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现实主义理论发展新趋势的争鸣笔谈——东北亚的现实主义逻辑及其突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笔谈论文,东北亚论文,现实主义论文,新趋势论文,主义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当前世界诸地区中,东北亚可能是现实主义逻辑体现得最为明显的地区之一。其他地区中,欧洲已在向一体化甚至超国家行为体迈进,北美则承平日久,美、加、墨三国间已不知战争为何物,甚至看起来冲突不已的非洲也有制度主义、建构主义的色彩。在泛非主义的推动下,非洲国家早就成立了自己的地区组织(即非洲统一组织,2002年改名为非洲联盟)并且在维护地区和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东北亚的现实主义逻辑 但在东北亚,一方面多数国家都享受着经济繁荣(中、日是世界上第二、三大经济体,韩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唯一的例外可能是朝鲜,经济上仍较为落后与封闭),另一方面却弥漫着霍布斯式的冲突与斗争:中日在钓鱼岛、韩日在独岛(竹岛)问题上存在主权争端;朝鲜半岛仍然未从法律上结束战争状态,更因朝核问题而陷入事实上的长期紧张;中日地区结构性权力斗争与中美全球结构性权力混合在一起。诸此等等,使得东北亚成为当前世界上仍然潜藏着冲突与战争的地区之一。 以上现象揭示出现实主义相关概念与逻辑在东北亚仍然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存在。具体体现在: 第一,权力、安全等高级政治议题占据首要议程。朝核问题且不用说,即使是在彼此间经贸关系十分密切的中日、韩日之间,一旦领土争端发酵,或是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教科书问题等历史议题被触发,其他议题都退居其后。最典型的例子是2012年以来的中日关系,由于新一轮钓鱼岛争端因日本宣布对该岛进行所谓国有化而触发,双边关系由“政冷经热”进入“政冷经也冷”的阶段,2012、2013年中日贸易额连续下降。 第二,武力仍然是被十分倚重的外交手段。这点可以从朝鲜对核武器的执着追求中体现得最为充分。在它看来,没有核武器,不但无法在与南方的斗争中取胜,甚至可能无法保证自己的生存。其他东北亚国家虽无朝鲜这么极端,但对武力手段的重视也清晰可见。如在军费开支与发展军备方面,中日间呈现出竞争的态势,日本更是执意要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主张其集体自卫权。一旦解禁成功,武力将成为日本对外关系中的更大筹码。 第三,结盟、均势等成为突出的地区政治现象。东北亚缺乏全地区性的统一政治安全架构,美国主导下的与日本、韩国的双边同盟体系构成了这一地区最重要的政治安全安排。这种双边同盟体系形成于冷战时期,在冷战结束后不但未有结束反而不断强化,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把朝鲜、中国作为公开或潜在的针对对象。由于这种同盟的排他性质,东北亚的政治安全格局进一步陷入割裂状态:中、俄、朝都被排斥到一边,成为美国眼中的敌人、对手或是潜在对手。均势逻辑则体现在美国的地区政策方面。20世纪80年代,当日本经济蒸蒸日上时,美国对其非常警惕,尽管日本是其冷战盟友。当前,美国之所以扶日抑中,从根本上来讲是由于中国的实力不断壮大,视中国为其最大竞争对手的结果。 二、走不出的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逻辑在东北亚所导致的现状并不值得羡慕,相关事态会不会导致擦枪走火,一直是观察家们所担心的事情。如何摆脱这种现实主义逻辑所导致的紧张与冲突,也一直是相关理论与实践所探索的课题。特别是在非现实主义理论阵营,一直视克服现实主义的“负面后果”为天生使命。这些理论路径主要有:一是相互依存论与新功能主义所主张的,即通过紧密的经济合作加大冲突的成本、提升冲突发生的门槛,并通过经济合作的“外溢”推动政治安全合作;二是像新自由制度主义所主张的那样,通过建构制度降低无政府状态的不确定性与国家间的沟通成本,同时提供解决冲突的制度管道,抑制或是管理好冲突;三是像建构主义所主张的那样,借由观念建构利益、利益决定行为的逻辑,以观念的良性互动推动东北亚各国由霍布斯式的无政府状态进入洛克式、甚至是康德式无政府状态。 但在实践中,这些路径却行不通。第一,事实证明相互依存论与新功能主义所主张的经济合作路径效果有限。以中日为例,两国之间的紧密经贸联系已有多年,但政治安全合作并未有根本的增进,反而不时恶化。事实上,中日关系最好的时期恰恰是两国经贸关系较少的冷战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与包括日本在内的外界的经贸关系日益紧密,但双边关系总体上反而日益紧张。当前中日关系的冷淡与恶化,当然不能说是经贸关系紧密依存的结果,但至少说明紧密的经贸关系及其合作并不必然导致政治安全方面的合作。