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问题研究

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问题研究

任艳妮[1]2015年在《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以及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我国传统的一元主导的、带有浓郁政治气息的、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逐渐走向一个多元、开放、自由、竞争的信息社会环境。以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为主的大众传媒已经深刻的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尤其是对新媒体的重度使用者——大学生,传媒的影响力更加明显和深远。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以培养和训练人的思想品德为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要想在这种复杂多变的传媒环境中发挥引导思想、培养道德品质、规范行为习惯的功能与作用,就必须将传播学的理论和实践融入学科研究与实践活动中,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变革,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基础,借鉴传播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性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结合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现状与问题的实证调研,提炼归纳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传播与接受的内在机理和联系,并根据传播要素及传播过程中要素间的关联互动情况,构建不同传播系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模式及其实现路径。具体研究内容从以下六个章节展开:第一章,绪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的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核心概念等进行概括和总结,为研究的展开打好基础,做好铺垫。第二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研究论域和理论基础。任何科学问题的研究都必须是在一定的理论框架和基础上进行和展开的。本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传播学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问题研究主要从传播结果的有效性、传播要素的有效性和传播过程模式的有效性三个层面展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信息是否接受和接受程度如何是评价有效性的最终标准。第三章,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路径依赖及嬗变。本文以传播要素为横轴,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历史为纵轴,分析和总结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的历史特征和路径依赖。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在自由、开放的大众传媒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固定模式和传统的路径依赖逐渐失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性问题凸显。第四章,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社会行为,影响其有效性的因素很多。本章重点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静态层面——传播要素对有效性的影响,动态层面——传播过程环节对有效性的影响。当然,在大众传播时代,传媒环境成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通过对传播要素、传播过程的影响,进而影响传播结果的有效性。第五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素的优化。主要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等几个方面重点分析了传播要素本身应该具备的积极属性及在大众传媒环境下如何继续提升和优化这些积极属性以实现有效传播。第六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及有效性的实现路径。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传播环境的复杂性和不断变化性,以及这些传播要素间的关联互动和效能发挥不同,一种模式不可能满足所有的要素要求。因此,本部分重点探讨了在不同传播系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和有效性的实现路径问题。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考察,以受众接受为切入点,分析和探讨了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因素及提高有效性的路径问题。其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从传播学视角出发,以受众接受为切入点来分析和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性问题,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和研究视角。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借鉴传播学来重新审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无论是从理论创新还是实践需要,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能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同时,这种研究视角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主动与被动的关系,突出了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主体地位。在信息传播系统中,教育者(传播者)和受教育者(受众)都是传播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双方地位平等,关系紧密,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接受与否直接决定了传播活动的成败。因此,以受众接受为切入点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就是在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满足大学生的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引导力,从而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第二,初步构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传播的理论分析框架。以往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分析研究多采用本学科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看作一个有机系统,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性在于传播结果的有效性、传播要素的有效性和传播过程模式的有效性三者的统一。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系统的要素构成、效能发挥、运行过程和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系统的传播障碍,寻找消除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和模式,由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的有效展开,初步构建了传播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的研究理论框架。第三,构建了不同传播系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模式,使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理论与实践的新尝试和探索。目前理论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都倾向于建立一种双向互动型的传播模式。笔者认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并不只是存在唯一一种传播模式,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传播环境的复杂性和不断变化性,以及这些传播要素间的关联互动和效能发挥不同,一种传播模式不可能满足所有的要素要求,展现出所有的传播活动。因此,本文分别探讨了不同信息传播系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和有效性的实现路径问题,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梁庆婷[2]2011年在《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1这句话暗含了这样的意思:每一个统治阶级总是对其所统治的社会成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为当一个阶级在社会中占有统治地位的时候,其思想并不是自然的就成为了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认同的思想。因此,统治阶级要运用国家统治的手段与社会资源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传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阶级性或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从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的历时性演进来看,人类社会经历了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这样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媒介都在承担着对人的建构与解构功能。20世纪以来,大众传媒凭借其庞大的信息传播网络以及对信息等文化资本绝对的级差式占有的先天优势,架构起与受众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显示出具有支配性和替代性的力量。在我国,大众传媒已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各个角落。生活在传媒环境之中,接触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现代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同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相比,大众传媒拥有更为多样化的符号表达系统,这些符号系统不仅极大的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同时也极大的丰富和深化了人们自我表达的方式。这些全新的表达符号,诉诸人的感官,又大大强化了人对媒介的依赖。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传媒身份也在发生变化。其身份属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从符号中介到组织中介、从单纯的工具性到主体性的变化。这样的身份是社会系统间力量博弈的结果,并成为人们期待传媒行动的依据。新时期传媒的身份表现为传媒中介化,即联结社会与个体的主体性组织。这一身份为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提供了认知视角。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了我国大众传媒的阶级属性是中国共产党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这意味着大众传媒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政府和公众沟通的桥梁,它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载体的双重角色。大众传媒可以采用议程设置、理论灌输、典型示范、情感激励、身体力行、双向互动、舆论引导等方法对受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大众传媒本身既是一种可以为善的工具,也是一种可以为恶的工具。它对人的思想既有建构功能又有解构功能。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媒介化社会里,应该如何趋利避害,使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使其负向功能逐渐弱化甚至消解。而解决这个问题必然需要我们对导致大众传媒产生思想政治教育负向功能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对当代大众传媒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众传媒对受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大众传播的过程,提升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路径设计与制度安排需要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确立和谐统一的传媒身份与传媒人的角色认同、大众传媒的道德自律、大众传媒版图的合理分布与传媒生态的优化可以使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明确身份、健康发展,这是提升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前提;在对受众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受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更好的为教育对象所接收与接受,这是提升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关键;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叙述方式的创新、符号系统的升级可以使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得以优化,这是提升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点;传媒法律规范的健全、传媒管理水平的提升、传媒监管体系的完善、社会思潮的正确引导则可以使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环境得到改善,这是提升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外在保障。

