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论文_鲍国栋

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论文_鲍国栋

天津北辰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市 300400

摘要:地基是道路和桥梁的基础,地基不稳定,会对整个道路和桥梁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道路和桥梁正在构建,很多道桥的地基较为软弱,这时候,我们就有必要探究下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理的处理措施,消除其不利影响。本文首先分析处理软弱地基的重要性,然后具体分析常见的处理方法,为今后软弱地基的处理提供理论上的建议和指导。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弱地基;处理措施

道路桥梁施工的选址需要综合考虑很多问题,地理环境、气候状况、施工难度、施工成本等等。其中,地理环境是需要注意的重要的一点。道桥的地基是整个路和桥梁的基础,所以必须要稳固扎实,一般要避开软弱的土地。但是现实中不可能十全十美,根据测算,可能某处地基较为软弱,但是其他各方面条件却是最优,也可能其他的方案施工难度更大。另外,当前的土地利用较为紧张,不可能每条公路和桥梁都选择在稳定地域施工。此时就需要我们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以达到稳定道路和桥梁的目的,使其对道路和桥梁的反作用最小化。

1软弱地基概述

软弱地基,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区域的土地,如果作为道路或者桥梁的地基来说,不足以起到应有的支撑作用,不能够直接用来作为地基使用,但是根据规划,又必须将其作为地基使用。具体地来说,软弱地基一般包括了淤泥、泥沙、软土、冲填土等等,严格来说,淤泥也算作软土的一种。冲填土则是在河道中取得的泥沙,经过混合成泥浆,再沉淀以后形成的土。软土和冲填土的特点都是图土质松软,易受到水流的冲刷,不稳定。

2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的必要性和目的

道路和桥梁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的重要载体。无论是从事生产活动合适人民进行基本的生活,都离不开道路和桥梁。而地基又是道路和桥梁的重要基础,地基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道路和桥梁稳定与否,又会间接影响该区域内的物质交流和经济发展。因为各种其他方面的重要因素,在某些地区必须在软弱地基上进行施工,所以必须对软弱地基进行改善。改善的原则是,尽量使用天然地基。特殊情况下如果是淤泥质土,则应当充分利用其上层较为稳定的土层作为地基持力层。而如果淤泥质土的上层稳定层较为薄弱的话,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充分小心,防止对淤泥质土造成影响;如果是其他的建筑垃圾或者是工业废料的话,如果其较为稳固,可以对其进行处理后作为地基使用。处理软弱地基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改善地基软土的物理属性,提高其承载能力。一般来说是改善其渗透性和沉降性。一般改善软基要达到的目标是减少膨胀土的胀缩性,提高其抗震性,控制其透水性,阻碍其变形性,提高整体土地的强度和稳定性。

3软弱地基的常用处理方法

3.1换填土法

换填土法是进行软弱地基处理的常见方法,当原有的地基土其稳定性或者承载能力较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以采用此种方法。具体办法为:将原有土体中的软土层进行采挖处理,根据施工需求对土体进行更换,选择一些强度大、密度较高的材料换填软土,必要时可以对土体进行压实处理,提高土体的密实程度,进而增强地基土的承载能力,满足道路桥梁的设计要求。

3.2密实加固法

⑴排水加固法

排水加固法主要适用于含水量较高的地基土体中,最典型的比如沼泽地基和江河地基等。由于周边土体的含水量较高,最常见的方法是采用排水加固法对地基土进行处理,以改善土体的承载能力。排水加固法是目前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该方法施工环节较为简单,能够快速改善地基土体的承载力,因此在现代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⑵深层加固法

深层加固法也是常用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方法主要通过对土体进行爆破和挤压,以改变软土地基的土体结构,提高土体的密实程度,深层加固法采用的机械设备较为特殊,与地基的浅层加固法有一定区别。

⑶动力加固法

动力加固法的基本原理在于:利用质量较大的重锤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体产生的动能,对地基土体进行压实处理。相比于其他加固方法,动力加固法更加适用于黏土地基。也可以在加固过程中,将一些强度较高的材料打入地基之中,使得材料与原有的地基土体混合成为承载力和密实程度较高的混合地基。

3.3管桩加固法

(1)水泥土桩法

这种方法首先要选择材料性能较好的土质,将土与水泥进行混合拌匀,制成水泥土后按照施工工序回填到软弱地基中,制作成为水泥土桩。进行水泥土桩处理之后,软弱地基的承载能力会得到明显提高,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造价低廉,应用较为广泛。

(2)碎石桩法

碎石桩法是通过对土体进行冲击振捣的方式实现土体的挤压和固结,进而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能力,相比于软弱地基,碎石桩在密实程度和强度上都有明显提高,能够有效减少地基土体的变形。碎石桩法常用在土质为粉土和沙土等地区的软弱地基中,该方法成本较高,但随着相关技术工艺的进步,碎石桩法的应用范围也在拓宽。除去以上几种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之外,还有一些不是十分常用的方法比如加筋处理法等,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会随着施工地点土体条件、周边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其核心的目标基本一致,都是通过对软土地基的土质进行改造,提高其承载能力和密实程度,防止在使用时出现较大的沉降。此外,相比于道路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桥梁工程软土地基处理要更加复杂,还会涉及到地基的防水等内容,在实际施工中应该加以注意。

3.4桥涵通道处的软弱地基处理措施

一般情况下,桥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把地基打入较深的土层之中,也经常会穿过地基土体中的软土层,此时的地基沉降较小,采用一定的措施便可有效防止大规模沉降。但在桥梁和道路的接合处,由于地基打入深度不同,会有沉降不均匀的现象出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容易由于桥梁和道路的沉降不均匀出现事故,给道路和桥梁的安全使用带来了危害。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以下几方面的措施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⑴在道路和桥梁的交接处,尽量保证两者的地基同时浇筑,必要时对土体进行加固处理,减少两边的不均匀沉降。

⑵一些较为重要的构造物要进行预压处理,加快构造物的沉降速度,防止道路桥梁在使用过程中不均匀沉降。

⑶如果道路地基中的软土层厚度过大,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连续沉降,可以使用桥梁跨过此处的地基土体,解决道路桥梁不均匀沉降的同时,节省了地基处理成本。

⑷为了降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在道路与桥梁交接的位置可以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例如采用旋喷桩、砂桩等一些常用加固方法对地基进行处理。

结束语:

地基是连接道路桥梁与地表的部分,它不仅承担着道路桥梁表面行人车辆带来的压力,更在结构上保障着道路和桥梁的稳定。我国很多地区的土质不好,在这些较为软弱的土层上直接构建地基,会对整个公路和桥梁的稳定性与行车安全造成影响。道路与桥梁是我国交通运输最重要的载体,也是社会经济向前发展进步的重要载体,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道路桥梁地基的重要性,谨慎处理软弱地基问题,运用各种方法转变或者转化软弱地基的物理属性,使其真正成为托起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启超.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6(01):48-49.

[2]唐鹏.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J].城市建筑,2014(02):300.

[3]杨旭,周星英,刘方港.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3):111-112.

论文作者:鲍国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论文_鲍国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