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论文_肖守艳

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显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对比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既可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又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生活质量

脑卒中属于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流不能流入大脑而造成脑组织损伤,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肢麻、半身不遂,如患者病情严重时,还会伴发偏瘫[1]。脑卒中偏瘫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在临床治疗脑卒中偏瘫时,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肢体功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2]。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偏瘫诊断标准,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67.5±10.4)岁,病程2-8天,平均病程(5.6±2.1)天,其中左侧偏瘫25例、右侧偏瘫21例;观察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51-86岁,平均年龄(68.4±11.2)岁,病程2-9天,平均病程(5.5±2.6)天,其中左侧偏瘫24例、右侧偏瘫2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确诊病情后,均实施相同的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给予患者用药指导、生活护理、病房管理、口头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缓解负面心理及不良情绪,鼓励患者,向其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使其保持健康、平稳心态接受治疗[3]。生理护理: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为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即早期给予患者体位摆放、关节活动、肌肉按摩等护理,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联合家属指导患者座位、站立、步行等多项护理措施,之后逐渐指导患者日常生活事项,如刷牙、洗脸、吃饭等,协助患者实施全面身体锻炼,鼓励患者坚持开展机体功能锻炼[4]。吞咽功能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给予相应的表情动作指导,同时还可以给予患者穴位护理干预,定时对患者肢体进行刺激,指导患者简单的沟通交流,提高其康复信心。

1.3分析指标

分析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NIHSS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低证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轻。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量表进行评价[5],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证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越强。生活质量采用QLQ-C30量表进行评价,量表由30个问题组成,三方面构成,即五种功能(生理、日常生活、认知、情感、社会)、三种症状(疲劳、疼痛、恶心呕吐)及整体健康状况,每方面10分,分数越高证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量表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将其分为三个等级,即非常满意(总评分>85分)、满意(总评分70-85分)、不满意(总评分<70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比较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非常满意35例、满意10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97.8%(45/46);对照组非常满意30例、满意9例、不满意7例,护理满意度84.8%(39/46),组间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4.929,P<0.05。

3.讨论

脑卒中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出现障碍,使脑部出现缺氧与缺血症状,引起神经损伤。随着病情的发展,脑卒中会引发偏瘫,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临床研究表明[6],急性胸卒中引起的偏瘫,患者大脑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如神经受损可通过学习,会使脑系统接替受损神经,促使肢体功能重建,同时应用早期训练指导,可获得神经功能的重组代偿能力,从而改善机体功能,促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尽快恢复。

故根据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与沟通,提高其信任感,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疏导,提高康复信心,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促使康复疗效的提高;给予科学的生理护理及吞咽功能指导,提高患者机体关节活动度,减轻水肿与痉挛症状,进而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及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合上述护理指导,辅助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对提高其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单小燕,周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1):233-234.

[2]翟宝霞,仵利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04):186-187.

[3]侯荣枝,周娜.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01):63-64.

[4]武桂荣.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1):224-225.

[5]史小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恢复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05):141-142.

[6]王兰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2):175-176.

论文作者:肖守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7

标签:;  ;  ;  ;  ;  ;  ;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论文_肖守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