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扫描行为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环境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种群生态学认为,组织的生存和成长是由环境选择决定的(Aldrich等,1984),而环境扫描和战略管理是组织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主要工具,战略管理的重点就是调整组织和外部环境进行匹配。根据开放系统理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组织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一个组织需要了解它当前及未来面临的环境,环境扫描对企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Fahey & King,1977)。Wilson(1994)认为,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得企业环境扫描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企业环境扫描行为特征直接影响其识别外部机会的能力。在我国理论界,有关企业环境扫描行为的研究刚刚起步。为了借鉴和拓展国内外有关企业环境扫描行为的相关研究,本文在回顾近40年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企业环境扫描行为的研究进展,并对企业环境扫描行为与战略、组织结构和环境特征等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提出了待研究问题,并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
二、企业环境扫描行为相关研究
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有关企业环境扫描行为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角度:环境单元区隔性研究、环境本身特征及其对企业环境扫描行为的影响、企业环境扫描行为模式及其与战略和组织结构关系等方面,如图1所示。
1、企业环境扫描的内涵及其战略作用
Aguilar(1967)将环境扫描定义为寻找、收集外部环境事件、趋势和变化的信息以指导企业未来的行动;Fahey和King(1977)提出,环境扫描是收集和分析有关外部信息并将(分析)结果引入到组织的决策过程;Dess和Beard(1984)、Porter(1980)都认为,通过环境扫描获得的信息在制定企业目标和对竞争战略进行选择等方面是极为需要的;外部竞争环境为企业提供大量的战略信息,通过环境扫描而获得的信息随后被战略管理所使用(Daft等,1988);企业的生存依赖于它对外部环境的扫描、理解和适应能力,企业的成功取决于决策者制定并实施发展和外部环境最相匹配的有效战略的能力(Lawrence & Lorsch,1967);战略和竞争环境互动决定企业的绩效(Duncan,1972;Miller,1988;Miller & Friesen,1983);环境—战略—绩效理论认为,战略定位和环境特征合适的匹配将产生较好的绩效(Miles & Snow,1978;Venkatraman,1989)。
图1 企业环境扫描行为研究
Schumpeter(1942)和Hayek(1945)认为,许多通过环境扫描获得的信息虽不属于科学技术范畴,但是,当这些非结构化的信息与当地条件及特定环境等因素结合起来时,如同科学技术一样对商业成功将产生重要影响,在企业识别外部机会和制定战略方面起着关键作用;Jacobson(1992)认为,由于决策是建立在不完全和不完美的信息上,企业没有同等的机会去感知和接近所有的经济机会,企业对机会的发现来自于拥有出众的信息搜索能力及整合别人知识的能力。
Kirzner(2000)强调,企业利润的创造依赖于优越信息的占有,收集、评估和利用信息就是企业管理层的角色,稀缺资源往往流向那些最擅长收集和使用信息的企业,企业战略的实质是通过非直接方式来避免正面竞争,这种非直接方式就是外部机会的发现,包括引入新的技术、重新定义产品和开辟新的市场。
Stoffels(1994)认为,企业有必要建立外部信息搜寻机制,以发现潜在的获利机会;Aaker(1983)认为,外部环境的研究是企业战略思考的起点,环境扫描使企业决策范围延伸到利益相关者、竞争对手和用户,并将经济环境和技术发展等因素纳入企业战略制订过程中。
关于环境分解的研究,Dess和Beard(1984)认为,将环境作为整体进行分析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原因在于环境的高度复杂性;Hambrick(1981)建议将整个环境分解为4大范畴:企业家、工程、管理和管制单元,并在此基础上继续细分为20个子单元;Ebrahimi(2000)和Elenkov(1997)将整个环境分为远期型和任务型,远期型环境由4个部分组成: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而任务型环境是由与组织目标制定和完成密切相关的因素组成。任务型环境包括3个部分:竞争对手、用户和资源的供应者;Xua等(2003)研究发现,企业经理通常认为,任务型环境战略重要性高于远期型环境,但远期型环境的内涵随着产业不同而不同。