刘洁[3]2015年在《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接受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也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内容。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对象。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受状况,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真学、真信、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把握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所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指导,借鉴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对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接受问题展开研究,力求在理论上丰富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理论成果,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研究的空间;实践上,期待为增强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实效性提供指导,为制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跨学科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接受概念的内涵,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接受系统的主要要素、基本结构和作用机制;尝试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接受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本研究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以我国东中西部9所高校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总结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接受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点;从接受视角,剖析了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接受的主要优势及制约因素,提出了提升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接受效果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认为,当代大学生理论体系接受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较为全面系统,但存在不稳定性;总体接受程度较高,不同层面接受不平衡;理想性与功利性相并存;不同大学生群体理论体系接受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性。基于对大学生接受特点的考察及接受分析的视角,需从接受主体、教育主体、接受媒介及接受环境等方面探讨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理论体系接受状况的成因;也需根据大学生接受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地教育,改进接受途径和载体,这是提升大学生理论体系接受效果的关键。具体而言,应以学生的理论需求和价值思考为出发点和切入点,在满足大学生知识探索需要的基础上,需特别重视对其社会价值追求的科学引导,保证大学生理论体系接受的正确方向;帮助大学生完善认识结构以提升接受水平;重视学生情感体验以提高其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增强理论教育内容的可接受性、凝聚教育主体优势以及优化接受媒介和接受环境构建育人平台,也是提升大学生理论体系接受效果的重要路径。