还有一个典型事例就是中朝关系。对朝鲜来说,其生存十分依赖于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但这并未影响其在核问题上对中国的怀疑与抵制。只有良好的中韩政治关系可部分视为经贸关系迅速增进的结果,但是,考虑到中韩在核问题上的政治合作所起的作用至少同样关键,经贸合作在推动中韩政治安全合作中的角色并非十分明确。 第二,新自由制度主义所倡导的制度建构在东北亚也没有成功。在地区制度的整体构建层面,还远远看不到东北亚一体化的影子。2008年起,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开始在10+3框架以外单独举行年度首脑会议。但是,由于中日关系因钓鱼岛争端而恶化,2013年的首脑会议并未按期举行。加上安倍在2013年年底参拜靖国神社,与中国、韩国的关系均出现紧张,2014年能否举行尚未可知。在经济制度方面,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已经启动,但迄今仍未完成。由于美国主导的TPP的介入,这一谈判前途更加面临变数。即使完成,其意义也可能要打一个折扣。在政治安全领域,原来人们多期望通过六方会谈建构朝鲜半岛甚至东北亚安全机制,但随着朝鲜先后三次核试验,现在六方会谈自身能否恢复都成了一个问题。 第三,就建构主义所期待的良性观念互动来说,目前要在东北亚落实可能也是希望渺茫。这可从两方面观察。从纵向的历史维度来看,这一良性互动在中日关系正常化初期确实存在,但在后来的政治安全冲突中被冲得烟消云散,目前中日相互沦为对方国民最不喜欢的国家。从横向的领域维度来看,在政治安全冲突的影响之下,消极的观念互动不但压制了积极的观念互动,而且通过自我复制、强化反过来固化了消极的国家被动互动,使得中日两国关系深陷在霍布斯式的逻辑中拔不出来。美朝、韩朝之间同样如此,由于彼此互视对方为敌人,双方始终走不出互不信任的困境,朝鲜也因此而固执地发展核武器,使得朝鲜半岛政治安全关系陷入极其紧张的境地。 三、解铃仍需系铃人 之所以形成以上情况,原因不在于其他的路径或逻辑在东北亚体现得太弱,而在于东北亚的现实主义逻辑太强,相关的权力、安全问题太过严重。在这些现实主义问题没有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之前,制度主义、建构主义等逻辑的作用是有限的。 这是因为,现实主义面对的是国家的基本需求问题,如安全,而其他主义解决的是国家的衍生需求问题,如发展。相互依存论和经济合作“外溢”论要在两个国家间产生效果,事实上得依赖于一个前提,即它们之间不存在重大的安全冲突。或者,它们之间的安全冲突得到了基本的控制,这样才有经贸合作发挥作用的空间。就像人一样,只有基本的安全需求满足了,其他方面的需求才能排上议事日程。以新功能主义者津津乐道的欧洲一体化进程为例,如果没有冷战时的共同敌人苏联作为“威胁”而存在,以及共同盟友美国的支持,法德能否解开宿怨走向合作可能仍是一个问题。而苏联的“威胁”与美国的支持,其实还是当时冷战逻辑也就是现实主义逻辑的结果。以此来看东北亚,相应的结论就是“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通过现实主义的逻辑与手段,管控好这一地区的各种安全、权力问题,才有可能出现经济合作向政治安全的“外溢”、积极观念压倒消极观念并形成良性互动等情况。 当前,主要是管控好朝核问题以及中日、中美在东北亚的可能冲突。就朝核问题而言,要从根本上消除朝鲜的拥核动机,一方面必须正视朝鲜的安全关切,另一方面又要给朝鲜施加足够的压力,包括相关国家都要充分利用对朝鲜的政治和经济影响。至于管控中美、中日冲突,核心在于彼此尊重对方的安全关切与正当的权力诉求。中国不必对日本一切追求正常国家的行为上纲上线,美国也不能一味地挤压中国的战略空间。特别是在中日美三角关系中,美国应该实行一种真正的、灵活的均势战略。美国如将自己与任何一方绑定,该方就将拥有压倒性的力量优势,鼓励其挑衅并争取压倒对方,从而导致紧张与冲突,甚至是战争。目前中日美关系态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美国抛弃灵活均势战略、固守僵化同盟战略的恶果。 当然,必须谨记的是,通过现实主义“以毒攻毒”的最终目的是给新自由制度主义、建构主义创造更大的作用空间。如果上述冲突因素能够长期有效地被管制好,那么我相信新自由制度主义、相互依存论、新功能主义以及建构主义逻辑也就有了进入与发展的空间与条件。当这些逻辑变得足够强大的时候,东北亚就可能实现从霍布斯式世界向洛克世界甚至康德世界的转换。如果无视现实主义逻辑的基础性作用,或者陷在现实主义的逻辑中出不来,东北亚就可能会永远在冲突与和平、安全与动荡之间徘徊。标签:中日关系论文; 朝鲜历史论文; 朝鲜经济论文; 抗日战争论文; 美国政治论文; 冲突管理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关系逻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