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在脑梗塞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绍芬

李绍芬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医院 四川成都 611731)

【摘要】 目的:探讨将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应用于脑梗塞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防范或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可能引起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学习,提高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都有所提高。结论:将风险管理机制应用于脑梗塞病人护理质量控制中,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保障病人的安全及医疗护理服务安全,从而使护理质量较前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 脑梗塞;护理风险管理机制;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5-0172-02

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永恒话题,护理风险管理是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事件及预防方法的识别、评价,并寻求处置对策和科学管理,是确保护理质量的核心政策[1]。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脑梗塞病人越来越多,且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史。脑梗塞人病情危重、急、且多无明显诱发因素,前驱症状不易察觉,躯体活动障碍,治疗周期相对较长。脑梗塞病人以中老年(50至60岁以上)人居多[2]。因此,脑梗塞病人存在护理上的风险,制定并落实各种风险管理措施,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确保护理质量,有效规避风险。

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共收治脑梗塞患者140例,其中男80例,女60例,年龄在56至89岁之间,平均年龄60岁。职业:干部60人,工人90人,农民30人。本组患者中同时患有高血压100人 例,冠心病30例,糖尿病30例。同时患有三种疾病的有60例,两种疾病的50例,一种疾病的30 例。根据患者的病史、评估身体情况(肌力的评估采用0-5级,6级肌力记录法[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来制定并落实风险管理的措施,保证护理质量,提高医务人员对评估沟通的重要性及风险管理活动的认识。

2.方法

2.1 护理风险的相关原因分析

2.1.1老年病人的特殊性 由于老年病人经常同时患有其他多种疾病,一旦患病,引起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加上精神紧张、焦虑,易引起其他器官连续性改变。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2.1.2脑梗塞病人的护理风险

2.1.2.1压疮 病人由于长期卧床,全身血液循环差,皮肤抵抗力低下,康复时间长、护理不到位等均易行成压疮。

2.1.2.2跌倒、呛咳、窒息等危险发生

2.1.2.3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皮肤瘀斑形成 脑梗塞病人要用溶栓、抗凝药物治疗。

2.1.2.4 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

2.1.2.5心理障碍 焦虑、忧郁、悲观。

2.1.3护理管理风险因素的分析

2.1.3.1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滞后随着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法制日渐完善,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也日益增强,病人及家属对医院及医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护士受传统护理习惯的影响,多是按医嘱被动工作,对潜在的、无形的工作重视不够。加上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危机意识、风险意识[4]

2.1.3.2护士专业技术水平低,业务知识缺乏,理论与临床不相结合。脑梗塞病人存在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长期卧床,泌尿系、肺部感染易发生,加上抗凝治疗易引起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若对病情观察不及时,对病人变化无预见性,防范措施不到位,就容易出血并发症或加重病情。

2.1.3.3护士责任心不强,缺乏与病人沟通意识,缺乏沟通技巧,没有落实医院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病人对其缺乏信任感。

2.1.3.4患者因素所致的风险 疾病发生发展的复杂性、多变性,是造成护理风险的重要因素。患者个体的不确定性因素也易造成护理风险。医疗护理工作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医疗护理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与支持。患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医疗护理的风险将会增加

2.1.3.5管理因素 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力,对护理人员缺乏有效的职业医德教育;人力资源配置不当,管理者无预见性和洞察力等。这些都是安全隐患发生的因素。

2.2 风险管理的措施

2.2.1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制定风险管理预案

成立由护理部、各科护士长、科内质控员,护理骨干组成。通过以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明确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事件,制定各种危、急预案。

2.2.1.1风险因素评估:评估内容:护理体检、心理社会评估、健康教育需求评估、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压疮高危因素评估等。

3.2.1.2制定各种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组织护士学习并熟练掌握,并进一步强化,保证每位护士均能独立应对各种护理风险的能力。

2.2.2强化服务意识和风险意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服务中要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同时,定期进行护理风险教育,举办各种讲座以提高护士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2.2.3明确职责

护士长每周自查本科室各项护理制度落实情况,质控小组每月进行系统检查,并将结果汇报护理部;护理部每月组织护士长召开护理质量研讨会,每月调查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每月汇总、分析,对已发生的护理缺陷和差错进行分析整改,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制定防范与管理措施。

2.2.4建立风险管理制度

风险管理制度是预防风险的重要保证,护理管理者应针对易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尤其是护理风险关键环节的管理规定,如《节假日护理风险管理规定》。制定各项操作过程中要遵守的制度和采取的措施。

2.3 效果评价

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检查表,调查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情况,调查了140人次。调查的内容:住院患者满意率、压疮发生率、意外损失率、泌尿系感染率、肺部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

3.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脑梗塞病人护理质量控制效果比较见表1。从表1可见,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质量控制效果均较实施前有所提高。

4.讨论

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各个环节和过程中,护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我院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以来,取得了护士与病人互利的效果,护士的风险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认真执行制度和护理风险管理预案,做好班班交接、层层把关,消除了各种安全隐患[5]。通过各项护理操作前病人知情同意书等制度的落实,规避了潜在的风险,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方面的满意度。从“危机管理”到“问题管理”,实现了把发生护理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转变为护理安全事件发生前的积极预防[6]。

5.小结

综上所述,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防范风险能力,提高护士的 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从而降低了护理缺陷、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有效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韦素清.从护理风险管理程序谈临床管理思路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7):67-68.

[2]内科护理学612-613

[3]内科护理学

[4]缪薇箐.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830-832.

[5]程云清,陈凌,戴红霞等.风险管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老年病人康复过程的效果评价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10A):2582-2584.

[6]姜菲,张瑶,刘慧珠等.我院实施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54-55.

论文作者:李绍芬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0

标签:;  ;  ;  ;  ;  ;  ;  ;  

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在脑梗塞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绍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