2、企业环境扫描行为模式
Hambrick(1981)在研究环境扫描行为时,采用扫描频率、兴趣水平和扫描所用时间等指标,将环境扫描行为分为无规律扫描、间断定期扫描和连续性扫描3种模式;无规律扫描模式属于被动型,只是对环境产生的危机做出反应;间断定期扫描模式属于前摄型,属于问题解决导向;连续性扫描模式属于机会辩识型,以主动方式来促进企业发展,如图2所示。
Aguilar(1967)将环境扫描行为分为以下4种模式:(1)无目标观察,广泛接触信息而无特定搜寻目标;(2)有条件观察,广泛地接触信息而没有投入特定资源去搜寻特定信息;(3)非正式寻找,相对有限且无结构性地搜寻特定目标;(4)正式寻找,根据已建立的计划、程序和方法去获得特定的信息。
Choo(2001)认为,企业环境扫描的力度受到组织规模、惯性和扫描活动所需资源的可获得性等因素的影响;基于Daft和Weick(1984)提出的环境可分析性和介入环境力度两个概念,Choo(2001)将企业环境扫描行为归纳为以下4种模式:无目标观察式扫描、有条件观察式扫描、行动式扫描和探求式扫描。无目标观察式扫描是受到组织对竞争环境的不可分析性感知的影响,组织认为环境是不可分析的,没有采取相应的积极行动去介入环境。对于有条件观察式扫描,组织感知竞争环境具有可分析性特征,以被动方式收集环境信息,信息需求集中在范围相对较小的确定议题中。例如,Christensen和Rosenbloom(1995)对计算机磁盘驱动器厂商进行分析,发现这些企业仅注重扫描它们用户的需求信息,往往没能关注那些被他们当前用户拒绝的技术,这种扫描模式往往使企业错失不连续技术创新的机会。对于行动式扫描模式,企业主动采取行动积极介入环境,信息主要来源于组织在介入环境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网络结点。对于探求式扫描模式,信息需求是基于明确定义,并具有较宽范围详细的搜索目标,探求式扫描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扫描区域更宽、更全面,以图获得事物的真实状态。
Liu(1998)借用雷达的运作机理来研究企业环境扫描行为,他认为,这种研究方法可以使相关扫描变量(扫描距离、方向和细节)形象化,如图3所示。企业环境扫描的定位可以用信号强度和信号清晰度两个维度的坐标来确定,信号强度代表信息的战略价值,而信号清晰度表示信息的易理解程度,由此,他提出四种扫描模式:(1)传感器定位扫描模式,连续扫描具有高度清晰度且具战略重要性环境单元;(2)过滤器定位扫描模式,扫描那些有规律到达组织具有较高清晰度信号的环境单元;(3)探索型定位扫描模式,探测模糊但具战略意义的环境单元;(4)放大器定位扫描模式,全方位扫描外部环境的多个单元,把那些不具备战略重要性且模糊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删除相关冗余信息。
图2 企业环境扫描行为—时间序列模式—结果导向之间关系
图3 企业环境扫描雷达比拟
资料来源:引自Liu(1998)。
3、企业环境扫描行为模式与战略关系
Miles和Snow(1978)将企业竞争行为分为勘探者、防御者、分析者和反应者。由于勘探者持续寻找新产品和新市场,须花费更多的时间扫描外部环境、评估机会和威胁。因此,勘探者在环境扫描方面投入的资源最多。
Tan和Li(1996)、Luo(1999)对我国企业战略和竞争环境特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企业的主动性战略与环境动荡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awar和Sharda(1997)根据战略的主动性特征,将企业战略分为远见型、分析型、防卫型和被动型4种类型。企业战略的不同导致环境扫描行为模式存在很大差异,远见型企业多采用广泛结构化而非定向的扫描模式,防卫型企业采用正式而相对狭窄的扫描模式,分析型企业是对以上二者做出折衷,而被动型企业多采用非定向且非正式的扫描模式。
Camillus(1991)根据企业环境扫描焦点定位的特征,提出了战略计划系统(SPS)和战略议题管理系统(SIMS)。SPS聚焦在直接影响组织战略的关键信息,企业在制定每一个计划周期前,SPS呈现高频率扫描特征,具有明显周期性特征;相比SPS,SIMS的扫描特征是半定向且连续性。
简兆权和李垣(2002)研究企业环境扫描对战略转换的作用机理。战略转换是企业为了利用潜在机会从一种战略状态转变到另一种战略状态,从而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而企业环境扫描在战略转换的形成、实施、评价与控制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刘海潮和李垣(2004)认为,环境通过认知来反映,企业环境扫描行为模式的差异解释了在类似环境下不同企业采取不同战略的现象。
4、企业环境扫描对绩效的贡献
图4 企业环境扫描行为—绩效之间关系
如图4所示,相关研究表明,企业环境扫描流程、投入资源特征、环境扫描系统技术特征和组织战略定位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关系。Miller和Friesen(1983)就环境扫描行为和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把81家企业分为成功和不成功两种类型。研究结果发现,环境扫描行为是区分成功企业和不成功企业的显著变量,不成功企业环境扫描活动水平的最高分数要比成功企业最低分数还要低,成功企业的扫描活动力度很大且相关活动协调,而不成功企业扫描活动力度微弱且相关活动脱节;Newgren等(1984)对环境扫描活动高水平的24家企业与低水平的22家企业进行了5年时间跨度的比较研究。实证数据显示,企业环境扫描活动和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