黄丽娟[4]2017年在《建国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意识形态"从来就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旨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用不断发展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以不断巩固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共同体内各种组织和群体以一定的方式、渠道传播各种政治文化信息,个体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加工、转化所接受的信息,进而完善政治人格、充实政治自我、更新政治观念,将内化的政治意识转化为政治行为实践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与个体的互动,由作为政治信息传播的"灌输"和作为个体的政治学习的"内化"共同组成。意识形态由理论学说、价值理想、政策主张三个要素构成。理论学说是对世界历史进程及当下社会制度、体制和政策措施所做的合理解释和说明,主要回答"是怎样"和"为什么"的问题。价值理想是当下社会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价值理念、价值规范和价值评价标准,主要回答"什么是好的"的问题。政策主张是意识形态的操作层面,是意识形态从抽象到具象的桥梁,主要回答"怎么办"的问题。从政治社会化视阈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就是遵循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借助政治社会化的介体和方式两个维度来论述意识形态的结构要素的运行,即研究在政治社会化的传播阶段意识形态的理论学说如何实现有效传播;在政治社会化的内化阶段意识形态的价值理想如何实现认同和内化;在政治社会化的外化阶段如何通过制度化将意识形态的策略主张外化为行动。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列宁的灌输理论、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依据。对建国60多年来政治社会化变迁过程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进程进行历史考察和宏观梳理,可以了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进程、特点、经验和教训,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建设在历史铺陈中经历的整合、冲突、调适、传承和创新。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顺理成章地扩展为国家意识形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意识形态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全国范围的宣传普及和各个行业的渗透运用,将革命时期形成的理论意识形态内化于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之中,转化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密切联系的实践意识形态。1949—1976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正确处理了"指导思想一元性"与"社会思想多样性"、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的关系,意识形态的正面宣传灌输成效显著;但也留下了惨痛的教训:意识形态斗争方式过于简单化、形式主义凸显,意识形态的传播单向、强制,意识形态整合过度依赖批判运动,夸大意识形态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过度强调理想信念的培养,忽略现实利益的满足。随着"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开始,在这个具有浓厚意识形态氛围的国度里,对传统意识形态进行革命就成了当务之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旗帜下,一元指导思想与多样化社会思想的萌长相得益彰。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在科学发展观的视域里,提炼出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一元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的基本经验。由此,中国共产党才真正完成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突出民本导向,直接的意识形态灌输日趋淡化,兼顾坚定的主导性与包容的多样性,将意识形态工作定位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开启了意识形态指导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新时期文化发展之路。但是,伴随改革开放而来的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多元化诱致深刻的社会变迁,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的缺憾也使主流意识形态出现了认同危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不一致性或层次性或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理论成果的不断涌现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尚未深入人心、实现内化认同之间的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发展和丰富,思想理论的创新成果不断推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呈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但有时思想理论的创新与社会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并不呈正相关关系,尽管大众传媒可以大张旗鼓地宣传意识形态,但却仍不能深入人心,因而出现了"意识形态漂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那种以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理论成果的不断提出就能出现"立竿见影"的"全盘解决"效果的速效论,以及那种不考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规律和不同受众的接受特点的漂浮论,显然都是错误的。当前,我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网络技术改变了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消费主义、"媒体公器论"与社会主义文化争夺媒体主导权,"后真相"现象消解着主流意识形态,经济全球化助力西方强势文化的传入和渗透,多样化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挑战,日常生活的世俗化趋势成为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之境;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方面,存在理论传播僵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普及不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缺乏亲和力、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僵化空泛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方面,存在着社会变迁诱致的价值断层导致认同弱化、部分党员的腐败行为耗损合法性基础的不足;此外,意识形态制度化体系的现代化程度不高。这一切都削弱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上述讲话,清晰地提出了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总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是一项非常复杂和庞大的工程,需要理论工作者、宣传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共同努力,必须借助新技术、新的传播方式构建"大宣传"的传播格局,创设面向日常生活的大众话语体系,在"话语形象"上,应由"政治符号"转为"文化符号",在"话语表达"上,由"精英话语"转向"大众话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实现实际上是一个由从非日常生活的理性认同向日常生活感性认同的转化和深化过程,我们应立足于文化世俗化和文化传媒化的现实背景,将意识形态的显性引导与隐性渗透相结合,以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性认同。当代中国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系统性的特点,应充分认识和把握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时代价值,以全面深化改革来推动意识形态制度化体系的现代化。

