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图书馆是当前各种知识和书籍的综合处,其中有着庞大的数据量。随着近年来世界交流的不断加强,各种书籍的种类和方式也在不断的增多,近年来知识管理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在当前图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方式也在不断的提高,这不仅仅是图书馆管理制度和手段的完善,更是图书馆在管理概念中的改革和变化。图书馆管理工作一直都是院校的重点工作,尤其是我国计算机技术逐渐普及之后,图书馆建设工作变得更加重要。基于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就图书馆管理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阐述,重点对图书馆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图书管理系统;高职图书馆;应用方法
1图书馆管理体系创建需要关注的要点
在进行图书馆管理系统构建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具体包括以下要点:
1.1图书信息资源管理方面
由于使用者对于图书知识点的摄取量较大,因此对于文献需求量较大,质量要求严格。因此在实施图书馆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提高对质量规范的要求,将读者作为核心要素,按照图书纸质、电子文献的类型来进行划分,保证读者能够有序借阅资料,避免出现重复借阅的情况。
1.2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创建管理系统首先需明确管理的主体的职业技能、核心素质,尤其是信息化时代,为了有效构建图书馆馆系统,除了要求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同时也要求其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1.3信息服务质量管理方面
创建图书馆的目的是对不同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提供需要的信息,通过完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通过开发实用性的信息服务系统之后,拓展处多元化的信息数据资源库,通过信息数据资源库查询个人需要的信息。访问者只是需要在系统登录个人信息,就能够通过数据库检索到需要的信息,以及图书的借阅时间和归还时间。
2目前图书管理系统在发展的过程出现的弊端
2.1图书馆文献资源和信息服务需要加强融合
我国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数字图书馆的发展飞速,不少单位斥巨资来建设数字资源,在图书馆信息管理中核心内容即是数字资源,通过数字资源的处理时限资源的共享,提供人们需要的信息。但是实际上,在对图书馆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导致我国目前图书管理系统建设不够理想。
2.2图书馆的业务处理和管理工作不能做到很好的配合与衔接
目前诸多图书馆管理的依据仍然是纸质图书和参考文献,对于数字业务重视度不够,也给图书馆档案的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3信息之间的孤立比较严重,需要进行整合
随着读者对于图书馆信息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图书馆系统管理难以满足实际性要求,不同的信息之间的分离状况较为严重,信息孤岛现象也就诞生了。
3新时期对图书管理工作产生影响的因素
纵观我国新时期图书管理工作的现状,我国图书管理系统建设工程中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全面的改革创新,充分加强图书馆的创新管理,有效发挥图书馆管理作用,对图书馆管理因素实施系统性分析,进而对图书管理系统进行有效判断,并提供相应的支持。
首先,影响图书馆工作的主要因素是图书的数量。图书管理数量和图书馆的复杂性呈正比,随着图书馆数量的增多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管理难度,同时加上图书馆管理工作本身的规范性也会对图书馆管理的效果产生影响。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对不同类的图书进行标号,完成归档工作。其次,图书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严格按照一定的流程对图书进行分类出来,并在相应的位置标记图书的位置。由于图书的种类繁多,因此管理难度较大。如按照图书书籍的内容将图书划分为人文、艺术、自然等不同的类别,按照图书的不同题材将其划分为散文、小说、传记等,只有严格按照明确的方式来实施管理,才能凸显图书管理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最后,图书管理工作归档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也会对管理效果产生影响,只有严格按照要求来进行归档处理,才能保证图书管理达到理想效果,提高资源的合理利用率。因此在图书管理中,需要综合多种因素,提高图书管理处理的效率。
4现代图书档案管理系统在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我国现代图书馆档案管理系统构建主要借助计算机技术来加以实现,并结合图书管理工作的特点,由于图书馆管理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因此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节约成本。在传统的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大量的人员来对书籍进行管理,但是随着图书馆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借助红外线实现图书信息的归档处理,通过扫描将图书信息扫描到系统中,完善图书信息的归档,提高图书档案管理的效率。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能够识别不同分类的图书,对于同类图书的识别度也较高。
在实数图书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过程中,尤其是在软件设计方案,设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书籍的种类来进行划分,因此不需要人为再次分类,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
目前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因此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才能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提高管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管理人员借助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同时对于图书档案管理的成效获取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之下,图书管理人员需要积极探索图书馆档案管理新模式,并对我国当前图书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探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图书馆档案管理效率,进而为我国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发展贡献力量。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图书管理的影响力,为图书资源管理提供支撑。
5高职图书馆内智能图书管理系统的完善性设计建议
在构建图书馆管理系统过程中需要参考待建区环境以及师生阅读的实际需求,继而拓展处系统功能和基础性操作设计、系统维护等不同类型的模块,保证使用人员能够按照要求对信息进行查询。
5.1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
在系统模块设计中对用户需求、书籍分类以及读者的类型进行划分,通过划分能够保证用户按照既定程序获取初始密码,匹配身份。
5.2数据查询模块的设计
通过建立数据查询模块能够方便使用者快速查阅资料,同时实现数据的导入和导出工作,针对性对图书的属性进行修改。
5.3基础性操作模块的设计
基础性操作模块的建立便于提高图书借阅、归还、续还、破损统计的效率,实现读者信息的查询。
5.4系统维护模块的设计
维护模块的建立能够实现数据的备份、还原、清理等过程,能够在保证基础数据的基础上,避免系统瘫痪,减轻工作量,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构建图书馆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有效保证图书馆管理工作更好发挥作用,有效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效率,有效保证我国图书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同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相关人员有必要加强对图书馆管理系统构建的重视度,为图书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图书管理工作取得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徐向明. 浅谈图书馆管理系统方面的计算机应用[J]. 科学技术创新, 2012(18):136-136.
[2]启茂. 试论华中理工大学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发展战略[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9(5).
[3]路一, 刘启茂. 面向21世纪推动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与发展[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8(6).
[4]季淑娟. 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创建现代化高校图书馆[J]. 冶金信息导刊, 2017(5):36-38.
论文作者:金立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图书馆论文; 图书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信息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模块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