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论文_刘亚宏

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论文_刘亚宏

刘亚宏

(苏州市解放军100医院 江苏 苏州 215100)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取的剖宫产产妇89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护理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P<0.01);护理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剖宫产产妇护理满意度为93.3%,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72.7%(P<0.01)。结论:在剖宫产产妇中,加强护理后心理护理,可有效地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剖宫产;心理护理;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217-02

经阴道分娩是自然的、符合正常生理的一种理想的分娩途径,且分娩后产妇容易恢复。然而,近年来由于麻醉学、手术技术等进步,剖宫产已经成为解决产科合并症或者难产的主要有效手段,可有效地挽回围产儿、产妇生命。多年临床经验表明,部分剖宫产产妇在产后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本文旨在改善剖宫产术后不良心理,提出将心理护理应用于术后护理中,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取的剖宫产产妇89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5)。对照组中,孕妇年龄在23-35岁,平均(28.5±3.4)岁,孕周在38周-42周,平均孕周为(39.1±2.3)周,单胎39例,双胎或者多胎5例;观察组中,孕妇年龄在24-36岁,平均(28.6±3.1)岁,孕周在37周-42周,平均孕周为(39.3±3.0)周,单胎40例,双胎或者多胎5例。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入选标准 ①均为首次剖宫产产妇;②学历在初中及其以上者;③精神正常,具有一定的意识、认知能力;④依从性高,配合本次研究;⑤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

1.3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严重基础疾病者;②产前检查存在异常;③存在精神病史;④不配合本次研究,中途退出者;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保证睡眠充足(8h)和规律作息;保持环境整洁、卫生;保持病房适宜的湿度、温度;给予正常的用药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镇痛药物等;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有异常应立刻报告主管医生;

观察组加强心理护理:①建立心理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经培训合格的护理人员组成;②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由小组成员负责,评估本组剖宫产患者的心理状况;③护理实施:依据心理评估结果,开展个性化心理护理:(1)充分地与病人沟通,依据其不同的压力源,耐性地解答病人疑问,满足心理需要;(2)每位病人均注重隐私的保护,提供护理时应注意保证护理室独立和安静,防止外人干扰;(3)健康指导:依据每位病人对剖宫产的认识差异,向病人传递相关剖宫产知识,告知其麻醉造成的术后腰疼是正常现象,术后伤口只是短暂性疼痛,不会影响正常母乳喂养,有效地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4)放松疗法:保持合适体位,指导病人选择合适的、舒缓的音乐等,有效地缓解其紧张情绪。

1.5观察指标 ①焦虑情绪[1]:评定方法为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得分<7分者表示无焦虑,总得分在7分-14分之间表示可能存在焦虑症,总得分在14分-21分之间表示为肯定存在焦虑症,总得分在21分-29分之间表示存在显著焦虑,总得分>29分为表示有严重焦虑症;②抑郁情绪[2]:评定方法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得分<8分表示无抑郁症状,总得分在8分-20分之间表示可能有抑郁症,总得分在20分-35分之间表示有抑郁症,总得分>35分表示有严重抑郁;③护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对医护人员的护理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护理工作)、一般(对护理工作部分满意)和不满(不满意护理工作)四个评定等级,其中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1.6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采取X2检验,以P<0.05为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不同护理方法对焦虑心理的影响 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剖宫产病人HAMA评分分别是15.2±3.0分、15.0±2.8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6.3±0.6分、10.8±2.0分;观察组、对照组护理干预后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t=19.515,P<0.01;t=8.097,P<0.01);护理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4.309,P<0.01)。

2.2不同护理方法对抑郁心理的影响 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剖宫产病人HAMD评分分别是23.4±4.1分、23.3±3.8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7.9±1.0分、15.2±2.5分;观察组、对照组护理干预后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t=24.638,P<0.01;t=11.812,P<0.01);护理干预后,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8.011,P<0.01)。

2.3不同护理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剖宫产产妇护理满意度为93.3%(不满0例,一般3例,满意16例,非常满意26例),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72.7%(不满3例,一般9例,满意15例,非常满意17例)(X2=6.741,P<0.01)。

3.讨论

与传统自然分娩相比,剖宫产需经腹切开产妇子宫,对产妇产生一定的伤害,但是部分病人因①担心切口愈合不好,害怕出现切口感染,或者即使愈合也会留下伤疤,影响美观;②剖宫产术后会出现一定的伤口疼痛,部分病人害怕会使母乳喂养出现困难;③剖宫产手术需辅助使用麻醉,术后会出现一定的腰疼,病人害怕为术后后遗症,影响日后正常生活,因此剖宫产术后产妇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倾向,危害其身心健康。鉴于此,本文提出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通过评估病人心理问题,制定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病人出现心理问题是源于一定的压力源,通过加强沟通,可针对不同心理问题,针对性地解答疑问,有效地缓解压力源,例如部分患者因对剖宫产认识出现差错,害怕剖宫产会带来危害,通过沟通让产妇了解相关知识,加深对剖宫产的了解,避免因认识错误而加重心理负担,有效地释放其压力源,改善不良心理;通过播放音乐等放松疗法,可缓解心理压力,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心理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加强与产妇沟通、了解,在频繁接触中医护人员会细致地询问产妇存在的问题,并耐心解答,让产妇感到到医护人员对自己的关心、关怀,护理满意程度高。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心理护理的效果确切。

综上,在剖宫产产妇中,加强护理后的心理护理,可有效地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蒙晓广.枸橼酸坦度螺酮治疗精神科焦虑症状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4,12(1):215.

[2]郭艳丽.安非他酮与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对比分析[J].医药前沿,2014,23(21):102-103.

论文作者:刘亚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4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论文_刘亚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