易立新[5]2005年在《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社会,大众传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众传媒可以影响社会大众的价值取向、政治立场、道德观念,所以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样居于重要地位。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对信息的的需求量大,再加上自身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自控能力,更容易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因此大众传媒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共分四部分,力图分析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特点,找出大众传媒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并结合大众传媒在新时期的变化,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一部分,是研究的准备工作。首先对大众传媒的相关概念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理论进行阐述; 第二部分,研究问题的展开,是对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系的分析。首先是理论上的铺垫。分别就西方国家和我国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归纳,从理论上证明了各国均高度重视大众传媒对人的思想方面的影响;然后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传播学的角度,分别论述了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第三部分,研究问题的深化,是对大众传媒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分析。首先,通过实证调查,揭示了大学生接触传媒的现状,包括对传媒种类的偏好,对传媒的信任程度等;然后分析了大众传媒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的特点;最后探讨了造成上述影响的各方面原因。 第四部分,对问题的总结,提出了加强大众传媒建设,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分别就党和政府的引导与管理、传媒自身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和网络媒体的建设,进行论述。

张晓龙[6]2000年在《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将传统的传播学理论与政治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相结合,全面分析了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绩效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其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的分析、运用传媒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探讨、以及如何应对西方传媒所进行的思想文化渗透的研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论文最后,还对大众传媒的未来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社会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卜叶蕾[7]2014年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7年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课题。本文从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角度出发,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路径关系,探索优化思想政治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成过程始于革命时期的文学大众化、哲学大众化,在现代得以发展完善。从其构成因素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实质可以归纳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信念和实践指南,并从群众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但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继续推进中遇到了现实困境。世界社会主义遭遇严重挫折,社会转型期多种社会矛盾集中凸显,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多种社会思潮竞相发声,传统灌输面临认同危机,这些现实问题严重动摇了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信仰。要走出新时期的现实困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探寻一条适合的实践路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目标,思想政治工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形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使命—路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为主客体的一致性、目标过程的同向性和方针原则的共通性有着高度的契合;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队伍建设上已经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这是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的依据。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革命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覆盖广泛的社会群体,扩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范围;纠正错误的思想倾向,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正确方向;坚持党内党外教育并重,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渠道;坚守马克思主义舆论阵地,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体系;扎根民生与实际,激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在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学习宣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体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特色;树立学习先进典型,彰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特色;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搭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平台。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遭遇挫折,致使一段时期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呈现盲目化和庸俗化的趋向。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展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特色;紧密结合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抓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对象;利用现代媒体与信息技术,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这些经验和教训,为今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优化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但是,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许多方面还存在问题,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从大众化的对象看,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性;从大众化的内容看,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普及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从大众化的过程看,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引导发展的主动性;从大众化的方法看,思想政治工作尚未满足多样化需求;从大众化的效果看,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大众化实效测评标准。深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原因,主要存在三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使命定位,缺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支撑,缺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业队伍。梳理这些问题,深入查找原因,为今后优化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提供了参考和依据。根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命的要求,优化思想政治工作路径需要坚持“四个相结合”的原则,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科学性和普及性相结合、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思想政治工作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制定优化方案。思想政治工作应把握对象分层特点,巩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应扎根传统文化土壤,寻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支撑;应运用现代传播科学,搭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平台;应结合社会管理创新,用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载体。要执行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的优化方案,需要相应的机制保障。为了更好的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路径优化方案,应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建设,确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使命;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建设,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权责归属;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能力。总之,本文通过归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实质,为整个研究定下理论基调;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定位,得出二者的使命—路径关系;通过历史地考察思想政治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教训,现实地分析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存问题和原因,找出了优化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的努力方向;通过构建优化原则,设计优化方案,建立优化机制,为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完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命规划了实践路径。

