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环境保护监测站(肇庆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广东省肇庆市 526040
摘要:在环保工作日渐深入的今天,对环境污染源的废气监测亦日渐受到关注。文章重点分析了影响污染源废气监测的安全因素,包括有毒有害废气的排放与设备噪音、高温高空的作业环境等,提出相关安全防护措施,保障环境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环境监测;废气污染源;监测;安全问题
引言:
做好污染源废气的监测不仅关系到我国工业企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从长远角度来说,更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做不好污染源废气的监测,就不能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就不能实现人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尽管无论何种工作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安全隐患,但是积极研究污染源废气监测中各种安全防护措施,加强监测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将危险降到最低,使监测能力不断的成熟和壮大,从而保障废气监测的安全有效,保障监测数据的科学准确,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1 污染源监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要点
目前,各企事业单位环境监测中废气污染源监测存在较大的安全问题,且很多都是没有落实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有毒有害气体、高空作业、高温作业、用电、噪声等对人体的危害,企事业监测单位在监测过程中应在这些方面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1.1 有毒有害废气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污染源排放废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较高,排放量较大。由于行业类型不同,排放的污染物种类也各不相同。水泥行业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氟化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烟尘等,喷涂喷漆行业主要污染物为有机废气等,电镀行业主要污染物有酸雾废气,尽管大部分行业针对废气治理采取了有效措施,但由于治理技术局限性等原因,某些有害气体处理后浓度仍较高。有毒有害物质少量进入人的机体后,能与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机体发生病理变化。如烟(粉)尘被吸入后会沉积在肺中;二氧化硫、盐酸雾、硫酸雾、硫化氢等刺激性气体被吸入后会引起呼吸道疾病、肺病、眼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有机污染物是强致癌物;一氧化碳中毒则后果更为严重。这些污染物在监测过程中,有害气体容易在监测人员体内沉积,形成长期潜伏,最终诱发疾病。因此,若监测时不做好安全防护,会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1.2 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湿球黑球温度等于或大于25℃的作业。通常认为,对人的工作效率有不利影响的温度是29℃以上。高温作业时,人体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高温作业对身体机能产生影响,如体温调节、水盐代谢、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等生理功能产生影响,容易产生中暑性疾病,可能出现头昏、头痛、心悸、昏厥等症状,易发生工伤事故。在污染源废气监测中,水泥行业烟气温度一般在 100℃以上,某些炉窑烟气温度甚至在 400℃以上,高温作业容易导致烫伤事故。若在夏季,我省平均温度在30℃左右,长时间暴晒,处于高温环境下极易出现中暑现象,严重者可能发生生理机能紊乱,易引发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高空作业
高空作业通常指的是高处作业,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国家标准GB/T 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环境监测中对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时,大部分排放筒高度在15m以上,有的排气筒甚至上百米其监测断面位于30米高平台上,尤其是夜间监测行动。监测平台根据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及排气筒实际情况设置。由于某些企业对监测平台设置未到环境监测规范要求,可能出现监测平台狭窄、平台镂空过大、腐蚀严重、旋转楼梯或直爬式楼梯、没有护栏等情况。基于上述情况,若不做安全防护,将威胁监测人员的生命安全,存在坠落、砸伤等危险。
1.4 噪声
在日常环境监测中,污染源废气监测时间一般在1小时以上,废气监测位置距离生产设备等噪声源较近,对监测人员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受损。由于噪声作用,容易产生头痛、脑胀、耳鸣、是么等神经衰弱症状。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可能引发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比低噪声环境下情况要高2~3倍。
1.5 用电
对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中,需要用到仪器设备较多,用电不当容易危害监测人员的人体健康,重则危及生命安全。
2 污染源监测中安全防护具体措施
针对环境监测中污染源废气监测存在安全隐患,提出以下安全防护措施,进一步确保监测人员生命安全,顺利推进监测工作开展。
2.1 提高监测人员安全意识
日常工作中,加强监测人员监测技术培训同时,加强安全防护知识学习,制定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忧患意识,树立安全第一意识。积极组织监测人员参加各种环境监测安全防护知识培训,了解并掌握环境监测安全防护知识,提高对于环境监测安全事故的认识和自身应对反应能力,时刻警惕环境监测安全事故的发生。开展监测工作前,应对监测现场环境进行调查,严格遵守现场安全规定,确保人身安全。
2.2 加强个人防护
在开展固定源废气监测工作过程中,应根据企业污染物特征及现场监测情况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针对头部防护:安全帽;针对手部防护:帆布手套、耐酸碱手套等;针对身体防护:工作服、安全带、绝缘工作鞋等;对于听力器官防护:耳塞、耳罩、防声棉等;针对有毒有害气体,应准备防毒面罩、防护眼镜等;夜间监测,照明不利情况,注意配备手电筒,荧光衣等;另外还应准备创可贴、烫伤膏等必备药物。
2.2 高温作业安全防护
针对污染源废气监测,焚烧炉、窑炉等烟道温度存在高温的可能,烟气温度大约在100℃,监测人员在监测过程中注意烫伤,尤其是取出采样枪的时候,带上防护手套,避免高温烫伤。夏季烈日当空,尽量避免长时间高温作业,要注意防晒防暑,适当补充水分,防止脱水脱盐引起中暑。必要时准备防暑药物和足够的饮用水,防暑帽、毛巾,尽可能避免皮肤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监测过程中,如出现头晕、眼花、无力等中暑现象,应将其迅速转移至通风阴凉地方,适量饮用清凉饮料,如情节严重者送医院救治,运送途中注意用凉毛巾或冰袋敷于其额头,进行物理降温。
2.3 高空作业安全防护
环境监测中对固定污染源废气需要高空监测时,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装备。监测的同时注意识别企业废气监测平台是否符合监测要求,是否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存在监测平台狭窄、没有护栏等安全隐患的坚决要求其整改,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监测期间,注意仪器设备的有序摆放,避免因凌乱引发坠落伤人等安全事故。
2.4 安全用电
开展监测前,检查仪器设备完好性,注意电源是否符合仪器设备用电要求,接好地线,接触仪器设备不要湿手操作,配备安全绝缘用具,确保安全用电。
2.5 加强监测人员监测业务知识培训
日常监测中,监测技术规范不断更新完善,加强监测人员业务知识培训,确保监测人员熟悉标准技术规范,提升个人监测能力,熟练开展监测工作,避免因个人操作失误,引发安全事故。
3 结束语
近年,环境安全事故频发,污染源废气监测工作日益严峻,监测人员安全问题必须引起关注。监测现场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废气构成的复杂性等危险因素,基于上述情况,积极研究监测人员安全防护措施,提高监测人员技术能力,督促企业配合监测工作,尽可能避免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保障监测人员人身安全,确保监测工作顺利开展,为我国污染源废气监测提供准确可靠数据。
参考文献:
[1]王惠.环境污染源中废气监测的安全防护与质量控制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6(11):151+153.
[2]刘峰.环境监测中废气污染源监测的安全问题浅论[J].浙江冶金,2018年01期.
[3]姚鹏、樊继瑞、张列锋、段进慧.固定源废气监测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与创新,2016年 第14期.
论文作者:梁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废气论文; 污染源论文; 环境监测论文; 安全防护论文; 人员论文; 污染物论文; 作业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论文;