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结算审核方法与技巧探讨论文_吴冠婷

工程造价结算审核方法与技巧探讨论文_吴冠婷

茂名市金苑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525000

摘要:工程造价结算审核关系到投资效益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因此本文针对审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造价结算审核内容及特点,探讨了提高审核质量与审核效率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工程造价;结算;审核

工程结算是根据合同要求,按照已完成的工程进度,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价清算。工程建设周期一般较长,工程量大,在整个建设周期内有多次结算,按照结算的时间节点和方式,分为中间结算、年终结算、竣工结算等多种形式[1]。审核是对结算真实性与合法性的评价,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不仅仅是为了控制工程造价,更深远的意义是合理分配社会资源,使人、财、物得到最有效的发挥,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利”就是这个道理。鉴于工程造价审核的重要性,本文对审核方法与技巧进行了探讨。

一、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内容与特点

(一)工程量审核

工程量是工程造价结算的基础,审核工程量可以核定工程造价依据是否准确。多计工程量会导致工程造价升高,给工程造价控制增加难度,所以工程量审核是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重点内容[2]。由于工程量计算量大,计算过程复杂,花费的时间长,审核人员稍有懈怠就会漏失工程量中的差错,因此审核时必须严格依据相关规定,将工程量计算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二)定额套用审核

定额套用的准确性关系到单价的合理性。由于一个建设项目中往往可以套用多个定额,错套定额就会造成单价依据错误。审核定额套用应与施工项目、设计图纸进行对照分析,确定它们之间是否一致,另外还要审核定额换算是否正确,检查换算内容与换算方法是否合理。

(三)费用计取审核

费用计取的审核主要是判断所计取的费用是否符合合同规定,费用的计算方法是否符合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文件规定,所依据的文件是否满足时效性要求。同时还应考虑费用计取与工程建设现场情况是否一致。只有满足了上述各种条件,费用计取才是合理的。

二、工程造价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资料管理不完善

工程造价结算审核需要完整准确的资料,由于资料管理的不完善,导致资料内容不全,资料真实性存疑,给审核工作带来障碍[3]。例如现场签证管理不到位,施工单位没有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规定,再加上建设单位把关不严,导致签证存在问题,使得结算的依据不可靠。

(二)工程范围、界限划分不明确

目前,很多工程项目常常由多个施工单位承建,这就给某些施工单位创造了“浑水摸鱼”的机会,结算时重复计入工程量。例如混凝土工程中已包含分隔缝及嵌缝施工内容,后期计算工程量时又将伸缩缝单独列支。这便是由于工程范围与界限划分模糊,给了施工单位巧立名目的机会。

(三)审核方法选用不当

由于审核人员专业素质低,又缺乏经验,在审核工作中不善于根据各个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生搬硬套。由于方法选择不当,导致审核工作质量不理想。例如对比分析法常用于审核精度要求不高的项目,如果用于审核质量较高的项目就不合适,应结合重点审核法对重点部位进行审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工程造价结算审核方法与技巧

(一)加强审核的前期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凡事都要做好准备工作,何况工程造价结算审核这样的大事呢。首先,尽可能全面地收集与审核工作相关的资料,例如国家政策文件、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等指导工程结算编制的各种资料。其次,耐心、细致地核对所有竣工图,必须了解竣工图中的每一项内容,并与现场实物进行对照。其次,根据工程结算编制说明,了解结算的具体内容。最后,检查工程结算单位的估价表及其适用范围,了解工程项目性质,并收集单价、定额方面的资料。

(二)明确审核范围

在开始审核工作前,明确审核范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审核效率。审核范围确定的依据在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的相关条目中,当然也要检查承包商、分包商施工分界是否合理,防范施工单位重复上报问题出现。其次,根据结算编制项目说明、设计文件等了解工程内容划分的合理性,尤其是要认真核对竣工图与实际完工内容是否存在差异,实际取消的项目在竣工图中是否已标注了出来,这也是确定审核范围的重要依据。

(三)确定科学的审核流程

工程造价结算审核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即使已经明确了审核范围,如果审核程序不明确,仍然会在审核过程造成疏漏,所以确定科学的审核流程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审核所涉及的各个环节与内容,使审核流程与工程项目相一致。其次,明确审核的大方向,确定套价、取费、工程量三步审核的程序。然后按照这个审核程序在现场进行考察,确保送审材料与实际工程完全符合。同时还应与其他专业人员配合,了解造价中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与建设标准等问题。

(四)合理选择审核方法

工程造价结算审核方法较多,例如全面审核法、重点审核法、对比分析法等。在具体项目结算审核工作中,应结合实际工程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方法,以便在审核效率与精度之间取得平衡。例如全面审核法逐项逐条进行审核,审核质量高,但工作量大,所以只适于小项目或初学审核人员采用。重点审核法只对重点环节或薄弱环节进行审核,审核工作量可以控制,适于工程量大、费用多的子项或重点环节的定额单位、计费材料差费用,有经验人员能抓准重点,初学者很难做到。

(五)完善审核管理制度

工程造价结算审核与管理制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审核主体责任,加强审核监督,是保障审核质量的关键。在制定管理制度过程中应明确几点:一是审核的严谨性,要求全面、细致检查,防范投标人过分应用不平衡报价策略,给后期造价管理带来难题;二是审核的次序性,前面已经述及,不再重复;三是审核的规范性,确保结算编制规范;四是审核的可信度,通过实践检验审核准确性。

(六)提高审核人员素质

显然,审核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与审核质量是紧密相关的,为了保证审核质量,咨询单位应当注重审核人员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为此应注意两点:一是聘请专业素质过硬、审核经验丰富的人员为骨干,利用他们的经验制定高效的审核方法,提高审核效率,减少差错;二是加强对目前专业素质尚有缺陷人员的培训工作,尽快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工程造价审核团队的整体素质。

(七)针对结算“通病”进行审核

在工程造价审核过程中,结算编制人员与审核人员所持立场不同,所采取的工作方法也不尽相同,其在结算编制时易犯一些毛病,如同工程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通病,收集和整理这些毛病,有针对性地进行审核,可以提高审核效率。例如工程量计算时往往不扣除墙体梁、过梁体积,定额套用时常采取高套的路数,以及重复计算等问题。所以在审核时针对这些“通病”,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以确保审核工作质量。

三、结束语

工程造价结算审核是一项涉及知识面广、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的工作,审核人员不仅要从自身专业角度看待它,还应从促进资源合理分配、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立场上做好这项工作。为此,审核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在审核工作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及时发现结算中的错漏问题,从而为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参考文献:

[1] 史国桢.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 山西建筑,2017,43(21):214-215.

[2] 任鹏. 探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J]. 财会学习,2016(10):85,87.

[3] 廖述环.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结算的审核技巧[J]. 河南建材,2017(3):259-260.

论文作者:吴冠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  ;  ;  ;  ;  ;  ;  ;  

工程造价结算审核方法与技巧探讨论文_吴冠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