郑银凤[8]2016年在《“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劳动观是指人们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劳动观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帮助人们懂得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并以积极热忱的态度投入到劳动中去,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丰富社会财富做出贡献。而错误的劳动观则会支配人们做出相反的行为选择,并产生消极的社会影响。当代中国的大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的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身上不仅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任,而且还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因此,其劳动观的正确与否,不仅决定着其一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而且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整个社会劳动观的发展方向。因此,关注和研究现阶段中国大学生的劳动观,增强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实效性,不仅是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而当今大学生作为个性鲜明、思想开放、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90后”一代,他们生活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活动频繁的时代,而当前,我国又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石,这一特定的时代背景决定了“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较之“70后"、“80后"的大学生劳动观教育,既有共性,又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论文采用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90后”大学生劳动观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整个研究围绕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展开。横向研究主要包括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家庭背景、所学专业、学校类型等方面对他们劳动观的影响;纵向研究则着重考察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不同年级学生劳动观的差异,揭示他们劳动观的逐渐成熟过程和动态转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90后”大学生劳动观的现状及其劳动观形成的影响因素,探寻当前“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对五所院校(912份有效样本)的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劳动观总体上比较积极,但是部分大学生对劳动目的的认识不够清楚,劳动分工观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某些大学生对创新劳动的认识也不够清楚。而影响其劳动观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其个体特征以外,还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朋辈等方面因素。而其中,劳动观形成的主渠道——劳动观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家庭教育方面而言,一些家长存在着把“劳动与学习对立”的思想、同时对体力劳动也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更有一些家长把对孩子的教育的目的设定为“长大后要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劳动观的形成产生了负面影响;就学校教育方面来看,首先就中小学而言,一些中小学校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劳动观教育处于“边缘化”,此外,把劳动作为惩罚手段在中小学也比较常见;就高校而言,一些高校的劳动观教育存在着边缘化、片面化、形式化的问题,且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时代性,这些都成为影响“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就社会方面而言,大众传媒“低俗化”、“过度渲染式"的传播理念,不但没有发挥其对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应有的正面宣传作用,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劳动观教育造成了负面影响。“90后"大学生生活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生活科技化、交往虚拟化、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多样化的社会背景下,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与历史时代决定了较之以往时代的劳动观教育,“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增强“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应更新劳动观教育理念,坚持以辛勤劳动为荣的理念、劳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的理念、鼓励创新劳动理念以及劳动与休闲并重的理念。其次,应确立劳动创造了人与社会的认知目标;热爱劳动、具有劳动意志的情感目标;投身劳动实践、积极创新创业的行为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原则、普遍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长期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在此基础上,劳动观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本思想、劳动认同教育为劳动观教育的主导性内容;创新创业教育、正确认识和分析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劳动相关社会问题为劳动观教育的创新性内容;以大学生择偶观、择业观教育为劳动观教育的拓展性内容;把劳动观教育的途径拓宽到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此外,为保证“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加强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李俊[9]2011年在《“熔炉”:中国政治社会化的机制与绩效(1949~200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治社会化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政治社会化指的是社会个体在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中接受政治文化、形成政治态度、塑造政治人的实践过程。它不仅有可能使国家自身的合法性权威得到普遍的承认和接受,而且还有可能降低社会统治成本而达到有利于自己的社会稳定。因此,任何一种统治都试图通过政治社会化唤醒和培养人们对其合法性的信念。本论文以“形成特定的‘政治人’是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取向”与“政治人的形塑具有建构性与解构性、可控性与非可控性、主动性与被动性的二重性”为逻辑起点,以“当代中国政治社会”为分析的时空场域,以“机制——绩效模式”为分析框架,把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划分为“政治革命”:建国初期的政治社会化(1949—1956)、“文化改造”: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社会化(1957—1977)、“经济改革”:改革开放时代政治社会化(1978—2009)三个时期,试图从历史、静态、动态的角度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的政治社会化演进轨迹。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梳理并评析西方政治社会化研究的源流及中国政治社会化研究的进展,分析本文研究视角的缘起与研究进展,说明本文的理论前提、预设以及分析模式。第二章,“政治革命”:建国初期的政治社会化。探讨的是1949-1956年间中国政治社会化在“政治革命”的主题下是怎样运作并取得了何种程度的成功。由于历史是有传承性和延续性。因此,这部分首先分析了传统政治社会化的运作体系及国民政治性格特征,以为建国初期民众的政治社会化提供比较参照物。文章着重考察了政治社会化的思想资源、意识形态资源、制度资源以及政绩资源的维护与开发,政治社会化主体及功能发挥状况,阐释了包括以政权建设为核心的控制机制、以制度建设为载体的传播机制、以政治动员为特色的参与机制、以政治事件为契机的诱导机制在内的政治社会化机制的运转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政治社会化运行绩效进行考察,认为这一时期的政治社会化具有国家整合性、群体运动性以及心理净化性的特点,民众的政治心态从差异到趋同、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第三章,“文化改造”:文化革命时期政治社会化。考察的是1957-1977年间中国政治社会化在“文化改造”的主题下是怎样陷入失范又导致了什么样的危机。本部分对这一时期的政治社会化资源、结构、机制以及危机进行探讨。认为这二十年政治社会化展现出价值、政治、制度、政绩四个方面的资源消解;社会化内容和主体功能方面的结构裂变;运动常规化、教育革命化以及生活政治化三个方面的机制僵化。政治社会化因此而出现政治性人格的异化、目的与手段的偏差、愿望与效果的背离以及狂热与冷漠的悖论四大失范,政治个性的式微、主体意识的泯灭、政治认同危机以及政治行为的盲动三大危机。第四章,“经济改革”:改革开放时代政治社会化。研究的是1978-2009年间中国政治社会化在“经济改革”的主题下是怎样既分化又整合的。这一时期的政治社会化资源处于生长与悖论的双向运动之中,政治文化变革的多元化、社会经济变革的市场化、交往方式变革的全球化、社会结构变革的高分化导致了政治社会化的积极和消极效应结伴而行;文章分析了家庭、学校、传媒、政党以及政府等政治社会化主体变迁与功能分解状况;考察了政治社会化的管理体制、教化机制和参与机制的运作及效度;总结出这时期公民政治社会化的效果和趋于多元化、理性化以及实用化的变动趋势。最后,结语。该部分对本研究做了逻辑上的梳理和结论的简约化阐释。