Dollinger(1984)对制造企业进行分析,发现企业环境扫描的力度和绩效存在显著关系。West(1988)分析企业的组织战略、环境扫描与绩效之间关系,发现企业环境扫描力度对企业资产收益率有着显著影响,具有良好绩效的企业扫描活动力度显著高于绩效不佳的企业。
Daft等(1988)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绩效(采用资产收益率指标)与环境扫描的活动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Subramanian等(1993)分析美国Fortune 500企业环境扫描和绩效的关系,发现环境扫描系统的技术先进性和绩效(利润和销售额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采用先进扫描工具监视外部环境企业的绩效普遍好于没有此类系统的企业;Tan和Litschert(1994)对我国大型制药企业研究时,发现他们的绩效—战略—环境三者要素之间存在显著关系,而环境扫描变量发挥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5、环境特征对企业环境扫描行为的影响
Pfeffer和Salancik(1978)认为,决策者更经常对外部环境的重要事件扫描,而不管其变化速率大小;Daft等,(1988)认为,战略不确定性是外部环境单元重要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体现。如果环境单元的重要性和不确定性都很低,战略不确定性就低。相反,当环境单元重要性和不确定性都很高时,战略不确定性也很高,战略不确定性促使决策者选择相应单元进行重点扫描。
Duncan(1972)认为,环境不确定性与决策者是否拥有相关信息密切相关,不确定性随着企业经理在同一时间内掌握的信息量和知识范围的自由度增多而出现,不确定性的增加将促使人们增加竞争环境扫描的频率;Boyd和Fulk(1996)将企业对环境单元变化速率感知和重要性感知组合在一起,提出战略变异性感知概念。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企业战略变异性感知和环境扫描活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Weick(1990)认为,当决策者认为环境具有高度复杂性特征时,由于有限理性的存在,他们有可能减少或放弃相应的环境扫描活动,这意味着环境复杂性的增加使得决策者减少而不是加强环境扫描的活动,如图5所示。
Raymond(2001)发现,由于环境不断的变迁,企业环境扫描重点和频率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并受到所寻找信息类型和信息需求紧急程度的影响,扫描模式并不是以线性方式从一个阶段进化到另一个阶段。
6、企业组织结构特征和环境扫描行为关系
Smeltzer等(1988)研究发现,企业在组织结构、资源和影响外部环境能力方面的差异导致他们竞争环境扫描的层次特征存在很大不同。中小企业经理往往扫描外部环境的多个层次,中小企业通过竞争环境扫描获得的信息在组织内部扩散的战略重要性不是很高。大企业竞争环境扫描工作往往是由一个独立专门的部门完成。而对于中小企业,这些工作可能是由某一个人单独完成的。由于大企业更有可能是某些贸易等组织的成员,它们通过订购某些服务来获得环境信息。而中小企业由于缺乏相应资源而无法获得这样的服务,人际之间网络是中小企业竞争环境扫描的主要渠道。
图5 企业环境扫描频率与环境特征关系
对于中小企业是否定期对外部环境扫描问题上,相关研究存在很大差异。Hambrick(1981)认为,就中小企业而言,有限的财务资源和风险承担能力,造成中小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视而不见,并且较少回应这些变化,从而认为中小企业很少进行扫描活动;Smeltzer等(1988)研究发现,由于中小型企业对外部环境更为敏感,即使环境处于稳定情况下,他们对竞争环境的扫描仍是定期的。
Norman(1987)研究资源和环境扫描关系,提出资源限制和信息材料限制两个环境认知概念。前者是指环境扫描活动受到所分配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便能顺利进行扫描活动。后者指的是扫描活动受到信息质量或不适宜加工信息的限制,即使分配到了较多资源,也不能顺利完成扫描活动过程,如图6所示。
Julien(1995)发现,外部竞争环境中信息复杂性使人们在掌握和理解信息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难度,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资金和相应的人力资源,他们在技术信息收集和分析方面处于劣势,而他们的社会网络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Bougrain和Haudeville(2002)实证研究显示,设有独立技术部门的中小企业能够更有效地运用外部信息网络。
7、企业认知框架对环境扫描行为的影响
