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润兴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 宁夏 银川 750004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行业也得到了丰润的发展土壤,因此也就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涌入到建筑市场之中。建筑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保证性价比高以及质量成为了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起关键性作用,若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不严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将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稳定性、耐久性。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全面的论述说明。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
1.1混凝土制备工艺缺陷
实际的混凝土施工操作中,混凝土制备过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在利益驱使下,不少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施工的工程成本,选择价格低廉品质低下的初始混凝土材料,有时建筑单位在采购环节因监管不到位产生贪污腐败也会造成一样的后果。初始制备物料质量的低下会在根本上对施工质量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另外,很多施工单位对于混凝土的搅拌过程把控不严,水泥、石子和水等各种材料的搭配比例出现误差,达不到施工要求的标准。最后,部分单位对于物料运输的规划不到位,执行监管出现偏差,因此错过最佳的混凝土灌浇时间,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凝结。
1.2混凝土结构缺陷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混凝土结构的问题。大部分情况下,完成浇灌工作后,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麻面、强度不足等缺陷。如果不能对这些缺陷进行有效的控制,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从而降低整个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这些问题的产生不是不可避免的,往往是施工单位在世纪进行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不注意细节的把控,没有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工程监管,甚至是施工技术不达标造成的。
1.3没有进行定期养护
混凝土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工作中,施工单位将注意力多集中在施工期间,对施工完成后的维护和保养不太在意。因为对混凝土后期的保养不给力,会使得小病变成大病害,影响整个工程的使用。即使进行保养很多企业也是流于形式,没有结合环境条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难点的解决对策
2.1强化混凝土制备
第一,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等满足设计要求,并在满足要求基础上尽量选用低热的水泥品种。研究发现,若混凝土结构体积较大,则在施工材料选取时,尽量选用低热或中低热的水泥,比如粉煤灰水泥、矿渣硅酸盐硅水泥或火山矿渣水泥。
第二,选取合适的骨料和砂子。在高等级建筑物中不得使用海砂,且不宜使用机制砂,且需要对砂石的韧性、强度等进行检查,还要对砂石中含无机盐及土质等含量进行检测,若不满足设计要求,则不允许进场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其骨料占结构体积的 80%左右,且由于不同的骨料的干缩率不同,因此要选择干缩率小,且骨料强度高、颗粒级配好的骨料。
第三,掺加合适的外加剂。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某一特性,需要掺加合适的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早强、快凝、抗冻、抗裂、抗渗等性能。若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减少混凝土结构中水泥用量,适宜添加合适的外加剂,如粉煤灰,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泥水化释放的热量。
2.2掌握混凝土工艺原理及配合比
混凝土基于加入搀和高效活性掺合料、减水剂,通过合理设置配合比例与计量搅拌系统精度、标准化控制外加剂总量、水灰比综合用水量通过浇筑成型及必要养护等综合环节进而达到施工目标。选定配合比阶段我们必须应充分满足其耐久性、强度、施工工艺可泵性、和易性等综合要求,确保其具有适宜的凝结时间,能全面控制坍落度引发的不良损失等。只有通过严密的试配确定及坍落度试验并满足相应规范标准后结合实际材料的状况经过验证满足要求后的混凝土,我们才能在建筑施工中投入的使用。确定配制混凝土强度阶段我们应依据检验强度评定标准及相关建筑施工混凝土结构规程建议规定,综合考量建筑施工现场条件环境变化及差异进行配合比确定。同时我们应控制混凝土水灰比为 0.28 至 0.32 范畴之中,不应随意提升或降低等级强度,C60 级别或以上等级混凝土的水灰比则不应高于 0.28,同时我们可借助外加混合料或高效减水剂等方式进行拌料和易性综合调整,在确保和易性标准基础上我们应尽量降低用水量。为有效优化工作度,倘若我们采用高效减水剂则应控制其用量低于水泥用量的 1.5%至 2%。
2.3混凝土浇筑和振捣
为了根本上避免物料泵在泵送过程中因吸进部分空气而出现阻塞,降低工程质量,延缓工程进度,需要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让受料斗充满工程实际操作中所需要的混凝土材料,同时安装上物料网筛,同时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施工的监督工作。如果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发现大粒骨料或者与工程无关的异物混入施工泵管,必须及时运用相应处理措施尽快加以排除,维持混凝土物料从出料口到下落的高度在 2m 的标准之内,并严格控制浇筑时间,保证混凝土从生产到运输、浇筑以及间歇的时间小于等于其初凝所耗费的时间。在同一阶段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连续浇筑作业的实施,并在发现底层混凝土出现初凝现象之前就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与此同时,振捣棒的插入深度要大于浇筑厚度 50mm 的深度标准,以此消除混凝土层与层之间细小的缝隙。除此以外,在施工操作中,振动棒振点在排列上的工作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具体的要求就是:保证插入相关角度与混凝土上层的角度行成 45 度或者 90 度的垂直角度,并在移动过程中依据混凝土浇筑的前后顺序来操作,确保漏振的问题不会发生,振动棒的移动范围保持在 300mm 的半径以内,工作距离保持为作用半径的 1.5 倍以下。最后要维持模板与振动棒的距离控制在振捣器工作半径的 0.5 倍以内。严格把控振捣和浇筑的各个操作均处于施工要求的标准,对于混凝土施工作业的最终效果十分必要。
2.4做好控温保湿防裂工作
控温防裂工作是混凝土后续工序中的重要一环。在完成了混凝土浇筑施工这一步骤后,对浇筑成型的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也要做到位,这样子才能够保证最终得出的混凝土成品的质量。因此,为了做好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的就是控温防裂工作。在混凝土浇筑这一工序完成后,并不就意味着混凝土施工的完成,其质量保证的关键就在于后期的控温防裂的养护工作是否做到位。这一点在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是随处可见的,因为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所需的大体积混凝土块的数量是十分多的,并且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块在浇筑完成后,极为容易出现因温差过大的问题出现裂缝,进而使得整个混凝土块不能够使用。因此,这也突显了做好控温防裂工作的重要性。所以相关的建筑企业应该需要独立成立一个测温养护部门,通过对其所负责的工作明确其责任,使其能够专职对浇筑成型的混凝土进行控温防裂工作的开展,减少因温差过大导致成型的混凝土出现分裂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张力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管理[J].窗,2013,02:161+163.
[2]白阳宝.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常见问题及控制要点[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0:224.
[3]缪海燕,缪德勇,蔡春春.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3,09:175-176.
[4]张 时敏 . 论 述建 筑 工 程混 凝 土施 工 技术 与 质 量管 理 [J]. 城 市建筑,2014,02:172.
论文作者:吕文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工作论文; 骨料论文; 水泥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