蒋勇[10]2011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就必须“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形式。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机制、载体和环境建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迫切需要,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提出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本研究立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宏观视野,运用系统研究法、分类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旨在揭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关系,探索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机制、载体和环境建设创新的现实路径。本研究认为: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历史使命;第二,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在遵循突出核心与优化结构相统一、拓宽领域与完善体系相统一、党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等原则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增强政治认同、培育理想信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有效路径;第三,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遵循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以及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等原则的要求,把加强教育引导、实施文化熏陶与注重实践养成有机结合起来;第四,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遵循结构优化与涵盖全面相统一、管理科学与职责明确相统一、关系协调与保障有力相统一等原则的要求,逐步构建起内生性动力发生机制、有序工作机制、协同作用机制、能动接受机制和效益评价机制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第五,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遵循主体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发展相统一等原则的要求,加强文化载体、活动载体、管理载体和大众传媒载体建设;第六,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创新,遵循适应性、方向性、整体性、求实性、创造性、主体性、拓展性等原则的要求,不断推进经济环境建设、精神环境建设、政治环境建设和网络环境建设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1]. 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D]. 任艳妮. 西北工业大学. 2015

[2]. 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梁庆婷. 中国矿业大学. 2011

[3].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接受问题研究[D]. 刘洁. 大连理工大学. 2015

[4]. 建国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 黄丽娟.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

[5].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D]. 易立新. 武汉大学. 2005

[6]. 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 张晓龙. 大连理工大学. 2000

[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D]. 卜叶蕾. 中共中央党校. 2014

[8]. “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研究[D]. 郑银凤. 西南交通大学. 2016

[9]. “熔炉”:中国政治社会化的机制与绩效(1949~2009)[D]. 李俊.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10].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蒋勇. 湖南师范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  ;  ;  ;  ;  ;  ;  

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