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防水防渗;
中图分类号:TU745.6;TU745.7文献标志码:A
1、当前工业及民用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概述
良好的建筑能够构建社会群众生活及工作的场所,所以当前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在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对质量管理进行有效控制,但是实际工程建设中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渗水现象就是较为典型的质量问题。当前社会发展对于建筑的完整性具有较高要求,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渗水和漏水的现象会破坏建筑的完整性,长期发展还会导致建筑设备管道发生破坏,给后期维修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当前施工部门需要进一步提高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这对于促进建筑项目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在现阶段工业及民用建筑工程中需要进一步提高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能够有效促进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进一步完善建筑自身的良好性能,从而获取更高的建设效益。此外提高防水防渗技术能力,还能够维护业主自身利益,保障其自身财产及人身安全。当前大多施工部门都对施工技术进行了全面探析,也不断提高工程验收标准。对于建筑工程防水防渗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相关施工人员的施工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了全新的建设目标。
2、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2.1外墙的防水防渗技术
在外墙施工过程中,防水防渗技术是相当重要的一项技术,卫生间、厨房、门窗以及建筑墙体的细部处理均是外墙的防水防渗技术的管理。作为建筑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根据相应的质量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并检验,同时对砌筑的质量给予及时性的监测与管理,尤其是砖块需要提前进行浇水润湿,从而保障外墙的前提稳定性。例如,在施工时,降雨量在超过了10cm/h时,便会导致外墙面形成整批水幕,这个时候的外墙面净水压力会达到70kg/m2以上,此时便极有可能发生渗漏。对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相应的施工规范进行防水处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应用多种预防措施。
在外墙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建筑刚度与强度,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选用水化热比较低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同时适当添加一些添加剂,从而预防地基伸缩而导致的沉降问题,同时减少渗漏发生的可能性。另外,在施工时有必要设置伸缩缝、防震缝以及沉降缝等变形缝,以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2.2门窗的防水防渗技术
门窗属于建筑物当中的活动范围之内,同时面积与施工次数、频率比较高的项目,所以门窗对于防水防渗的需求程度也比较高,在实际施工时,需要建筑人员有较强的操作技术,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好的理论知识,从而保证门窗的防水防渗施工效果。在门窗防水防渗工作当中,对于门窗的安装以及后续的施工功能等方面,均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同时在活动次数的具体范围以及门窗的面积等方面,均需要考虑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美观性影响以及对居住者今后使用的影响。对此,对于门窗的防水防渗技术,需要在整体的美观性程度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同时在开展外墙铝合金窗的施工时,需要采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铝材,同时还需要满足施工图纸的设计标准,在采购之前,需要选择有市场影响力、有质量保证的品牌,同时在搬运与安装过程中应当尽可能规避半成品变形、扭曲以及损坏的问题,禁止在半成品变形之后应用人工的方式修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选择的相关配件也必须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务必保障安装的牢固性与使用之后的密封性,在室内的密封环境之下,可以以“吹风”的实验方式进行验证。除此之外,在窗框安装之后,需要在周边进行塞缝的处理,一般需要应用干硬物、集合物等防水砂浆,根据1/2的比例开展分层的填实施工,在外侧涂刷改性防水砂浆时,需要保障塞缝不存在空鼓,并由专业的施工人员与监理人员一同对塞缝进行质量检验。保障外、内窗台的高度差值在20mm以内。
2.3厨房与卫生间防水防渗技术
厨房与卫生间是任何建筑类型中用水量比较大的空间,无论哪一位置的防水工作不足,都会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形成严重影响。对此,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当中,仍然需要对卫生间、厨房等部位给予高度的防水防渗技术管理工作。在厨房方面,在地面低于其他空间50mm时,需要根据施工图纸明确具体的结构,并做出高度差,根据相关规定做起坡,地漏口需要和相邻的地面有10mm以上的高度差,厨房与卫生间的墙体在1.8m范围之内必须进行内抹灰,并加入适当的防水粉,烟道与穿楼板管道的封堵材料必须是以微膨胀剂、细石混凝土为主,并且周边需要采用凿毛进行处理,将其清洗干净之后,安装支撑模板,并应用细石混凝土进行封堵,在管道周边200mm的范围之内,需要从管道边缘开始向外建设边坡。在厨房与卫生间施工前后,均需要开展试水实验,一旦存在严重的渗漏问题,需要寻找到渗漏的根源,并优先进行处理。
2.4地下室防水防渗技术
地下室的主要功用是杂物堆放,防水防渗施工中,很容易被忽略。具体施工方法如下:(1)依据工业民用建筑设计要求,对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抗压强度进行确定,合理设置和构造预埋件、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和穿墙管道等。(2)施工过程中,使缝隙和缝口保持清洁。混凝土底板浇筑过程中,对其厚度和高度进行严格控制,满足无缝施工要求。(3)完成地下室底板浇筑工作之后,采用正确的方法,落实科学养护工作,使温度和湿度都能够满足养护要求。(4)依据实际工程要求,浇筑防水混凝土,并对施工缝数量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在底板和顶板上部预留施工缝。假使墙体中一定要预留施工缝,可将其更改为水平缝,有效解决地下室渗漏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各个项目的防水防渗是一个复杂且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建筑企业强化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以及对质量的监督与控制,同时对渗漏的发生状况、条件以及危害性、危害对象等进行全面地分析与探讨。因为市政建筑大多数是民用建筑,所以渗漏现象的出现,普遍会形成较为严重的社会影响与经济损失。对此,需要相关人员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加强对防水防渗技术的掌握与应用,从而真正预防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发生渗漏现象。
参考文献:
[1]杨磊.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居舍,2019(12):49-50.
[2]彭志胜.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8):28-29.
[3]项楠,庞博.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130.
[4]陈展玉.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9):137.
[5]张建国,张志刚.论述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8):76.
论文作者:王江勇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防渗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