Nelson和Winter(1982)指出,在实际经济中,企业常常没能观察到外部环境的技术变化,有时,企业虽然能够及时观察新技术,但没能理解它的重要性,使得企业错失良机。原因在于,企业认知框架直接决定其环境扫描行为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回应行为,企业认知框架往往带有很强的刚性,这使得企业适应环境的行动受到企业惯例的影响。
Hambrick和Mason(1994)、Huff(1990)认为,企业认知框架是战略行动的基础,决定了他们的集体信念,企业管理团队对竞争环境的监测和回应行为受到他们集体信念的影响;Carroll(1993)、Kogut和Zander(1992)认为,企业认知框架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企业中个人和体的历史特征,企业管理实践活动中行动方案及行动方案结果的预测都与企业认知框架有关,企业认知框架决定他们竞争环境扫描的宽度和频率。
Foster和Kaplan(2001),以及Huff和Barr(2000)认为,企业环境扫描行为直接影响企业外部环境解释系统的信息输入,企业内在极强的惯性往往造成滞后的信息搜寻模式,使得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反应迟钝;Levinthal和March(1993)提出,企业已有的信息加工惯例和交流模式限制企业探索的范围,当信息主要基于狭窄区域搜寻模式,企业一系列创新只能是渐进式变化。
图6 环境扫描效果与扫描资源和信息质量关系
资料来源:引自Norman(1987)。
Bower和Christensen(1996)认为,当企业利润主要来自于占主导地位的大客户时,这些客户将对该企业施加过度的影响,当新技术对这些客户具有价值,企业将大力投资发展新技术。然而,当某种新技术对于企业当前客户不会产生价值时,企业不太可能去采纳新技术。而对于产业中新进入企业,他们在采用新技术方面没有受到此类影响。因此,当某种新技术出现时,产业中原有企业和新进入企业不同的认知框架导致它们在观察和理解新技术方面存在差异;Noteboom(1999)提出了认知距离概念,认知远距性知识具备产生更新颖创新的优势,并具有非冗余性特征,但企业搜索和掌握此类知识因涉及缺乏共享经验等因素而变得复杂和困难。
三、研究展望
1、待研究问题
有关企业环境扫描行为的研究方兴未艾,还有很多基本问题尚待研究。结合本文综述的内容,作者认为,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1)多个相关研究基于这样的假设,即企业是采用某一特定的扫描模式对外部竞争环境进行扫描。在现实经济中,企业环境扫描模式经常随着竞争环境变化而变化,有时在同一时间,企业对竞争环境采用多种模式的耦合方式来进行扫描活动。已有研究在分析扫描模式动态性和耦合性方面存在不足。
(2)多个相关研究显示,企业竞争环境扫描力度和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环境扫描的行为研究指标涉及多个变量,用扫描力度或扫描活动水平等单一指标来研究扫描行为和绩效关系,很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内在作用途径和作用效果,有必要在此方面做进一步研究。
(3)我国企业如何根据外部竞争环境和自身实力特征构建起有效的环境扫描系统?如何制定和实施相关的环境扫描流程?今后有必要加强环境扫描的应用性研究,为我国企业相关实践活动提供更为现实的指导作用。
2、进一步研究思路
基于以上待研究问题,未来研究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企业根据其外部环境的演化态势,在时间维度上往往动态转换扫描模式,运用时间序列方法分析企业环境扫描行为的时变性和耦合性将是未来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2)进一步加强应用性研究,特别是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环境扫描活动的组织程序和工作流程的研究,包括:(1)环境扫描活动的组织定位;(2)环境扫描所需资源的规划和实施;(3)信息渠道的构建;(4)相关软件的需求分析和应用性开发;(5)信息内部扩散流程的制定和实施等。
(3)基于不同产业和不同竞争环境动荡性背景,通过对企业环境扫描行为多个变量(频率、宽度、深度和扫描流程的结构化程度)的研究,分析企业环境扫描行为与绩效内在关系、影响途径和效果,从而使相关研究对提高企业绩效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总之,构建有效的环境扫描系统,对我国企业实施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此方面的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今后需要结合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制造企业转型的现状,使得相关研究在理论上更加系统化,在管理实践上更具应用性。
标签:企业环境论文; 企业外部环境论文; 相关性分析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组织绩效论文; 组织环境论文; 企业特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