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在我国大力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中,建筑工程管理学正在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大学的青睐,许许多多的人才加入到了这项技术专业的学习。城市的建设必须由优秀的建筑工程管理支撑,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对其有效地科学的管理不仅能够加快建筑建造速度、提高工程质量,还拥有节约成本和资源必不可少的作用。然后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情况却不容乐观,由于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复杂,工作涉及范围面大,在当前行业内的不良因素不少。这些因素包含的角度各不相同,本文就建筑工程管理的本身概念和意义,以及所暴露出的问题和困境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业;主体结构管理;监管体系
近年来,我国社会进步的势头迅猛,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不论是城市建设,还是新农村开发的都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安居乐业都需要建筑的保障,许多建筑已经成为了城市的形象与标志,代表的不仅是城市的实力,更多的是文化和精神的那份厚重,加强建筑工程的发展是地方政府硬实力的表现,也是国民生活质量软实力的证明,所以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分析原因可以知道,建筑工程管理的尺度大相径庭,国外技术人员的工程管理的力度体系是关键,而国内在工程管理的关键位置常常受到忽视。我国在建筑领域中已经拥有各种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和优质的建筑材料,从而为建筑工程建设打好了结实的基础。但在建筑行业中只有这样是不够的,必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科学踏实的管理。
1.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不够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材料和工具随意摆放、施工场地混乱无序、建筑垃圾任意丢弃、施工人员素质恶劣等情况的出现已经是行业中的普遍现象,如果在主体结构质量管理(钢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中无法形成有序专业的现场监管,混凝土工程一次性成功的概率会很低。同时将会大量出现混凝土工程普通质量的缺陷(漏振、漏浆、麻面等)。在施工中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主体结构质量管理工作必须引起重视,以保障工程建造企业和建筑使用单位的双方利益,施工现场管理设立施工现场管理机制是第一要务,安排独立的管理机构和负责人员,立有高度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的项目管理负责人,做好分级分配任务,分工明确、逐级监管、层层把关,进一步完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保障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1.2施工单位人员工程管理意识不够
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施工的根本,是施工作业中一切事务的前提。但某些企业盲目追求短时间完工,不切实际的追求进度或节省开支,导致施工不规范。在施工人员上随意安排非专业的人员,施工步骤不符合要求,甚至出现违规操作,根本不在意施工质量。这就让施工管理形同虚设,施工人员自身的管理意识也淡薄,往往造成严重安全事故,或者给社会和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1.3施工监理体系有纰漏
在现代建筑施工的监理现在已经俨然成为一个金饭碗的代名词,某些单位为了对付认真负责的监理,又处处设防,或者不配合监督工作的开展,有限的监理人员对监理内容不能全部了解真实情况,监理内容又涉及各种方面,因此施工监察难度比较大。再就是有些监理单位的资质不够,对监理工程并不能很好的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有部分监理机构政企不分,又是运动员又是裁判的现象也不容小觑,导致施工单位的监理形同虚设[1]。以桩基管理细节为例,在试桩和施工的整个过程中监理应协助审查施工方完善质量,进度保障体系。检验和评估桩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检查施工方减小对周边既有建筑物、地下管线安全的影响。
2.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目前来说,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建筑工程管理相比,发展进程缓慢,甚至到了停滞不前的发展状态。主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一)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发展迟缓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意识淡薄,不追求提高和学习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和方法,思想陈旧,按部就班,导致施工进度缓慢。这种管理制度下的人员与体系都与时代脱节,很难把工作落实和具体化,进而也直接导致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的滞后,无法与国际接轨,处于落后的较低水平。
(二)政府的相关政策和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足,在人员和设备的安排上不合理,在需要政府配合管理施工单位以外的环境因素时,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和处理矛盾。
(三)监理职能发挥不到位,监理不能洁身自好,恪尽职责,做好本职工作是任何事务开展的首要前提,而监理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制度和法律并不完善,行业规范主要是靠单位和个人的自觉,在开展工作中遇到不配合管理的企业,没有很好的办法去发挥作用[2]。
(四)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的滞后制约着工程建筑管理的发展,低水平、低科技含量、缺乏经验过程,对项目的理解也不同,抓不住重点,也就无法在实际中运用,项目工程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不到位,缺乏高质量的管理软件设备,从而抑制着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水平。
3.针对建筑工程管理所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对策
3.1制定从业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
在对于工程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选择上,尽量挑选一些专业素质比较高的人员,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和知识能力,但面对工程施工的主力外来务工人员这显然很难完全依照标准,而且全部使用专业人员在数量上和成本上都难以满足。因此,我们必须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在经过日后的建筑工程中严格按照行业规范及准则作业,并且做好相关考核工作。
3.2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管理制度进行监管
在监管方面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筑施工企业的有效工程质量监管,对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有效的第一时间向上级反应和处理,并且做好记录和总结是工程管理中积极态度的体现;仍以主体结构管理为例,在影响结构工程指标的主要原因中有:强度:混凝土质量、养护、外力荷载。表观质量:模板质量、浇捣质量、清洁、拆模时机。墙柱垂直度:顶撑系统、木方规格及强度、外力荷载螺、杆间距、混凝土浇筑高度。墙柱平整度:木方规格及强度、螺杆间距、外力荷载。顶板表面平整度:支撑体系、起拱、木方规格及强度、外力荷载。楼板厚度:起拱、支撑体系。以上所有细节都必须利用技术和设备实时追踪,在监管上用网络和计算机每时每刻实时做好监督,不仅能保障工程进度也能在问题出现时能够收集信息数据,及时反馈给工程管理人员,快速解决问题和做出调整;以及完善建设工程管理的制度,完善的制度是保障管理过程中不出现纰漏,衔接各个环节的重要依靠,健全的制度是有效管理的重要依据,不容动摇[3]。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的推行是市场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和制度势在必行,这项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并涉及多方面的工作,因此在为进一步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必须要对建筑工程管理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把握贯穿于工程管理项目中的每一个影响因素,贯彻落实好各个方面,才能真正地提高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保障建筑质量,在结合企业自身的切身实际情况,促进建筑工程的持续、有序、健康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方倩.对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的分析[J].城市建设,2010,12(4):174-175.
[2]李红鹔.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以及创新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9(23):181.
[3]吴雪根,杨学夫,王兴炎,等.试论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创新[J].科技致富向导,2010,23(17):207,224.
论文作者:曾东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3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因素论文; 荷载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