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徐虎”引出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好人论文,徐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呼唤徐虎”,上海房地产系统开展青年突击队百日立功竞赛活动,引发出万名房管青年争做“小徐虎”。
关心徐虎,在徐虎为居民奔忙的时候,市民投书报纸,呼吁:“别累坏了徐虎。”上海的老百姓甚至提出了完美无缺的合理化建议:“无论是领导部门还是居民,都要真诚地爱护徐虎。一是可否为夜间急修再配备些力量,别让他再单枪匹马孤军作战;二是请居民一般情况下可否让他白天上门维修,为他减轻重负;三是……他为人人,人人也要为他呵!”字里行间,多么情真,多么意切!
学习徐虎,从今年2月开始,在上海全市的14个区, 区区都有“小徐虎”,上海国脉通信公司还捐款6万元的通讯工具, 开通居民报修的语言信箱,居民只要拨打电话,“小徐虎”就会赶到居民身边,提供“徐虎式”的服务。
此情此景,难道不正是社会各界忧虑之中所希望的吗!
在这组报道结束之际,我们用一首歌祝愿徐虎:“好人一生平安!”
在4月22日中宣部召开的“首都主要新闻单位通气会”上, 中宣部领导说:工人日报关于徐虎的报道用“好人徐虎”概括非常好,既使人感到贴切、亲切、感人,又表达了徐虎的崇高境界,让人看到了他那淡淡的人,深深的情,纯纯的心……
当行将结束“好人徐虎的故事”这组报道的时候,中宣部领导的一番话,促使我们对“好人徐虎”又作了一番思考。
好人会有好报吗?
仿佛一夜之间,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首都众多新闻媒体动作一致地把视点投向了一个普通工人。大家不惜报纸版面,割舍“黄金时段”,铺天盖地、沸沸扬扬地报道,在全国很快形成了一个“徐虎热”。
就在这个宣传热潮中,不少人在心底发出了这样的呐喊:
“徐虎,不是忙死也要累死的啊!”
“好人未必有好报”——在“人怕出名”的社会背景下,这种忧虑并非凭空而来。
令人欣慰的是,记者在上海采访,所到之处,社会各界人士对徐虎毫无怀疑之言、责备之声,有的是众口一词的赞誉。上海人把徐虎当作“上海人的骄傲”,他们给了徐虎无微不至的关怀。一个劳模能有这样大的社会认同度,是少见的。
劳模的根在哪里?
徐虎在全国扬名,从上海人微笑的脸上人们能感触到那种抑制不住的自豪:“徐虎是上海人,是我们上海老百姓推选出来的劳模。”
的确如此。作为上海西部企业集团的一名普通水电工,徐虎靠一双不停劳作的手,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地服务在居民身边。那时候,他并没有当劳模的奢望,人们似乎也没有注意到他的存在。他服务是真情的,心地是善良的,情操是美好的。是金子总会闪光。上海人终于发现了徐虎这个好人。上海人要给他以回报,是为他的精神而感奋,是对社会回归真、善、美的呼唤,是对人间充满仁、义、爱的渴求。
本报记者过去在上海采访劳模时,每每遇到一个困惑:人们不愿当劳模。可是,当1985年3月上海8家新闻单位以市民投票方式评选优秀社会服务工作者时,一向认为“憨大”才当劳模的上海人,以空前的热情,在选票上写上了徐虎的名字。当“民意公决”的结果宣布时,徐虎所在地区的市民竟奔走相告:“我们的徐虎选上了!”对徐虎由衷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上海人精明而不高明”。一位中央领导同志过去对上海人半褒半贬的评价,点明了上海一个时期的社会心态。精明者,精于经营之道,明于价值之理也;不高明,乃缺少大气,缺少政治也。在目前金钱增值、劳模贬值、商潮涌动、每每“追星”的社会气氛里,上海人对徐虎的出现和成长所付出的热情,说明上海人开始高明了,上海人的价值观变得崇高了。
如果把劳模比作一棵树,那么,群众是土地,党和政府是阳光,根深叶茂才能茁壮成长。这是徐虎受到上海人拥戴给我们的启示。相比之下,个别带着刻意“塑造”“包装”色彩的“指定劳模”、“指标劳模”、“关系劳模”为何立而不稳,或昙花一现?原因是他们经历的是“无土栽培”的过程。
劳模要不要培养?
劳模的成长要不要培养?现在似乎出现了一个误区:有人认为,既然是劳模就应该有能力自生自长,用得着培养吗?有人担心,培养有“加工制作之嫌”,怕影响劳模形象。上海西部企业集团则明确提出:对徐虎的培养和宣传,是加强两个文明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必须投入极大的热情。
上海西部企业集团总经理董素铭对记者说:“劳模是企业的精神财富,我们把这份财富看得很重。生产企业靠优质产品树形象,我们是服务行业,没有物化产品,我们的产品就是服务,我们靠职工用徐虎式的优质服务为企业树形象。”
把劳模精神同企业行为融为一体,对外光华企业形象,对内凝聚职工队伍,既是以人为本进行管理的着力点,也是精心培养劳模的动力源。
为此,他们铺路架桥,为徐虎的成长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优化风气,他们在徐虎班组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徐虎成长的小环境,让他感到温暖;群体激发,他们不失时机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造成积极向上的整体氛围;关心帮助,徐虎遇到难事领导总在他身边,为他分忧解愁;连锁反应,让一只“虎”变成“一群虎”,形成群星捧月的局面,好人徐虎就生活在一群好人中间。这样,徐虎就再也不会孤立了。
劳模也是人,要工作也要生活,有成绩也有苦恼,他们需要关心和关怀,也需要理解和帮助。上海西部企业集团为徐虎的成长所花费的种种辛劳,同那些对劳模只评不管,任其自生自灭,或者只向劳模要指标、要数字、要经验而不问及其他的人相比,是何等鲜明的对照!
劳模是不是宣传容易学习难?
怎样让先进人物、劳动模范顺畅地走进人们心灵深处并引起强烈的共鸣,是一件难事。有人甚至由此得出结论:宣传先进容易,学习先进难。社会上也有个别人依旧这样认为:如今啥时代了,还有劳模那样的“傻冒”!
正是在这种社会的喧嚣、人心的浮躁中,在善于挑剔别人的上海人中,不仅徐虎出现了,而且一群“小徐虎”就跟在他的身后,他们的美好形象悄然无声地走进了人们的心里……
于是,在老百姓心里的那杆“秤”上,他就成了“定盘的星”;贴在墙上“向徐虎学习”的大字标语,人们也不认为是应景的口号,而是应该去那么做。他们说:学习徐虎,应该的,他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并不遥远……
于是,“徐虎第二”、“徐虎第三”、“徐虎班组”、“小徐虎群”、“徐虎网络”就这么出现了。
于是,我们也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劳模。而成为榜样的劳模,切不可孤芳自赏,而应该紧紧与老百姓贴在一起。
社会对劳模应不应负责?
劳模是社会的宝贵财富,社会理应对劳模负责。在上海采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从徐虎的个体行为演变发展成“徐虎群体”、“徐虎网络”,及深入人心的“徐虎精神”,上海市民、上海党政工团、上海企业界和上海新闻界的朋友们,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担起了崇高的社会责任。
发现徐虎,上海新闻界、企业界功不可没。正是他们联手推出的居民投票评选活动,才使徐虎得以崭露头角。从此,他们的新闻视觉一直伴随着徐虎的成长和进步。
标签:徐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