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丰县人民医院 江西宜春 336300
摘要:口腔科的医护人员在工作时会接触较多的危险因素,对医护人员的健康有较大危害,进而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口腔科工作中的职业卫生问题复杂,为了降低工作环境对口腔科工作人员的危害,应该从环境因素、患者因素、个人因素等方面展开研究,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口腔科;职业性危险因素;防控措施
引言:
口腔卫生事业在近年来发展较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医技人员加入,该行业的执业医师人数不断上涨,显示了行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显现了更多问题,其中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最应该注意的便是自身的职业健康问题。近年来,口腔科从业人员的职业病越来越明显,患病人数不断增加。从口腔科行业自身特点来说,其工作接触因素多,危害程度严重,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对口腔科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积极探寻有效的防控建议,帮助口腔科工作人员降低职业性危险因素对其自身健康的危害。
1 口腔科职业危险因素
1.1 环境因素
口腔科具有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具体的污染源主要有空气污染、物理污染和化学污染。其中空气污染物质主要有气溶胶和粉尘。口腔科在诊疗过程中常用设备是超声洁牙机和高速涡轮手机等,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细菌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最终形成气溶胶。粉尘则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物理因素的污染主要是照射辐射、噪声污染、锐器伤害、高速飞溅物及烧伤等;化学因素则是口腔科室使用的材料及使用的消毒用品中存在的对人体身体有害的物质,包括常用的补牙材料中含的汞、制作假牙时常用的牙托水、常用的臭氧和消毒剂等都会一定程度上损害人体健康。
1.2 患者因素
这里我们所考虑的患者因素最主要的传染病患者,包括乙型肝炎、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口腔科诊室患者较多且流动性大,医生在检查患者口腔疾病时并不能做到对患者的其他传染性疾病进行筛查,且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频繁的近距离的和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接触,一旦患者患有传染性疾病,便会增大交叉感染发生的概率;此外,患者中若存在有暴力倾向的人,医生很可能会被辱骂和威胁,这对整个社会都会造成恶劣影响。
1.3 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侧重的是口腔科工作人员的个人习惯和心理素质因素,其中个人习惯因素是指口腔科的医生在工作时由于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且在治疗时需要长时间的保持强迫性静态体位,单大部分医生在操作时都存在姿势不良的问题,弯腰扭颈,长此以往,出现了腰酸背痛等情况,这类病症可统称为肌肉骨骼失调症(Musculoskeletal Disorder,MSD),也是口腔工作人员的高发病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口腔科医生普遍反映工作压力大,就我国的口腔疾病的调查结果显示,其发病率较高,且治愈率低,口腔科的医生缺口较大,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口腔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常常需要连续不断的工作,因此,工作人员常处于紧张和疲惫状态,进而导致医生失去了工作热情,失去了对患者的耐心等,严重影响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就诊体验。
2 防控措施
2.1 环境因素防控
针对上述提到的环境因素对口腔科医护工作人员的影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是强化对空气污染的防治,重点做好诊室的通风换气工作,在此基础上,医护人员应该重视自身的防护,佩戴好帽子、口罩、手套、面罩等基本工作设备。为了减少患者口中菌落对自身的影响,应该让患者在治疗前漱口。进行有粉尘扩散的操作时,应该设置隔离罩,确保避开污染源等;二十做好对照射辐射的防护工作,在口腔诊室内隔离设置 X 线室,要做好对眼睛的保护工作,要在必要时佩戴护目镜,对诊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应该在下班无人后进行。防治噪声则应该严格按照国家噪声标准进行合理控制,在诊室内尽量将噪声源头隔离,并且防治噪声间的相互影响。在诊疗操作中,医护人员在接触利器时一定要佩戴防护手套,或者使用镊子夹持利器,并在使用完毕后放置到专用的利器盒中。若因操作不当出现误伤,要及时用清水冲洗,挤出伤口中的血,做好消毒,并进行职业暴露报告登记和管理。针对高速飞溅物则应该在诊疗打磨过程中加强防护,在保证打磨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做好自我防护工作。最后要注意用火安全,防止烧伤;三是对化学因素的防护。针对材料中可能含的汞,可以通过采用新型无毒补牙材料代替。医生应该佩戴手套和口罩以避免直接接触汞。在使用消毒剂时要确保对储存消毒器的容器加盖,消毒时佩戴口罩和手套,并做好诊室的通风换气。而在使用臭氧对空气进行消毒时,要确保无人,并且及时打开窗户通风换气,及时排放臭氧。
2.2 患者因素防控
对患者因素进行防控,首先是防止感染。在诊治患者时必须详细问询其传染病病史,在此基础上进行传染病检查,包括结核病、乙型肝炎、艾滋病等,在确定其传染病病史后,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医生在接触患者时必须认真洗手,接触过患者的器械要严格消毒,并且在诊治结束后要做好诊室的定期消毒;其次是合理的解决医患纠纷,医生首先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对患者应该保有耐心,一旦出现纠纷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不能冲动,医院应该设置警务站,做好安保工作,确保医生的人身安全。
2.3 个人因素防控
个人因素要求医护人员在诊疗时掌握正确的姿势,避免错误体位对肌肉骨骼造成的损伤,减少对自身的损害,可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口腔科的医护工作人员还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若出现腰酸背痛等情况,要结合合理的运动、适当的锻炼进行纠正。最后是医生的心理疏导,医务工作人员本身就具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工作人员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寻找合适的途径排解内心的不良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
结语:
口腔科工作中的职业危险因素本身较为复杂,且口腔科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基于此,国家应该积极帮助口腔从业者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和防护意识,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口腔从业人员要充分了解职业中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护,积极参与职业病防护培训,针对自身存在的和可能出现的职业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改善自身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形成良好的工作意识,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鲁斌.口腔科工作中职业性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J].职业与健康,2017,05:709-712.
[2]彭燕华,张芸.口腔科医护人员感染因素防护措施[J].现代医药卫生,2010,12:1910-1911.
论文作者:金莹晨,于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口腔科论文; 因素论文; 患者论文; 工作论文; 防控论文; 医生论文; 诊室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