益阶层矛盾和冲突呈现日益明显和激化趋势,利益诉求引发政治诉求的多元化导致政治参与的增多趋势:社会利益结构的深刻调整和变化不可避免地导致利益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社会矛盾激化,严重冲击现有的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

4、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引发社会成员的认同危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多样化,出现了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化,也带来人们思想的深层次变化,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造成冲击,引发政治认同危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新形势下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存在的风险和挑战

目前,我国国家政治安全存在的风险和挑战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因素,有传统安全威胁也有非传统安全威胁,有敌我矛盾因素也有人民内部矛盾因素,有直接因素也有间接因素,有局部因素也有全局因素。但总体来讲,国内因素、传统安全威胁、人民内部矛盾、直接因素和全局因素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更为严峻。

(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的分化、西化战略是政治安全的最大外部挑战。

由于在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国家利益、全球战略利益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和分歧,遏制和制约中国是美国既定的对华战略和政策本质,其对我的“两化”战略是全面性的、连续不断的、长期持久的威胁,是全程性、全方位、多领域的威胁。无论美国的全球战略如何调整和变化,其对华的政策本质不会变,对我的基本战略不会变。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其“两化”战略实施的方式、手段更加隐蔽、更加间接、更趋多样化。

(二)国内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急剧增大增多使政治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1、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民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当前影响社会和谐、有序、稳定的主要因素来自于群众利益受损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带来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多层化,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社保、住房、食品安全、贫困、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等社会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2、社会阶层分化、利益分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化使社会不可控因素增多,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的难度加大。第一,社会阶层分化引发民间组织的大量出现,对社会管理和社会整合带来压力和难度。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打破了原来国家垄断资源和严格控制私人活动空间的格局,为各类非政府组织的出现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民。民间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的大量出现,增加了社会秩序稳定的不可控因素。这是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第二,社会利益分化加剧政治认同危机,导致社会冲突事件增多。一是社会阶层之间利益分化直接影响到各阶层和利益群体的政治心

态。二是社会利益分配的严重分化导致部分群众对党的执政地位和根本政治制度认同度下降。三是政治参与主体以及活动非制度化的增多对政治制度和体制提出挑战。第三,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部分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和忠诚。

3、社会发展过程中自发出现的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急剧增多,影响政治安全的环境和基础。转型期,涉及经济增长、政治发展、社会生活、文化价值体系调整等现代化过程中大量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出现,对社会稳定带来极大影响和冲击。这些“不稳定因素”包括经济安全问题、信息安全问题、文化安全问题、恐怖主义问题、邪教、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能源问题、社会舆论和社会思潮、腐败问题、失业问题、环境问题、生态失衡以及自然灾害等等。虽然目前这些“不稳定因素”对政权安全与政治制度稳定还基本构不成直接的威胁和挑战,但如果处理不好也会有酿成大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可能性,将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到政治安全。

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中国的政治安全面临着方方面面的挑战。如何因应时代变化,消弭危害我国政治安全的不利因素,制定一套完备的政治安全战略,以确保我国政治安全,已经成为时下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概而论之,主要是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构国家安全体制是政治安全的体制保障

我国虽然形成了综合安全观,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到,这种互信、协作机制只能是在应对诸如国际反恐、生态环境、流行性疾病等具有区域性和全球性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发挥作用。在解决我国自身特有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这些互信、协作机制发挥的作用将极为有限。中国必须重新构建国家安全体制。中国国家安全工作要适应国家安全的新形势,除了树立新理念、制定新战略,还须建构新体制。这个新体制必须打破条块分割,系统整合一切国家安全资源,既统筹兼顾又突出重点,必须具备全面防控、快速反应、精确打击、长期有效的国家安全能力。

(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根本在于增强综合国力

一个国家的安全,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归根到底,取决于自己的综合国力,这是保障一国政治安全的基础。中国的安全要靠自己,包括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人才、资源等在内的综合国力。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我们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人才、资源实力。立足于固本强基,把自己的基础打牢、打扎实,这应该是我们最重要、最根本的安全战略。

(三)维护政治安全,要练好内功

要加强我们的政治建设和制度建设,稳步有序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扩大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要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加紧完善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严格运行在法制的轨道上;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我党执政能力;要消除危害政治机体的腐败、冗员、官僚主义等问题,树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要处理好体制转轨期、战略机遇期社会上出现的贫富差距、社会不公、下岗失业等问题,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政治安全的因素。

(四)实施正确的国际战略,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的国际环境

1、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友好交往,平等相待,互利合作,推动人类进步事业不断前进。要继续抓住和平与发展两件大事,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要做好自我推介的工作,积极改善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要加强与世界人民和各国政府以及政治家、外交家、企业家、科学家等的联系,不断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认识;要提高交往、沟通的水平和艺术,掌握政策和策略的灵活性,尽可能减少摩擦,消除误会。

2、在原则问题上,我们要立场坚定,坚决捍卫自己的主权和安全,正确应对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战略,加强国家价值体系的建设,增强人们对于国家制度体系的信念和信心,打击敌对势力的各种破坏活动,保证国家政治和社会各方面的稳定、安全。

3、巧妙地利用我国的软实力资源,在提升我国的国际声誉中获得国家利益。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急事的优势得以极大地彰显,我国的国际声誉得以急剧提升。如果在国际事务中也能够利用和发挥中国的软实力资源,体现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中华民族的精神,为国际社会的重大矛盾的处理做出贡献,不仅能获取一定的国家利益,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政治安全面临的压力。

论文作者:宋玉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  ;  ;  ;  ;  ;  ;  ;  

浅议我国政治安全领域存在哪些突出风险及对策建议论文_宋玉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