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持续进步,建筑工程已经逐渐变成目前我们国家十分重视的对象之一。地震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一旦其强度过高,便会产生十分严重的灾害。通常而言,普遍具有突发性偏强以及破坏力较高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建筑物的占地面积不断扩大,建筑的结构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为了能够将地震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便需要提前做好相关防震设计工作。本篇文章将阐述对于结构设计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比并对于加强抗震设计的基本方法提出一些合理的见解。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探析
引言:从现阶段发展而言,地震造成的巨大破坏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近些年来,地震的发生概率越来越高,因此建筑结构的设计问题便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然而尽管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有诸多问题有待处理。
一、建筑设计中具体抗震影响的相关因素
(一)建筑物自身的结构
建筑物自身结构对于抗震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能够提升抗震能力,无论是哪种结构设计,都需要对其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如果建筑物本身比较复杂,结构布置应当确保质心能与刚心完全重合,以此提升整个建筑的抗震效果[1]。
(二)施工材料的选择以及施工工程
施工材料和施工过程也是影响抗震效果的相关因素,在相同环境下,如果工程人员为了减少成本投入而选择了相对校次的材料,则建筑的抗震能力必然会有所下降。同时,为了提升建筑的质量,必须选择合适的工艺,并确保各个环节都能按照设计要求完成,从而确保建筑的抗震能力。
(三)施工场地的周边环境
对建筑造成影响的原因有很重,环境条件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为了保证建筑的使用效果,必须认真审核施工的场地条件,尽可能避开一些不利地段,以此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
二、加强建筑物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方法
(一)合理选择施工地点
参考地震对于建筑物带来强大破坏性的主要特点,在工程开展初期进行地址选择的时候便需要提前将其抗震功能的要素考虑进来,提前规避一些能够影响抗震效果的地区。诸如沙土地、小山丘以及丘陵地区等。如果必须在此类地区进行施工,则需要进一步加强抗震方面的设计,但是随之带来的结果便是资金成本增加。所以,合理选择施工场地对于提高施工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
(二)优化布置工作
1结构必须简单
所谓结构简单,主要是指在地震强烈的冲击之后能够拥有相应的传力方法。因此只有确保建筑物本身结构十分简单,才能对其相关模型、内力以及位移展开分析和计算,提前对较为薄弱的区域进行把握,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水平。
2结构需要具备足够刚度
水平地震方面的作用力往往属于双向的行为,在进行结构布局的时候,必须确保其能够弟弟昂各个方向产生的作用力。一般而言,可以是结构沿着平面轴线的方向进行移动,以此保证其抗震能力达到规定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刚度的选择方面,不仅需要尽可能降低地震产生的效果,而且还要对结构的变形予以控制,如果整体变形过大,则会有二阶效益出现,使得整个结构发生破坏,影响建筑物自身的稳定性。
3结构需要具有整体性
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的时候,其结构的整体性对于提升建筑的安全价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楼盖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相对于一种水平隔板,一方面能够将惯性力聚集在一起,另一方面还能促使这些结构进行协同,从而承受地震带来的影响。尤其对于一些竖向结构分布不够均匀或者结构特征有所区别的时候,整体结构便需要依靠顶层楼盖完成协同工作。
(三)合理选择建筑结构形式
目前而言,我们国家的建筑物最为常用的结构形式主要为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组合结构以及钢结构,实际施工可以根据地区的差异选择最为合适的结构形式。这其中应用率最高的便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本身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以此能够承载较高的冲击,因此便拥有较强的抗震效果。不仅如此,侧移度也是进行结构选择时必须重视的一项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一些高层建筑施工工程之中,能够起到非常强的控制作用,随着房屋高度的持续增加,结构在受到相关荷载作用之后整体位移速度将会大幅度增加。对于不同类型的结构体系,由于本身构建在组成以及特点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自身高度也有着比较大的区别,同时使用高度也完全不同。
(四)确保建筑具有延性抗震的能力
在完成建筑结构的选择之后,便需要对其采取一些抗震加工,确保其本身具备足够的延性抗震能力,以此确保整个结构能够在中型地震以及大型地震的影响下仍然能够实现预期设防的目标。通常而言,具体抗震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依靠人力作用提升梁体本身的抗弯能力,促使整个框架在大型地震之后能够保持非线性的位移;而如果柱体端部的塑性较出现的时间较晚时,整体转动幅度将会偏小,甚至完全不会有塑性铰的情况出现,以此确保整个框架能够维持相对比较稳的塑性性能;由于整个剪切破坏没有任何延展性,因此一旦局部出现了破坏,便会立刻失去抗震能力,同时还有可能引起倒塌的情况出现[3]。
(五)建筑物本身减震以及隔震方面的设计
传统结构主要是利用结构加强的性能抵挡外部地震产生的作用力,因此可以算是一种被动抵抗。这种方式主要依靠在结构体系内部设置相应的隔震层进行能量阻挡,艺互助哦依靠消能器将地震产生的能量全部吸收,以此完成减震的效果。从某种角度而言,该方法可以算是一种主动减震的方式。我们国家目前已经在相关规定中提出了具体内容。然而由于其属于一种全新的体系,同时对于上层结构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当前整体应用率不高。具体原理则是在房屋的底部设置足机器,以此提升结构的抗震周期,进而对上部结构予以保护。
(六)多层防震设计
尽可能选择一些负担偏低的填充墙,以此作为抗震的头号防线。整个建筑全部采取抗震体系,并在其中设置獒余杆件,一旦整个建筑物受到了外部作用,不仅能够抵挡地震产生的能力,而且还能避开地震产生的共振效应。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震灾害对于居民的正常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不但会造成大量财产损失,而且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因此,施工人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李旭光.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探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2):00006-00006.
[2]乔海龙.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探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54):00292-00292.
[3]丁飞飞.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探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9):00024-00024.
论文作者:随月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结构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论文; 能力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探析论文; 效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